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矛盾,失業窘迫,同事冷落,愛因斯坦如何一一克服成就偉業?

2021-01-13 因林聊科技

在許多人心目中,愛因斯坦是科學巨匠,世紀偉人,他必然有超高的智商,必然從小就是學霸,然後靠高智商一路平推碾壓,讀碩讀博,拿諾獎,成為大科學家。

世紀偉人愛因斯坦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愛因斯坦確實有超高的智商,然而他也是人,只要是人,就必然有七情六慾,有成長的煩惱,面臨過親人同事的不理解,有失業落魄交不上房租的時候。但這些,愛因斯坦終於憑藉自己的智慧與情商,一一克服,成就了他世紀偉人的地位。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愛因斯坦是如何邁過去這幾道坎的。

愛因斯坦人生的第一道坎,是父子矛盾。

愛因斯坦對於德國那種軍事化的生活,刻板的教育非常不適應,他想離開學校,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探索宇宙自然的奧秘。對於兒子的想法,愛因斯坦的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非常不以為然。沒有學歷,你工作都找不到,飯都吃不上,怎麼當物理學家探索宇宙自然?愛因斯坦因此和父親產生激烈矛盾,兩人在學校前吵了起來。

父子爭吵

對此,愛因斯坦是怎麼解決的呢?他先是先斬後奏,裝病離開了學校,然後又跟父親妥協,答應去瑞士念大學。愛因斯坦此舉,既有鬥爭,也有妥協,在鬥爭與妥協之中找到了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從此,他得以進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念書,為他日後成為科學巨匠打下了基礎。

愛因斯坦的第二道坎,則是畢業即失業。

愛因斯坦大學時並不是個三好學生,經常翹課,對此,他的老師韋伯頗有微詞,也就沒有為他寫推薦信。沒有老師的推薦信,這讓愛因斯坦找工作時屢屢碰壁,甚至連房租都交不上。

愛因斯坦交不上房租

心中是對成為偉大物理學家的渴望,現實卻是房租交不上的窘況,愛因斯坦備受煎熬。最終,愛因斯坦還是認清現實,先向現實妥協了。他接受了好友格羅斯曼的幫助,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找了份工作。不過,愛因斯坦並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他依然在工作之餘堅持物理研究。經過兩年的沉澱,愛因斯坦終於爆發,他接連發表多篇論文,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如果愛因斯坦不向現實妥協,不先找一份工作餬口,那他根本就沒有時間研究物理,也不會有後來的大爆發。

對此,我們完全可以參考一個反面例子——劉漢青。他在1980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在那個連馬雲都要考三次才能上大學的年代,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然而,大三那一年,他看了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從此迷上了數學,決心要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他全心投入研究,荒廢了學業,最終因掛科而肄業回家。回到家,他並沒有吸取教訓,繼續研究哥猜,到了五十歲,還靠低保度日。

如果劉漢青能學學愛因斯坦,先念完大學,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業餘時間再思考哥猜,那他至少不用靠低保度日,也許還真的有可能在研究哥猜上取得一些成果。

愛因斯坦的第三道坎,則是在一戰的時候。

一戰時,德國政府要求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加入一個新的部門,研發新式武器。普朗克,萊納德,哈伯等著名科學家都籤字願意加入新部門。然而當紙張落到愛因斯坦面前的時候,愛因斯坦拒絕了。他認為,科學家的任務,應該是研究宇宙自然的發展規律,利用這些規律改善人類的生活,而不是利用這些規律來製造武器,互相屠殺。

愛因斯坦拒絕籤字

愛因斯坦這種特立獨行之舉,遭到了同事的冷落。愛因斯坦對此不以為意,忍受著同事的冷眼,胃潰瘍等的病痛,依然在默默堅持研究他的廣義相對論。最終,他推導出愛因斯坦場方程,徹底完成了廣義相對論。三年後,愛丁頓帶領考察隊,驗證了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愛因斯坦自此成為跟牛頓比肩的大科學家。

愛因斯坦那時如果隨波逐流,跟著同事一起去研發武器,那他恐怕就沒有時間完成他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成果,說不定就被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搶先完成,廣義相對論的發現權,就要有一半被希爾伯特搶去。而他那一段研發武器的歷史,也會成為黑歷史,讓他原本光輝燦爛的科學巨匠形象,蒙上厚厚的陰影。

幸好,愛因斯坦堅持了科學家應有的良知與正義,最終成就了他世紀偉人的地位。

良知,正義,遵紀守法,這是普世價值觀,然而,許多人在利益面前,隨波逐流,逐漸迷失了自己,最終等到惡果出現的時候,這才懊惱不已。如果他們能像愛因斯坦那樣,有著自己的堅持與底線,也許他們的成就,就可以遠遠高於現在。

父子矛盾,失業窘迫,同事冷落,這些普通人經常經歷的坎,愛因斯坦都遭遇過。愛因斯坦跟常人不同的是,他不僅有超高的智商,也有超高的情商,最終他憑藉著自己的高情商,一一邁過這些坎,成為了舉世矚目的科學巨匠。

網友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邁不過去的坎,能否從愛因斯坦身上汲取到智慧,把這些坎邁過去?

相關焦點

  • 父子矛盾,失業窘迫,同事冷落,愛因斯坦如何一一克服成就偉業?
    就必然有七情六慾,有成長的煩惱,面臨過親人同事的不理解,有失業落魄交不上房租的時候。但這些,愛因斯坦終於憑藉自己的智慧與情商,一一克服,成就了他世紀偉人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愛因斯坦是如何邁過去這幾道坎的。愛因斯坦人生的第一道坎,是父子矛盾。愛因斯坦對於德國那種軍事化的生活,刻板的教育非常不適應,他想離開學校,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探索宇宙自然的奧秘。對於兒子的想法,愛因斯坦的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非常不以為然。
  • 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之間的矛盾?
    當我或同事離開所在公司,誰還會在意我的之前的付出?我能做的只是將我的本職工作儘可能地做到極致,偶爾幫幫同事可以,經常幫便罷了。因為工作不是我的全部,工作之餘我要做回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還要休息,恢復體力和精力。被加班是與同事發生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我們按照公司既定的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辦事,也不會發生什麼較大的摩擦。
  • 聰明跟成就成正比嗎?他智商碾壓愛因斯坦,為何成就一般?聊泡利
    ,現在我們看到的所謂愛因斯坦智商值,是一個叫布贊的西洋棋大師,他把不同時代的天才,按照他們的成就啊影響啊等一一打分,然後把打分匯總,再轉化為智商。理科成績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智商,從這份成績單以及日後的成就推算,愛因斯坦的智商必定很高。但是,愛因斯坦的智商,絕對沒有高到什麼智商兩百,古往今來排第六啊之類那麼誇張的地步。在真實的科學史中,就有這麼一個物理學家,他的智商完全碾壓愛因斯坦,讓愛因斯坦因為他的質疑而惴惴不安。然而,他在物理上的成就,卻遠不如愛因斯坦。他,就是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
  •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如何克服光速並穿越世界的?
    大約100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了一些具有開創性的聲明,談到了在太空中高速飛行的人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關於他們將如何「體驗」時間的問題。雖然大多數人認為時間是恆定的,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證明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物體會相對於它周圍的環境移動得很快。一個人在穿越太空的速度越快,那麼他對時間的感知就會變化得越多。這種現象被稱為時間膨脹。
  • 在未來,能夠比肩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應該做出什麼成就?
    這就像愛因斯坦想當年做的就是牛頓曾經做過的一樣,只是比牛頓研究的更深了。對同樣問題的不斷地深入研究,這也體現了真理的相對性特徵。另外,他們研究的都是基礎和影響全局的根本性問題,這也是愛因斯坦和牛頓之所以成為最偉大科學家的根本原因,否則,如果只研究局部和非根本性問題,只能算普通科學家。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們曾經研究的是些什麼問題,也就知道未來的愛因斯坦需要做出什麼樣的成就。
  • 智商跟成就成正比嗎?他們都比愛因斯坦聰明,為何成就卻不如他?
    ,然而,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名聲,地位,都不如愛因斯坦。他的科學成就,可以概括為朗道十誡,這十大成就涉及物理學各個領域。愛因斯坦儘管在智商上不如三人,但因為愛因斯坦從小就拉小提琴,音樂的訓練充分開發了他的右腦。這讓他在直覺,想像力上要遠在一般物理學家之上。1887年,麥可遜莫雷做出了著名實驗,證明了光速不變,以太不存在。這跟經典物理學是矛盾的,當時整個物理學界都蒙圈了,許多物理學家,如洛倫茲,就對原有的理論做了修補,提出了洛倫茲變換,這種狀況持續了十多年,也沒有大的突破。
  • 愛因斯坦如何對待子女?令人意外,顛覆了愛因斯坦形象
    經過六年戀情,愛因斯坦與米列娃於1903年正式結婚,兩人一共育有一個女兒、二個兒子,之後二婚愛因斯坦沒有子女出生。那麼,愛因斯坦如何對待他的子女們,他們又有何人生經歷?長女:麗瑟爾·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與米列娃墜入愛河之後,兩人如膠似漆,被愛情衝昏了頭腦,以至學業直線下降。1900年,愛因斯坦的考試僅以中等水平通過,米列娃未能通過。
  • 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3個孩子中卻有2個精神異常,這是為什麼?
    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光電效應,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身上從不缺榮譽鮮花,也不缺爭論。 不過愛因斯坦的家庭生活狀況,了解的人就相對少一些了。愛因斯坦有過兩個妻子,第一個妻子是米列娃·瑪麗克,第二個妻子是艾爾莎,艾爾莎既是他的表姐,又是他的堂姐。而愛因斯坦的3個孩子,都是米列娃·瑪麗克所生。
  • 我國有沒有科學家,成就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他相提並論?
    文/濤聲依舊我國有沒有科學家,成就超過愛因斯坦,或者和他相提並論?有很多網友非常的疑惑,迄今為止中國有沒有超過愛因斯坦,或者說可以和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的中國科學家呢?首先我們來看看愛因斯坦的成就,愛因斯坦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創建了狹義相對論,是公認的世界偉人,也是繼伽利略以及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 雖曾被B站冷落,但為了《緣之空》續作,社長克服困難入駐B站!
    本以為是日本限定,Sphere不想跟B站玩,結果真相是當時社長聯繫過B站,但是被B站冷落沒有得到回覆,代理銷售也就不了了之了。雖說如此,不過我想喜歡這款紀念品的粉絲應該通過代購的形式搞定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B站似乎拯救不了二次元,阿里才是真正的二次元核心,比起和陳總交涉,倒不如找馬老師聊聊天。可惜社長沒去找馬老師,還是選擇了B站。
  • 愛因斯坦相對論手稿真跡將在臺灣展出
    新華社臺北1月11日電(記者喻菲 李凱)愛因斯坦親筆寫下的科學史上最著名的質能公式手稿真跡、廣義相對論手稿、他獲得的諾貝爾獎章以及許多從未曝光的書信檔案將在臺北展出,觀眾將有機會了解這位科學天才不為人知的一面。
  • 量子力學家的矛盾,是怎麼被愛因斯坦化解的?
    這個問題波爾和愛因斯坦曾相互爭論。波爾認為量子的不確定性或者隨機性,這個是本質的。但是公開出來的很多文章說愛因斯坦是站在對立面的,最著名的話就是「上帝不能扔骰子」,這種隨機性是直觀的,但是本質上還是具有某種確定性。後來我查資料發現,他們之間的矛盾,通過愛因斯坦非常高的智慧基本解決了。
  • 簡簡單單理解「相對論」,原來愛因斯坦也「失業」過?
    而愛因斯坦就是其中最耀眼的星星。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於一個德國的小醫院,剛出生的愛因斯坦就和其他的嬰兒有區別,因為他的腦袋實在太大了,年幼的愛因斯坦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17歲時就考入了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
  • 愛因斯坦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大腦有關還是後天努力有關?
    愛因斯坦的「天才」揭秘像愛因斯坦那樣取得偉大成就的人,肯定具有與生俱來的天賦。但事實上,愛因斯坦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他認為相比天賦,好奇心與後天的勤奮以及鍥而不捨的追求更加重要。大學時代多項成就1895年,愛因斯坦從慕尼黑的盧伊波爾德大學輟學後,在義大利米蘭的父母身邊悠閒地生活了一年。之後,他來到瑞士蘇黎世,參加了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結果因為語言和生物的成績不佳而落榜。但他尤為出色的數學和物理成績引起了該校韋伯教授的關注,便同意他來學校旁聽物理課。
  • 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創造性從何而來,為什麼他與眾不同
    愛因斯坦在做出最重要的發現之前並沒有在學術界任職,26歲時還處在學術邊緣,而他後來的成就卻改變了整個世界:關於時間和空間、物質和能量,這些傳統的看法都因愛因斯坦的觀點而改變了。縱觀歷史,這種事情的發生是極小的概率,而這個極小的概率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很值得我們探討的事情,比如說:愛因斯坦的創造性從哪來,他為什麼與眾不同?
  • 愛因斯坦的數學造詣與他的物理成就是否有必然的關係
    最近出了一件新聞,說是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這個確實是非常離譜,這也讓我想起了愛因斯坦的一些故事。許多人曾說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不好,還有的人說愛因斯坦的物理學領域的成就未能繼續向前一步是因為他的數學方面的造詣不高。這都是以訛傳訛罷了,其實並非是這樣的。
  • 1群走錯方向的人,成就了量子力學的偉大,他們的核心是愛因斯坦
    》第1個提出證偽的是愛因斯坦,後來,「證偽主義」由愛因斯坦的粉絲,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發揚光大,現在已經為所有的科學家所認同。以愛因斯坦在科學界的地位和聲望,他有一大幫粉絲和追隨者。而且他這幫粉絲和追隨者裡面人才濟濟,個個都非同凡響。
  • 愛因斯坦聰明絕頂,一生養育3個子女,有2個有精神病,問題出在哪
    期末考試的時候,愛因斯坦勉強及格,米列娃則慘遭掛科,想要補考的時候又發現自己已經懷孕,最後只能選擇休學回家。回家後的米列娃成為了愛因斯坦背後的女人,經常在他做研究的時候提供幫助,愛因斯坦因此讚揚她為自己解決了不少數學難題,因為米列娃在大學時主修的就是物理和數學。
  • 愛因斯坦過不去的門檻
    」啟發了量子糾纏現象的發現,因為「愛因斯坦一羅森橋」啟發了宇宙蟲洞的研究,因為「E=mc^2」啟發了原子彈的發明,因為「與玻爾量子力學不完備性爭論」促進了量子力學大發展,等等,無法一一列舉。從這裡我們看出了愛因斯坦的神性背後也有許多致命的局限性!這正是為什麼愛因斯坦受世人愛戴的原因!愛因斯坦也是人,一個有神性有缺陷性的高尚偉人!愛因斯坦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愛因斯坦是一個機械唯物主義者,是一個自發的樸素唯物主義者,不是一個自覺的辯證唯物主義者。愛因斯坦沒有生活在骨子裡天生有辯證法基因的國度一一社會主義中國。愛因斯坦的樸素唯物主義觀念形成主要來自斯賓諾莎等人的著作薰陶。
  • 《追捕祝融星》| 愛因斯坦如何摧毀了一顆行星
    這個系列講座的主講人是他們的一位新同事,這位尚年輕的男子走到房間前方,掏出他的筆記——僅僅是幾頁稿紙,就開始了演講。 這位年輕人便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當天的演講以及隨後一周進行的又一次演講,成就了這位20世紀最偉大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