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好老師 | 陳芳:構築食安防線,做好師生楷模

2020-12-08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編者按】稻麥如浪,五穀清香。在收穫的金秋時節,我們迎來了第35個教師節。過去一年中,我校湧現出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典型,各個學院對其中的部分優秀教師進行了專訪。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新聞網特推出《立德樹人好老師》專欄,通過講述這些優秀教師立德樹人、築夢農大的故事,展現他們堅定信念、率先垂範、教書育人、勤勉治學的時代風貌。

溫文爾雅、平易近人是食品學院陳芳教授給人的第一感受,然而隨著訪談的深入,我們了解到她不僅是位堅韌不拔的學者、認真負責的好老師,更是一位有大智慧的生活哲學家。 

心系食安 創新發展

陳芳教授的團隊重點研究食品加工過程中內源有害物的形成機理、控制技術,食品中外源汙染物的降解技術,以及食源性活性成分的毒性幹預作用。一直以來,陳芳老師始終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在科研一線努力奮鬥、成果豐碩。

丙烯醯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屬於二類致癌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2002年我國對於丙烯醯胺的研究幾乎空白,缺乏基礎數據。陳芳教授帶領團隊克服食品體系組成複雜、幹擾大的難題,率先建立了涵蓋種類多、準確、靈敏的丙烯醯胺定量方法。並在2005年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委託,進行了中國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工作,對市場上500多種食品進行了檢測、膳食暴露量和風險評估,為管理部門提供了第一手數據。丙烯醯胺數據被列入國際食品汙染物資料庫,填補了當時東方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狀況的空白。

從2004年開始,陳芳教授便致力於研究加工伴生危害物的形成機制及控制技術,在2011年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利用胺基酸、肽抑制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未改變加工工藝而僅僅通過配方調整實現了薯片、麵包等即食食品的胺基酸控制,胺基酸含量降低 50%以上,以孫寶國院士為主任的鑑定專家委員會認為該技術達到國際領先。

不僅如此,以上述工作為核心建立的丙烯醯胺抑制技術自2010年開始在福建、河南、瀋陽等數家即食食品企業實現產業化應用,使得產品性價比大幅度提高,顯著提高升了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技術應用至今,顯著提高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國食品加工伴生危害物的控制提供了成功模式,為提升我國果蔬製品及即食食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重要貢獻。

另外,她的團隊以富含花色苷的果蔬對丙烯醯胺等危害物引起的線粒體氧化應激進行幹預,取得顯著效果。首次提出了花色苷通過保護線粒體結構和功能免受氧化損傷的防護機制,為膳食幹預提供了科學依據。在食品加工安全這一涉及我們每一位老百姓的問題上,陳芳教授兢兢業業,堅持不懈,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撐起了健康防護的保護傘,為我國食品加工安全保駕護航!

教書育人 寓教於樂

陳芳老師治學嚴謹,「傳道授業解惑」是她的職業信條。在教學中,她不拘於傳統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靈活教學,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成果廣受師生好評。

在課堂上,陳芳老師會隨時提問,她認為很多與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同學們並沒有加以應用過,因此她經常為學生創造實際的應用情境,啟發他們調動「老」知識解決新問題,久而久之,思考的習慣便在學生們心中建立起來了。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外,她還會將學生關心的話題(如外賣食品、網紅食品)、食品安全誤區等引入課堂,幫助學生學會以客觀的視角看待和分析問題。而在課外會採取小組協作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們團結合作,各司其職,提升他們深入研討問題的興趣,鍛鍊同學們的團隊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陳芳認為科學事業的成功需要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獨立思考、不斷學習的能力。因此,如何激發學生們內心的正能量,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於國、於家、於社會的價值一直以來是陳老師關注的重點。而結合食品專業的特點,在本科生的教育培養中,讓學生學會以客觀的視角看待和分析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明確作為食品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最關鍵的一部分。

其次,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和把知識融匯貫通的能力也是陳師非常重視的一部分,她希望讓學生成為會學習新知,會思考問題的科研性人才,引導學生把零散的知識穿成線、織成網,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此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也很關鍵,陳老會從國家和產業需求出發,分析領域現狀和問題,藉以培養學生將理論聯繫實際,突破已有框架的能力,幫助學生尋找新角度去研究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研究生的培養,陳老師講到:「他們需要更廣闊的視野,要能站在大領域去看問題,堅信自己的研究會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一部分。」陳老師的一位研究生說:「老師經常會給我們分享一些近期的研究成果,也會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研究方向,私下裡發給我們。我們組會時除了對近期研究結果的報告之外,也會進行文獻匯報,同老師一起分享最前沿的相關研究內容。」

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將正確的科研觀和造福社會的責任意識根植於每一位學生的心中,於小教中見大智,陳芳老師堪稱教學楷模。

勞逸結合,合理生活

在陳老師看來,她的工作和生活並沒有明確的界限。她認為,時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連續量,工作和生活同時在進行,邊散步邊考慮一下最近的科研動向,有空看微信時重點關注一些感興趣領域的進展。她說做科研工作就像是當偵探,一個個解不開的謎題對她而言有無窮的樂趣。和年輕人待在一起也是如此,年輕的血液總是帶動著她的心態一起年輕。

雖然大部分時間用在工作中,但陳老師也總能發現生活中的樂趣,唱歌、寫作、桌球,空閒時間也會參加女兒的親子活動,或者與家人朋友一起相聚或郊遊。陳老師還非常關心學生們的生活,小到每日餐飲,大到終身大事。在和學生聊科研的時候也會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思想。陳老師的和藹可親讓更多的學生願意與之傾訴。她的一位學生說道:「陳老師是一位很熱愛生活、很有童心的人。她會鼓勵學生在科研之餘多鍛鍊身體、外出活動。」因為老師設身處地地關心學生,所以學生都將她當做知心的朋友,經常和她分享近期的狀態和趣事,學生們也願意聽從她的意見和想法。

搞研究,她勤奮認真,紮實求是,引領著食品安全領域的潮流。做老師,她平易近人,以身作則,以真才實學吸引著學生。正是有著認真嚴謹的科研態度和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使得陳芳老師贏得了身邊的老師同學們的愛戴與尊敬,成為師生中的楷模。多年來,陳芳教授圍繞果蔬加工及產業鏈安全開展了深入系統的應用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化應用和科普,在促進公眾健康和產業發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食品加工安全這一涉及我們每一位老百姓的問題上,陳芳教授兢兢業業,堅持不懈,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撐起了健康防護的保護傘,為我國食品加工安全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孟祥慈

相關焦點

  • 北航今日頒發學校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今天,首先頒出的是「從教三十周年教師」這一榮譽獎項,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劉強老師作為代表發言時還自擬了一首小詩,引來臺下掌聲。緊接著北航陸續頒發了2020年「榮休教師」、「立德樹人卓越獎」和「立德樹人優秀獎」的獎項。在北航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評選中,共5位老師獲「立德樹人卓越獎」、10位老師獲「立德樹人優秀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慶祝第36個教師節 5位老師獲立德樹人卓越獎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 郝孟佳)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第四屆「立德樹人獎」表彰大會。
  • 教師節前一天,他們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9月9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以「立德樹人育一流人才 奮進擔當做一流貢獻」為主題的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第四屆「立德樹人獎」獲獎教師、從教30周年教師和榮休教師,與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共慶節日。會上,共有15位教師獲得北航人才培養最高榮譽「立德樹人獎」。
  • 立足新時代譜寫立德樹人新篇章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回答好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以及如何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成為當前高校建設的首要任務。深刻認識立德樹人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意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 立德樹人奮進擔當 牢記使命託舉希望
    張園長帶領全園教職工學習合肥市教育局發布的《關於開展向全國全省教書育人楷模、廬州最美教師、師德楷模學習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並共同觀看《立德樹人奮進擔當,牢記使命託舉希望——合肥市最美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視頻。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句句深情的表達,深深感動了在場的聽眾,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出最有溫度的合肥教育,無愧於「最美教師」的光榮稱號。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暨立德樹人論壇!
    9月9日上午,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暨「使命在肩 奮鬥有我」立德樹人論壇隆重舉行。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為首屆「立德樹人卓越成就獎」獲得者吳常信院士授獎。校領導張東軍、秦世成、錢學軍、寧秋婭、李培景,校長助理吳衍濤與400多名教師齊聚盛會,共同慶祝第36個教師節。黨委常務副書記張東軍主持大會。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丨湖南一師:「立德樹人」 做好主題教育
    今年9月至10月,湖南一師範黨政班子成員通過基層走訪、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問卷調查等形式,與師生面對面溝通交流,傾聽民心民意,了解實際情況,匯總師生訴求,形成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會上,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分別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增強辦學核心競爭力」「關於進一步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關於新形勢下提高基層黨務幹部素養的調查研究報告」「關於毛澤東與第一師範紀念館的調研報告」「正視社團建設困境,鞏固立德樹人陣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研報告」「關於學科建設與科研管理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學校管理幹部工作作風建設和服務水平提升調研報告」「
  • 271教育|弘揚高尚師德 潛心立德樹人——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在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濰坊瀚聲學校於12月5日晚組織開展「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教育活動暨電影
  • 湖南日報評論: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堅持立德樹人 答好「三道題」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 湖南日報評論員 「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高校人才培養的三個問題發人深省
  • 立德樹人崇德修身
    教育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樹人的現實追求。依據衡水桃城中學崇德修身十要三十條,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表現,A部七年級669班推選出兩名崇德修身好少年,他們是守禮好少年——劉順欣、守時好少年——李澤琳。為更好地發揮榜樣的力量,兩位同學在班內進行了主題演講。
  • 網絡「立德樹人」 釘釘直播覆蓋湖南1000萬學生
    據了解,湖南是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將通過和釘釘全面合作,促進教育均衡化,落實網絡立德樹人重要使命。釘釘平臺搭建的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為中小學生播放防疫教育專題課 「我是接班人」網絡大課堂,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南省教育廳主辦。湖南教育電視臺、湖南芒果TV以及中國IPTV-湖南等提供和製作適合學生的視聽節目資源。
  • 立德樹人好老師 | 江海洋:教書育人未敢忘,創新科研為民生
    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新聞網特推出《立德樹人好老師》專欄,通過講述這些優秀教師立德樹人、築夢農大的故事,展現他們堅定信念、率先垂範、教書育人、勤勉治學的時代風貌。德育為先,課堂密切聯繫實踐江海洋老師以「四有好老師」為自身發展目標,嚴格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在指導和培養學生時也將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這一核心內涵貫穿始終。
  • 立德樹人何以實現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也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導向和實踐指南。因此,我們試圖從「知」「意」「行」三個層面認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過程。   立德樹人何以必然   立德樹人是必然之選。《資治通鑑·周紀一》中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 科學做好「四防」 構築堅固防線
    科學做好「四防」 構築堅固防線 遼寧日報 2021年01月09日 09:01
  • 小學老師壓力大想辭職,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咋做?
    四川公務員考試面試真題:小學老師因在家長群中公布學生的成績,被家長質疑傷害家長和學生的心理,並揚言要告到縣文體局,小學老師因此感到壓力大想辭職。以此事件為背景,縣教育局開展立德樹人的培訓活動,你作為縣教育局的工作人員,領導安排你負責此項工作的開展,你怎麼做?
  •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事跡心得體會 盧永根先進事跡學習感想
    他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從教60多年來,始終將愛國奮鬥精神貫穿教學科研和立德樹人全過程,用一生至誠至真的執著行動和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忠實履行了人民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9年8月12日,盧永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習近平總書記通過中央辦公廳轉達了對盧永根同志逝世的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慰問。
  • 用紅色文化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用紅色文化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常州大學「紅色五月 鑄魂育人」系列活動綜述 2019年07月26日 10: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朱成山 周本衛 字號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德樹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使命,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始終,以主題教育激發學校黨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動力和活力,全面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主題教育成效體現在推動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上。
  • 鄧凌月:堅持立德樹人 強化政治引領
    一系列重要舉措對在實踐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及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提供了具體抓手,也對進一步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政治引領,更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牢記立德樹人職責使命。
  • 張大良:新時期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
    課程思政強調的是以立德樹人為目標,以「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為引領,推進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發揮協同育人的作用。課程思政作為新時代黨加強高校人才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舉措、新方向,從根本上回應了「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