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藝術家,扔掉畫紙,在森林中以自然作畫

2020-12-06 Rolife若來

如果你在郊外踏青的時候,

發現森林原野裡的樹樁截面上出現了像是鏡面折射般的風景,

請不要擔心是誤入了奇妙仙境的入口,

抑或是海市蜃樓般的曇花一現——

這是來自紐約的藝術家Alison Moritsugu的作品。

Alison Moritsugu擅長於油畫,

但是她的作品載體卻不同於別的畫家的普通畫板,

出生於夏威夷的她對自然萬物有著別樣的情愫,

於是她選擇了在廢棄的木樁年輪上作畫。

這些原木是來自森林原野中砍伐的樹木,

這些殘留的樹樁和樹幹的截面像是一個連通著秘境之門的窗口,

虛擬與現實交錯,

同時也折射出人與自然的關係。

眾所周知樹木的年輪承載著歷史,

橫截面上的一圈圈紋理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曲折流動,

而當粗糲的樹木枝幹與濃鬱的油畫顏料相結合的時候,

仿佛為我們展現了一副年輪都無法描述的歷史變遷的幻境。

到底是通向哪裡的秘境之門呢,

我想每一個觀者都有不同的理解。

莎士比亞的名言「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看待一切自然萬物時同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

那麼每個人心底的秘境之門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們不得而知芸芸眾生心中的想法,

但是若態的設計師為我們展現了這樣的——

若態藝術屋 | 秘境之門

喜歡微縮玩具的人大多都擁有一個純真童心,

我們的設計師也是如此,

對於心底的那扇秘境之門,

最早可能來源於各種童話故事中的展現,

又或者是哆啦A夢中那個人人都想要擁有的神奇道具——任意門。

找到這扇門,

打開這扇門,

會通向哪裡呢?

究竟是小王子那顆可以在一天之中看無數日落的孤獨星球,

是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神秘莫測怪誕離奇的地下王國,

還是你此刻想要回溯渴求的生命中的那一個宿命點 / 宿命之人?

總之設計師希望帶給我們是這樣無限的希冀和治癒,

充滿了愛的無限展望,

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匯聚在這扇門後,

滿懷希望和熱枕,

就像是這款小屋門前錯落點綴的夢幻植被,

繽紛柔軟的色彩顯現出無限的活力,

甚至連廊前的那個門鈴,

你都會聽到清脆的一聲,

敲進你的心房。

相關焦點

  • 大班遊戲教案:沙中作畫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遊戲教案:沙中作畫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利用各種工具進行沙中作畫,豐富幼兒的想像力。
  • 俄藝術家海底作畫 獨特風格令人讚嘆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4日報導,出生自俄羅斯的才華橫溢的潛水員兼藝術家奧爾加·貝爾卡(Olga Belka)在紅海海底作畫,畫中模特和海洋動物在她筆下栩栩如生,她每一件不尋常的作品都需要2到6個小時的潛水才能完成。
  • 美術生用衛生紙繪畫,本以為是塗鴉,畫紙一旋轉,打開新世界大門
    大家都知道畫畫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面,繪畫必然是跟畫紙、畫筆,有關係的。但是現在很多美術大佬的創作方式,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他們有時候會在水果上作畫,有的會在水裡作畫。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 海底也能作畫?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潛水藝術家的執著!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日前,2019臺北新藝術博覽會拉開帷幕,全球400多位藝術家參展,年齡跨度更是從8歲到90歲都有涵蓋,新元素、新創意層出不窮,可謂是百花齊放。其中,由俄羅斯潛水藝術家奧爾加·貝爾卡在海底創作的作品更是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 這位大自然的藝術家,學習深潛,只是為了能在海底畫畫
    他用心感受著身處海中的平靜嘗試練習讓自己肺部屏息更久《呼吸》海洋就如同人的眼睛一般脆弱被沙子慢慢覆蓋失去了生機《埋葬》這組作品叫做「Deepseads」創作它們的人是來自美國夏威夷的當代藝術家Sean Yoro(肖恩·約羅)自學成才的他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融合了美術、街頭藝術與自然
  • 細膩的手繪,蝴蝶仿佛從畫紙中翩翩飛出
    ▼一組精緻細膩的手繪作品來自於藝術家nicolaus ferry關於少女與蝴蝶的作品立體的蝴蝶仿佛從畫紙中翩翩飛出,超浪漫、超炫酷,很是喜歡nicolaus ferry>將少女的鼻梁當作蝴蝶的身體很是獨特、有創意、更是耐人尋味少女眼神特別撩人性感、妖嬈、嫵媚無不一 一體現在畫中
  • 苦中有樂 藝術家抗疫期間玻璃窗作畫與窗外風景構成獨特剪影
    西班牙一名藝術家在家抗疫期間,在玻璃窗上作畫,與窗外風景構成獨特剪影作品。戶外寫生,又或者打高爾夫,這些活動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間,都未必能做到。留在家中抗疫的街頭藝術家聖地牙哥利用剪影效果,在玻璃窗上貼上畫作或直接作畫,讓筆下人物無拘無束地外出活動。他活用在玻璃上的畫,與窗外風景和建築結合。其中這幅作品受到比利時一幅超現實主義畫作啟發,畫中人物仿如雨點布滿窗戶。與原作不同的是,畫上各大大小小的人都戴上防毒面罩,反映活在疫情下的現狀。
  • 良醫|來自B1的「藝術家」
    B1在我們尋常的生活中還是地下一層的代號,精神病患者或者康復者並非住在地下一層,但根深蒂固的偏見與歧視,讓他們中的大多數仿佛永遠被禁錮在社會的地下一層。陰暗的角落裡,也能生出美麗的花。2020年5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閔行院區B1病房將創建「藝術特色病房」作為目標,在病區裡搞起了畫室。初次嘗試,這個創舉就得到了科室的大力支持。
  • 大學生用細菌作畫,實驗室走出畢卡索,網友:被科研耽誤的藝術家
    大學生用細菌作畫,實驗室走出畢卡索,網友:被科研耽誤的藝術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中的我們總是能見到各種不可思議的事情。我們都見過用水彩、毛筆、蠟筆等作的畫,但是你見過用細菌作的畫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一下。
  • AI藝術家來了,人類顫抖了嗎
    對於作自畫像,微軟小冰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作畫這件事情上,其已經走出很遠了。在2019屆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生中,有一位叫夏語冰的同學,其「真身」正是微軟小冰。夏語冰只花了22個月就學完了人類藝術史400年間236位畫家的畫作,並學會了作命題繪畫。今年5月1日,夏語冰參加了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
  • 基礎繪畫教程|素描基礎知識——透視及幾何體作畫講解
    我們在空間中,通過眼睛觀察任何物體都會有透視,當我們位置固定,觀察處在不同方位的、距離遠近不等的相同物體時,必然會呈現近處大遠處小的特點,有的在視覺上還會出現形變,這便是自然空間中存在的透視現象。所以當我們想要把看到的對象表現在畫紙上的時候,就必須了解透視原理,這樣才能夠正確表達物體的形體及空間中的關係,更加真實的呈現物象一點透視一點透視又叫「平行透視」。
  • 繪畫大師丁紹光:走進那片神秘的森林
    上個月我們做了一次嘗試,推出了「陳薪伊的馬卡龍」特別沙龍,沒想到藝術家和甜點的搭配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讓藝術更有風味,甜點更加可口。這位藝術家與上海文化有著極深的緣分吧!他就是曾經如日中天的美籍華人藝術家、開創了聞名世界的中國現代畫壇「雲南畫派」的繪畫大師丁紹光。
  • 最會塗鴉的藝術家,英國塗鴉藝術家山姆·考克斯
    他的作品也許會讓你有密集恐懼症,但是這種紛繁的畫面氣氛,確實異常天真有趣的,因為近看他的作品,都是由一個個有趣的卡通塗鴉組成的,他就是英國塗鴉藝術家山姆·考克斯。他的作畫方式不同於其他的藝術家,構思,起稿,進入正式刻畫,他說如果一個作品剛開始就想好怎麼畫,會限制他的想像力,他確定畫面主題之後,便會從一個起點開始畫,邊畫邊拓展自己的想像力,這是他作畫最快樂的方式。
  • 看上去很舒服自然的印象派色彩!
    理察·奧弗斯密斯(Richard Oversmith,生於1971年)在他橫跨美國的旅行中,以及在義大利、康沃爾、百慕達和貝里斯等遙遠的目的地,繪製了充滿活力、印象派的風景油畫。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作畫,與大多數plein air藝術家不同的是,他更喜歡秋天和冬天,因為那時的樹葉並不茂盛,視覺上也不受影響。事實證明,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的自然風光為理察的印象派風景提供了無限的靈感。從起伏的山脈到豐富的瀑布,宏偉的比爾特莫爾莊園到簡單的農場景象,這個地區喚起了藝術家的靈感。理察不僅在家裡,而且在他的許多旅行中都找到了靈感。
  • 請仔細放大欣賞,她在真人上作畫,大膽創新,中國人沒人敢嘗試!
    出生於1986年的美國藝術家畢業於紐約瓦薩大學的政治學專業。從未受過正規美術教育的她於2008年開始用顏料在不同的材質上進行試驗。隨後她便開創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以往的傳統藝術家們在二維的畫布空間中追求三維立體的效果,而她反其道而行之,在三維的現實空間中營造二維的效果。
  • 韓國高顏值拉花藝術家 咖啡杯中創作「世界名畫」
    韓國高顏值拉花藝術家 咖啡杯中創作「世界名畫」 (1/8) "← →"翻頁
  • 用微生物作畫能有多好看?
    獲得諾貝爾獎的雖然是他但功勞最大的是實驗室裡的這個女人微生物學家最早是在土豆、凝結雞蛋白、生肉上培育微生物的。德國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一直在嘗試改善細菌的培育環境。他試圖用一種固體、透明而且隨時可以消毒的物質來培育細菌。明膠似乎是最佳選擇,但問題是明膠在37℃時就會變為液態。而37℃也正好是培育大多數微生物的適宜溫度。
  • 殘疾人題材電影《夢想森林》即將開機拍攝 多位藝術家參演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14日從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獲悉,聚焦殘疾人題材的電影《夢想森林》即將開機拍攝。在這部影片中,多位藝術家將參演,呼籲全社會都來理解和關愛殘疾人。據影片導演樊超介紹,電影《夢想森林》講述了一個孤獨症家庭,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為夢想不懈努力、執著奮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