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比以前窮,將來會更窮

2020-12-05 華夏經緯網

臺灣人比以前窮了,這是不爭的事實。自前年起,韓國的國民所得就超越了臺灣,現在臺灣是穩居四小龍之末,甘之若飴沒人大驚小怪。「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了去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臺灣平均每戶可支配的所得較前年增加了0.4%,但是去年消費者物價上漲了2.3%,兩下折算臺灣每戶的實質所得減少了1.9%。今年的情況肯定更糟,油電大幅度調漲,帶動其它物價上漲,大家會更窮。主計處也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愈拉愈大,最高收入群與20%最低收入戶相比,差距已經上升為7.45倍。

 

前景更不看好,主計處把今年的民間消費成長率下修到1.7%,下修今年的民間投資成長率為0.45%,比年初公布的3.6%相去甚多。老百姓沒錢了,吝於消費,企業界因為環境不好,今年的投資計劃個個卻步,臺灣的經濟面臨著由「停滯膨脹」走向「慢性蕭條」的危機。整體經濟只靠外貿盈餘苦撐。

 

現在一般的臺灣家庭,幾乎家家都處在入不敷出的窘境。四口之家父母都工作,除了日常生活的開銷,再加上房貸,子女的補習費用等等,每月十萬元完全不夠用。情況緊逼就盲目的刷信用卡救急,以為頭過了身子就能過,最後的結局是卡債纍纍,一百萬元的債務拖久了要背上數百萬連本加利的欠款,走投無路,全家燒炭自殺的事件幾乎每天見報。最近花蓮發生滅門慘案,劉志勤一家五名子女在自己家中遭到捆綁殺害,劉氏夫婦下落不明,迄今找不到破案的線索,警方調查只發現劉志勤欠債一千多萬元,殺子然後自殺的可能很大。六年來臺灣自殺的人數猛增,成為嚴重社會問題,多數尋短見的原因是債務纏身,一時看不到希望,走上絕路。

 

不久前臺灣舉辦了「世界防止自殺日」會議,各宗教界領袖都與會發言,呼籲自殺事件在臺灣的嚴重性、迫切性已不容忽視。「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出席了這場會議,在席上被某宗教領袖當場搶白,指當局對自殺現象過於忽視,責無旁貸又不勇於負責,蘇面色鐵青悻然離去。

 

現在的臺灣當局,絕對不承認臺灣民眾負債自殺的現象應由當局負責。自新政權上臺之後,新貴們發家致富的如過江之鯽,又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他們過得很好哪有什麼負債尋短見的憂慮?媒體不斷爆料,揭發珠光寶氣的吳淑珍拿了價值幾百萬的SOGO禮券,又努力搜集別人的發票領「國務機要費」,駙馬爺內線交易玩股票賺錢、關說官位拿酬金等等,「第一家庭」領著頭幹,撈的不亦樂乎。最近又有「立法委員」指出,連德高望重的「司法院長」、大法官翁嶽生,也涉嫌鑽法律空子,辦理退休時每月多領十二萬元的退養金。翁嶽生曾緊急向馬英九救援,希望那兩位國民黨籍「立委」不要召開記者會揭發此事,一切好商量。結果慢了一步,消息已經為各媒體所披露。

 

這些現象都讓老百姓看在眼裡,他們心中所產生的怨氣與日俱增,如同以慢火燒著一鍋熱湯,隨時會噴出來。

 

倒扁運動中的群眾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婦女所佔的比例異乎尋常的高,近六成五,婦女群中多是家庭主婦和職業女性。合理的解釋是臺灣的婦女們深受這「愈來愈窮」的切膚之痛,她們每天要面對捉襟見肘的窘境,再目睹這批新貴的飛揚跋扈,實在忍受不下去了,大家走上街頭抗爭。「臺灣媽媽」對上了「臺灣之子」,她們的韌性最強,兒子忤逆媽媽,勢無天理!

 

追本溯源一切又回到老問題,是誰使臺灣變窮了?經濟學者、國際投資評機構、美國、歐洲在臺商會一致認為臺灣企業的競爭力依然很強,臺灣人民的素質非常優秀,但是外商及臺商對投資臺灣一律缺乏信心,關鍵因素就是現在的臺灣當局貪瀆無能,政策反覆,朝令夕改,有哪家企業敢冒這個風險?扁當局閉塞傲慢,處處以政治掛帥,不懂經濟又鄙視專業人員的意見,臺灣人為貪瀆腐敗的當局付出昂貴的代價,大家一天比一天窮是必然的結果。而情況還在惡化。(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經理)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臺灣諷刺漫畫家「老培」:以前中國窮還被教育是中國人,現在為什麼...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臺灣哪座城市正宗「又老又窮」?網友回應超心酸
    中國臺灣網10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日前批評,民進黨執政20年讓高雄變的「又老又窮」,引爆藍、綠不同意見的辯論。韓國瑜粉絲團小編王律涵上政論節目,狂嗆「敵方陣營的心跟高雄一樣又老又窮」「長大之後才知道你們這些大人有多噁心」,更掀起一波高潮,「又老又窮」已經變成2018流行語。
  • 臺灣作家感嘆:臺灣窮的只剩小吃業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2月6日報導,全球景氣不好,臺灣受創特別嚴重,經濟增長主要只靠內需撐場,不少人紛紛轉戰這塊市場。對此,臺灣財經作家狄驤感嘆,他近來聽到見到太多朋友,包括工程師、醫生等轉戰餐飲小吃業,「難道臺灣真窮到只剩下小吃業?其他行業都要滅絕了嗎?」
  • 臺灣漫畫家:大陸窮時我們認同是中國人,何況現在?
    老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環球時報:您的作品在島內會不會受到「獨派」的攻擊?老培:其實我在島內不算很有名,可能也跟我想傳達的東西不太主流有關。在我社交媒體上留言的,主要是一些立場相近的人。我自己也很少會去攻擊別人,與那些在網絡上為了政治議題罵來罵去的人相比,我還算客氣的。
  • 李玫瑾教授:「窮孩子」這些特徵明顯,很容易被人一眼就看穿了
    文|啞鈴媽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爸媽辛苦一生,無非是為了孩子將來過得好。可惜,家庭條件特別差的爸媽,他們養育出的孩子卻逃不出窮的「標籤」。在這些窮孩子的身上,有些特點非常明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 人越窮,越不要和三種人聯繫,否則一輩子都是窮命
    在一個人越窮的時候,越不要和以下三種人聯繫,否則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再翻身,很多人都不注意這種細節,自己窮的時候針對自己交的朋友,也不做一個篩選,其實假如你對自己太懶散的話,那麼很容易被身邊的朋友給害了。尤其是你沒有錢的時候,更不要和這三種人聯繫,要果斷地斷絕來往。
  • 臺灣專家:大陸人很窮,買不起我們的車!對此,網友也是積極回應
    臺灣專家:大陸人很窮,買不起我們的車!對此,網友也是積極回應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經濟收入不斷提高,買車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情了,要說到買車很多人肯定是想買一臺自己喜歡的,外觀時尚、寬敞大氣、性價比高、省油的車輛,但小編想說一句做夢可能就能買到,家用車哪有這麼好的,要是多花點錢還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
  • 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遠離那些最不可深交的人
    文/北叔 常言道,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人,寧可各種佔別人便宜,也不願讓自己吃一點虧; 覺得別人給自己幫助都是理所應當,而自己卻從來不捨得為別人付出一點點;總是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一昧抱怨命運的不公。
  • 「精緻窮」的人,原來都中了哪些圈套?
    01「精緻窮」一直在為商家的指南下買單在《奇葩說》的節目裡,有個辯題叫: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詹青雲的站隊選了正方,「精緻窮」有錯。反方辯友說,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買單,是自己的自由。沒有錯。書中提到幼鵝效應和「錨定」,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而「錨定」是船會隨著沉錨定在那裡。是指人們傾向於把對將來的估計和已採用過的估計聯繫起來,同時易受他人建議的影響。商品不一定和成本有關,也不一定由供求關係來定價。商家給出的隨意貨物和價格,我們很少質疑它們的合理性。
  • 在物質上我們可以窮一點,但是在精神上我們絕對不能窮!
    曾經聽過一個男人是這樣說女人的:「大齡女人更天真」。她們不需要真金白銀,不需要赤膽真心,一句好話,就能把她們騙得團團轉。聽到這樣的話,你是否覺得心涼呢?其實,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著。只是我們曾經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女人「心窮」的典型體現。
  • 李安:臺灣電影很窮,大陸片子不如市場好
    但是臺灣電影卻一直都是單打獨鬥,鎖在自己的世界裡流血、流汗,活得很苦。臺灣電影大部分都很窮,沒有錢去請好萊塢的人,所以我常常都勸臺灣的電影人,應該多和大陸合作,學習大陸在電影工業尤其是商業電影工業方面的經驗。」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
  • 人千萬不要喊窮,看完你就明白了!
    佛說:貧賤之人,必有貧賤之心和貧賤之嘴。生活中,我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老喊窮。殊不知,喊窮是很損福報的一種行為。如果養成了喊窮的習慣,必然是後患無窮的。一個人,越喊窮,越窮;心越窮,越不得翻身。人千萬不要喊窮,越喊越窮很多人其實並不窮,但是總喜歡在別人面前誇大自己的窘迫。< a href="http://mp.weixin.qq.com/s?
  • 哈佛研究:太忙或太窮會讓人變傻
    於是在意識中,便留下了「人懶會變傻,變傻會貧窮」的基本認知。但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卻告訴大夥: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在資源(錢、時間、有效信息)長期匱乏的狀態下,對稀缺資源的追逐已經壟斷了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於讓他們忽視了更重要更有價值的因素,從而造成心理上的焦慮和資源管理的困難。
  • 註定是「窮命」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質,很真實
    導語:人的一生,總是在努力和打拼中,不斷證實著自己的價值和能力。每個人都希望可以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也正是這樣的理想督促大家不斷奮鬥。上天通常總是比較公平的,當你認真付出一分的時候,總會有著屬於自己的收穫。
  • 俗語「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是啥意思?有無科學依據
    俗語「娘送女,窮到底;姐送妹,窮三輩」是啥意思?有無科學依據現如今中國的農村還流傳著很多民間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一些地方文化的標誌,很多標誌都是一些生活智慧的體現。所謂的入鄉隨俗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而且,在很多農村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習俗和文化。
  • 一項顛覆三觀的研究:「窮」不但會改變你的基因,還會影響下一代
    文|秘籍君「窮」到底有多可怕?它能限制你的消費水平,影響你尋找結婚伴侶,甚至決定你能夠享受的醫療條件。但是,你知道嗎?關於「窮」有一個更加可怕的事實,就是:「窮」不但會改變你的基因,還會影響下一代。如果人貧窮,貧窮帶來的高壓狀態,就會使體內的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會限制基因的表達。再簡單一點來說:經濟狀況不好,給人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人容易出現負面情緒,或者影響人的營養狀況、生活環境等等,都會改變基因。至於,「窮」還會影響下一代,可能是窮的人,無法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條件,生活的窘迫,讓孩子從小感受到了生存的壓力,他的基因表達,也容易面臨和父母一樣的狀況。
  •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
    俗語「人抖窮,樹抖死,男抖窮,女抖賤」,看完別再不知道了!俗語就是一種說法通俗但是道理深刻的短句。而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留下來告誡後輩們的話,從小我們聽到過很多俗語,就像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這些都是有著一定依據的。
  • 真精緻,精緻窮,生活中你會怎麼選擇呢?
    有人說:窮就是窮吧,哪兒能多精緻呢?那不叫精緻!叫窮講究!你家的鮮花能做手鍊項鍊啊?那能戴半天?有錢有品位的女人,我也沒見誰帶個花環出來丟人現眼!我想說,用鮮花穿手鍊項鍊什麼的,是挺講究的,內心浮躁、貧乏的人還真穿不出來、更別說穿出精緻的花串。枷鎖戴的時間會比較久,尤其是精神、心理和認知上的。
  • 研究發現,長期太累或太窮,人會變傻
    特別忙和特別窮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過多將注意力花在追逐稀缺資源上,從而引起認知和判斷力的全面下降。所以,長期保持忙碌的狀態人會變傻嗎?該研究的主導者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Sendhil Mullainathan,主要合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Eldar Shafir。此研究論文曾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基於此研究的新書《稀缺:為什麼擁有太少後果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