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創新科技成就跨越全球更優質的天氣預報

2020-12-08 中國軟體網

日前,IBM(NYSE:IBM)及其子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宣布推出可覆蓋全球的最新超級計算機驅動天氣預報系統,該系統能夠提供更及時、更優質的預測,並且能夠覆蓋那些以前從未獲得過現代氣象數據的地區。

IBM GRAF,即IBM全球高解析度大氣預測系統,在一臺IBM Power Systems超級計算機上運行,能夠提前12個小時進行預測,並且全球範圍內的精細度和更新頻率均比以往都有所提升。

IBM GRAF能夠提供更為精細的天氣預測,更新頻率是傳統全球建模系統的6-12倍。目前全球天氣預報模型是覆蓋10-15平方公裡(6.2-9.3英裡),每6-12小時進行更新。與之相反,IBM GRAF可以縮小至3公裡(1.9英裡),而且每小時即可更新一次。

以前只有美國、日本和少數西歐國家/地區才能享受到如此的天氣預報。IBM GRAF的推出首次讓如此增強型的天氣預報能夠覆蓋全球大多數地區,其中包括亞洲、非洲、南美洲,涵蓋那些受氣候變化而經常遭受極端天氣、最為脆弱的地區。IBM GRAF是世界上第一個覆蓋全球的運營型高清、每小時更新模式。

The Weather Company負責人、IBM Watson Media and Weather 總經理 Cameron Clayton 表示:「我們視IBM GRAF的推出為天氣預報科學的真正轉折點,該技術可以助力打破全球氣象服務壁壘,為全球民眾造福。對於全球某些地區的民眾(例如,印度或肯亞的農民)來說,更加準確的天氣預報可能具有革命性的意義。試想一下,以前您無法獲得高精度天氣數據,現在可以在暴風雨到來之前就預測到,從而可以制定更合理的種植或收割計劃。」

協作有助於創建更好的全球大氣模型

為了構建這個全新建模系統,The Weather Company 與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以NCAR 的下一代開源全球模型——跨尺度預測模型為基礎共同創建了IBM GRAF。IBM GRAF利用先進科技提高了預測水平,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預測出即將到來的暴風雨的級別。

由於世界各地的民眾都面臨著氣候變化和更嚴重的惡劣天氣事件帶來的挑戰,所以,及時、準確的天氣信息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以及開源合作可以繼續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推動科技進步。

先進的超級計算技術能夠應付更大的工作負載

天氣預報是一個複雜的數學問題,需要高性能計算才能運算複雜的方程式。大多數傳統天氣模型採用僅用 CPU(中央處理器)構建的高性能計算機。為了滿足更高的解析度和更新頻率的要求,新推出的 IBM GRAF 系統在基於 IBM POWER9、配備優化 CPU 和 GPU(圖形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上運行,而且,廣泛部署的強大計算引擎可滿足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應用的要求。

IBM 正在將一些世界上功能最強大超級計算機背後的技術應用於天氣預報。The Weather Company 和 IBM 與 NCAR、懷俄明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以及其他合作夥伴聯手將OpenACC 指令應用於 MPAS,以利用IBM Power Systems AC922伺服器上的NVIDIA V100 Tensor Core GPU。

這是世界上首個可在基於GPU的高性能計算架構上運行的全球天氣模型。

更好地了解全球天氣

其他模型可能也能達到高解析度,可能也會經常更新,但是,它們的預測範圍僅覆蓋世界上的某個國家或地區。該模型是全球首個能夠以這種規模、解析度和頻率提供未來一天天氣預報的全球模型。

如果人們能準確了解何時何地會出現可能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影響的天氣,他們就能做好規劃和準備。無論對於航空公司、公用事業公司、上班族、零售商、政府決策者,或者農民,IBM GRAF提供的天氣預報可以幫助世界各地的民眾、政府和企業根據天氣狀況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利用IBM GRAF幫助決策還需要AI、雲、分析等技術的支持。將這些額外的技術疊加進來,將使IBM GRAF天氣預報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通過IBM App以及The Weather Channel網站(weather.com) 和Weather Underground網站(wunderground.com)將天氣預報提供給全球民眾。

如需進一步了解 IBM 旗下公司 The Weather Company,請訪問網站 https://newsroom.ibm.com/the-weather-company。如需進一步了解IBM,請訪問網站IBM.com。




免責聲明:

本站系本網編輯轉載,會儘可能註明出處,但不排除無法註明來源的情況,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 來信: liujun@soft6.com 我們將在收到郵件後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聲明]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衛曉莉報導7月10日上午,《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媒體專家探討新時期以《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為代表的傳統氣象影視節目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新文出席研討會。
  • 【科技日報】掩星探測將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歐洲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中心(ECMWF)分析表明,如果全球天氣預報初始場數據有3%來自GNSS掩星探測資料,對數值天氣預報的誤差減小的貢獻率是8%。」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孫越強表示。  作為大會主席,她在9月6日舉行的第一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遙感及其探測資料應用國際研討會間隙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做了這番表述。
  • 靠它,天氣預報更靠譜
    在已知大氣當前狀態與大氣周邊環境的條件下,求取方程組的近似數值解,這就是數值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作為氣象業務的核心科技,重要性突出、研發難度大、涉及領域廣,被譽為氣象事業的「晶片」,不僅關係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更是保障國計民生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核心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等不可或缺。
  • 造福全球,IBM推出提供高頻率高精確度的天氣預報系統
    集微網消息(文/ Yuna),據IT media網站報導,美國IBM近日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提供「IBM GRAF」 天氣預報系統服務。至今未被提供過天氣數據的地區也能享受高頻次更精細的天氣預報服務。當前的全球天氣預報系統模式是每6-12小時預測一次10-15公裡範圍內的天氣。但「IBM GRAF」通過IBM Power Systems超級計算機計算,能夠提前12個小時進行天氣預測,可預測3公裡範圍內的天氣,每小時更新一次,天氣數據更為精確,信息提供頻次更高。
  • 跨越時代的氣象實驗:天氣預報如何成為可能?
    天氣預報無處不在。對於一名普通的英國人而言,平均一天裡要接觸到五六種形式的天氣預報,通過電視、報刊、廣播等,口口相傳。每天早晨,當聽到早餐時分天氣預報員的聲音時,你一定會立即清醒過來;到了晚上,你會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第四頻道的海洋預報那熟悉的音樂《駛過》(Sailing By)中安然入眠。
  • 掩星探測將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歐洲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中心(ECMWF)分析表明,如果全球天氣預報初始場數據有3%來自GNSS掩星探測資料,對數值天氣預報的誤差減小的貢獻率是8%。」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孫越強表示。  作為大會主席,她在9月6日舉行的第一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遙感及其探測資料應用國際研討會間隙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做了這番表述。  GNSS遙感是衛星導航與遙感的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孫越強介紹,通過基於GNSS的掩星探測技術和反射信號技術,掩星探測儀作為衛星上的有效載荷,獲取的大量數據可作為數值天氣預報的初始場數據進行應用。
  • 數值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數值天氣預報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技發展之一作為一名氣象科學的老戰士,曾慶存從事科研工作已有近60年。在他看來,直至20世紀,隨著氣象儀器的發明,風速、氣壓、氣溫、溼度等大氣狀態變量有了準確計量器,氣象學才開始進入「科學時代」。
  • 神農架氣象局創新推出「觀星天氣預報」
    觀星拍星等夜間旅遊產品興起神農架氣象局創新推出「觀星天氣預報」「大九湖:星雲相伴;朝陽:流雲遮星;燕子埡:星雲相伴……」7月20日16:51,一條「觀星天氣預報」在神農架氣象局的「氣象書生」微信公眾號上發布,這是神農架氣象部門首次向星空愛好者提供個性化天氣預報服務
  • 中國建立自主技術氣象事業「晶片」 天氣預報更靠譜
    在已知大氣當前狀態與大氣周邊環境的條件下,求取方程組的近似數值解,這就是數值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作為氣象業務的核心科技,重要性突出、研發難度大、涉及領域廣,被譽為氣象事業的「晶片」,不僅關係我國氣象事業發展,更是保障國計民生和國防安全的國家核心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等不可或缺。
  • 氣象學家李澤椿:為業務數值天氣預報打上「中國印記」
    從「無」到「有」,從「中國印記」到「中國智造」,談起被世界氣象組織稱為20世紀最偉大科技發展之一的數值預報,從事氣象工作近60年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李澤椿認為,中國氣象人開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 美國與歐洲數值天氣預報比較及對中國的啟示
    自那時起,逐步建立了在世界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領域中的領先地位,其產品的出色表現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獨領風騷,包括具有雄厚基礎科技實力的美國,在歐洲的成功面前,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當2012年10月颶風「桑迪」重創美國東海岸後,為什麼美國的全球數值預報模式表現比不過ECMWF的結果再次引起了美國各界的關注。
  • 天氣預報App:2019年天氣大事件盤點 十大優質空氣城市出爐
    天氣預報都記錄好了。在今年即將結束之際,天氣預報App聯合心知天氣,參考中國天氣網信息,為大家盤點了2019天氣大事件,一起來看看吧!太陽持續失蹤,南方上演「流浪太陽」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長三角周圍地區就進入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將近2個月沒見過大晴天。
  • 天氣預報是怎麼「算」出來的?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如今天氣和氣候數值預報的準確度也越來越高,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氣象參考依據。請關注——天氣預報是怎麼「算」出來的? 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六個世界氣象日,氣象日的主題是「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 墨跡天氣用AI重新定義天氣預報
    洞察到天氣預報準確率以及服務體驗方面的痛點,墨跡天氣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深度學習等技術,不斷地深挖氣象數據,提升天氣預報精準度,為用戶提供精準到分鐘級公裡級的短時預報以及未來40日天氣趨勢預測等服務,讓用戶出行更加放心。
  • 數值天氣預報:靜悄悄的革命
    2015年9月3日出版的Nature雜誌,封面文章選擇了氣象界最為關注的數值天氣預報(NWP)主題的評述文章,這不僅是近年來很少發生的事情,而且因為是一篇評述文章,在科技創新內容方面被弱化,因此即使是長文章,進入封面報導編輯的視野也很難得。
  • 【中國網】世界氣象日 跟隨院士走近「數值天氣預報」
    他在衛星大氣紅外遙感研究中提出「最佳信息層」和反演方法,被世界各主要衛星數據處理和服務中心所採用,服務於實時天氣預警和短期天氣預報。在報告中,曾慶存院士回顧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氣象學發展為大氣科學的科技飛躍,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監測變為包含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監測、氣象預測從天氣圖經驗預報發展到數值天氣預報。
  • 天河二號世界超算五連冠:能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是發布全球已安裝的超級計算機性能排名的權威機構,以系統的實測速度(Linpack測試值)為基準進行排名,每年發布兩次。位居排行榜首位的超級計算機,代表了世界超算的頂尖水平。「天河二號」連續5次奪冠,表明我國超級計算機研製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在我國超算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 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是這樣「煉」成的
    陳濤把數值預報模式解析度比作一張捕魚的「網」,解析度不夠就相當於網眼粗了,狡猾的「魚」就容易漏過去。而強對流、極端天氣等強天氣過程則像是一條條體型較小、狡猾多變的「魚」,在與它鬥智鬥勇的交鋒中,只有把「網」布的更密,才能杜絕「漏網之魚」。
  •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23:18 來源:   新華網香港1月30日電 香港天文臺30日宣布,受世界氣象組織委託,由香港天文臺與法國氣象局協作建立的全球官方城市天氣預報網站之法文版本正式開通
  • 世界氣象日:院士暢談數值天氣預報演變史
    報告回顧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從氣象學發展為大氣科學的科技飛躍,其標誌是以氣象監測從單純的站點監測變為包含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監測、氣象預測從天氣圖經驗預報到數值天氣預報。曾慶存暢談了數值天氣預報從孕育期(應用高度簡化的渦度方程)、青春期(應用原始方程的)到成年期(全球中期預報)的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