記得有次放假去朋友家鄉玩,有一件事記憶十分深刻。朋友的媽媽叫他另外一個別名的,也就是說與他現在的名字完全不同一個意思。
比如說我們一直叫他某美玉,這也是他身份證上寫的,而他媽媽家人叫他豬尾。當時我們挺驚訝的。他解釋說,他們那裡的人都有兩個名,一個身份證的;一個乳名,也是剛出生爸媽起的別名。根本上他們以前那一代人都有兩個名字。
而現在漸漸沒有這樣的風俗了。我朋友說,以前的人,小孩都有別名的,大部分以動物或者物品的名去代替。一個村子裡,有叫豬狼的、豬生、狗印、狗巨,也有叫狗雞、狗樹、五怪、黑鬼、禾生、日本仔、非洲黑、瓦更、金板、雞仔等等,五花八聞的名字。你們那也有類似的事嗎?有什麼是你記憶深刻的名字?說出來分享給大家樂一樂吧。
別名就聽到這麼多,我再說一個真實的名吧,也是以前的同事。為了隱私,我這裡省略不說他的姓。那個同事叫某緊張,姓不公開了,名叫緊張。為這名字,我們那時經常愛開他玩笑。比如開早會,有人會故意問:「緊張來了沒有,我好緊張哦」。令人記憶猶新的一次也是年終晚會。
一位唱歌的小姑娘登臺,或許心裡真的有點緊張,她第一句話就是:「你好緊張」。其實她應該是想自嘲說:「我好緊張」。但因為心裡真的緊張,而說成你好緊張。她是用話筒說出來的,大家都聽到了。我們又一起起鬨身邊坐著的某緊張,大家樂呵呵的,氣氛非常好。
事後我們又多了一個笑話。見到那小姑娘都會說句,你好緊張。那小姑娘每次都哈哈大笑,說我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