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半,這些黑科技真的來了?

2020-12-04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鋅刻度

2020年的進度條已經讀取超過一半,儘管各行各業在上半年都被動降速,但科技布局與前進的腳步卻並未停止。甚至,不少黑科技在沉默中已經完成了一次新的迸發。

《全金屬狂潮》是最早提及到黑科技的作品,原意指非人類自力研發,凌駕於人類現有科技之上的知識。最初,似乎只有高達的GN粒子、星際的幽能這樣像魔法的東西才被叫作黑科技。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黑科技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因為我們也將新近出現的一些切實能改變行業、改變生活的產品稱之為黑科技。

小到一件不會被弄髒的衣服,大到全球最大的潛水艇,黑科技產品的誕生,無不意味著一次次意義非凡的變革。這些黑科技就像是在滾滾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推動著時代前進……

機器人:53萬元的「狗」將改變世界

28年前,年過七旬的馬克·雷波特創辦了波士頓動力,但一度因為技術超前而處於尷尬境地。

但當時間來到全新的2020年,隨著科技時代的快速飛奔,它的產品也從曾經的遙不可及,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未來其創造的行業價值將不是變現那麼渺小。

甚至,要說黑科技玩得最敬業的,提名波士頓動力應該沒人會舉手反對。

7月中旬,波士頓動力的首款零售的機器人Spot首個買家秀開箱視頻燃爆了全球網絡。當Lew Later跟一個27寸的旅行箱一般大的巨大黑色包裝之時,全世界的科技愛好者都在隔著屏幕羨慕這個加拿大的科技視頻博主。

價值53萬元的機器狗子,網友們通過屏幕看到它穿越障礙、快速靈活地爬樓梯,甚至是在巨大調整面前「裝死」這樣對環境的感知和預判,都只是它的冰山一角。

這狗子並不是一個單純執行功能的機器人,而是一個多功能開發平臺,用戶可用基於 GRPC 的 API 和 Python 客戶庫來進行開發,控制機器狗的形態、速度、載荷,也能編輯地圖和導航。

比如用戶可以安裝可抓取、開門的機械臂,用來巡檢的攝像頭、雷射雷達等代替人類進行巡查,這個過程可預編程,無需人類拿著控制器一直在旁邊監視。

而現在波士頓動力正在開發此機器人的遠程操控,這項黑科技一旦加以實現,狗子將變得更無所不能。

對于波士頓動力研發出的機器人,Lew Later曾發出這樣的感嘆:「這不是一個新的電子玩具。從現在起,它將改變這個世界。」

智慧物流:5G時代,託盤也有了「芯」

受困於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物流行業遭到了不小的衝擊。但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物流企業逐步恢復開工,行業開始回暖並呈現增長態勢。

只是在這段被按下暫停鍵的時間中,不少物流從業人員也開始有了新的思考:智慧物流對於需求端和供給端的重要性到底如何?

託盤是整個製造業在倉儲和運輸中最基礎的單位,在整個供應鏈中也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長久以來中國的拖盤多用一次性的木材製造而成,不但質量參差不齊,而且浪費驚人。

2020年上半年,「小蟻託盤」作為首個用智能終端解決「共享」難題的循環託盤服務商,已經在全國多個一線城市正式投入商用。

通過託盤上的智能終端與工廠、使用者建立聯繫,使得託盤在全國不同城市間的多個工廠中自由流動,循環使用。並且計費清晰、權責明確、上下遊客戶相互不佔用、沒有連帶責任。

智能終端還能通過對裝卸、運輸過程中的衝擊力感應值,來識別「暴力裝卸、野蠻運輸」等不良操作,找出「急剎車」和「裝破箱」的駕駛員。溫度感應器隨時感應環境溫度,超過警戒值便會向使用者預警。

託盤上的RFID標籤還可便捷嵌入工廠的倉儲系統,及時識別「發錯貨」、「發漏貨」和「貨物被盜」等情況,更可以每日自動對全廠物料進行盤存,核對盈虧。

配合的系統算法,使用者可以掌控整體供應鏈的在途情況,每周一導出「一周物料到貨計劃」,並對可能出現的「運輸延誤」的物料進行預警。對已經被客戶籤收的貨物,作出及時反饋。

過去在託盤共享方面,歐美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歐洲託盤協會有3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500個製造企業成員,每年共享託盤超過6000萬個。而小蟻團隊的智能託盤,不但實現了循環使用,更進一步提升了倉儲和供應鏈效率,可以說是中國在5G時代的又一個彎道超車的項目。

增強現實:蘋果加注,AR開啟黃金時代

2020過半,曾經發展一波三折的AR技術也再度煥發了新生機。從人人搶風口的香餑餑,到背上「雞肋」罵名的割韭菜鐮刀,AR技術一直缺乏一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可事實上,AR技術的進步似乎一刻也未曾停下。7月14日開始,A股中與AR相關的公司股價紛紛上漲。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5G時代的步步走近,AR、VR產業有機會成為最先商業落地的領域。其中,蘋果、華為、三星等終端公司已經有了相關布局。

這裡不得不提到蘋果。

過去四年裡,庫克曾多次表示,AR將成為蘋果未來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7月22日,最新披露的關於蘋果AR頭顯的一項專利顯示,蘋果正在研究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操縱虛擬控制項,未來蘋果AR頭顯的佩戴者能將任何表面都顯示為觸控屏,可以進行一些基礎的操作。

其實,相關專利在2016年就被蘋果提交,並命名為:「用於檢測第一物體和第二物體之間的觸摸的方法和裝置」。

在這個專利中,蘋果解決的問題是佩戴蘋果AR頭顯的人如何與他們所看的虛擬/現實混合環境進行互動。

當使用iPhone或iPad作為AR取景器時,用戶通常會點擊屏幕,與屏幕上顯示的物體進行互動。

蘋果通過使用紅外熱感應來檢測用戶何時觸摸現實世界的物體,這個方法可以讓蘋果眼鏡在視覺上將控制項投射到現實世界的物體上,並在用戶觸摸這些物體時,通過感知觸摸物體時的熱傳導來做出反應。

也就在不久之前,外媒Macrumors報導,蘋果AR眼鏡的半透明鏡片已從原型設計階段過渡到試生產階段。專家預測,蘋果最快將會在2022年發布AR眼鏡,GIS將成為獨家或主要鏡片貼合供應商。

儘管蘋果AR眼鏡目前只是進入試生產階段,真正量產的時間還尚未可知。但AR/VR等沉浸式遊戲場景的通信和傳輸短板將隨著5G技術的發展被補齊,投入商用的速度也能夠加快。

更重要的是,蘋果AR眼鏡進入試生產後,將給予整個行業更大的信心和推動力。巨頭領頭下,無論是行業形象,還是軟硬體實力也許都會得到突破,而蘋果AR眼鏡或許也會成為AR技術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要符號。

智能終端巨頭紛紛入局,AR行業已再度火熱。曾經覺得那麼遙遠的黑科技,在精英們的帶領下已經觸手可及了。

全息投影:馬雲和馬斯克的共同話題

在前不久結束的上海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在演講時採用全息影像的方式亮相發言,效果驚豔。

然而,多年以來,對於真全息影像和偽全息影像的紛爭一直喧囂塵上。科幻電影中的全息投影、洛天依等虛擬偶像的演唱會現場,算是我們常常能看到的全息影像的應用,但這些卻都屬於偽全息投影。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商用領域的全息投影大多只是利用了「佩珀爾幻象」原理,真正的全息投影還有很多技術門檻需要攻克。

可究竟全息投影的真偽其實並沒有太大必要。如今的「偽全息投影」其實已經能夠為人們帶來諸多場景的豐富體驗。

例如,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與馬斯克皆以全息投影的方式連線視頻;全息投影應用到景區中,給遊客帶來更沉浸式的體驗;全息投影運用到教育場景,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在更多場景的應用中,全息投影也被賦予了更強的生命力。

7月中旬,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微美全息五次觸發熔斷。原因正是該公司公布了有關5G技術可以如何幫助全息圖市場的最新消息。

或許對於真全息投影,我們已經可以有所期待了。

智慧出行:「飛」著去上班也許不再是夢

2020年剛剛進入下半場,飛行汽車這項黑科技就有了新進展。如果說,以往飛行汽車僅存在於各類科幻電影中,那麼我們如今能看到的現實或許就將是即將到來的一場顛覆。

7月8日,美國《國防雜誌》網站消息稱,美國空軍計劃在「敏捷優勢」項目框架內研發飛行汽車,以裝備部隊。

據鋅刻度了解,目前大部分飛行汽車項目還是以垂直升降飛機為基礎進行構思,與常規的「魚鷹」存在一定的差異化。不過確定的是所有產品都將使用空氣螺旋槳,部分產品會設置水平翼板。

7月14日,日本東麗與飛行汽車公司Lilium籤約,將向後者供應碳纖維複合材料,Lilium此次採購東麗公司的材料,將用於其研發的「Lilium Jet」空中汽車的機身和主翼等部位使用,以減輕機體重量。

有資料顯示,Lilium Jet可乘坐5人,能垂直起降,在1小時內飛行300公裡。

在國內,也有這樣的企業——吉利。吉利研發的飛行汽車更接近普通汽車的外表,可容納兩人乘坐,也可在陸地上行駛,而陸地行駛的最高時速可達113公裡每小時。

從陸地汽車轉換為飛行汽車的過程只需要短短30秒,只是需要一段跑道以供滑行。有消息透露,這款汽車售價200萬美元,可持續飛行超600公裡,最大商載可達200公斤。

儘管目前看上去,體驗甚至使用飛行汽車還離我們很遙遠,但國內外不少企業都在不斷落實將推動飛行汽車走向商用服務的目標。

此前,日本住友商事攜手美國貝爾直升機德事隆公司力爭在2025年將「飛行汽車」推向的實用化,並計劃以此為目標首先在年內啟動採用大型無人機的驗證試驗,展開運行服務的調查。

這一系列的舉措對行業的拉動效應已經十分值得期待,而飛行汽車的實物出現後,將更進一步堅定從業者的信心。

未來,有關於飛行汽車的開發和立法,也許還有著數不勝數的麻煩等待解決,但作為帶動解決城市地區堵塞和大氣汙染問題的新交通系統,一次突破便是對未來的一分守護。

科技健身:穿上它,20分鐘就夠了

電脈衝在過去被廣泛用於材料檢測、生物、醫學、軍事等領域。日常生活中,幾乎很難被大眾使用。唯一有所接近的,就是電脈衝被用來做化療,治療癌症。

而近兩年,電脈衝技術得到了更「接地氣」的應用——健身。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在追求物質世界的豐富之餘,擺脫亞健康狀態也成為一項重要任務。當健身行業不斷發展,電脈衝技術被研發為「EMS電脈衝健身設備」。

與之相關的,是「EMS20分鐘=傳統健身2小時」、「迅速燃脂」等廣告宣傳語。作為健身界的黑科技產品,EMS電脈衝健身設備和課程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

EMS鍛鍊的原理是通過電脈衝設備輸出電流,模擬腦電波信號,刺激肌肉收縮,達到肌肉鍛鍊的效果。EMS與健身的搭配,通常情況下能夠起到「1+1>2」的效果。

但市面上對於EMS健身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唱衰,認為這只是一個噱頭,並沒有實際作用;也有人看好,繼走紅健身圈後,EMS甚至受到了資本的追捧。其實,無論是傳統健身,還是科學健身,都是在幫助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只是,電脈衝技術與健身的結合,能夠幫助更多健身小白們達到更好的效果,提升自信心。同時,也能夠幫助健身行業實現更大的突破,站在更高的地方。

黑科技落地,從0到1還有多少可能?

「人們喜歡獵奇,這就是科學的種子。」這是愛默生對於科學的理解。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長河中,獵奇催生了黑科技的萌芽,時代與技術的進步又促成了黑科技落地生根,得以融入進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波士頓機器狗、全息投影、AR眼鏡還是小蟻託盤、空中汽車和電脈衝健身,亦或是無數還在萌芽中的黑科技,都是在不斷突破、不斷實現從0到1的過程。

每當一項黑科技走入現實,都將由點及面地為行業和人們的生活帶來變革,帶來熱情。

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有了只爭朝夕的精神,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產品將迸發出越來越強勁的生命力。而無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創新發展戰略,都對製造業、新興信息產業等多個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未來而言,將黑科技帶入現實,落地發展,或許才是引領變革、實現突破的鑰匙。

相關焦點

  • 亞光科技:湖南太陽鳥控股有限公司減持約984萬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亞光科技(SZ 300123,收盤價:13.6元)1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亞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1月7日收到控股股東湖南太陽鳥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減持計劃進展的告知函》,太陽鳥控股本次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過半。
  • 誠邁科技:股東南京泰澤未減持公司股份,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誠邁科技(SZ 300598,收盤價:142.55元)9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9月18日,公司收到股東南京泰澤出具的《關於減持計劃實施進展情況的告知函》,南京泰澤披露的股份減持計劃中設定的減持時間已過半。
  • 年終盤點丨2020十大中國黑科技
    2020年的開始,冬天並非寒冷,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團凝結在心底幽靈一般沉重的壓抑,眾志成城的感動像春天的種子,冒芽、展葉、開花、碩果纍纍,是復工復產的堅強信心鋪築中國經濟的風景這邊獨好。2020年即將過去,歷史會銘記它,人民不會忘懷它。
  • 2020年十大黑科技:新冠疫苗當仁不讓,腦機接口引領風潮
    2020年還剩下最後的十多天時間,AI、晶片、雲計算、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等科技變革都給我們帶來了顛覆性的體驗。那麼2020年的科技界到底哪些黑科技會佔據C位?科技又將如何改變世界?騰訊科技梳理了2020年的十大黑科技,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特殊一年的進化。
  • 2020年了,小冰河期真的要來了嗎?
    最近有消息說, 2020年,地球將會進入小冰河期???這些旋渦狀氣流就是太陽黑子。 太陽黑子本身並不黑,之所以看起來黑,是因為比起光球層,它的溫度要低1000℃-2000℃。在更加明亮的光球層襯託下,它看起來就像是沒有什麼亮光的黑子了。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
  • 四本黑科技小說,黑科技果然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嘻嘻嘻
    而黑科技呢?就是學習系統。故事講述一位碌碌無為的學生,獲得系統,然後瞬間成為學霸。啪啪啪打臉各路行家。崛起成為一代傳說。所以黑科技真可怕呀,可以讓人擁有天神附體的感覺。挖槽,給老弟來一打,我要逆天~~~啊....喉嚨好痛啊。2,開啟黑科技時代。作者「胖大福」。
  • 霍金曾告誡不要登月,是真的嗎?他的「天價」黑科技輪椅車去哪了
    雖然無人飛船能夠到達如此遙遠的宇宙深處,但是我們人類的足跡暫時沒法抵達這些區域,目前人類最遠只是踏上了38萬公裡的月球表面。 在1961年,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提出,在1969年7月16日第一艘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發射升空,在1969年7月20日將兩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在接下來的2-3年時間內,還有另外10名太空人先後登陸月球。在1972年,隨著阿波羅17號飛船完成載人登月以後,也宣告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結束。
  • 吳敦義力拼「立委」過半 為2020「大選」布局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更大的目標,是在2020年「立委」取得過半優勢,奪回臺「立法院長」位置。兩波「立委」補選更重要的意義,牽動著藍綠兩黨對於2020的布局。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表現如此亮,跌破各界眼鏡,國民黨內部評估選舉結果是超乎預期。其中勝選的候選人幾乎都出身地方派系,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和高雄市都是整合成功勝選的例子,拿下19個縣市的議長讓吳敦義相當有面子。
  • 珠峰測高,這次用上了一項硬核「黑科技」
    在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中,一項「黑科技」引起廣泛關注,它就是來自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的「航空地質一號」飛機及其搭載的測量設備。據了解,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包括地面和空中測量兩個部分,空中測量任務由「航空地質一號」完成,包括航空重力和遙感測量,它能夠快速、高效、高精度地獲得珠峰高程的關鍵數據。
  • 未來可能出現的十大黑科技
    黑科技是當下科技的一個流行詞,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我們的科技歷史。 科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先進技術的不斷完善,一些具有顛覆性的、超越現有科技水平的創新科技進入眼帘,它被稱作「黑科技」。 1、能上網的穿戴眼鏡 在動漫電影刀劍神域裡,我們見識到了虛擬實境的黑科技,帶上它可以上網通信,以及切換各種虛擬場景。但你能想像有一天這樣的東西走進我們的生活嘛?
  • 「網聞鑑真」這些東西是「黑科技」,還是「大忽悠」?
    2020-12-20 19:44:43 來源: 全國產經平臺 舉報
  • *ST雪萊:董事冼樹忠尚未減持,減持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ST雪萊(SZ 002076,收盤價:1.84元)12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公司董事冼樹忠發來的《減持股份時間過半進展通知》,獲悉其預披露的減持計劃的減持時間已過半。自減持計劃公告發布之日至本公告披露日,冼樹忠未減持公司股份。
  • 冷凍療法、高壓氧艙 體育界的「黑科技」真的靠譜嗎?
    隨著NBA總決賽即將開打,勇士和騎士都大玩「黑科技」療法,幫助球員進行身體恢復。  勇士球員庫裡和麥基前往奧克蘭的理療中心接受冷凍療法;騎士方面,媒體曝光勒布朗進入高壓氧倉內進行身體恢復,進一步修復身體。  場外「黑科技」成運動員恢復神器  近日,勇士球員庫裡和麥基就一起進行了冷凍理療,來幫助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
  • 科幻電影裡的2020真的來了嗎?這些神預言讓人不得不服!
    以前我們在作文本上寫,到了2020年,汽車在天上飛,人們住在玻璃罩著的房子裡,四季如春。但是,當真實的2020年來臨時,我們遺憾地發現這些依然是「科幻」。那麼,那些曾經享譽一時的科幻電影裡的「2020」,是否又實現了呢?
  • 讚美黑科技!AI修復之後的王祖賢,網友:真的是仙女下凡吧
    讚美黑科技!AI修復之後的王祖賢,網友:真的是仙女下凡吧hello!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點開這篇文章的小夥伴都是有緣人,小編會每天更新新鮮娛樂資訊,希望一篇小小的文章能給各位小夥伴帶來愉快的心情!不光是楊冪的童年照片被修復,有很多女明星的童年照片都被修復了,下面這張是劉亦菲的童年照,原本的照片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很是模糊,經過高清修復之後,才發現劉亦菲的長相從小到大都沒有變,真的是天生麗質了。
  • 2020青島海科展開幕 海洋「黑科技」集體亮相
    央廣網青島9月22日消息(記者王茂盛 王偉)9月22日上午,2020(第五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展會以「科技經略海洋,創新實現夢想」為主題,吸引了500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參展,眾多新奇炫酷海洋「黑科技」集體亮相。
  • 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
    新華社深圳10月18日電題:意念控制是真的——帶你看看那些「嚇人」的「黑科技」新華社記者彭勇、申安妮、陳宇軒用意念控制無人機的起落、將人體骨骼影像從電腦屏幕裡「拉出來」左右翻轉、從唾液中提取基因……這些關於人體的「黑科技」不是出自電影片段,而是出現在全國雙創周深圳主會場,讓參觀者不斷驚呼:「原來科技可以和我如此息息相關
  • 黑科技!中國能源取得重大突破,居全世界前沿,將造福人類百億年
    如今中國能源的黑科技獲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們也終於迎來了令人激動的時刻,這個技術位居全球的最前沿,能造福人類上百億年,這裡真的要為人類的能源革命不懈努力的科技人員點讚了。所以在很多年之前就想到了要製造一個核反應堆,也就是人造太陽,太陽能夠釋放出源源不斷的能源,如果真的實現了,那麼他就會成為人類的新希望,這個時候中國的加入讓他們真正看到了曙光,我們的能源黑科技走到了全球前沿
  • 2020機圈大事件:小米展示黑科技 聯發科鹹魚大翻身
    2020年已經離我們遠去,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許多許多的事情令我們記憶深刻。對於手機圈同樣如此,你還記得2020年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嗎?接下來就和老孫一起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相信有的會令你會心一笑,有的會令你眉頭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