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即將開學 首批學生亮相

2020-12-05 環球網

浙江在線8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琳 通訊員 李凱娜)再過兩周,西湖大學在獲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以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就要舉行了。今年,有120名博士研究生被西湖大學錄取,8月24日將是2018級新生的報到日。

這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校長的新型研究型大學,從2015年3月發起辦學申請開始就備受矚目。

施一公校長曾做出這樣的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在浙江杭州,有一所在世界上備受尊崇的、立足中國大地而又充滿中國特色的高等學府,西湖大學。這裡,將擁有世界上最傑出的一批科學家,培養最優秀的青年人才,從事最尖端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如今,西湖大學終於正式掛牌,雲谷校區在建設中,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也入學了。近日,記者跟隨2018級新入學的幾位博士研究生,深度探訪西湖大學雲棲校區。在這所傳說中的高校就讀,究竟是怎樣的體驗呢?

校園環境

小而精,打開窗可以看到山

西湖大學雲棲校區,位於轉塘雲棲小鎮,距離中國美院和浙江音樂學院,只有不到3公裡。校門對面,就是阿里巴巴的阿里雲。

現在,她的大門上方最醒目的招牌還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這是2015年就成立的研究院,作為西湖大學辦學的依託主體和前身。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西湖大學之後,「西湖大學」的招牌才開始掛在大門右側。

作為一個高校,雲棲校區顯得很「迷你」。校園環境已經讓人感到這所學校「小而精」的精髓。

總共10萬平方米的院落裡,只有簡簡單單的7幢樓。生物學、基礎醫學、理學和前沿技術4個研究所,和2幢學生公寓包圍著中間的行政樓。公寓旁邊還有一個小操場。從校門口步行縱貫整個校區只需要3分鐘。

整個校園十分靜謐,因為,去年西湖大學錄取了19名博士研究生,今年錄取了120名,目前總共在校生只有139人。

雖然校園迷你,不過五臟俱全。學生公寓裡有2層餐廳,還有健身房。記者進去的時候,有個長腿美女正在跑步機上跑步。

宿舍條件不錯,走在樓道裡已經感覺像星級賓館。

每間雙人宿舍都有獨立衛浴;每層樓還配有相當寬敞的洗衣房和飲水間。

「我現在每天打開窗子,就看到青山,很開心。」剛剛搬進宿舍的生命科學院2018級新生堯冰清,顯然是對校園環境十分滿意。確實,在她們宿舍樓後面,就是一座小山。

堯冰清和室友這幾天正在忙著網購生活用品,快遞多到需要用實驗室的小推車來搬運。

博士生待遇

可以衣食無憂做科研

當然了,「迷你」的雲棲校區並不是西湖大學的全部。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雲谷校區位於紫金港,一期建築面積就有42.2萬平方米了。

行政樓大廳裡,有一面宣傳板很引人矚目,上面排出了西湖大學創始捐贈人的頭像,從馬化騰、王健林開始,滿滿一牆的捐贈人,彰顯這所新型高等院校雄厚的資金後盾。

那麼,西湖大學的博士生待遇如何?對於這個問題,博士生們都笑言,天機不可洩露,只透露有「國內一流」的生活津貼和三助(助研、助教、助管)津貼。

「國內一流」又是什麼概念呢?一位今年入職的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告訴記者,在這裡可以「衣食無憂地做科研」。

「衣食無憂地做科研」,對科研人員來說自然是理想的。不過,吸引他們到來的顯然不會只是金錢。

在行政樓大廳的另一面宣傳板上,排出了學校的師資隊伍,從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開始,又是一牆學術「大神」。

強大的導師是更有吸引力的磁石。目前為止,以西湖大學、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為論文單位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已有幾十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Cell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論文5篇。

招生考試

學生選導師也要「確認過眼神」

今年西湖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十分火爆。在1月舉行的面試中,有600多人提交申請材料,5月舉行的第二次面試,有近900份申請材料。

「和申請國外的大學一樣,我們要準備自己的簡歷、推薦信,列出自己的研究生、博士階段的研究計劃。」 堯冰清告訴記者,「通過遴選,進入後面的面試環節,要對著臺下6、7位教授講自己的PPT。」

在面試環節,每個專業的學生會遇到不同的狀況。畢業於浙江理工大學數學系的程金華在回憶面試經歷的時候說,PPT還沒有陳述幾頁,就遭到了導師們的車輪提問。

「並且要求當場在白板上寫出證明。」程金華說,「題目從基礎的開始逐漸難度加大,直到我們答不上來為止。臺下六個導師都很厲害,在他們面前推導數學公式的證明,真的很緊張。」

「西湖大學的招生面試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展示完,老師問完問題之後,有一個交流會。」 堯冰清說,「老師坐在那裡,輪到學生來提問。每個學生都可以搬一個小凳子去感興趣的導師那裡提問。」

堯冰清本科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臨床藥學,她想做基礎科研,並且對幹細胞研究有很大的興趣,而西湖大學正是要致力於基礎學科的研究。「去年,我就給生命科學院的蔡尚老師發過一封郵件,當時他還在美國。但沒想到他很快給我回復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給我詳細介紹他的研究。」

於是,在招生考試後的交流會上,堯冰清就搬著小板凳坐到心儀的教授身邊提問去了。「我覺得博士五年就像談戀愛一樣。」 堯冰清笑道,「選導師和實驗室要和自己匹配,就是那種『確認過眼神』的感覺。能和敬仰的教授去聊學術是很讓人嚮往的。」

教授和實驗室

最看中創新突破能力

記者跟著堯冰清參觀了生命科學院的實驗室。整個研究院的大樓都非常安靜,樓道裡一塵不染。看起來似乎整幢大樓裡都沒有人,其實研究員們已經在實驗室裡做實驗了。

「我們隨時可以找到導師,他們幾乎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

堯冰清剛說到這裡,在「實體組織幹細胞與癌症幹細胞實驗室」門口,我們就遇到了蔡尚教授本人,這位斯坦福的博士後穿了T恤短褲正在搬東西。

這是西湖大學目前人氣最高的教授之一,因為他不僅科研造詣高深,而且顏值高、氣質儒雅,已經被奉為「校園男神」。他主要研究成體幹細胞及癌症幹細胞的自我更新機制和分化途徑,並著力於乳腺癌的腫瘤幹細胞研究。

簡單地說,癌症就像一個打鼴鼠的遊戲,一個地方敲下去,它還會自我更新從另一個地方彈起來,導致復發。

「我們實驗室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去找到源頭細胞,研究出哪些細胞是引起抗藥、復發和轉移的源頭細胞,並對它們進行有效幹預。」蔡尚介紹。

目前,他的實驗室裡已經有學生和助理研究人員共10名。在新學期開學前的暑假,2018級新生可以在不同教授的實驗室裡輪轉,堯冰清已經輪轉了兩個實驗室。

「我們的輪轉機制和國外的大學一樣,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各個實驗室。」 蔡尚說,「本科畢業生對科研了解不太深刻,所以要給他們一個體驗的機會,這樣他們可以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方向作為今後5年的研究方向。」

蔡尚表示,西湖大學的科研環境「很舒適」,「我感覺和我在美國的環境差不多。從海外回來的這些教授都各有所長,並且我們之間的交流也沒有障礙。雖然西湖大學是新建的一個平臺,但從一開始就和國際接軌。」

蔡尚認為,目前西湖大學的學術氛圍很自由,「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資金也充足。而且,目前招來的學生質量和數量都有保證。西湖大學規模小,資源就可以集中,每個老師每年都可以分配到適當的招生名額。」

西湖大學教授對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是什麼呢?

「我們對學生能力要求還是很高的。」蔡尚說,「首先知識水平要達到國際水平。獨立做科研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朝著最高的標準去要求的。」

「而我最期待的,是學生的創新突破能力。」蔡尚說,「可以不被傳統和權威的概念束縛,能夠勇敢地突破。」

蔡尚坦言,現在已經有不少國外的留學生想要來西湖大學做科研了。「也許目前,還是有很多學生想出國做科研的,但我覺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留在國內。」

在知乎上,「如何評價西湖大學」是個有2600多贊的熱門話題。在下面的回答中,理性分析、吃瓜圍觀、擔憂質疑五花八門。

其中有高贊回答表示:「不看好民辦大學搞基礎科研」,「生物、醫學、理學,這些研發周期長,投入產出比低的學科,是民資能辦好的嗎?」

很顯然,西湖大學的創立者們有不一樣的想法。

西湖大學副校長許田教授,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授職位回國,這位遺傳學家在演講中曾說:「賈伯斯在臨終的時候跟他兒子講,你應該去學生物技術。因為現在這一波科技革命就是生物技術。不管你是做投資的,做實業,還是做其它的,你都應該投身其中……而更令人激動人心的,就是生物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結合。」

生物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結合,聽上去很抽象。但沒想到記者在西湖大學碰到的第一個人工智慧方向的博士生,開口就說出一個爆炸性話題:「我的終極目標是研究永生。」

阿里出身的軟體工程師

人生理想是研究永生

陸妙善是2018級新生,進入由於長斌教授負責的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實驗室。

在進入西湖大學以前,他已經可以算「人生贏家」。南京大學碩士畢業,入職阿里3年就晉升了兩級,還趕上阿里上市,30歲不到就年薪百萬、成家立業,最近還有了娃。

雖然陸妙善是個軟體工程師,但他卻從小有個人生理想:要研究如何延長人的壽命。「因為我小時候身體差,還看到了不少生老病死的痛苦。」陸妙善說,「所以簡單地說,我希望研究永生。」

「永生」這個詞一出來就讓人震驚了,接下來他又說了一連串科幻小說裡的概念:意識複製、替代身體的物質載體等等。

「目前能想到的最可能的方向是如何去免除疾病,從而達到延長生命的目的。」陸妙善侃侃而談,「這中間可能會涉及到仿生機械來取代人體的某些部位。」

不過他作為工程師的務實性也表示,這只是一個夢想,「現實中我覺得只要能在實現這個夢想的道路上一直做到老,能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很滿足了。」

於是,這個阿里巴巴的工程師就放棄了高薪待遇的工作,進入西湖大學來搞科研。

「我是做軟體開發的,在阿里巴巴也獲得了許多團隊管理和大型工程管理的經驗。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人生道路給轉回到當初的理想上,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陸妙善在考察對比過許多院校後覺得,生命科學是西湖大學的一個強勢的學科,「更重要的是在跨學科方面這個學校可以做得更好。」

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軟體

給生物學實驗室工作效率提高千倍

事實證明,阿里出身的軟體工程師是個行動派。作為西湖大學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驗室的新成員,幾個月前,導師就鼓勵陸妙善到生命科學學院「竄門」,並找到了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的郭天南教授。

「我記得是一個晚上,他來找我,表達了對生命科學的濃厚興趣。」郭天南教授告訴記者,「職業的軟體工程師對生命科學感興趣,放棄企業界的職位,來西湖大學攻讀博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陸妙善在郭天南的實驗室泡了一個月,主動了解蛋白質組學當前的痛點,嘗試跨學科解決相關的軟體和算法問題。

「我現在就在著手一個比較大的工程,用來提升他們目前實驗室裡生物信息分析的手段。我已經和我的團隊做了3個月了,項目已經完成80%。」

通過交流,陸妙善發現郭教授團隊的生物信息分析數據非常龐大,但他們卻還在用傳統的數據分析方式,一些領先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並沒有很好地融入進去。

「我們首先要給他們使用的一些零碎的軟體提升效率,他們現在做一個實驗需要10小時,我們希望把它縮短到20分鐘。」陸妙善說,「其次這些實驗數據的精準度也能有本質的飛躍。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分析比對不同細胞的蛋白質組。根據這樣的分析比對結果,就可以幫助預測疾病。」

郭天南表示,做生命科學的研究者非常需要像陸妙善這樣的計算機人才。

「我們現在使用的衛星掃描質譜技術(SWATH)是由瑞士聯邦理工大學的實驗室開發的,我的同事們開發了分析SWATH蛋白質組數據的軟體OpenSWATH,這也目前能夠有效分析SWATH數據的極少數軟體之一。」郭天南說,「但是這個平臺使用起來並不方便,是SWATH技術應用的一個主要瓶頸。這種局限主要是因為生命科學研究缺乏專業的計算機科學家。」

在陸妙善這個專業軟體工程師看來,目前使用的OpenSWATH軟體系統「槽點很多」。

這種SWATH技術可以一次掃描出15G的原始數據。「怎麼從這麼海量的數據裡鑑定出有哪些蛋白質呢?這是個很繁瑣的工作。」陸妙善說,「他們現在用的這個軟體工具,對於搞生物的研究人員來說使用門檻太高了,晦澀難懂,流程不清晰,界面不友好。並且這些軟體光是部署到客戶端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工作,國內很多實驗室連軟體部署這一步都做不到。另外,那麼大的數據量,居然需要人手動搬運數據。」

為了解決這些「槽點」,陸妙善的團隊不得不先讀懂這個專業的生物學分析平臺,讀別人的代碼就像翻譯一門外語寫的小說一樣艱辛。

「但是他們的小團隊在很短的時間裡初步理解了這個瑞士團隊開發的系統,然後從計算機專業的角度重新部署整個軟體系統。」郭教授說,「雖然現在他們的工程還沒有完成,但是我知道以後我們實驗的某些數據分析環節,效率可以成千倍的提高。這種能量是非常驚人的。」

先設一個小目標:發SCI論文

陸妙善去幫生命科學學院的實驗室做人工智慧軟體開發及算法創新,他自己的導師於長斌不但舉雙手贊成,還特意找了3個有共同志向的小夥子一起組成攻堅團隊。

這個團隊現在一共4個人,除了陸妙善,還有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碩士生宋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王瑞敏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首批本科畢業生安紹維。

陸妙善是團隊Leader,他已經把阿里那套網際網路企業文化帶進了小團隊。小小的辦公室雖然被大大小小的電腦屏幕塞得滿滿,但也不忘記設一個「零食角」,還放了各種排球籃球。

「每天要鍛鍊身體的。」 陸妙善說,「隔一段時間要出去團建,每個月要去周邊自駕遊。」

更重要的是,作為團隊Leader,他把一個工程項目拆解分工,並設定了很多激勵人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目前的短期目標就是要完成手頭這個蛋白質組學分析平臺,這個是基礎,做完之後可以基於它先發一篇論文,當然更重要的是後續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不斷的優化各個環節的算法,拿到結果。這個動力對團隊成員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他們現在天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很有幹勁。」陸妙善笑言,「王瑞敏同學甚至有連續2個月每天工作17小時的記錄,晚上偶爾會睡在這個床上。」他指了指靠在牆腳的一張摺疊床。

在這個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驗室裡,不止陸妙善的團隊在給郭天南提供服務,還有機械專業的成員也在幫忙開發硬體設備。

浙江工業大學博士畢業的李相清,目前是這個實驗室的助理研究員。

「我們為郭教授的實驗室,私人訂製硬體設備,可以滿足他們特殊的操作要求。」 李相清笑道,「市場上現有設備都不具有他們需要的許多功能,並且價格還昂貴,還有技術封鎖。」

然後他羅列了一大串正在做的、名字複雜的高級設備:SPE固相萃取設備、自動筆、多功能離心機、單細胞試驗自動化設備等等。李相清舉例說,「一個固相萃取設備市場價格要80多萬,我們開發的至少能幫他節約50%的費用。」

在西湖大學強調學科交叉的背景下,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實驗室近一半的同學都在和生物實驗室進行各個領域的交叉合作,期望可以取得更好的突破。

「工學院的一個重要科研要求就是應用」 陸妙善說,「我們現在做的這些工作本身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領域。我覺得這就是西湖大學的優秀之處,這裡極其強調學科交叉,有充分的學術自由,像我這樣的有明確研究計劃的人就會感覺如魚得水。」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校長的第一課:清晨環湖跑11公裡,邀學生加入
    26日,西湖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杭州雲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120名新生正式入學。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教授、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教授、西湖大學黨委書記董清源,以及西湖大學全體師生、家長共同參加了開學典禮。
  • 「小而精」的西湖大學開學!120名博士報到,待遇好到衣食無憂
    2018年8月24日是西湖大學在獲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以後的第一次開學典禮之日。今年,共有120名博士研究生被西湖大學錄取,今天是2018級新生報到的日子。我們平時看到大學開學的樣子總是很熱鬧,然後這所只錄取120名新生的大學門口安靜又冷清,顯得特別與眾不同。
  • 朝韓合辦的平壤科技大學首批學生畢業
    人民網5月20日訊 據韓聯社消息,由朝鮮和韓國首次合作創辦的大學——朝鮮平壤科學技術大學(簡稱PUST)首批學生即將畢業。 韓方運營者、韓國東北亞教育文化合作財團負責人表示,21日將在平壤科技大學將舉行首屆畢業典禮,包括信息通信、產業管理和農業食品工程等3個專業在內的44名碩士生將領取學位證,今年秋季還將有150名學生畢業並獲取學士學位。 據悉,這是平壤科技大學自2010年10月開學以來,在3年半的時間裡培養出的首批畢業生。部分畢業生將在朝鮮國際交流和經濟管理相關機構就業。
  • 西湖大學今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寄語博士新生
    今天,西湖大學274位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杭州雲棲小鎮舉行。,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發表了精彩致辭,他有幾句話與自己的學生們共勉:「一是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二是保護好奇心和原動力;三是做好長期奮鬥的心理準備和體力儲備;四是傳承西湖的包容文化。」
  • 西湖大學開門迎120名博士新生
    中青在線杭州8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今天,西湖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杭州市舉行,120名新生正式入學。這是今年4月1日,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浙江省設立西湖大學後的首次招生。
  • 西湖大學開學典禮上記者問出了原因
    通訊員 馮怡 劉雲 記者 方秀芬開學季來了,西湖大學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率先在杭州舉行,274名新生一一上臺,接受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們贈送的禮物——筆記本、校徽、書籤。沿襲美好傳統,西湖大學目前開放了300席捐贈冠名教授席位,由社會熱心人士或機構捐贈設立專項冠名教授席位的基金,以留本基金的形式,用每年的投資收益支付獲冠名教授的工資、津貼、科研費用等。鄧力教授的名片上怎麼還有徐益明?開學典禮上,發生了有趣的一幕,作為教授代表發言的鄧力,被記者團團圍住,其中一個令大家費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鄧力的頭銜裡,還有徐益明的名字?
  • 西湖大學今日開學,宿舍像「星級賓館」,待遇「衣食無憂」
    今日24日,是西湖大學正式開學的日子,共計120名博士生來道西湖大學報導。這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首屆校長,自2015年被提出興辦西湖大學以來,這所世界研究型的新型大學就備受國人矚目。
  • 西湖大學舉行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 施一公這樣說
    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今年有274名博士研究生將在此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其中還有來自帝國理工、杜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等27名海外高校考生,佔錄取總人數的10%。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闡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與技術的價值與力量,以及西湖大學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 西湖大學舉辦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施一公:西湖大學立志成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8月23日上午,西湖大學舉辦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今年有274位擬錄取博士新生,其中有來自帝國理工、杜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等27位海外高校考生,佔錄取人數的10%。
  • 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正在招生 申請時間僅餘10天
    4月2日,西湖大學正式獲批設立,其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界面記者查詢西湖高研院官網獲悉,該院與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的跨學科聯合培養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項目2018年招生工作正在進行中,截止日期為4月11日17時,招生對象為應屆本科畢業生、應屆碩士畢業生以及學士、碩士學位獲得者。
  • 南方科技大學和西湖大學,院士團和海外終身教授團的對抗!
    洋氣十足的南方科技大2011年3月,南方科技大學教改實驗班開學,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這所位於改革開放前沿深圳市的高校被賦予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高校。新成立的西湖大學剛起步的西湖大學2018年4月西湖大學正式掛牌成立,首批博士生只有
  • 施一公、白巖松、張文宏組團亮相 西湖大學公開課的入場券如何拿?
    杭州網訊 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12月5日,湖心講堂冬季公開課即將開講!屆時,西湖大學校長、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三位重量級大咖亮相,將以科學與人文、理論與實踐多重視角探討「生命的一千種可能」。
  • 高大上的西湖大學(籌)迎來首批教職工 均為80後
    高大上的西湖大學(籌)迎來首批教職工 均為80後 2017年03月04日 19:19:11來源:浙江在線,與已聘用的首批學術人才進行了真誠友好的交流。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位於杭州市雲棲小鎮的約10萬平米院址啟用,並迎來首批教職員工入駐。
  • 西湖大學與湖畔大學的關係,沒有人知道真相!
    西湖大學與湖畔大學的關係?網民一直在談論這個問題。事實上,湖畔大學和西湖大學之間根本毫無聯繫,一切聯繫純屬子虛烏有的杜撰。而且這兩所私立大學在辦學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施一公說,如果西湖大學的發展沒有出錯,那麼在不久的將來,西湖大學將會嶄露頭角,將會在未來十年趕上清北;即使將來人們談論杭州西湖大學時,他們也會想到矽谷的史丹福大學。當然,施一公老校長的理想並不像十年後的現實那樣,但是我們可以拭目以待西湖大學的美好未來。說到西湖大學,湖畔大學總避免不了中槍。
  • 西湖大學赴美國名校重金「挖人」,你怎麼看?
    西湖大學校長最大,管理模式與國際知名私立大學一模一樣。西湖大學校長副校長的任命,由西湖大學的董事會(受託管理委員會,Board of Trusees)直接任命;2.只要你全職入職西湖大學,以後你的小孩如果想再回美國讀大學,大學的學費,西湖大學幫你出!屌炸天!
  • 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
    在前不久舉行的年度開學典禮上,一前一後致辭的兩位代表頗有淵源。   未來,「徐益明講席教授」這個頭銜,將與鄧力在西湖大學做出的重大科研成果始終關聯在一起。當然,在鄧力出現的其他公開場合,如研討會、名片、辦公室等,他的名字前面都會寫上「徐益明講席教授」。   作為西湖大學首批獲得冠名的講席教授,鄧力實至名歸。
  • 就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看著自己實驗室裡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和博後更願意回國,已在美國西南醫學中心呆滿整整20個年頭的於洪濤,又何嘗不心動。 他只差一個合適而且成熟的時機。 2018年10月,在各方的支持下,施一公等在杭州成立西湖大學,兩人又開始頻繁接觸。對這所新生的大學,於洪濤充滿了興趣。這會不會是他的下一站?
  • 直擊西湖大學新生報到第一天 學生自信豪言:五年十年後,看學術成就!
    2018-08-25 10:06 | 都市快報定位「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辦在杭州人「家門口」的西湖大學,到底是什麼樣子? 昨天是西湖大學2018級新生的第一個報到日,快報記者首次進入西湖大學雲棲校區探營。
  • 他竭力打造西湖大學,砸200億吸引頂尖人才想趕超清華,現狀如何
    是有這麼一所大學,放出豪邁的話,說要取代清華,成為中國一大高校,它就是西湖大學,當年施一公,耗資200億打造的西湖大學,要趕超清華,取代清華,成為中國第一高校。現如今西湖大學,發展成為了什麼樣子呢?但是學校首先建立的並不是學校,而是一所研究院,在15年時建立的研究院,一直到18年的時候才正式面向全國進行招生,這一舉措,標誌著中國國內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的研究性大學成立,大學開學的開幕儀式上,許多社會人士紛紛為西湖大學揭幕,同時也在給大學進行宣傳。
  • 西湖大學重金求才!全球一流待遇挖角哈佛耶魯,阿里高P辭職讀AI
    本月迎來創辦後第一次開學的西湖大學,最近又低調奢華了一把,他們前往哈佛耶魯等全球名校的挖牆腳宣講會,條件之優越,待遇之厚重,在大洋彼岸迅速傳回,引爆了整個學界、產業界。別說哈佛耶魯,遑論清華北大,就是比起華為BAT,西湖大學的教職待遇都好出好幾個檔次。有誠意甸甸的重金,還有報效家國的情懷,既為學術大牛考慮到了眼前苟且,也沒有忘記遠方的詩歌和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