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這四年打多少分?黎建南指出「對抗大陸」是引火自焚

2020-12-05 海峽新幹線

在臺灣內部治理上的作為,蔡英文這四年在經濟民生等議題上,究竟給臺灣又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黎建南:首先我是覺得臺灣民生要靠經濟,經濟要好,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所以我覺得蔡英文,其實她在大花錢,她豈止是寅吃卯糧。我覺得很多是飲鴆解渴,因為就像她在長照上花了錢,長照你要知道。臺灣現在的人口團塊大概進入到六十七八歲,臺灣人口團塊真正要花錢的是75歲的時候。65歲到75歲花的是75歲以後的七分之一而已,所以你現在在亂花,後面接不上怎麼辦?另外她今天對農民又要給什麼,後面財務怎麼辦?

第二個在兩岸上你跟大陸?我覺得你這樣表現得「火辣」,我覺得是引火自焚,蔡英文這個人,我們仔細評估。跟以往臺灣地區的領導人,我覺得她比李登輝更陰險,她比陳水扁更會玩法。比起馬英九,馬英九是自我感覺良好, 蔡英文是自我感覺偉大。自我感覺偉大,她有很多幻想妄想,她是不考慮後果的。通常我們講各人造孽各人負擔,但是你當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話,你的造孽是全臺灣人負擔。現在臺灣人在被你催眠,因為檯面上的媒體你主導話語權。網絡部隊又主導另外一個話語權,所以在整個臺灣,在被蒙蔽迷惑之下。臺灣看不清楚方向,這是很大的一個隱憂。

相關焦點

  • 臺灣大選:蔡英文上臺了,大陸怎麼辦?
    這也是民進黨首次在「立法院」過半,過去民進黨是「立法院」少數,尚且搞得國民黨無法招架,今後……簡直沒法說了,這次第,怎一個慘字了得!  換句話說,和四年前相比,蔡英文的總得票只多了幾十萬票,但藍營卻少了300多萬——並非蔡英文多受人歡迎,而是國民黨令人失望。
  • 被「斷交」蔡英文氣罵大陸 港媒:搞對抗,吃虧的是你
    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若蔡英文為了報復大陸走回對抗的老路,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則臺灣「外交」處境只會越發困難,付出的代價將越來越大。海外網5月25日電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蔡英文急跳腳,親上火線叫囂「大陸打壓」,並聲稱「臺灣絕不會退縮,不會忍讓」。要知道,這已是蔡英文上任2年來,被「斷交」的第4個所謂「友邦」,目前臺灣「友邦」降至18個。對此,中評社發文警告蔡英文,不要一昧責怪大陸「打壓」,這無法阻止「斷交潮」的發生。
  • 蔡英文勝選後「飄了」?不自量力喊話大陸,王平:玩火自焚
    當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連任的時候,島內有不少觀察家還樂觀地期待,蔡英文再次執政應該會經歷修復和改善兩岸的關係。但明顯蔡英文在大打"恨中"這張"鬼牌"時獲得不少甜頭,撈到票也獲得連任,難免自我膨脹。當選之後不顧民聲反而第一時間公然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再次製造臺海局勢動蕩,把臺灣推向更加慘重的境地。
  • 蔡英文與大陸對著幹的態勢日益明顯
    從其最新表述看,蔡英文已經不在乎對大陸是不是「善意」,也不準備回答「兩岸關係的答卷」,甚至開始擺出與大陸撕破臉皮、開啟對抗,並「倚靠美國抗衡大陸」的姿態。由此可見,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表述很難再往前走,看不出有任何實質調整的可能。受此影響,未來幾年的兩岸關係更加不容樂觀,很有可能出現媒體所說的「螺旋式沉淪」狀況,朝更加兇險、更加艱難的階段發展。
  • 警告蔡英文,湯紹成:進一步刺激大陸,後果是否承擔的起?
    文丨玲瓏審丨瑾涵這四年來,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三方關係可謂是近40年來變化最大的時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從接觸轉變成了對抗,對中國臺灣的政策從模糊變為清晰。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臺灣外事部門甚至宣稱要將臺灣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 蔡英文公開回應,孫大千指出6大真相
    導讀:臺灣地區恢復進口萊豬事件,從蔡英文8月份宣布之後,到現在都沒有平息,越來越多的臺灣市民反對進口萊豬。除此之外,從目前的情勢來看,恢復萊豬對臺灣地區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蔡英文近日在公開場合回應萊豬事件:開放美豬美牛,不是要求民眾一定要食用。
  • 有人給蔡英文指出一條明路,果然跟大陸有關
    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為了對抗大陸,緊緊貼靠美國,不斷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由於民進黨當局推行的「反中」「仇中」政策,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當前,美國總統川普和當選總統拜登正處於權力交接的關鍵節點上,在美國即將「大變天」的背景下,兩岸關係又將何去何從?12月27日,《環球時報》就兩岸關係等問題採訪了臺灣學者、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和《臺海研究》主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
  • 蔡英文這回真的「菜英文」了
    隨後,蔡英文也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歡送他離開,不過被眼尖的臺灣網友發現,蔡英文語法使用錯誤。根據蔡英文發的英文,「祝福梅健華未來一切安好」,應該寫「in your future」,但錯誤寫成「in you future」。不過,蔡當局很快就發現錯誤,隨即進行修正。
  • 劉和平:如何評價蔡英文的勝選演講?
    其次,蔡英文提出,未來四年她有關和平穩定的承諾不會改變,並提出要跟大陸展開對話與協商,這說明她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拉高兩岸對立與衝突,在選舉期間撈取選票非常有用,但是選後卻不能繼續這樣做,因為它會讓臺灣以及她個人的執政走入死胡同。
  • 美國「心有餘而力不足」,蘇起:臺灣的未來取決於大陸「打不打」
    蘇起指出,美國軍艦略輸大陸,但飛彈遠不如大陸,而防空上也輸,這就能看到近期大陸軍機頻繁繞臺,美國不容易來救,就只剩臺灣空軍在撐。蘇起說,既成事實已被美國政策圈廣泛使用,代表臺灣在開戰初始幾天內就會「變天」,既然美國能力不夠,美國在臺灣的份量就下降。臺灣的未來變成大陸決定,取決於解放軍打不打,美國不願承認、民進黨不講,但我們要會看,國際政治是靠力量的。
  • 毒氣彈攻擊大陸?蔡英文為選票說瘋話,其他臺灣政客也愛「表演」
    有臺媒近日稱,臺軍計劃把火箭炮部署到金門,搭載神經毒氣彈可打擊大陸沿海城市。不管實力如何,如此直言「武力對抗」,挑動兩岸關係之心昭然若揭。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民進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於10日起進行電話民調,民進黨今日(13日)中午公布這場「蔡賴之爭」的結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過臺當局前「行政院長」賴清德8.2%。一段時間以來,臺灣地區似乎很是躁動,頻頻觸及敏感議題。
  • 蔡英文計劃與大陸徹底「翻臉」?
    文章名為「政治防疫,兩岸沒法溝通」,該文章指出,蔡英文以防疫為藉口,暗地裡給大陸記者「使絆子」,阻撓兩岸之間的媒體往來。甚至有消息傳出,蔡英文計劃2021年清退來臺大陸記者,直接斷了和大陸的新聞往來。蔡英文此舉,大有掩耳盜鈴之勢,難道不依靠媒體傳遞信息,大陸就無法了解臺灣地區的新聞消息了嗎?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 蔡英文連任後,「試探」動作不斷,專家:未來4年面臨冷對抗局面
    對於蔡英文在連任之後一系列改變兩岸關係的行為,國臺辦的前副主任王在希接受媒體的採訪時分析到。在接下來蔡英文領導的四年時間裡,兩岸會處於冷對抗局面,但是不會出現攤牌。在《環球時報》的採訪中,王在希認為蔡英文連任之後,以蔡英文為核心的民進黨當局將會推行「臺獨」政策。而兩岸之間的關係也會陷入到一種冷對抗的局面,在接下來的四年中兩岸關係已經不可能改善。他認為民進黨領導臺灣地區的話,雖然會導致兩岸的關係變得更加的緊張一點,但是同時也會加快兩岸統一的腳步。
  • 大陸對臺大動作頻出,蔡英文卻妄想反制大陸
    臺灣《旺報》指出,認同的改變不能只靠等待,大陸在釋放優惠政策,進而創造兩岸交流平臺的同時,也可以建立動態響應機制,讓臺灣民眾的需求能夠及時為大陸主管部門所了解,從而形成良性的互動,讓臺灣民眾能產生主人翁和自己人的感覺,如此一來,兩岸一家親的現實感受才能逐步建立起來。「太陽花」成員求職大陸,臺灣將現「天然統」?
  • 擬定「除名」清單,應有蔡英文大名
    這不,臺灣軍機頻現「墜機」事故,民進黨內的「甩鍋派」又開始出動了,竟然把臺軍的「墜機原因說成是大陸軍機頻繁飛臨臺灣上空,這鍋甩得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一句話就把民進黨當局從老美那裡購買破爛貨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不明真相的臺灣民眾還真有可能把「墜機」原因算到大陸頭上,激發他們對大陸的仇恨。
  • 蔡英文「毒心思」曝光:想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再求援
    蔡英文想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再向國際求援,馬英九警告:別拿老百姓生命開玩笑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再次提醒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若堅持承受大陸第一波攻擊會對臺灣會帶來很大的戰禍,可能造成生靈塗炭、萬民受害,千萬不能拿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開玩笑。針對蔡英文在接受外媒訪問時聲稱,如果臺灣受到攻擊,大陸要付出很大代價,臺灣承受第一波攻擊後,希望世界各國可以支持臺灣。
  • 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面對現實 國民黨勿糾結
    本期對話臺灣名嘴,對臺灣選舉政治有著長期、深入關注的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將與讀者分享他對2016選舉的獨特觀察。籌碼太少 國民黨只能慎用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現在距離投票大約50天,經歷了「換柱」、兩岸領導人會面及朱立倫訪美等一系列事情,這場選舉呈現什麼樣的特點?
  • 蔡英文被事實「打臉」,「脫鉤」大陸誰受傷?
    但是蔡英文倒行逆施的行為,卻被事實無情「打臉」。蔡英文試圖與大陸經濟「脫鉤」根據調查,在今年上半年,臺灣企業對中國大陸投資高達31.7億美元,這比去年同期要增加超過50%。兩岸之間的經濟聯繫沒有像蔡英文的那樣「脫鉤」,這是因為大陸在疫情爆發初期就採取極為強硬的政策,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的傳播,所以大陸經濟形勢是十分樂觀的,臺灣企業也試圖加大在大陸的市場份額。自從民進黨上臺以後,就不斷試圖阻撓臺灣企業和大陸之間的合作。甚至趁著今年疫情期間,想要在經濟方面和大陸「脫鉤」。同時採用了行政命令的手段,限制兩岸之間的航線交流。
  • 蔡英文執政和臺灣的罩門都是經濟
    兩岸關係絕對是新當局的重中之重,幾乎所有觀察都不約而同指出,蔡英文最大挑戰除了兩岸關係,就是經濟問題。沒有中國大陸元素的臺灣經濟如何走強?如何變好?目前現在看來無解。  臺灣的領導人直選已20年,從李登輝而陳水扁,再到馬英九和蔡英文,執政黨從國民黨、民進黨、國民黨,現在再回到民進黨,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這次大選,臺灣選民心中對兩岸關係雖有一定見解,但競選過程除了「九二共識」語焉不詳、牛頭不對馬嘴的辯論,整個過程,兩岸問題都成「背景」,候選人鮮少直接談「統獨」問題;反而經濟問題和臺灣經濟的未來,成候選人「正面」對抗的主題,要說馬英九和國民黨敗在經濟上
  • 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嗎?國民黨大佬:蔡英文錯判形勢
    據海峽導報2月10日消息,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訪問時表示,疫情中的兩岸關係,只是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的部分反映。蔡英文似乎一直處在一種誤判當中,認為民進黨贏了,大陸就會自己調整兩岸政策。2014年九合一選舉之前,蔡英文就曾說過民進黨九合一勝選,大陸就會「朝著民進黨靠過來」,大陸自己會調整。可是那一年民進黨勝選,大陸並沒有改變立場。2016年蔡英文當選,大陸也沒有朝著民進黨靠過來。這次蔡英文連任,同樣不要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