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韓國的知名院校
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一定是
「韓國高校一片天」-SKY
其實在韓國
隱藏著一所存在感極低的名校
在2020QS世界排名中
排名高居韓國高校第二位
僅次於首爾國立大學
今天Young哥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所有實力卻過分低調的名校——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
KAIST是大學,並不是研究院,因為學校裡除了碩士與博士外,也有近40%的學生是本科生。不過在建校的前二十餘年裡,KAIST的確是研究院,只招收碩士與博士,並不招生本科生。而在開始招生本科生以後,學校也並沒有將「韓國科學技術院」更名為「韓國科學技術大學」,而是繼續沿用了傳統的校名。
排名方面,雖然「SKY」聲名赫赫,但在國際四大排行榜中(QS,THE,ARWU,USNEWS),首爾國立大學、KAIST、浦項工大(POSTECH)基本穩居韓國前三。比如在不久前公布的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中,KAIST位列世界第41名,在韓國僅次於首爾國立大學。而在韓國國內影響最大的中央日報大學排名中,KAIST和POSTECH曾一度長時間佔據前兩位,且分數遙遙領先,後來由於這兩位幾乎只有理工科專業,近幾年這兩所學校就消失在中央日報綜合排名表裡。
值得一提的是,KAIST建校距今還不到五十年(1971年建校),對於一所並沒有太多歷史沉澱的學校而言,未來或許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韓國學生而言,考上KAIST的難度就如同國內學生考取清華北大一般,每年招收的學生很少很嚴格。而我們開篇也提到過,KAIST在中國是一所相當沒有存在感的學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KAIST主要專業是工科及理科,而絕大多數中國赴韓的留學生都是選擇偏文科或藝術類的專業,很少有人會考慮來韓國學理工科,因此在KAIST就讀的中國學生很少,甚至要比越南的學生還少。
2.另外,作為理工科大學,KAIST很少像其他院校那樣出產一些知名明星或政客,因此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高。但在學術界,KAIST還是有很高的聲譽,基本同領域的學者都知道。
3.KAIST坐落於韓國的大田廣域市,僅僅是韓國的第五大城市。而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更傾向於選擇最為繁華的首爾地區,因此不在首爾高校圈的KAIST自然在留學生眼中的存在感更加不足了。
在獎學金這一方面,相比於英美眾多高校,KAIST很土豪:給絕大多數學生(包括幾乎所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生,不管是韓國人還是外國人)提供全額獎學金,大致是免學費,每個月給一定的補助。補助方面,學校會給30萬韓幣,導師也會額外給一部分(數額不一,與老闆的慷慨程度、實驗室項目的多少、學生的個人能力有關),對大多數人來說足夠日常開銷。在這邊的好些博士生都買了車。
獎學金跟績點掛鈎,績點低於某個值,獎學金就取消了,延期的話貌似也沒有獎學金。獎學金取消意味著每學期要交一千萬韓幣(6萬人民幣)的學費(據說是這樣,我不太清楚),學校提供的每月30萬的補貼也同樣會被取消。所以學習是相當重要的。
有這樣一個說法:「在KAIST,談論白天或是晚上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裡的學生無論晝夜都在學習。」這句話誇張與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評判標準,但不難看出KAIST的學術氛圍真的是在韓國首屈一指。
而在學制方面,可能是因為大多教授都是在美國讀的博士吧,在學制方面KAIST總體上與美國高校類似。畢業年限,一般碩士2年,博士3.5-5年。中國學生中也有人延期畢業,大約20%的比例。KAIST絕大多數課程是英文授課。教授大多都是從美國名校歸來,或者在美國的一些國家實驗室工作多年,英語大多都相當好。
KAIST硬體絕對一流。校區很新(1990年前後才搬過來),各類設施都很齊備。學校與市區隔河相望,挺安靜(基本上都鑽實驗室去了,路上見不到幾個人),節假日會看到很多父母帶孩子來玩。旁邊幾條街都是吃的,學校裡有免費的體育館、健身房、網球場等等,白菜價的遊泳館(人民幣六塊錢,不限時,一般情況下人超少),宿舍單人間或雙人間,空調地暖都有,二十四小時的熱水,免費的洗衣機,免費的校車,遍地的WiFi並且速度超快還不限流量,冬天水龍頭裡的水是溫的,學校買下了各種軟體,80%的課程是英語授課...總體來說,KAIST非常適合科研和生活。
KAIST規模並不大,本碩博加起來也就一萬人左右(跟國內一些一屆就招一萬人的大學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因此人均可利用的資源很豐富。比如,宿舍充足、便宜且多為單人間或者雙人間;健身房總是稀稀落落幾個人;去教務處辦事基本不用排隊等等。
總體上,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如果之後想去美帝或者其他地方讀博,KAIST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及跳板(KAIST有很多斯坦福、MIT級別的 partner universities ,很多教授是美帝牛校畢業的);如果想在韓國工作,KAIST是相當好的選擇;而如果以後想回國工作,相比於國內的上交、哈工大等工科強校,KAIST並不算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畢竟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在國內發展也欠缺校友等人脈。當然如果你想去現代、三星之類的韓資企業的話肯定另說。不過今後的發展最主要還是看自身的實力,學歷、學校只是敲門磚而已。一家之言,僅作參考。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