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面推進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2021-01-07 中國教育在線

  根據國家部署,2020級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須根據領域調整後的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進行培養。1月9日上午,研究生院召開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推進協調會,全面推進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金屬研究所、蘇州納米所、蘇州醫工所、物理學院、管理學院、化學學院、生命學院、地空學院、工程學院、環光學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學院分管院(所、實驗室)領導、教學秘書及相關老師參加會議。會議由研究生院副院長李思敏教授主持。

  本次開展修訂工作的工程類專業學位分別為電子信息(碩、博)、機械(碩、博)、材料與化工(碩、博)、資源與環境(碩、博)、能源動力(碩、博)、生物與醫藥(碩)、工程管理(碩)。此次召開會議,旨在全面、切實落實國家部署和要求,提前為我校2020級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做好制度支撐。

  研究生院通報了「五統一、五強化」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總體思路和指導意見。2020版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需著重做到「五統一」「五強化」。

  在「五統一」方面:一是統一類別名稱,統一後的類別分別為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生物與醫藥工程類和工程管理類;二是統一培養目標,要求各碩士類別將「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各博士類別將「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層次工程領軍人才」作為總體目標;三是統一公共課程,培養方案修訂後,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政治理論、綜合英語、工程倫理公共課程學分固定,並由研究生院為在校本部上課的研究生統一開設;四是統一學位要求,要求全體工程專業學位類別遵照學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授予實施細則開展學位相關工作;五是統一協調機制,設立牽頭單位、聯絡單位、聯絡秘書等協調機制,全力加強校本部和融合學院各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絡,確保新版培養方案的廣泛適用性。 

  在「五強化」方面:一是強化專業實踐,新版培養方案碩士專業實踐學分數量提升且要求所有工程碩士必須到實踐單位(實踐基地)開展專業實踐;二是強化碩博聯動,對於招收工程碩士、博士研究生的類別,應統籌考慮不同層次研究生培養要求的協調性和科學性;三是強化使命擔當,立足「人工智慧」「網絡空間安全」等國家戰略急需和社會需求,科學謀劃本類別人才培養方向和教學實踐方案;四是強化全非一體,對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除基本修業年限不同外,要求在培養上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五是強化深度融合,在修訂過程中,廣泛徵求院所意見、深度開展院所探討,爭取實現校本部和融合學院工程人才培養「一套方案、一個標準」。 

  據了解,我校為C9大學中工程領域調整後最早啟動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高校。研究生院選取「電子信息」為作為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試點類別。經過一段時間探索,「電子信息」類別牽頭單位信息學院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 

  會上,受負責牽頭試點開展「電子信息」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王永教授委託,信息學院洪力奮老師介紹了修訂工作經驗,即在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中,應儘量做到培養目標的統一,注重專業選修課程設置和專業實踐環節的具體要求,考慮設立寬泛準確的研究方向和有彈性的學制、總學分要求,注重課程設置、專業實踐及相應學分及學時的設定,落實培養程序及組織要求、學位論文規範要求和學位授予標準要求。 

  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沒有現成的指南和經驗可參照,涉及領域廣、關聯單位多、要求時間緊、工作難度大,為穩妥做好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研究生院將「頂層設計、基層主導,試點先行、逐步推開」作為主體工作思路。 

  在做好頂層設計上,起草制定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執行方案》和各類別12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類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草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草案)》等系列指導文件,全力做好培養方案修訂工作頂層設計。 

  在實現基層主導上,提前摸排學校2020級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單位基本信息,在各級各類重要會議上強調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廣泛動員,積極調動基層各院系(所、實驗室、中心)分管領導和相關負責老師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其專業性和首創性,確保所有單位能夠深度參與本類別培養方案修訂工作並形成一致的、專業的、科學的意見和建議。 

  在推進試點先行上,鑑於「電子信息」類別涵蓋領域最廣、涉及單位最多,本類別的修訂工作一旦推進完成,其積累的經驗可作為全校鏡鑑。故此,研究生院選取「電子信息」作為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試點類別,依此總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經驗並適時在全校推廣。 

  在穩妥逐步推開上,研究生院根據各單位實際需要和試點類別工作開展中發現的問題,積極作為、主動服務,開展專項調研,妥善安排教師隊伍,提前解決工程博士政治、工程博士英語教學安排和選課需求難題;組織召開「電子信息」試點領域工作推進協調會議,建立試點領域通訊聯絡機制,及時發布試點領域工作會議信息,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行;全力推進工程類研究生公共必修課程「工程倫理」課程建設,組建專業教學團隊,解決全校工程倫理教學難題。

  此次會議召開後,全校工程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將全面展開。根據工作布置,各相關單位應於2020年2月21日前初步完成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經進一步討論完善後,擬於2020年3月提交全校工程專業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管理人文專業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議;全部修訂工作將於2020年5月份之前完成。

相關焦點

  • 全國農業碩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和聯合...
    她表示,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要以現代農業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研結合為途徑,深入推進培養模式的改革,建立與農業農村經濟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為切合這一目標及落實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教指委以實踐基地建設和案例庫建設為切入點,組織了針對全國農業碩士培養單位的實踐示範基地遴選工作以及依託中國專業學位案例中心的案例入庫工作。為各培養單位進行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指引以及有力支撐手段。
  • 學位工作與研究生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國際漢語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根據會議決議,經會後廣泛徵求意見,該專業學位名稱調整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翻譯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07年工作要點》。委員們還就學位工作與研究生教育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 蘭州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邁向新徵程
    2017年,蘭州大學藥學院與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院(原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研究生培養基地獲批「全國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示範基地」,形成「學、管、研」三位一體的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相關研究生在完成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後,直接參與該基地優勢學科——高原環境損傷防護的研究工作,在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示範實踐、軍民融合方面作出了創新性工作。
  • 2019年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MEM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MEM中國網訊】一、工程師學院簡介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是浙江大學發揮高水平大學優勢,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中國製造2025》,推進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培養造就更多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的重大舉措。
  • 江南大學:嚴把「四道關」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相關資訊,關注一下~江南大學嚴把「四道關」不斷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江南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把提升質量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首要任務,抓牢抓實選拔、培養、提升、畢業四道關口,持續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召開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工作推進會
    在2020版人才培養方案研製的關鍵時刻,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校長彭壽清4月24日下午聽取教務處工作情況匯報,召開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參加的工作推進會,為人才培養方案研製出主意、支招數。會議由該校常務副校長程可拉主持。
  • 提升質量內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打造特色研究生教育之路
    打造研究生社會實踐育人新模式,在培養方案中增加社會實踐要求,組織研究生科技創新團隊走入校史博物館,走進梁家河紅色教育基地,投身蒲城縣扶貧一線和企業科技研發一線,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研究生創立的「農掌門」惠農服務平臺、「小滿良倉」電商扶貧項目實現雙豐收,連續兩年獲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最高獎。
  • 福州大學202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含專業目錄)
    我校今年不開展「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生工作及單獨考試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  (二)學費標準    我校目前全面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向所有納入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
  • 廣西醫科大學2020屆研究生畢業於學位授予工作安排通知
    根據《廣西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2020年修訂)》(桂醫大研〔2020〕1號)、《廣西醫科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2017年9月修訂)》(桂醫大研〔2017〕30號)及我校博士、碩士研究生培養有關規定,現將我校2020屆研究生畢業與學位授予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答辯資格確認(一)研究生畢業信息網上核對(4月
  • 探索建立氣象專業學位 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目前,氣象學科的研究生教育只設有學術型學位,結構較為單一,應用型氣象業務研究生人才培養仍是空白。氣象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長期存在「重學術、輕應用」傾向,所培養的研究生難以適應範圍廣、知識跨度大、多學科交叉、實踐業務性的現代氣象業務工作,導致人才培養與氣象事業發展不匹配,行業所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緊缺。
  • 吉林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在學校的總體培養目標要求基礎上,我們提出本學科培養目標的具體要求如下:   研究生必須認真學習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熱愛祖國,具有集體主義精神以及追求和獻身於科學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和科學道德。
  • 清華大學召開推進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和修訂學位評定標準工作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邱勇對相關院系及學位分委員會推進學術評價制度完善和學位評定標準修訂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完善學術評價制度和修訂學位評定標準工作要回到學術本真,與清華自身辦學定位相適應,把改革動作做到位,提升學術品位,促進學校長遠發展。
  • 06年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指導意見
    進入2007年在職碩士聯考報名專題  為促進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入學要求、培養方式、學位授予等環節的規範化,確保培養質量,特制訂本《指導意見》,供各培養單位參考。  2、報考人員須參加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入學考試。考試科目為外語、數學和專業綜合考試。專業綜合考試的重點是考核考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在職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研究生,採取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但要求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少於6個月。
  • 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 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來啦
    一、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學專門人才。四、招生專業招生專業詳見《中國海洋大學2021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以下簡稱「博士專業目錄」)。五、報考條件(一)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武漢工程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武漢工程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熱忱歡迎廣大有志之士踴躍報考武漢工程大學博士研究生!成立了有 130 餘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和地方政府參加的 董事會、38 個校友分會以及武漢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設有各 類社會獎助學金 19 項。
  • 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劉承功指出,學校研究生教育大會的召開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和三部委《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推進新時代東華大學研究生教育搶先機、開新局的重要舉措。他強調,研究生教育不僅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更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教育部:抽檢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列入今年工作要點
    工作措施:研究制訂《關於加快推進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提升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指導意見》。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開展本科專業三級認證,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實施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和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基地。
  • 教育部: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列入今年工作要點
    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開展縣域普通話基本普及驗收工作。制修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工作,推動《信息技術產品中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發布實施。完成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建設。推進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舉辦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活動。加強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建設,舉辦中華經典誦寫講系列大賽。拓展雙邊語言政策交流互鑑。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大人才培養結碩果
    1974年,國家迫切需要地質院校迅速培養出大批地質技術人才,使地質工作跟上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1974年,學校定址武漢,廣大師生眾志成城,在南望山下描繪著幹事創業的藍圖。1977年,學校通過高考招生,錄取四年制本科生428名。1978年,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復研究生招生工作。
  • 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的具體事宜
    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 3.工作業績突出。報考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課程並從事工程實踐兩年以上,結合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方能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 報考軟體工程領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被錄取為工程碩士生的,在修完研究生課程並結合軟體工程任務完成學位論文(設計)後,可進行碩士學位論文(設計)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