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教你如何敲開名校門

2021-01-13 青島晚報電子報
哈佛教授教你如何敲開名校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7.28 星期二

    有非常優異的成績和天分,為什麼會被哈佛拒之門外?如何看待美國大學的寬進嚴出政策? 7月26日,由青島報業傳媒集團、青島超銀中小學和超銀對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常春藤大學教授與島城市民面對面」活動在報社陽光大廳舉行,來自哈佛大學的凱文·沃和史丹福大學的伊莉莎白·柏伊兩位教授與上千名學生及家長進行近距離交流,分享頂尖高校的錄取標準和學習經驗。
不出國門享「哈佛學堂」
    「2015年,哈佛大學錄取率僅為5.33%。更令人吃驚的是,大部分申請者尤其是中國學生都擁有非常優異的成績和天分,甚至是鶴立雞群,但依舊被拒之門外!在很多人看來,一個SAT滿分、鋼琴彈得行雲流水、成績拔尖、英文流利的優秀學生基本已經穩進哈佛大學了,但在我看來,卻不一定! 」凱文·沃是哈佛大學及哈佛商學院教授及研究員,講授課程包括會計學、金融、法律(稅務和商業方向),企業合併和收購等。在主題為《全球化對教育及學生觀點的影響》中,他特別提到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能吸引招生官眼球的並不是學生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高分或者鋼琴達到了幾級,而是學生全方位均衡發展並且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意識。
    伊莉莎白·柏伊是史丹福大學法語和比較文學榮譽教授,她主講的是《美國大學寬進嚴出政策》。「有些學生看中美國大學輕鬆的學習氛圍,但我們對學生的學術要求極高。不要想著隨便摘抄、複製幾段文字就可以拼湊成一篇論文,我們對抄襲現象絕對『零容忍』。 」柏伊教授表示,不管是美國本土學生還是海外留學生,在美國上大學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島城學子英文提問獲贊
    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眼光瞄準世界名校。對此,凱文·沃的演講給出了專業的建議:「要讓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興奮點,不要拘泥於一門學科,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全球化,適應當前的發展。」沃教授認為,參加IB項目的學習非常有利,70%的IB項目培訓的畢業生都進入了世界知名大學,而IB項目的學習更貼近國外學習方式,它能讓學生跳出「舒適區」,在課堂上與其他國籍的同學「打」成一片。
    在主辦方隨後安排的現場提問環節,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或者是現場的成年觀眾,均能用流利的中英文雙語向教授提問。兩位教授被觀眾的熱情和專業感染,仔細聆聽並逐一認真解答。而除了當天的講座,凱文·沃教授還專門給超銀學校開設「專場」。他先是參加了在超銀小學舉行的 「中美教學研討會」,隨後又與超銀中小學的三個學生家庭共進晚餐,進行「零距離」互動。 26日下午,凱文·沃教授又來到青島市黃島區超銀學校,與黃島區的「第一批」超銀師生進行了座談。
超銀小學開啟國際教育之路
    記者了解到,IB是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的英文縮寫,國際文憑組織創立於1968年,是經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註冊的非盈利的國際教育機構,全球現有成員學校1700多所,分布在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部設在瑞士。談到參與學習IB課程的益處,兩位教授均表示,IB以領先的教育理念和全面的課程體系得到了世界的廣泛認可,加之其嚴格的評估標準,受到諸如哈佛、牛津、劍橋、斯坦福、耶魯等世界頂尖大學的青睞,被公認為國際教育的領跑者,全球最高水準的文憑。
    借著知名高校教授來青的東風,超銀學校又在IB項目申請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目前超銀小學已開設了國際班,打造全真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充分了解美英教育體系,親身感受世界名校的魅力。」超銀小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國際班全英文語言環境,讓學生們獲得如同置身海外一般的學習和生活,迅速提高語言及學術能力,為升讀世界名校打好基礎。
    記者 李曉麗 實習生 孫文瀟

-

相關焦點

  • 又一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又一位科學家改回中國國籍,毅然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的職位,並稱:「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國人」其中一位科學家姚期智,果斷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並稱:「永遠不會忘自己是中國人」。在1967年就獲的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而後又繼續出國深造,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不過他轉變了自己研究的領域,在他攻獲物理學士學位一年後,他放棄了物理學的研究,開始向計算機技術發起攻勢,1975年,榮獲了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然後開始到麻省理工數學系任教。
  • 又一科學家回國,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忘不了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其中一位科學家姚期智,果斷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並稱:「永遠不會忘自己是中國人」。姚期智的成就姚期智是中國上海人,從小就有當物理學家的夢想,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重要的是這努力並沒有白費。在1967年就獲得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而後又繼續出國深造,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
  • 堪比霍金的中科大天才尹希入美國籍,成為哈佛教授,科學無國界嗎
    百度尹希,你會發現短髮的他,非常的幹練。1983年出生的尹希,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現在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正教授,一個物理方面的天才,被譽為神童級別的人物。學習成績優秀,門門功課都在90多分,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1996年進入少年班,通過5年的學習,2001年,尹希大學畢業,此時,他才17歲多,不到18歲,可能對一般的孩子來說,正在讀高三。
  • 貧民窟神童,14歲上大學,被18所美國名校爭搶,30歲哈佛終身教授
    年紀較長的五位哥哥有四位都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而最小的女兒更是不得了,18歲就成為了麻省理工的博士生,28歲就是哈佛最年輕的副教授。蔡天西在這一年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並且成為哈佛優秀博士,獲得了哈佛生物統計系最高全額獎學金。不僅如此,在這一年,蔡天西還獲得了羅伯特·裡得獎,這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專業的最高獎項,專門頒發給對生物統計學有特殊貢獻的博士。很難想像,蔡天西取得了這樣的成功,在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贏得大滿貫,而她來到美國才剛剛四年,來到哈佛不過兩年。
  • 哈佛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院士帶你做健康大數據分析項目!
    世界頂級科學雜誌Natur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 如果你能夠進入好的大學、找到好導師,成為頂級科學家的概率能超過50%!的指導,對於想要進入名校、在科研領域做出卓越的成就的人則更是極大的助力!
  • 在哈佛學什麼?
    哈佛大學則認為,比起古典名著或者最前沿的科學知識,某些學問的方法才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比如你可以沒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但必須在教授的指導下以評論和分析的方式研讀過經典文學;你可以不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但你得懂得如何將歷史作為一種探究和理解的方式,觀察和分析當今世界的主要問題;你可以沒上過「經濟學原理」,卻不可能沒修過一門探討社會問題基本原理的課程。
  • 哈佛教授曼昆:如何工作才能更效率、更快樂?
    29歲成為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之一,2003年走入政壇,著有《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等經典教材。    我現在的任務是描述一下我是如何工作的。我懷著複雜的心情來寫這篇文章。一個人很容易在公開的自我評審過程中變得虛榮,而虛榮這種品性還是留給自己為妙。
  • 16歲考上哈佛,25歲成最年輕教授,他是美國史上最難抓的瘋子
    16歲考上哈佛大學數學系,20歲博士畢業,25歲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聘為助理教授.泰德·卡辛斯基,他如此開掛的人生卻在27歲戛然而止!他從高校的名利場消身匿跡,這次,他選擇深山隱居.而這位傳奇的天才是如何走上瘋魔路途的呢?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另有隱情,「人性泯滅」的背後隱藏著一座巨型冰山。
  • 科學網—哈佛終身教授劉軍:生活在一個統計學的時代
    那時,教科書和參考書都少得可憐,父母就竭盡所能四處為兒子挖書,包括向老教授借來那些已經被藏起來的書。父母還利用休息時間幫他抄書,父親甚至抄寫過一整本書。當時的劉軍分辨不出哪些是高中的內容,哪些是大學的,所以就都看了。他說:「做數學就像玩一個遊戲,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張紙和一支筆。」那時,每到星期天,劉軍就喜歡騎一個小時的自行車到朋友家或數學小組裡去做題。
  • 辭去美國名校終身教授,改回中國國籍「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國人」
    在1967年獲得了臺灣大學物理學士學位,之後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師從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格拉肖。1972年姚期智獲得了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不過在一年之後,姚期智放棄物理學的研究轉向了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的計算機技術,1975年獲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進入了麻省理工數學系任教。
  • 成都女生被牛津、耶魯、斯坦福等11所名校錄取(圖)
    申請美國頂尖大學,優異的標準化考試成績是基本要求:託福114分(滿分120分)、SAT(美國高考)成績2330分(滿分2400分),6門AP(美國大學先修課程)5門滿分,李思緲的成績單可謂光彩照人,但是這並不能保證她順利進入世界名校,650字英語個人陳述(向名校展示自己個性的文章)、完美地回答各個名校「個性十足」的問題都極富挑戰性。「我的個人陳述改了七八次。」
  • 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又一位獲得世界大獎,全成美國名校教授
    就在前不久,北大數學院「黃金一代」中,又有一位獲得世界大獎,至此,這些北大培養出來的優秀數學家全部成為美國名校教授。此次獲獎的中國數學家名叫惲之瑋,從小就酷愛數學,中學時代成為奧賽界的王者,奪得過多個第一。高三時,參加擁有461名選手的第4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僅有的4個滿分金牌之一,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 「哈佛叔叔」新書重磅問世,破解英語長難句的秘密
    近期,化學工業出版社重磅推出《哈佛叔叔託福高分突圍:英語長難句解密》,該書從中英文思維的差異到長難句的分析,再到學科詞彙和句子剖析,每一處都聚焦於英文邏輯,旨在用原生思維解決英語問題。書中例句均選自託福真題,深入淺出教給讀者如何理解英語長難句,極具庖丁解牛之感。有了這本書,學會從英文思維本身入手,那麼,託福高分就是水到渠成。
  • 誰不想去哈佛?高考500分如何正大光明進名校?告訴你兩個方法!
    人人心中有哈佛,都想上名校,無可厚非。問題是怎麼光明正大地進去。 要達到這個夢想,並非所有學生都有能走通的路。中美的路也不同。 在國內讀書的,都想上清北,想上985,211,但是對於考分不到550的學生,這是不通的路。除了高考分數,其他都是虛空。
  • 饒毅:即使上了哈佛,國人成材率也不高,能成教授的更是屈指可數
    首先,來講一下饒毅教授眼中的頂尖大學。援引饒毅教授的說法:"眾人皆知的美國頂尖綜合性大學本科有哈佛,耶魯還有普林斯頓以及斯坦福等,而那些一流的理工科院校也就是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如果是研究生層面,頂尖並非是大學本身而是它所涵蓋的某個專業"。 所以在饒毅教授眼中,這些學校並不是最適合中國人的。那麼,這其中有何究竟?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哈佛最年輕教授,看尹希的開掛人生
    有這樣一個人9歲,他連跳N級考進了智力超常實驗班,學著很多大學生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微積分;12歲,他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為當時該校年紀最小的新生;17歲,他完成中科大的五年制本科畢業,他放棄了耶魯、哥大、芝大等多所世界名校
  • 武大本科生圓夢哈佛讀博士 棄讀麻省理工耶魯大學
    原標題:武大本科生圓夢哈佛讀博士 棄讀麻省理工耶魯大學   長江商報訊(記者李佳)昨日獲悉,武漢大學本科生王子軒今年圓夢美國哈佛大學讀金融學博士。去年,他棄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今年,同時錄取他的還有世界頂級名校中的美國耶魯大學。  王子軒是武大2009級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試驗班學生。
  • 華裔物理天才加入美國籍,32歲成哈佛終身教授,拒絕回國發展
    在我國,曾有一位天才少年,32歲就成為哈佛終身教授,並加入美國國籍,甚至拒絕回國發展。這位天才少年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華裔天才少年加入美國國籍32歲成為哈佛終身教授1983年出生於北京的尹某,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8歲開始自學微積分,10歲進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在班上,尹希的數學和物理成績都很好,領先於其他人。尹希即使在課堂上不做筆記,成績依然很好,尹希卻常常因為自己的才華而自命不凡,而自吹自擂。
  • 中國物理天才尹希加入美國國籍,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最近一條科技界的新聞刷爆了國內媒體,物理天才尹希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此消息引發了國內的廣泛關注。尹希是何許人也,他留美不歸為啥會造成軒然大波呢?(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尹希)尹希出生於1983年12月,他從天資過人,是屬於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1993年,年僅9歲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這個實驗班是專門為智力超群的孩童所設立的,希望能夠通過針對性的培養,盡最大可能挖掘這些孩子們的潛力。
  • 中國物理學家尹希,放棄中國國籍成哈佛最年輕教授一席話引人深思
    尹希是我國培養出的物理學天才,18歲便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更是成為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本科畢業以後,尹希選擇了出國深造,他向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提交了申請,這些學校也紛紛向他發來了offer,最終尹希選擇了到哈佛大學就讀。在出國前,尹希說道:「我這次去美國是為了更好的深造和學習中國所沒有的知識、科技,等我學成一定回來,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