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的N個科學錯誤!這片兒沒法看了

2021-01-15 快科技

星戰系列電影影響巨大,以至於人們都以為那裡面的科學幻想都符合科學理論,並會在未來成為現實,但事實上,裡面的許多科幻成分貌似很符合科學原理,但實則違背了科學原理。

超空間旅行看不到炫酷的光束

我們的宇宙廣闊無垠,人類所能造的最快的火箭飛到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也要數千年的時間;即使光也需要超過4年的時間才能抵達那裡。

很顯然,我們需要一些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星球大戰》裡的千年隼號飛船要花費1萬年才能從塔圖因星球飛到奧德蘭星球,那麼將是多麼無趣的事情。

於是,《星球大戰》使用了「超空間」。在普通空間裡速度的上限是光速,而在超空間裡就沒有這種限制了,飛船可以使用「超引擎」進入超空間,並超越光速。

這樣的超空間在理論上也許有可能存在,不過這裡還是有個問題。不管是《星球大戰》,還是其他的科幻電影中,飛船在超空間旅行時,周圍總是有無數光束閃過,十分炫酷。

但是,如果一艘飛船真的可以超空間旅行的話,你並不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由於都卜勒效應,外面星光的頻率都會大幅度增加,最後會跑出可見光的範圍,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則會變為可見光。此時飛船上的你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出現在前方的明亮光團。

太空如此靜寂,我們聽不到飛船的轟鳴

太空中差不多是真空的,沒有介質就沒有聲音,所以在太空中,我們應該聽不到飛船「嗖」地飛過去的聲音,也聽不到武器開火時的聲音以及爆炸聲。

有人認為,這些聲音是飛船的電腦程式創建出來的,為了給太空人一些聽覺線索,以便太空人迅速掌握周圍的情況。

這個想法似乎很合理,但是也沒有必要老讓我們的聽眾聽到這些。

太空飛船爆炸,只有短暫閃光

在《星球大戰》裡,一艘飛船如果被擊中,爆炸後會產生極為明亮的火球,並能持續好幾秒鐘。

但是,那些飛船裡應該充滿了氧氣,而且飛船的引擎也會含有氧化劑,因此,飛船被擊中後,會迅速將氧氣燃燒完,火球將很快熄滅。

所以,飛船在爆炸後只會產生一個短暫的閃光,之後剩下的則是向四面八方擴散的飛船碎片。

另外,爆炸後的飛船碎片總體動量仍會保持不變,這些碎片還會按照原來飛船的速度一起繼續向前運動,而不是像影片中的那樣停下來。

真正的雷射武器是無聲無息的

《星球大戰》中的飛船上大都有雷射大炮,許多人還攜帶著雷射手槍,但是與其他的科幻電影一樣,這裡存在許多的科學錯誤,最大的問題是,通常情況下你是看不見雷射的。

雷射在真空中是無形的,因為沒有粒子散射雷射來使得它可見。在空氣中,它通常也是無形的,除非空氣中有煙、霧或塵埃散射雷射。

一般情況下,唯一能看見雷射的人,應該是眼睛被雷射打到的人,當然他不可能持續看很久。

在太空中看見雷射就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還能看見雷射在太空中穿行的過程,那就錯上加錯了。光速快得要命,如果兩艘飛船相隔有1.5千米的話,那麼一束雷射從一艘射到另一艘大約只需0.000005秒,這樣的速度我們如何還能看到它在太空中穿行?

《星球大戰》裡雷射武器發出的「啾、啾、啾」的聲音,是影片中最為出名的聲效之一,但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真空中沒有介質,我們是聽不到任何聲音的,而且即使有介質傳遞聲波,雷射穿行時,是不會伴隨任何聲音的。

因此,真正的太空大戰是無聲無息的,不可能像地球上的戰爭那樣火光沖天,槍炮聲震耳欲聾。

光劍根本無法製造

《星球大戰》中最為著名的道具就是光劍了,不過迄今為止還沒人搞清楚這光劍究竟是怎麼回事。

如果劍身是由一個強烈的雷射產生的,那光束從發射器中射出之後,為什麼會在一米左右的位置上停止不前了呢?

一種原因可能是光束受到引力場影響,掉頭又返回來了,不過這種引力場將會十分強大,以至於會形成一個黑洞。

不管怎麼說,你不可能把一個黑洞塞入劍柄裡。首先光本身就無法從黑洞中逃逸;另外也沒有人拿得動這樣的光劍,製造這樣一把光劍所需質量最小的黑洞也比一座大山還要重;而且它還會吞噬周圍的物質,並在周圍產生致命的伽馬輻射……

也許光劍一旦被激活,就會有一個剛性的杆子從劍柄裡延伸出來,產生的雷射會沿著杆子運動,並在杆子的頂端被吸收。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光劍可以彼此相互作用,因為如果劍身只是光的話,那麼它們會彼此穿過對方。

如果你細心的話,會發現《星球大戰》裡的反叛軍似乎比銀河帝國更懂得物理學。畢竟,黑武士達斯·維德和達斯·摩爾所使用的光劍都是紅色的,而反叛軍使用的光劍都是藍色的。光的能量與波長成反比,而藍色的波長比紅色的短,所以反叛軍使用的光劍能量更高。

另外,在前傳三部曲中梅斯·溫杜拿的光劍是紫色的,而紫色的光是波長最短的可見光,所以說他的光劍能量最高。

也有人說,劍身不是由光構成的,而是由等離子體構成的。同樣,如何讓等離子體變為劍身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等離子體會產生大量熱量,例如火箭噴出的氣體就是等離子體。

如果梅斯·溫杜拿的光劍的劍身是由等離子體構成的話,那麼他的光劍的溫度大約會有7000℃,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了約1500℃。

這樣,梅斯·溫杜一旦激活光劍,不僅會把他的對手迅速變為等離子體,也把自己以及周圍的空氣和其他事物迅速變為等離子體。這樣的等離子光劍是沒辦法存在的。

那些光劍究竟有沒有質量?

光劍的劍身有質量嗎?如果劍身是由光或等離子體構成的話,那麼它應該就是沒有質量。然而,劍身是否有質量,會影響到劍作為武器的表現。

每一把劍都有一個平衡點,劍通常傾向於繞著平衡點轉動。通常來說,厚重的砍劍,其平衡點離劍尖近一些比較好,這樣揮起來動量更大,不過操作起來就比較笨重了。

用來決鬥的劍(光劍很顯然屬於這一類),平衡點離劍柄近一些更好,這樣使用者就可以更快地揮動劍。

如果光劍的劍身沒有質量,那麼平衡點應該在劍柄上,但是,如果你認真觀看《星球大戰》,你會發現光劍的平衡點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劍身上。

但有時卻並不是這樣,當盧克·天行者第一次拿到他父親的光劍時,你會發現平衡點在劍柄上,因為劍傾向於繞劍柄那裡旋轉。之後,盧克在訓練時,你會發現平衡點又跑到劍身上了,於是劍身又變得有質量了。

這說明,光劍創作者沒有搞清這光劍究竟有沒有質量。

有關飛船的科學錯誤

最後,我們來談談最容易被人忽視的錯誤,那就是《星球大戰》裡的飛船。

《星球大戰》大部分的太空戰機似乎是按照空氣動力學原理而設計的,許多都有機翼,但是太空裡不是沒有空氣嗎?為什麼要這麼設計?也許,設計師主要是考慮飛船大部分時間是呆在行星的大氣層裡。不過,它們看起來仍很怪異。

更為不合理的是,《星球大戰》裡的太空戰機在太空中轉彎會像地球上飛機轉彎一樣,但是它們沒有理由要那樣做,因為沒有空氣,副翼和方向舵都不會起作用。

真正的宇宙飛船就應該像宇宙飛船那樣,通過使用推進器來改變方向。

如果飛船有足夠的燃料,你當然可以讓飛船像飛機一樣拐彎,不過這是毫無意義的燃料浪費。

也許,你會注意到《星球大戰》裡的飛船的推進器在太空中似乎總是打開的,但這毫無意義。

在太空中基本上沒有阻力,飛船即使關閉了推進器,它也可以繼續保持原來的速度前行。如果始終打開推進器,飛船就會不斷地加速運動,但《星球大戰》的飛船並沒有因此而加速。

《星球大戰》的一些飛船還使用了離子推進器,例如銀河帝國的鈦系列戰機(也叫雙離子引擎戰機)。現實中,離子推進器因其效率高等許多優點,已成為當前正大力發展的技術。

但是,現實中離子推進器產生的加速度很小,銀河帝國得需要花費數周的時間才能讓鈦系列戰機飛起來,而使用普通的化學引擎,卻只需幾秒鐘而已。

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星球大戰》裡的飛船大都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它們有著明確的「上」和「下」之分。這對宇宙飛船來說毫無意義,因為在太空中,飛船可以極為自由地沿著前後、左右或上下飛行。

另外,你可能會注意到影片裡的太空戰機總是從上方攻擊大型太空戰艦,就像地球上的戰鬥機攻擊軍艦一樣,可是,跑到太空戰艦「底下」攻擊不也是可行的嗎?

最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大型太空戰艦某個側面機槍很少或者乾脆沒有。這個絕對是一個愚蠢的設計。

相關焦點

  • 西媒看《星球大戰》:光劍不存在 空間旅行不可能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文章,盤點了《星球大戰》中「最嚴重的科學錯誤」。原文摘編如下:光劍在《星球大戰》中,存在著一個充滿外星文明的世界,它們之間在不穩定的平衡中共存。
  • 星球大戰時間軸怎麼看?一文搞懂星戰電影+電視劇+動漫故事順序
    星球大戰時間軸怎麼看?星球大戰故事順序是什麼?《星球大戰》自從1977年上映後,就在全世界颳起了一股星戰的狂熱,經過半個世紀後依然熱度不減,《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在上映後持續創造高評價與票房佳績,但也因為《星戰》作品橫跨年代較長,讓年輕一輩的影迷很難輕易入手,先是上映正傳三部曲,接著再推出前傳三部曲,最近又再推出後轉三部曲,甚至穿插在這整個「天行者傳奇」九部曲的兩部外傳電影與影集,小齊將整理出《星球大戰》完整時間軸與故事順序,讓大家能一目了然的秒懂整個星球大戰正史發展
  • 在太空看太空電影?太空人太空看《星球大戰8》
    在太空中看太空科幻電影是種怎樣的體驗呢?美國和俄羅斯太空人最近就在太空中欣賞了最新一部《星球大戰》電影。美國太空人馬克·范德赫24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寫道:「(國際)空間站電影之夜,伴著『彈簧椅』、飲料包和科幻片完工!」
  • 《星球大戰》第一部真人版電視劇將於11月首映
    看來《星球大戰》第一部真人版電視劇將會大獲成功。周六,在迪士尼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評論家們瞥見了迪士尼將於11月推出的《曼達洛人》,並通過社交媒體與粉絲們分享了他們的第一反應。(剛剛放映了27分鐘的電影片段。我看到的一切都令人難以置信。
  • 《星球大戰》一點都不科學?淺析「太空歌劇」對西方科幻的影響
    其它各種打著硬科幻的口號,結果設定不科學的設定更是比比皆是。這只是中國觀眾多心了嗎?當然不是,美國人也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星戰》從來不是打著什麼硬科幻的旗號,而是整了個「太空歌劇」的概念來解釋。這有了前輩打的基礎,才有後來20世紀歐美科幻的爆發。這其中包括後來在全世界科幻影視當中一枝獨秀的美國科幻。美國科幻小說這裡就不展開了,這裡主要談談美國科幻片的崛起。因為它和後來《星球大戰》崛起的原因,可以說息息相關。
  • 星球大戰8國內什麼時候上映 星球大戰8劇情介紹 星球大戰8好看嗎
    《星球大戰》系列第八部電影,《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近日公布了影片的片長:2小時30分鐘,創造了「最長星戰電影」的記錄。根據外媒的統計,從《星球大戰》的前傳三部曲到四部正傳,再到外傳《俠盜一號》,其片長分別為2小時16分,2小時22分,2小時20分,2小時1分,2小時4分,2小時11分,2小時16分以及2小時13分。所以,《星戰8》的2小時30分,創造了一個記錄。
  • 《星球大戰》全系列劇情梳理,看這一篇就夠了
    《星球大戰》系列,地球上最成功且長壽的IP。橫跨43年,全球票房超過80億美元。你很難想像一個誕生於1977的IP,時至今日依然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隨著去年12月《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也標誌著《星戰》系列走到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束。
  •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星球大戰7》工作照及劇照,「打來打去原來一家子」是「星戰」裡常有的事在科幻流派方面,《星球大戰》屬於太空歌劇(Space Opera,或稱「宇宙史詩」)類。在科幻文化裡,太空歌劇是科幻的一個分支,這類作品通常重在強調故事的戲劇性,而不像硬科幻強調科學理論上的合理自洽。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星粉看後,莫名其妙卻要吐槽,缺新意
    在科幻流派方面,《星球大戰》屬於太空歌劇或稱「宇宙史詩」類。在科幻文化裡,太空歌劇是科幻的一個分支,這類作品通常重在強調故事的戲劇性,而不像硬科幻強調科學理論上的合理自洽。太空歌劇類的科幻作品通常會直接把現實的故事放到外太空的架空背景中。因此,太空歌劇類的科幻作品往往會向歷史取經,片中人物的言行思想以及社會形態等因素往往會呈現出明顯的「歷史感」。
  • 《星球大戰》裡的星球有現實版嗎
    存在可能性:目前已發現可以看到兩個「太陽」的行星  《星球大戰》中,盧克·天行者的家鄉是個名為「塔圖因」的行星,最為特別的是該星球圍繞兩個恆星公轉,而且兩恆星之間的距離還相對較近,為此在這個星球上會出現兩個「太陽」高掛空中的壯觀景象。
  • 星球大戰黑科技:光劍有依據 原力靠想像
    摘要: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海報。女主角蕾伊儘管原力很強,但未學會使用前戰鬥力一般。雖然距離《星球大戰》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8年,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帶來的魔力再度引燃觀眾的熱情。哪些武器和情節符合科學原理?哪些武器影響到了武器的研發並走向真實的戰場?【原力】 概念設置 科學難實現威力指數:★★★★現實指數:☆「原力」是《星球大戰》的核心概念,是指一種銀河中自然存在的能量。
  • 原力失效:《星球大戰》在中國糾結和失落的20年
    其實,《星球大戰》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有諸多複雜因素,本文將從電影體系、粉絲基礎、文化差異、行業競爭四個維度來簡要分析原因。01「勸退」新人:星戰引以為傲的複雜體系成為了接納新粉絲的掣肘剛「入坑」的星戰影迷,第一個問題往往是:到底應該從哪部開始看?
  • 《星球大戰》又把天文單位「parsec」給弄錯啦!
    所以「parsec」到底是個啥?星球大戰又究竟想用它表達什麼呢?這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賞金獵人(Image credit: Francois Duhamel/Lucasfilm)什麼是秒差距(parsec)?
  • 《星球大戰》新作新情報曝光!獨特的小規模遊戲
    近期,《星球大戰》一款未公布新作出現在了歐服的PlayStation商城中,並命名為了《星球大戰:獨行俠計劃》。根據外媒Kotaku發布的報導稱,他們已經確認這款新作由EA Motive工作室開發,該作將會是一款規模較小卻非常獨特的遊戲。
  • 《星球大戰9》:天行者家族傳奇的終結
    從阿納金·天行者到達斯·維達勳爵,從一個農家孩子到盧克·天行者,從蕾伊·帕爾帕廷到蕾伊·天行者,「天行者家族」的傳奇故事一共延續了十二部「星球大戰正傳電影」,也最終在蕾伊這裡暫時畫上了句號。在《星球大戰9》的評分與票房都不盡如人意之後,系列電影的未來發展將何去何從,這不僅是迪士尼高層所想,同時也是無數影迷和粉絲心中所想的。
  • 星球大戰維達扮演者去世,是貫穿星戰六部曲電影的靈魂人物
    達斯·維德原名阿納金·天行者,星球大戰前傳三部曲的男主角,星球大戰正傳三部曲的重要反派角色。延伸閱讀《星球大戰》先看哪一集?1977年,一部神奇的影片震撼美國電影業,它就是傳奇的《星球大戰》。《星球大戰的世界》(美)凱斯·R·桑斯坦世界上會有許多票房成功的影片,但沒有一部能像《星球大戰》這樣,深深影響了美國文化——從裡根的「星球大戰計劃」,到小布希的「邪惡軸心國」,到歐巴馬的「原力說」,再到川普的「星球大戰2.0」……總統們不斷提醒公眾,他就是片中主角——天行者盧克。
  • 日本打造純金《星球大戰》年曆 重達10公斤(圖)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日媒報導,為配合電影《星球大戰》的新系列本月18日在日本上映,日本田中貴金屬珠寶近日發售了一款以《星球大戰》為主題的2016年純金年曆。  這款年曆使用了10公斤純金,長72釐米,寬45釐米。
  • 樂高星球大戰10030,帝國星際艦隊主力戰艦殲星艦
    殲星艦首次出現在「星球大戰IV:曙光乍現」中,是銀河帝國海軍的星際艦隊代表艦。2002年樂高公司發布了當時規模最大、價格最高的套裝,超過3000件積木零件,樂高星戰迷終於領略到了星球大戰典藏版系列的強大魅力。帝國殲星艦不僅幫助開拓了GREEBLING技術的先河,而且還重新定義了作為消費品的可能性。
  • 星球大戰前線2免費領取教程 epic喜加一星球大戰前線2
    星球大戰前線2免費領取教程 epic喜加一星球大戰前線2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1-01-15 分享到: 說起喜加一,大部分人會想起steam,但是論力度,還得看EPIC。
  • 全球最大的樂高星球大戰兵陣吉尼斯紀錄誕生!你的星球大戰也這樣徵兵麼?
    為了慶祝2019年星球大戰慶典,同時也是為了向樂高星球大戰系列20周年獻禮,樂高再本次慶典活動上公開了一個超級巨大的星戰暴風兵兵陣,這個兵陣共耗費了36440個樂高帝國暴風兵,耗時38小時打造完成,其中16個小時用於將這些樂高人仔組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