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騙了我們幾千年,鬼原來藏在大腦裡!(二)

2020-09-05 馬易上樹

昨天,我講到了眼見未必為實,我們見到的鬼事實上未必是我們眼睛看到的,而可能是我們大腦欺騙了我們,現在接著講:

4、神奇的大腦自動處理功能

介紹幾個大腦的自動處理功能,你看完之後,你就會明白,我們真的被大腦給騙了!

(1)剪切提取功能:

眼睛看向前方,我們會像照相機一樣會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聚焦,這個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就算相同聚焦的東西經過大腦處理後,呈現出來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並不會像照片一樣進行全面展現,本來應該呈現出來的信息竟然神奇的消失了——這個就是大腦的自動剪切提取功能使然。

你可以做個小實驗,看電腦屏幕的時候嘗試去同時注意兩個地方,你會發現你辦不到,這並不是你的眼睛做不到,而是你的大腦功能導致的——你注意的東西被呈現,而其他東西則被剪切掉。

從進化的角度而言,這個功能是很棒的,因為它有助於你集中注意力。要是各種細節都平均的呈現出來,需要大腦處理的信息就會太多,進而降低速度,不利於我們迅速做出判斷。這個功能在人類遇到天敵需要逃跑時尤其有用,他提升了人類活下來的概率。

不只是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都有類似的特點,這些信息經過大腦的時候,也會被自動的進行剪切提取。有時候,兩個人在一起,一個人聽到的聲音另一個人卻沒聽到,事實上是,他們的耳朵都聽到了,但是他們的大腦卻未必聽到了。

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注意力在視覺上,嗅覺、聽覺收到的信息會被完全剪切掉。比如我們很投入的看著電影,廚房裡的菜燒糊了的臭味我們竟然沒聞到,不對,我們的鼻子聞到了,而且把信息傳輸給了大腦,但是大腦幫你剪切掉了。

(2)補充細節功能:

大腦會對兩個或者多個看起來相關的事物進行細節補充,讓間斷不連續的事物變成連續的。前面講到過的例子,看電影,其實就是時間細節的補充。

空間上,我們的大腦也會補充細節。比如,我們在一個狹窄的街道上拍照片,我們只拍街道的一側,照片看起來街道就是寬敞的,原因是大腦自動補充了沒有拍到的這側街道是空曠的,這個方法在電影拍攝上經常用到。

狹窄的小巷道

我隨便在網上找了一張狹窄的街道圖片,如上圖,然後我剪掉右側的房屋,你再看看效果。

你還感覺狹窄嗎?

(3)補充邏輯功能:

我們的大腦經常會把時間先後關係變成因果關係,前面講過的電影中跑步和回到家兩個事情,會被大腦處理成跑步回到家。如果回到家的場景是滿頭大汗,我們的大腦則會判斷是跑步流了一身汗。這些事件其實只是一些片段,並沒有任何邏輯關係。

幸虧我們的大腦有這個功能,要不導演們真是沒法混了,觀眾會質疑——那頭上的汗明顯是水嘛,或者,導演,你是先拍攝的回家,然後再拍攝的跑步吧……

來,看看下面的小動畫,你再想想時間先後關係與因果關係的差別,你就知道咋回事了。

(4)持續處理功能:

我們都知道,我們大腦中維持我們身體運作的,比如心跳、呼吸等功能的部分,是不需要我們主動進行的。同樣,我們的思維除了主動思考的部分,也還有部分是自動運作的,是永不停息的。就算我們處於深度睡眠,大腦的這一部分也會處於運作當中。

我自己做過一個實驗(你也可以嘗試下):讓自己靜下心來,停止思考,但是我發現,思維是停不下來的,當你想讓他停下來時,他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當你回過來想自己剛才想了些啥,你才發現,你的思維剛才已經思考了好多個問題了。

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我發現自己開始處於一種類似於夢中的狀態,真的很神奇,我是清醒的,但是我卻在做夢。

參與過內觀的朋友應該會很留戀這種狀態

(5)聯想加工功能:

我們再做一個實驗,你嘗試長時間盯著一幅圖畫,什麼都不要想(當然事實上你做不到這一點),隔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靜止的圖畫動了起來。甚至,你還可以嘗試控制它運動的方式,雖然不能完全控制,但有時候它確實會按照你想的方式去運動。是不是很神奇?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我們大腦的自動聯想加工的功能,它會自動的根據我們獲取的或者曾經獲取過的信息進行聯想加工,並且會以圖像或聲音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我們就產生一個錯覺,以為我們看到了或者聽到了,其實並沒有,這只是大腦給我們展示了它自動加工的一個產品而已。

大腦的功能是很複雜的,我只介紹這種神奇的功能,因為這些功能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而鬼就跟我們大腦的這些功能有關。

5、鬼——我們被大腦欺騙了幾千年!

在人類早期,人們對自然界缺乏認識,太多的現象都無法解釋,當然,他們更不知道自己的大腦也會跟自己開玩笑,於是,很多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都變成了鬼。

我這裡先舉例子,是我父親的兩次親身經歷。我父親是一個相信鬼,但不怕鬼,而且還能驅鬼的人,他說,「人的剛影子(方言,不知道是不是這三個字)正,鬼都近不了身的。」

他當兵時,有一次和一個戰友晚上抬著東西去另一個駐地,有大半個小時的路程,他走後面,戰友走前面,結果他發現戰友越走越快,我父親想,不過想考研的速度嘛,迅速跟上,到了駐地後,戰友全身冒冷汗,渾身發抖。戰友說,路上他聽到鬼叫,非常悽慘的聲音,他被嚇得要死,又不敢說話,只好拼命的趕路。但是,我父親卻什麼也沒聽見。

另一次是在老家,他和一個鄰居去別人家幹完活回來,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那個鄰居也是被鬼叫聲嚇得要命,我父親卻根本沒聽見。

這是真實事件,那麼問題來了,除了鬼,還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怎麼可能在一起的兩個人,一個聽到一個人卻完全聽不到呢?

我想說的是,除了鬼,還有你的大腦可以做到。前面我講到過大腦的自動剪切提取功能,它會自動的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剪切提取,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膽大不怕鬼的人,他就算聽到鬼叫他也不會害怕,他甚至會想可能是風聲或者其他什麼聲音,然後忽略了,甚至他可能一直在注意或者思考其他事情,這個聲音完全被剪切掉了。

而膽小的人呢,他時不時的在想鬼的問題,害怕鬼的出現,他聽到「鬼叫」,自然就認為是鬼叫,而且害怕得要命,他越害怕,他就越去注意這個聲音,這個聲音對他造成的恐懼就會加強。

這裡,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和父親走夜路,快到一個墳地時,我聽到墳裡面有叫聲,我嚇得不敢再往前走,而我父親在後面根本沒注意到有啥異常,差點撞到我。我指了指那個墳,父親才知道咋回事,他說,「是老鼠,怕啥啊」,走過去,拿起一塊石頭,哐一聲砸在墳旁邊的地上,那聲音一下就沒了。

要是當時沒有父親,我一定認為是遇到鬼了,並且會跟別人講,然後越傳越神。為了證明確實是遇到鬼,而不是自己膽子小,我會說的更玄乎。但是我父親膽子大,一下子就辨別出是老鼠在叫,然後啥事沒有!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也明白我講的道理了——首先,大腦自動剪切提取功能欺騙了我們,讓我們誤以為是鬼的廣大神通,導致了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夠聽到他的叫聲;其次,只要膽子大,不被唬住,我們就能做出理智的思考和判斷,所謂的鬼叫不過是自然的某種聲音而已。

鬼有很多,破解鬼的方法也有很多。今天暫時講到這裡,歡迎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大腦騙了我們幾千年,鬼不過是大腦給我們的假象
    我小時候聽說的鬼的形象是這樣的,沒有下巴(其實我一直難以想像沒有下巴是個啥模樣),紅色的長舌頭,長頭髮,很長的爪子,很輕可以飄在空中,飛得很快,發出聲音很嚇人等等。2、鬼的地域差異在人類早期,由於缺乏對自然的了解,很多現象無法得到合理解釋,於是,人們發明了各種玄而又玄的解釋,鬼就是其中之一(除了鬼,還有神仙、妖魔等等)。玄而又玄的東西是可以隨意解釋的,只要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 大腦的神奇功能,既幫了你,又騙了你
    4、神奇的大腦自動處理功能介紹幾個大腦的自動處理功能,你看完之後,你就會明白,我們真的被大腦給騙了!比如我們很投入的看著電影,廚房裡的菜燒糊了的臭味我們竟然沒聞到,不對,我們的鼻子聞到了,而且把信息傳輸給了大腦,但是大腦幫你剪切掉了。
  • 大腦為什麼願意相信有鬼?
    根據輿論調查網YouGov在2019年的一項民意調查,40%的美國人都相信幽靈或惡魔的存在。而在我們國家,如今迷信鬼怪之說的也大有人在。那麼,人們為何會相信「鬼」的存在呢?​的是那些大腦受過損傷或有神經疾病的人,他們所見的鬼影通常是幻覺(hallucination),這種誤以為的「視覺」完全是在我們大腦內部產生的,不需要任何外部感官刺激。
  • 「缸中大腦」,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上)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缸中大腦。如果說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是虛擬的,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還有任何物體,那些花草樹木都是計算機中的一段代碼,大家會有何感想?我們可以看見身邊的所有物體,還可以聽見身邊的所有聲音,還可以清晰的記得自己的人生經歷。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在地殼中發現了幾十億年前的生物化石,我們還可以清晰的看到浩瀚宇宙中無數的繁星,難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嗎?
  • 大腦如何學會遺忘(翻譯)
    我們的大腦傾向於忘記我們希望我們永遠記住的事物。但是,它不能忘記我們希望從未發生和存在的某些事物。您的大腦如何忘記?而且,您的大腦會故意忘記嗎?本質上,人腦會忘記。不合時宜的是,這種大腦過程的生物學機制了解得很少。只有很少的研究可以闡明這一方面。2012年5月,科學家試圖在其報告中解釋主動消除記憶的分子生物學。
  • 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丨晶頭條
    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
  • 陳天橋:為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大腦?
    因為欲望以及擔⼼失去的恐懼,都來自於我們的大腦,而我們一直沒有打開過大腦這個黑盒子,來研究這種欲望和恐懼究竟來自於何方。 換句話說, 我們從來不了解大腦的真正的運行機制。 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斷通過調整輸入大腦的信號(通過我們的感官)來謀求對輸出(行為和決策)的控制,這些行為和決策導致的後果又通過感官反饋回大腦,形成一個循環。
  • 【有意思】9 個神秘莫測的大腦戲法,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
    點擊「深圳共青團」加關注你造你的大腦也會騙你嗎?
  • 《超體》:當人的大腦開發到100%,會發生什麼?
    故事其實很簡單,寡姐被朋友騙去還錢,結果遇上的是黑社會團體。寡姐驚慌失措想要逃跑,但寡不敵眾肚子上還是被人開了刀。清醒過來的寡姐還有些迷糊,但肚子上血淋淋的傷口告訴他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真的。寡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還沒明白過來,寡姐就被帶上頭套,和其他另外五個人被送往了其他不同的地方。寡姐被關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因為惹怒了這些黑社會被暴打一頓。
  • 大腦的「想像」或「分心」是怎麼回事?(一)
    SIC指的是大腦切斷與外界聯繫的狀態,SIC和SOC正相反,SOC全稱是「刺激導向的認知」(Stimulus-Oriented Cognition),指的是大腦活動嚴重受制於外部世界的刺激的狀態。用專業術語來說,上課期間沉浸於自己思想的學生就是從SOC模式進入了SIC模式。有時我們會在別人跟自己說話時走神也是SOC進入SIC模式。
  • 《洞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在欺騙我們
    當這個藥一吃下去以後,他發現,他原來是被束縛在一個液態的那麼一個包裡邊,他的肉體是完全被控制在那個地方的,然後「母體」把所有人全部掌控了。你現在只是一段程序,你是一個幻象,所以,當他吃下了紅色藥丸以後,他看到了真正的真相。自由的真相的人生是殘酷的,是被這個「母體」所控制的,那現在學佛,其實也面臨著這樣的一個選擇。
  • 大腦享樂系統(二)| 腦內享樂熱點和冷點
    一種為功能缺失(loss of function),是指將基因敲低或敲除,讓基因的表達產物減少或消失,然後觀察細胞或生命體出現哪些變化。另一種為功能獲取(gain of function),是指將基因敲入或過表達,讓基因的產生從無到有,或從有到過量,然後觀察細胞或生命體的變化。類似的,當腦科學家研究某一個腦區的功能時,也會採用這兩種方法。我們回到大腦的享樂功能。要弄清楚某一個腦區是否和享樂有因果性聯繫,科學家也會做兩類實驗。
  • 我們的大腦和愛因斯坦的大腦到底差在了哪裡?
    人類大腦區域圖我們都知道,上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莫屬愛因斯坦,他是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科學界中的成果至今無人能及。那麼他的大腦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成就了他如此高的造詣呢?愛因斯坦去世於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他曾在遺囑中要求自己的屍體不要被用來進行醫學檢測或測試。他想被焚燒火化。
  • 人類大腦只開發了 10%?這鬼話騙了我這麼多年
    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0% ——這一謬誤廣為流行。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並對100%開發的大腦充滿想像。家長和老師用這個最雞血的謊言,騙了孩子好多年。「普通人的大腦只使用了10%,剩下的90%還有待開發。」愛因斯坦為什麼比別人聰明?
  • 我們是如何分辨顏色的?多虧了大腦中藏著的「調色板」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則要歸功於大腦裡的「調色板」。我國科學家近期的一項研究成果,讓我們了解了大腦具有的「藝術家」氣質。人們對繽紛顏色的主觀審美感覺各自不同,顏色比其他任何感知覺更能說明感知覺是大腦神經活動的產物。「光波本身只是電磁波,並沒有顏色,我們感知到的色調實際上只是我們大腦對於光的波長信息所添加的一種主觀標籤。」王偉告訴《中國科學報》。顏色空間有不同的類型,比如生理顏色空間和認知顏色空間。
  • 究竟是誰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想?
    自人類有了大腦而萌生出意識,可是幾千年來究竟是誰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的思想?1、人類意識源於自然,最初,自然擄走了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思想。人類祖先的意識(先前文明)是源於人類對自然敬畏而誕生的思想。早期人類社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神」的指導下進行。2、神靈思想佔據了早期人類的大腦,它指導了人類社會文明的萌芽。
  • 大腦享樂中心(一)| 來自人腦的實驗證據
    從大腦底層的腦幹,一直到頂層的新皮層,都有享樂的影子。這些分散於大腦的享樂熱點,共同構成了大腦享樂系統,被所有愉悅體驗所共用。這些腦區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位於大腦皮層,包括眶額葉(OFC)、島葉(insula)和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 與劍橋腦科學家一起探索稀奇古怪的腦知識,原來大腦如此奇妙
    讀完《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劍橋的9堂趣味科學課》(以下簡稱《我們的腦子夠用嗎?》)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我們的腦子不僅結構複雜,關於它的冷知識也很奇特。有一天她在藥店買尿不溼,店員推薦了一瓶可以聽懂孩子說話的藥片,當她吃下一片藥片時,她竟然聽懂了孩子的話,原來孩子哭是因為後背癢,媽媽幫他撓了撓後背,孩子果然不哭了。孩子吃飯時哭鬧,原來是因為更喜歡另外一把勺子餵飯。這瓶藥片簡直成了媽媽的救星。
  • 「孤獨」藏在大腦默認網絡
    「孤獨」藏在大腦默認網絡 2020-12-29 中國科學報 文樂樂 【字體:大 中 小】 圖片來源:kichigin19  據《每日科學》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孤獨者的大腦有一種特徵讓他們與眾不同,而這取決於不同大腦區域的體積變化,以及這些區域在大腦網絡中如何溝通。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研究人員檢查了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約4萬名中老年志願者的磁共振成像、遺傳學和心理自我評估數據,比較了經常感到孤獨和不經常感到孤獨的參與者的核磁共振成像數據。
  • 名人|愛因斯坦死後大腦被研究60年
    愛因斯坦漢斯這才意識到,老爸的大腦竟然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偷走了!而這個偷了愛因斯坦大腦的醫生,就是託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時間回到4月18日凌晨,作為普林斯頓醫院首席病理學家的哈維,被指派去對愛因斯坦進行屍檢。當他一絲不苟地做完檢查,將內臟放回愛因斯坦空空的腹腔後,竟只用棉花填入了顱腔,而沒有將大腦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