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我們生存和更好地生活下去的重要保障。從學校到社會,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參加工作。在我們剛步入崗位時,經常會受到上級和老闆的不公正的待遇,這時候我們往往會選擇忍耐,因為自己初來乍到,對職場的規則一切都不熟悉,抱著學習的心態,吃苦受罪也就堅持下來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發現:即使你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仍然避免不了被加班或同事關係處理不當的問題。可以說,工作中與同事間發生點摩擦在所難免。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毛澤東
我最初進入職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這事不歸我管,你去找……」事情真的不歸他管嗎?有時候也未必,只是他不願意受麻煩幫你解決。如果你在私營企業上班,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最後,我發現自己也變成那樣的人。我們每天上班辛苦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為了每月的薪水。認真拼命地幹和正常的混日子工資並不會多發或少發,遇到與崗位不相干的工作為啥要頻頻伸出援手?這其實就是現實, 也是真實的職場環境。

有人會說你這麼做不怕有違工作初心?我可以負責任的講,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度的,我不可能做個老好人,一天到晚忙的不可開交,做本職工作之外的瑣事,這種工作狂犧牲的是自己的身體和事業,得到的可能僅僅是別人的些許感謝。當我或同事離開所在公司,誰還會在意我的之前的付出?我能做的只是將我的本職工作儘可能地做到極致,偶爾幫幫同事可以,經常幫便罷了。因為工作不是我的全部,工作之餘我要做回真正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還要休息,恢復體力和精力。
被加班是與同事發生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我們按照公司既定的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辦事,也不會發生什麼較大的摩擦。以我為例,被加班的情況是這樣的,因為崗位僅有一人,休假期間,仍需去公司處理緊要業務,這時候加班通常在2小時左右,為義務加班。當然,我的崗位平時工作量不算太大,加加班也能勉強接受。可是,在自己的休假期是去公司辦理緊要業務,有同事明知道你今日休息,仍為了方便自己要求我為他辦理非緊要業務,這時候我義務加班心情本來就不爽,拒絕他後便被其冷嘲熱諷,有說我飄了的,有貶低的,也有罵娘的......是的,我做個老好人幫同事辦理確實是舉手之勞,但是同事是否考慮休假之人被公司事務纏身的無奈和痛苦?所以我在休息期間被加班肯定寧願少一事不願多一事的。

有時候,明明自己沒做錯事卻被同事惡語相向,心裡很受委屈,挺不是滋味的。這時候我建議大家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做好本職工作
從工作角度來看,本職工作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公司對僱員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才不會被他人抓住把柄,說理時才會有理有據。從薪資角度來看,我們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對得起老闆的報酬;從職場晉升來說,能得到晉升機會的人,肯定是本職工作做得優秀的人。

二、向上級領導反映
同事之間的摩擦,多為工作方面的問題。比如,有的工作人員不按流程辦事,我行我素;工作量大,心情不好容易與同事發生爭吵。如果這些摩擦與同事協商後無法解決,這時候就需向上級反映問題,請求上級管理者出面協調,給出中肯的解決方案。
三、無視同事的謾罵
同事大多不會設身處地的站在我們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他們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利益能否得到保證,關心自己的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一旦有未知原因受阻,不管三七二十一劈頭蓋臉先罵一通。他們這麼做的除了表達自己的不滿,更多的是想讓我們生氣。所以這時候需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掉進同事設給你的對話陷阱,只要我們堅持自己正確的處事原則,我們就當沒聽見就行。退一步來說,我能認識同事,也就是工作上的關係結識,下班後誰也不認識誰,這麼想就更沒必要斤斤計較了,我們也就釋懷了。

四、工作之外做回真正的自己
在職場工作久了你會發現,工作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當我們的事業來做。從老闆的角度來看,我們做的工作其實是幫助老闆成就事業。而下班後的我們,才是真正的自己,此時我們應該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那才是可以發展成自己事業的正確途徑。

說到最後,我們和同事都在一個單位上班,為了各自的生活都不容易,我們能方便他們就方便一下。在工作中我們也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想想別人的難處,儘量不要得寸進尺,多次麻煩他人,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和休息。
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事事順心!
關於如何處理與同事矛盾的做法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