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法成為「專利發明人」?一位計算機學者決定起訴美國專利局

2020-09-03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蛋醬

專利的發明人必須是「自然人」嗎?AI 要想獲得發明人的資格,也許真的很難。

一位名叫 Stephen Thaler 的計算機學者決定起訴美國專利局,原因是該部門在四個月前拒絕了兩項由 AI 系統生成的專利的申請流程。這一 AI 系統名為 DABUS,是所申請的兩項專利的發明者。

在 8 月 6 日向維吉尼亞州東區聯邦法院提起的訴訟中,Thaler 稱美國專利商標局應該採納國家專利計劃委員會(National Patent Planning Commission)1943 年一份報告中的原則,促使美國的專利系統向現代模式轉變。這份報告中寫到:「專利性應根據對技術進步的客觀貢獻決定,而不是主觀地由完成發明的過程來確定。」

Stephen Thaler 起訴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訴狀原文,共 25 頁。

但截至目前,美國專利法對於機器能否「發明」,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美國專利局:AI 不能成為專利發明人

2019 年 7 月,Thaler 在美國提交了兩項專利申請,一項為可調節食品容器,一項為急救信標。它們的相同點在於:專利發明人均為「DABUS」。值得注意的是,「DABUS」是一個 AI 系統,由大量訓練過的神經網絡組成,Thaler 將其形容為「創造力引擎」。

「DABUS」發明的可調節食品容器

美國專利商標局駁回了這兩項申請,並援引法院的判例:法人團體(而不是團體內的個體)無法成為合法的專利發明人。他們還主張:「發明過程中最關鍵的構思行為必須由自然人執行」。

「專利申請中,只有自然人才能被指定為發明人。」

隨後,英國、德國和歐盟的專利監管機構也拒絕了 Thaler 的專利申請,目前 DABUS 發明專利在中國、日本、印度和其他幾個國家的申請流程正在進行中。

經過訓練的 AI,不具備真正的創造力?

有關 AI 發明人身份的爭論,讓人們重新去審視一些問題,尤其是對於創意型產業來說。比如所有權、非人權(non-human rights),甚至還可以延伸到: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了「人」,而其他實體卻沒有?

就像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猴子自拍案」:印度尼西亞雨林中的獼猴使用攝影師 David Slater 留下的相機拍了一張自己的照片,並在網際網路上風行一時。David Slater 將這張著名自拍照置於一本影集中,出版後卻招惹了麻煩。

美國動物權利組織 PETA 代表猴子起訴了 David Slater 和出版公司 BlurbInc,PETA 試圖證明「猴子擁有自拍圖片的版權」,但根據美國版權局的規定,只有人類的拍攝照片才享有版權,PETA 的案子也被最終駁回。

所以,自拍的猴子應該擁有版權嗎?

2019 年 9 月,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開始就智慧財產權法和 AI 的擬議框架徵求意見。其中最關注 AI 和智慧財產權法的參與者就包括蓋蒂圖片社 (Getty Images) 這樣的媒體組織。他們提到,AI 系統已經在沒有適當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並使用其來生成圖像或新聞內容。

蓋蒂圖片社認為,「這類工具並不具備真正的創造力」。這類工具在創造新作品之前,必須經歷一個用以往作品數據的訓練過程。

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種結果。今年 1 月,國內首例人工智慧生成文章作品糾紛案審結。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裁定,由人工智慧生成的作品亦有資格獲得版權保護,被告方上海盈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網貸之家」網站)因此前未經授權複製了由騰訊開發的智能寫作輔助系統 Dreamwriter 所撰寫的文章,需向騰訊公司支付 1500 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

自去年開始,美國專利商標局就「AI 專利」方面的政策進行公共意見徵集,包括發明人資格、披露規則等問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有關「AI 專利發明人」的爭議將會越來越多,這也將成為對全球法律體系的一項嚴肅挑戰,其中的「灰色地帶」耐人尋味。

參考連結:https://www.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vaed.483404/gov.uscourts.vaed.483404.1.0.pdf

https://www.vice.com/en_us/article/5dz44b/this-guy-is-suing-the-patent-office-for-deciding-ai-cant-invent-things

相關焦點

  • AI「創意引擎」的發明申請專利遭拒,被問:到底什麼叫「創意」
    美國一位計算機科學家發明了一個人工智慧系統的「創意引擎」,而且,也成功完成了幾項發明。然而,當他準備將兩項發明提交申請專利時,因為將「創意引擎」列成了發明人而遭到了拒絕。專利局提出質疑:到底什麼才叫「創意」——而這,也成為了這場爭論的核心。
  • 華為搶佔5G先機背後:一位科學家和他的二十年「冷板凳」
    這位貴賓既不是世界領袖,不是億萬富翁,也不是戰爭英雄,而是一位相對不知名的土耳其學者,名叫埃達爾·阿利坎(Erdal Arıkan)。整個典禮過程中,他坐在那裡,身著一套不太合身的衣服,仿佛一個普通的戲迷,突然被推到百老匯舞臺上成為主角。然而,埃達爾·阿利坎並不普通。十年前,他在資訊理論領域有了重大發現。
  • 患上乳腺癌後開發AI診斷模型,MIT女學者獲「AI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出爐!那麼這位首屆「AI諾貝爾獎」得主,究竟有何厲害之處?2018年,她正式成為「Susan Komen」基金會學者,一個由51位專家組成,專注於乳腺癌研究的美國規模最大的乳腺癌組織。很快,就在去年,她就發現了一種名為「Halicin」的抗生素。
  • 怎樣讀懂特斯拉專利,專利體系和專利符號解讀
    美國將用於武器的核材料和原子能排除在專利法保護的範圍之外。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專利局都不保護軟體、商業方法、網際網路方法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唯獨美國保護類型中包括這些方法。植物專利,美國對植物領域的發明格外重視,不僅將植物專利單獨列出,而且在申請和保護方面作了很多專門適合於植物發明的規定。
  • 蘋果再度贏得滑動解鎖專利案,但和「專利流氓」們的戰爭還沒結束
    企業和「專利流氓」之間的無限戰爭2011 年,蘋果從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獲得了滑動解鎖的專利,該專利名稱為「通過在解鎖圖像上執行手勢來解鎖設備」,擁有極其廣泛的適用範圍,不過這也引來了「專利流氓」的注意。「專利流氓」公司大多指那些不提供任何產品和服務,依靠專利授權和專利訴訟賺錢的公司,Zeroclick 就是一家典型的「專利流氓」公司。
  • Nature首次「博士後」前景調查:計算機、數學學者最樂觀
    僅1/4學者對前景抱有積極態度,其中計算機學科、數學學科最樂觀。只有7%的人認為他們的工作前景要比前幾代科學家要好。那麼具體結果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而這當中有17%的人表示「極為消極」。另外,女性有58%的人持悲觀態度,要比男性的53%要高。
  • 2018 年重磅復盤:中國產出全球 25% AI 論文、政府署名 AI 論文...
    2016 年,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院教授,前谷歌首席科學家 Yoav Shoham 決定退出「AI100」的領導小組,並和 Ray、Erik、Jack 和 Kelven 等人開始領導、開發一項旨在及時跟蹤並反映人工智慧當前發展的現狀的一個指標體系——AI Index。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在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27 日公布了 2018 年圖靈獎的授予結果。ACM 將本屆圖靈獎頒給了深度學習領域,並且讚譽三位獲獎人為「深度學習之父」。「人工智慧是現在所有科學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也是社會上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ACM 主席 Cerri M. Pancake 說,「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由三位奠定基礎的深度學習領域內的最新成就。」「只要口袋裡有智慧型手機的人都可以切實體會到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技術進步,這在十年前是無法想像的。
  • 機器之心「AI00」十一月最新榜單:兩家國內公司新上榜
    我們深刻地理解在沒有專業用戶反饋的情況下所做出報告的質量局限性,所以希望用工程界「Agile Development」的理念來對待我們的報告,不斷收集專業反饋來持續提升報告質量。人工智慧是一個永恆命題,我們不僅會把「100 家公司」這個主題持續做下去,還會陸續開展其他主題。這個過程需要人工智慧領域不同的參與者加入進來。
  • 藍洞起訴網易吃雞遊戲侵權;網易回應「第五人格」直播專區取消;網...
    PUBG 官方在起訴的同時提交了一份多達 155 頁的 PDF 文件,文件中詳細例舉了網易旗下遊戲的「抄襲證據」,包括建築、載具、武器、裝備等。PUBG Corp 起訴網易的消息,從去年 11 月開始就一直流傳,如今實錘終於落下。網易隨後發表了一個聲明,聲明中說了好幾點,簡單來說,就是網易的《荒野行動》和《終結者 2》不但沒有抄襲,並且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將啟動正式維權。
  • 喜霧發布「尼古丁 X」技術,系尼古丁鹽發明人最新科研成果
    中國深圳,2020 年 4 月 8 日;美國聖何塞,2020 年 4 月 7 日 — 領先的新型菸草提供商喜霧(Myst Labs) 今天舉辦線上全球新品發布會,公布其最新技術研發成果「尼古丁 X」。這是喜霧創始人邢晨悅博士繼發明尼古丁鹽之後的新一代專用於電子菸的尼古丁技術。
  • 200 年來,科技圈那些「硬核女神」
    當你看到「程式設計師」這個詞時,腦海是不是浮現出一個男性形象?的確,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部門裡男性員工佔了 80% 以上,這讓我們幾乎把「程式設計師」和「男性程式設計師」之間畫上了等號。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的第一位程式設計師其實是一名女性。在並不久遠的七十年前,計算機編程還被認為是非常女性化的職業,在隨後的三四十年裡女性一直是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本屆論壇會議以「『後』積博發,鵬城展翅」為主題,圍繞 IT 產業核心技術、網絡空間科學、人工智慧以及博士後科技創新的機遇等熱點問題,邀請了深圳市政府領導、計算機學科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深圳地區高校、企業代表,以及有突出業績的優秀出站博士後代表參會,進行溝通探討。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MPEG LA要求CRISPR / Cas9專利持有人提交材料,以加入與該技術相關的全球聯合許可平臺。  Broad此次做出回應並提交了22項專利,其中包括 13項美國專利和10項歐洲專利,涉及10個專利家族。Broad表示,這一提交也代表了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洛克菲勒大學的聯合專利所有者的意見。
  • 默克首個CRISPR專利獲澳大利亞專利局批准
    領先的科學與技術公司默克(Merck)今天宣布,澳大利亞專利局(Australian Patent Office)將專利權授予該公司,而這一專利涉及在面向真核細胞的基因組整合方法中採用CRISPR(規律間隔成簇短回文重複序列)。
  • Science評論「抵制Nature子刊」事件:AI研究者熱愛arXiv?
    這份由多位 AI 領域的著名學者籤署的請願書,不僅僅是對開放獲取的學術環境的呼籲。它不僅譴責了封閉式獲取的訂閱期刊(例如 NMI),還包括那些向作者收取費用的出版社:開放獲取的期刊是免費閱讀的,但需要研究者付費才能發表文章。而籤署者呼籲更多的「零成本」開放獲取期刊。
  • 「趣談」永動機為什麼無法「永動」?
    在歐洲,早期最著名的一個永動機設計方案是13世紀時一位叫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來的,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達·文西也設計過類似的永動機模型,但是這類試圖打破槓桿平衡原理的設計都沒有成功。李奧納多·達·文西制訂計劃和建成了主流社會數百年都不會去構想的機器。李奧納多·達·文西為研製樂器、液壓泵、可反轉的曲柄機制、有鰭的迫擊炮彈和蒸汽大炮製訂了詳細計劃。
  • ACM班×姚班,計算機「黃金一代」邁進巔峰之門
    ACM班取名源於國際科學教育計算機組織——美國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有影響力的計算機組織,計算機領域最高獎——圖靈獎由該組織設立和頒發。這也寓意著ACM班一開始設立的目標就是「培養計算機科學家」。
  • 帕斯卡計算機:第一臺受專利保護的計算機
    帕斯卡機享有諸多第一:它是第一臺投入生產的計算機、第一臺商用計算機、第一臺受專利保護的計算機、第一臺被寫入百科全書的計算機等,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帕斯卡研發計算機的初衷,是為了減輕父親繁重的稅務計算負擔。
  • 「獨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出任Pony.ai首席顧問,將打造自動駕駛...
    剛剛從加州矽谷飛回北京的Pony.ai的高管團隊剛下飛機便趕來赴約,拜訪最頂級的學者和科學領袖、華人唯一的圖靈獎得主、中科院院士姚期智先生。對於Pony.ai的CEO彭軍來說,雖然多次見姚先生,但是每次來到他的辦公室前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感覺像來朝聖。CTO樓天城顯得更加激動,博士四年朝夕相處的導師的辦公室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