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表面通過噴漆獲得保護及外觀的塗飾的性能,但只有牢固的塗層材質油漆能夠得到應用的基本因素。所以在噴漆生產中,測試塑膠噴漆後塗層的附著力一般是通過百格附著力測試方式進行測試,常見的標準是ASTM等級。但是除了基礎的百格之外,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會有例如硬度測試、耐手汗測試、水煮測試、彎折測試等等,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塑膠附著力測試的不同方式測試標準。
一:耐手汗測試
操作步驟:
將人工汗液浸泡後的無紡布包好產品,並用塑膠袋或玻璃容器密封好, 在常溫環境下放置24小時後,將產品表面用清水衝洗乾淨,並用柔軟幹布擦乾,檢查產品鍍層外觀有無異常。 判定標準:目視表面層無發白,變色,脫皮等合格。
二:彎折測試
操作步驟:
1.將試樣沿直徑等於試樣厚度的軸,反覆彎曲180°,直至試樣斷裂,塗層不起皮、不脫落為合格。
2.將試樣沿直徑等於試樣厚度的軸,彎曲180°,然後放大四倍檢查彎曲部分,油漆塗層不起皮、不脫落為合格。
3.將試樣固定在臺鉗中,反覆彎曲試樣.直至基體斷裂,油漆塗層不起皮、不脫落,或放大四倍檢查,鍍層與基體不分離均為合格。
4.直徑為1mm以下的線材,將其繞在直徑為線材直徑3倍的軸上;直徑為1mm以上的線材,繞在直徑與線材相同的金屬軸上均繞成10個~15個緊密靠近的線圈,鍍層不起皮、不脫落為合格。
判定標準:
彎曲試驗是在外力作用下使試樣彎曲或拐折,由於油漆塗層與基材受力程度不同,兩者間產生分力,當該分力大於其結合強度時,油漆即從基上剝落或者裂開、碎裂、片狀剝落的跡象均認為是結合力不好。
三:水煮測試
操作步驟:
1.對樣品油漆塗層表面目檢,保證無刮花、劃痕、脫落等異常
2.將純淨水加熱至並保持在80℃±2℃狀態
3.將試驗樣品完全浸入熱水中,水煮30min後取出常溫下靜置冷卻至室溫
4.檢查樣本塗層表面有無異常,並進行附著力測試
判定標準:
水煮完成後,樣品在常溫下靜置120min之後檢查,不允許存在不可恢復的外觀改變,保證水煮過程中以及水煮完成後,在任何情況下,油漆塗層都不允許起泡、起皺、脫落,同時在常溫下靜置120min後,進行附著力測試,要求油漆塗層達到4B附著力。(不同的測試要求根據不同的需求可延長時間)
四:硬度測試
操作步驟 :
1.將2H鉛筆筆芯削成5mm圓柱形並在400目的砂紙上磨平後,裝在專用的鉛筆硬度測試儀器上(施加在筆尖的載荷為1KG,鉛筆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
2.推動鉛筆向前滑動約10cm的長度,不用位置劃5次(每個位置劃一次),再用橡皮擦將鉛筆痕跡擦拭乾淨
3.儘可能把測試的塑膠件剪成平整的標準測試件,測試點應避開油漆斷裂層2mm.
判定標準:檢查塑膠工件表面有無劃痕,表面無明顯劃痕時為合格。
五:百格測試
操作步驟:
1.用百格刀在測試樣本表面積≥10mm2的範圍內劃10X10個1mmX1mm的小網格,每一條劃線的深度應該觸及油漆塗層的底層(樣品的稜邊均要加做百格)
2.用毛刷將測試區的碎片刷乾淨,用粘附力350g/cm2-400g/cm2的膠帶(3M898號膠紙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測試小網格區域,並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膠帶,以加大膠帶與被測試區域的接觸面積和力度。
3.用手抓住膠帶一端,粘好3M膠帶後,需靜置3分鐘左右,以90°迅速扯下膠紙,同一個位置進行3次相同實驗。
ASTM等級標準:
5B:切割邊緣完全平滑,無一格脫落
4B:交叉處有少許塗層脫落,受影響面積不能明顯大於5%
3B:在切口交叉處或沿切口邊緣有塗層脫落,影響面積為5%-15%
2B:塗層沿切割邊緣部分或全部以大面積脫落受影響的交叉切割面積在15%-35%
1B:沿邊緣整條脫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脫落,受影響面積35%-65%
0B:超過1B等級中的脫落情形
判定標準:能有整格油漆剝落或超過5%總面積油漆塗層剝落、裂痕、起皺分離等現象,附著力在4B級以上,面積小於5%為合格。具體的不同的級別劃分可以參考附著力國際判定標準中的ASTM標準。
通過對百格、彎折、耐手汗、硬度等塗層附著力測試方法的操作步驟及標準的認知,在遇到油漆塗層與基材附著力問題時,出去油漆調整以及工藝規範等可調整的工序之外,增強附著力還是關鍵因素,因此通過靜川底塗附著力處理劑的方式增強附著力解決掉漆問題是非常可行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