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為何會被稱為閩?」估計是很多朋友對福建第二好奇的事情,第一件事當然是福建人到底是怎麼說普通話的(此處調侃,切莫當真)……而且「閩(mǐn)」這個字估計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發音,接下來子曰就來說說福建的簡稱為何是閩?
讓我們先來解讀一下「閩」這個字,閩由一個「門」和一個「蟲」組成,相比於門,大家可能對蟲更好奇,那麼「閩」字門裡面的蟲是什麼動物呢?有人知道一個詞叫「七閩九貉」,該詞裡面的「閩」就代表貓,又覺得貓不夠霸氣,就認為是老虎;當然還有一些人認為是各種毒蟲,相信很多人在金庸的武俠劇裡都對閩南人的「蠱毒」「毒蟲」特別有印象……其實這個蟲指的是「虺(huǐ)」,即一種毒蛇的名字。
其實在《山海經》裡就有對虺的記敘,傳說在上古時期,有一種叫虺的蛇,它常年生活在水中,一心想要變強的它,終於在500年後變成了蛟龍,這時候它已經有了龍的基本樣子,但主要的生活區域還是在深潭裡,再過了一千年,它終於成了真正的龍,可以布雲施雨,但是一心進取的它還是不甘於做一條普通的龍,於是再花了1500年的時間從龍變成角龍又變成了應龍,可以看出虺的精神狀態是非常積極向上的。
其實在古時候,福建地區和嶺南的情況差不多,都是炎熱潮溼有瘴氣,蛇蟲鼠蟻多得很,生活在那種環境下的人們自然不會有現在的技術手段,來減少這些動物的危害和幹擾,於是他們就用崇拜的方式,企圖這些蛇蟲鼠蟻保佑自己,不要傷害自己,其中蛇又是最厲害的,而虺又有化成龍的傳說,自然用虺當圖騰,當神明來崇拜就顯得理所當然。
那怎麼成閩的呢?有一種說法是,福建地區的蛇多,被視為神明的蛇經常會蜷縮成一團到門檻那兒,所以就成了「閩」。在先秦時期,古書《周禮》上就出現了「七閩」的記載,主要表示的就是散居在福建地區的部落,而這些部落大多以蛇為圖騰,當然都不一定是虺,還可能是其他種類的蛇。在北宋過後,福建的簡稱為「閩」基本就定下來了!
綜上所述,福建簡稱「閩」中間的蟲應該是指的「虺」,如果對福建有一定了解,也可以在下方告訴子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