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臺灣電影很窮,大陸片子不如市場好

2020-12-06 Mtime時光網


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委會主席李安接受採訪,點評臺灣和大陸電影

 

  時光網訊 因擔任第五十屆金馬獎評委會主席,李安近期接受了不少媒體採訪。在談到臺灣和內地電影時,他說,「臺灣電影現在幾乎只有兩個類型,一種是蔡明亮、侯孝賢這種很悶的文藝片,一種就是那種我形容不出來的片。像《賽德克·巴萊》這種電影太少了。」而大陸電影,「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不過,進步是有的。「大陸的電影現在不再是閉關拍攝了,我看見很多大陸的投資商和海外投資商合作,邀請一些海外的技術人員來幫忙,從這些合作裡學習人家的工業流程,慢慢完善自己。但是臺灣電影卻一直都是單打獨鬥,鎖在自己的世界裡流血、流汗,活得很苦。臺灣電影大部分都很窮,沒有錢去請好萊塢的人,所以我常常都勸臺灣的電影人,應該多和大陸合作,學習大陸在電影工業尤其是商業電影工業方面的經驗。」

 

  臺灣電影·很窮

  「大部分臺灣電影都讓人想睡覺,不要為了錢降低電影的質量」

 

  「臺灣電影內在結構不健全,很難讓人感覺「非你莫屬」。所以這次沒有拿到最佳劇情片也是好事,讓臺灣電影知道自己還需要很多努力。一部電影無論你要給予觀眾什麼樣的內涵,首先它得精彩。《爸媽不在家》(本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是一部內涵很豐富的電影,講的東西是很枯燥而且煩悶的金融風暴,但是電影卻很有趣味性,格局也比較大。對比起來,《郊遊》的後半部分很精彩,但前半部分讓人想睡覺。其實,大部分臺灣電影都讓人想睡覺。

 

  臺灣電影大部分都很窮。像蔡明亮他們拍電影,都是東湊湊西弄弄,自己再掏出來一點,反正也沒什麼票房,但是可以拿獎。而剩下的那些所謂的商業片因為有老闆在投資,雖然只投了少少的錢,但是卻不允許他們有任何失敗,所以導演承受了很大的票房壓力,就不去求質量了。

 

  不要為了過度追求藝術去拍那些沒有劇情讓人很想睡的電影,也不要為了錢去降低電影的質量,拍一些莫名其妙的片子。電影本身是一件需要時間去沉澱的工作,你認真地、坦然地對待它,它就會「反哺」你,反之,它就會「反噬」你。總的來說,我希望臺灣電影越來越好。」

 

  大陸電影·虛浮

  「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

 

  「大陸的市場非常好,現在好萊塢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討論大陸的市場,而前幾年大家都在想怎麼把片子送去日本。我這麼說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坦白講,大陸的片子不如市場好,這幾年都沒有太好的電影,甚至可以說很多都很爛。當年日本的市場很好,但是日本也有一批很好的國際級導演,現在在國際上還屬於TOP級,大陸基本上沒有這種導演。

 

  可能是因為市場太好了,很多電影投放到市場裡就會有很好的回報,所以大家都變得比較虛浮。大陸的導演很有意思,有的人喜歡孤芳自賞,有的人特別喜歡吵架。但我覺得電影這種東西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導演只不過是這種藝術和觀眾之間的媒介,如果你自己都沉澱不下來,那你媒介給觀眾的這份藝術肯定也無法讓人感動。」

相關焦點

  • 李安解讀電影《臥虎藏龍》,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李安回臺灣拍《飲食男女》時,閱讀了王度廬的原著小說《臥虎藏龍》。這本小說以前只有四川電視臺在20世紀80年代拍了部電視劇,和一部少有人知的臺語片《玉嬌龍與羅小虎》。在李安看的武俠小說裡,最喜歡白羽的小說,其次就是王度廬。李安所以在拍影片《理智與情感》時,便讓由徐立功代表洽購《臥虎藏龍》的版權。
  • 臺灣專家:大陸人很窮,買不起我們的車!對此,網友也是積極回應
    臺灣專家:大陸人很窮,買不起我們的車!對此,網友也是積極回應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經濟收入不斷提高,買車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是一件難以辦到的事情了,要說到買車很多人肯定是想買一臺自己喜歡的,外觀時尚、寬敞大氣、性價比高、省油的車輛,但小編想說一句做夢可能就能買到,家用車哪有這麼好的,要是多花點錢還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 主任 李培森:合拍我覺得現在比較多,大傢伙對題材的認同以外,大家互相都看到雙方的優勢,因為我們的優勢,我們的資源,我們的廣告承載力很大,電視臺多嘛,也就是一部片子我們兩個要合,大陸是個很大的市場他們看好。一個我們人才,人才比較多。一個我們不管從編劇、從演員、服裝、化妝、道具、攝像、錄音、美術,我們都有一批很好的人才,有一些相當水準的人才,這是一個。
  • 賈樟柯主持李安馮小剛對談:電影好久沒改了
    已經體驗過10幀4K3D的賈樟柯導演形容畫面逼真,簡直能看清毛孔,但在這種銀幕上,包括主演喬-阿爾文和李安兒子李淳等在內的各位演員演技和顏值都遭到嚴苛考驗,賈樟柯導演還頗有興致地「八卦」,在片中飾演比利姐姐的克裡斯汀-斯圖爾特為了演這部戲特地去做皮膚保養。因此,在聽說範冰冰是素顏出演《我不是潘金蓮》時,李安讚嘆了三個字:「好傢夥!」
  • 這是一部:論類型是愛情,論題材是家庭,論本質是生活,的好電影
    有時候,生活和烹飪是一樣的道理,需要用心去投入才能做出一份好味道,果然最後又是爸爸放大招了,不要小瞧爸爸啊!老爺子說自己的生活不能像做菜一樣,材料齊全了才下鍋;而這部電影也像是做菜,這裡一點料,那裡一點料,加起來便全是生活的滋味了。這大概是李安最好的劇本了吧!細膩又不造作,極品好電影。論類型是愛情,論題材是家庭,論本質是生活。
  • 看過李安的《綠巨人浩克》,終於明白《雙子殺手》為什麼失敗
    作為導演,李安的電影成就令很多同輩後生望塵莫及。作為公眾人物,李安一貫謙和的態度讓人不忍心批評。但是,看完最近上映的新片《雙子殺手》最大的感覺還是:失望。也許,我們對喜歡的導演會不自覺地寄予過多希望。一、李安兩部商業動作片失敗的最大原因是電影節奏和劇情推進上。《綠巨人浩克》前半段松松垮垮,後半段太過頻繁的動作場景,有一種泛濫感,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 李安,著名導演,他的這8部作品讓人如痴如醉,第一部直戳淚點
    這麼多年李安對於乖乖仔的審美一直都沒什麼變化。早期的李安擔當不起電影大師的稱號,卻已是電影人裡最優秀的生活觀察者。他不僅願意面對真實,更懂得呈現先鋒的真實。拋去第一層似乎荒謬的意思,對中西文化衝突的處理,遠不及推手來的有力。李安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是多元的,這部片子簡直就是我們的軟肋,每次看都是同樣的感受,同樣的地方依然落淚。
  • 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靈媒」李安,靈魂屬於中華,光影屬於世界
    在組織各界人士為中國民族電影繁榮發展獻計獻策的研討中,有的專家學者提出,為擴大傳播效力,可考慮請一些有影響力的導演來拍這類題材的電影,如請李安這樣的導演。這以後,我們與李安導演的團隊,就多部民族題材影片進行了合作與籌拍工作,如《大興安嶺》、《成吉思汗的白雲》等。
  • 獨家|李安:做《雙子殺手》也是「泥菩薩過江」,希望能拋磚引玉
    在美國電影市場裡成長起來的李安,對其推崇的主流電影形式產生了疲憊感。他對這種長期一成不變的電影套路,實在是有些「看膩了」。《比利·林恩》在美國市場收穫的反饋差強人意,這讓65歲的李安內心感到不安,反倒是國人對《比利·林恩》的熱情讓他看到了希望。相比較美國市場,電影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是短暫的。這使得中國電影得以站在世界電影巨人的肩膀上再攀高峰,觀眾的審美熱情也在上升階段。這對在電影工業叢林裡冒險的李安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安慰劑!而在技術上,國內也很支持他高幀數格式的放映。
  • 以人骨鑄劍,金庸、李安也要登門拜會的臺灣第一鑄劍師,一生的心願只為將手藝傳承下去
    「我用刀劍,    打造生命的紋路。」
  • 臺灣漫畫家:大陸窮時我們認同是中國人,何況現在?
    來源:環球時報「老培」這個名字並不為許多大陸網民所熟知,但以漫畫形象「藍精靈」「哥布林」出現的國民黨和民進黨相關諷刺漫畫,對於關注兩岸網絡輿論生態的人來說並不陌生。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
  • 《綠巨人》導演李安簡介
    導演:李安  英文名:Ang Lee  出生地:中國臺灣  生日:1954年10月23日  學歷: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系1983年畢業  主要作品:  《推手》1991年,《喜宴》1993年,《飲食男女》1994年,《理智與情感》1995年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但大陸經濟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臺灣經濟規模偏小,產業門類不齊全,最好還是參與到大陸經濟的「雙循環」體系中來,以謀求經濟發展的空間。23日,臺灣「全國工業總會」官網轉載了臺灣《工商時報》一篇社論,開門見山提出大陸正積極推動「雙循環」經濟發展,挖掘內部廣大市場和消費潛力。臺灣擴大內需產業的「內循環」也有相當的必要性。
  • 臺北已不如大陸二三線城市?原因究竟出在哪
    與大陸京滬等大都市限制人口規模相比,臺北市則是鼓勵人口遷入,到頭來這裡的人口不增反降,引發外界質疑。 柯文哲當市長這6年來,臺北市政雖然沒出什麼大紕漏,但也沒什麼太大的發展,不僅在東亞、東南亞都市中掉了隊,即便放在臺灣島內,近年來的各項發展指標也不出色。 初到臺北的大陸民眾,想必對這裡市容的老舊印象深刻,跟心中所預想的「發達」、「繁華」有很大的落差。連柯文哲自己都承認,「臺北的市容現如今已經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
  • 大陸影片、人員暫停參加金馬獎,「禍根」去年就已種下?
    那麼,沒有大陸電影人參與的金馬獎,現場還能不能「熱鬧」起來?數據可以說明一些東西。有統計顯示,去年金馬獎的23個影片獎項及個人獎項當中,6部大陸電影共獲得16個獎項,佔比約61%;6部臺灣地區電影獲得8座獎項佔比僅34%;1部香港地區電影獲得1座獎項,佔比4%。即便不看數據,從去年「發言風波」後金馬獎執委會主席李安尷尬的笑容上,我們或許也能推知一二。
  • 在漫威電影宇宙之前,李安的這部《綠巨人》怎麼了?
    就算在這部《無敵浩克》中,也沒有像其他超級英雄電影一樣,講到綠巨人是如何誕生的。其實早在2003年,李安就曾執導拍攝過一部《綠巨人》,講述了綠巨人的誕生史。李安的這部《綠巨人》主要關注了綠巨人的誕生和在此過程中的布魯斯·班納的心理變化,他把綠巨人當成一個弗蘭肯斯坦式的怪物來處理,影片比較沉悶,沒有超級英雄電影應有的豪爽打鬥,鏡頭對準了布魯斯班納的心理刻畫。
  • 孩子喜歡看的十部電影,難得的好片子,適合陪孩子看!
    故事還不錯,美國的特效做的真是好,動物形象表情咋做的那麼逼真咧!要做其中哪動物的話,我會選蜘蛛夏洛特,離老鼠遠些,嗯,對老鼠還是有恐懼。3、《ET外星人》;重看才發現這部講童年的電影長大後真的就變成了我的童年回憶,現在才明白那句反覆出現的「stay」的含義,它是我們希望青春年少可以永存的呼喚。現在的小朋友長大後看到「怪奇物語」也會是同樣的感慨吧。
  • 臺灣人在大陸: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臺灣《旺報》17日刊載文章《第一份工作在大陸 不全然是好事》,文章作者是一名曾在大陸航空公司工作的臺籍空乘人員,她回憶了曾與她共事的另一位臺籍空乘捏造學歷、專注人際而非做事等行為,寫道「從她身上我看到了一些現象,其實,臺灣人根本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如果沒有經過良好的教育跟環境,其實臺灣人跟大陸人根本沒有任何差異。」
  •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怎樣走進美國市場的
    在奧斯卡的歷史上,代表最高榮譽的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曾有幾次被美國以外國家的電影摘得,如1988年義大利導演貝特魯奇因執導的《末代皇帝》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獎,2001年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獲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等四項獎。非英語的美國以外電影獲最佳影片獎,《寄生蟲》是首例。
  • 專業分析《雙子殺手》的技術優缺點,李安不愧是個電影試驗師
    資深影迷圈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看李安電影的人有兩種:李安的資深影迷和文藝青年。作為一個華語電影大師,李安擅長拍攝劇情片和文藝片,偶爾也會拍打打殺殺的商業電影,比如正在上映的《雙子殺手》。熟悉這部影片的觀眾知道,《雙子殺手》的創意構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迫於技術限制,電影僅限於文本層面的構想,後來故事幾經流轉,最後落到喜歡實驗電影新技術的李安手裡。經過一系列的優化組合,《雙子殺手》聚集了導演李安、編劇戴維貝尼奧夫、演員威爾·史密斯這樣的好萊塢頂級主創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