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建設者》:大洋深處的挑戰

2020-11-28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本集概要:

大洋深處,40歲的橋梁工程師林樹奎帶領中國工程團隊修建一座2公裡長的跨海大橋,這座跨海大橋是為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嶼國家馬爾地夫修建的,用來連通首都馬累和隔海相望的另外一座島嶼,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是一百年。

【責任編輯:陳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78秒|我國首部遠洋題材紀錄片《大洋深處魷釣人》公益電影展映季啟動
    &nbsp&nbsp&nbsp&nbsp齊魯網威海8月27日訊1月4日,大型人文紀錄影片《大洋深處魷釣人》首映發布會在山東威海成功舉辦。這也是我國首部遠洋題材人文紀錄片。
  • 這部被金雞獎提名的紀錄片,首次揭秘「遠洋魷釣人」的工作和生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在近日公布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名單中,導演井建民拍攝的《大洋深處魷釣人》位列最佳紀錄/科教片評委會提名作品中。《大洋深處魷釣人》是中國首部遠洋題材人文紀錄影片,首次將目光聚焦國內遠洋漁業、遠洋釣魷漁民群體。
  • 來自大洋深處的鎮館之寶——矛尾魚--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來自大洋深處的鎮館之寶——矛尾魚2016-06-24 15:50:53
  • 人類即將首次探索五大洋的海底最深處
    他們的目標是潛入海底海溝中的最深洞穴,探索世界各大洋的神秘海底世界。十二月,華爾街投資者和探險家維克多維斯科沃,以及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科學家艾倫·詹姆遜,即將啟動這項開創性的任務。他們將乘坐一艘造價多達3.3億元人民幣的新型潛艇,潛入水下超過10000米深處,更好地給我們展示五大洋的海底世界。
  • ...紀錄片|bbc|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我們誕生在中國|地球脈動|遷徙...
    紀錄片是一個很好的渠道。通過10部頂級的自然紀錄片,在一場場視覺盛宴中,你將深入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感受它們的生命脈動,了解我們共同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1《美麗中國》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囊括了多種特質的地貌,哺育著各族兒女,也孕育著各類珍奇野獸、奇花異草。
  • 大洋深處的「蘇軾」和「李白」,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隨著中國科研實力的蒸蒸日上,中華文化元素得以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前沿科學領域。太空軌道上遊弋著「天宮」與「神舟」,靜謐月海矗立著「太微」與「廣寒」。不過,除了「遠而無所至極」的蒼天,我們還有「縱橫亙二洲,浪淘天地入東流」的大洋。蛟龍戲水,潛龍騁躍,藍海的深處,我們泱泱華夏之聲照樣不會缺席。
  • 【原創連載】|《進軍三大洋——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4):追夢深藍
    1991年4月24日,由國家海洋局、原地質礦產部、原冶金工業部和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為依託部門組成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大洋協會成立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發來賀信。2011年,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開發研究協會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發來賀電,賀電全文如下:值此中國大洋礦產資源開發研究協會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謹向奮戰在這條戰線上的更大科技工作者和幹部職工表示誠摯問候。積極開展國際海底區域資源研究開發工作,對推進我國海洋事業、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具有重大意義。
  • 美國海軍戰略:緊盯別國瀕海 嚴防大洋挑戰
    美國海軍戰略:緊盯別國瀕海 嚴防大洋挑戰 美國的戰略文件中說,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的地區性問題是美國利益當前面臨的關鍵挑戰,在衝突或戰爭爆發後取勝當然可喜,但在它們發生之前就扼殺其於萌芽就更為可取。因此,最好的辦法是預置兵力。在戰術上,瀕海戰略強調由大洋作戰向由海向陸的聯合作戰調整。  世界第一強的「苦衷」  世界第一強的海軍眼光緊盯著別國門口的海域,聽起來實在不大氣。
  • 中國大洋協會命名163個國際海域海底地理實體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新媒體專電 題:大洋深處的中國印記
  • 地球深處究竟是什麼樣
    地球深處究竟是什麼樣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1.08 星期五     近日,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鑽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 物理學家從地幔深處揭秘兩億年前的高山大洋
    在全球構造板塊的交界處,大洋深處的板塊正在逐漸消失在地幔中,這不僅是地殼周期性運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塑造當今這個星球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如今日本島的形成以及安第斯山脈的火山活動。在地球科學工作者眼中,這一過程稱為俯衝,現在,他們正致力於重建數億年前的海底面貌及其兩側的山脈地形。
  • 豆瓣評分9.9的紀錄片《7個世界 1個星球》登陸中國
    10月28號登陸中國大陸一部紀錄片,《7個世界 1個星球》,豆瓣評分高達9.9分,幾乎完美。這部紀錄片來自BBC,一部講述神秘地球的自然類紀錄片。還是我們熟悉的大衛·愛登堡旁白(《地球脈動》、《藍色星球》也是他),和以往紀錄片不同的地方,這次是以七大洲的視角來展現大自然的驚奇。數百萬年前,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將地殼撕扯得支離破碎,由此創造出七個蔚為壯觀的大陸。時光荏苒,每個大陸都孕育了別具特色的野生動物。
  • 現在連大洋深處也變暖了,科學家再也坐不住了發出警告
    如今,海洋學家們,最新的一些數據表明:全球變暖的惡果,不僅波及到濱海區域,就連大洋深處由他們管轄範圍內的科學家們,已經陸續在南太平洋深處,證實了這個事實。就那南美洲旁邊的阿根廷盆地,研究人員之前無意中設定的4個深海溫測點,都不約而同地展示了同樣的趨勢。海洋深處的變暖趨勢,似乎變得越來越明顯了!就拿其中一個,深藏於海平面4757米以下的溫測儀所顯示,溫度有明顯的改變。
  • 中國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勝利返航
    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小標題)裡程碑!中國躋身深潛世界「排行榜」前列你好,神秘的深海!大洋之底,馬裡亞納海溝,迎來「奮鬥者」號的無聲問候。我國從此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認識海洋,才能更好地開發、保護海洋。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
  • 豆瓣9.9《地球脈動》|在紀錄片中看「生態」
    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自己……通過和孩子一起觀看優秀的紀錄片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這些「熱愛」,也許比講任何道理都更加深入內心,孩子對天文、地理、生物、自然……的興趣和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豐盈我們將持續盤點那些另人震撼的環保類紀錄片,讓我們在大自然面前重拾敬畏之心。《地球脈動》很想引用一段影評開頭:「大部分劇,如果你覺得好看,心裡會感到開心。
  • BBC紀錄片《地球脈動》(1—3)
    我們看到了Okavango洪水的漲落及其周邊賴以生存的動物們的生存狀態,看到了罕見的雪豹在漫天大雪中獵食的珍貴畫面;看到了冰原上企鵝、北極熊、海豹等生物相互依存的嚴苛情景,也見識了生活在大洋深處火山口高溫環境下的驚奇生物。當然還有地球各地的壯觀美景與奇特地貌。
  • 原創連載|《進軍三大洋—— 中國「大洋一號」船大洋科考20年》(5):承載民族海洋夢想的科學之舟
    在大洋深海資源勘察的初期,「海洋四號」立下過汗馬功勞,為中國大洋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系列的「海洋六號」是一條新建造的新型海洋調查船,在南海可燃冰4調查和大洋資源勘查中成績斐然,它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從1997年開始,「海洋四號」等科學考察船已進行了5個航次的富鈷結殼前期戰略性探查工作,在麥哲倫海山區和中太平洋海山區都已發現資源前景較好的結殼礦區。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BBC紀錄片題材廣泛、製作精良,觀看起來算得上是賞心悅目。BBC(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有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分別為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風光,其中超級精彩的畫面如果定格,便是一幅攝影佳作。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不僅適合孩子觀看學英語,家長也可以獨立欣賞長見識。
  • 世界上最沒「面子」的海,深處內陸遠離大洋,平均深度只有7米
    導語:世界上最沒「面子」的海,深處內陸遠離大洋,平均深度只有7米。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海洋在我們的印象中應該是廣闊而深邃的,它是地球上最大的水體,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象徵。世界上有些海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又寬又深,例如歐洲的亞速海,它深處內陸遠離大洋,平均深度只有7米,堪稱世界上最沒「面子」的海。地球的板塊一直處在運動中,紅海的擴展早已被數據證實,與之相鄰的地中海卻是一個正在消亡的海域,這裡位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板塊之間互相擠壓,把原本面積巨大的地中海擠成今天的模樣。
  • 「一帶一路」建設者創作並唱響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
    大洋網訊 「你看,你看,黎明曙光,穿越過往,照亮路的遠方;天地蒼茫,縷縷陽光,照耀錦繡河山……」今天,在「一帶一路」從事建設的海內外中交四航局建設者,與中國廣東、北京、雲南、天津四地音樂人合作中英文戰疫歌曲《我們相信》(WE BELIEVE),完成創作錄製,並向全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