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在路上的意義: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入圍名單揭曉

2020-12-05 澎湃新聞

2019年1月11日,英國僅存的旅行文學獎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The Edward Stanford Travel Writing Awards)揭曉年度入圍名單。42本題材、體裁各異的旅行書將參與角逐包括旅行文學、地域小說、旅行回憶錄、烹飪寫作、兒童旅行、攝影及繪圖書在內的六大類別的圖書獎項。據悉,最終獲獎名單將於2月28日在倫敦漢諾瓦廣場舉行的頒獎儀式中公布。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是目前極受出版界及國際讀者重視的旅行文學獎,其中,作為壓軸獎項頒出的「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書」由來已久。它是1980年創始的託馬斯·庫克旅行文學獎的延續,當託馬斯·庫克旅行文學獎在2004年停頒後,該獎項在英國作家俱樂部成員威廉·杜曼的贊助下重獲新生,更名為「杜曼旅行文學獎」,後於2015年被納入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體系中,用於表彰過去一年裡成績斐然的作家以及深刻、有追求的旅行者。

根據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官方網站中公布的短名單,今年的「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書」將會在以下六本書中產生(部分書籍的中文譯名由本文作者暫擬):

《跳舞的熊:關於懷舊的真實故事》/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

Dancing Bears: True Stories About Longing For the Old Days / Witold Szabowski

自保加利亞加入歐盟後,有著數百年歷史的馴熊師職業和「跳舞熊」表演項目不再合法,而那些從嬰兒階段就被釘上鼻環、進行動作訓練的棕熊,也從馬戲團被移送到動物保護園區,開始新的生活。本書的敘述起點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保加利亞吉普賽人的馴熊傳統,歐盟境內最後的跳舞熊被解放的過程,以及跳舞熊對於自由身份的不適應,似乎都與書中記錄下的東歐人的真實生活處境一一對應,緊接著,作者把敘述進一步引向何謂自由,如何完成從不自由到自由的身份過度,以及如何行使自由這項自然權利等命題上來。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來自波蘭,是一位屢獲殊榮的新聞記者及報導作家。這本書的寫作素材來源於他在2006年至2013年間於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塞爾維亞、烏克蘭多國搭車旅行期間的觀察。人們面對自由民主體制下的迷惘、不適,對於前蘇聯時代生活方式的集體緬懷式的表達,讓他渴望繞過那些普世價值觀已給出定論的答案,去探索自由的兩面性,解讀自由背後的艱辛、挫折、代價。對於國內讀者來說有個好消息是,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在2018年10月由衛城出版社印發,譯者為林蔚昀。

《遠方的燈光:歐洲邊界的逃離與避難:歐洲邊境》/ 丹尼爾·特裡林

Lights in the Distance: Exile and Refuge at the Borders of Europe/ Daniel Trilling

新聞記者丹尼爾·特裡林在這本書中匯集了他此前完成的多篇難民報導的精華。他的採訪地點有時是在保加利亞、希臘、義大利的拘留營,有時在德國偏遠城鎮,或是在西西里島郊野。所選擇的主人公每一個都帶來一段令人難忘和心碎的故事:為了離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又或者為了逃避暴力、貧窮,來到數千公裡外的歐洲尋求庇護,為此,他們可能不得不持假證件搭飛機,藏匿在卡車底部穿越沙漠,劃著充氣船越過大洋……

但這些只能被稱作苦難的序曲。丹尼爾·特裡林從他的採訪對象身上看到,流離之路遠未終止。隨著面對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爆發,以自由、寬容、尊重人權為主軸的歐洲價值觀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考驗,歐盟各國邊境的高牆正在緩緩築起,難民行動管控系統不斷升級,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沒完沒了的「檢疫隔離」,不得不生活在監禁和混亂當中。書中還披露了更多關於難民生命受到威脅、人權被踐踏等等觸目驚心的內容,很難說是大自然還是人類本身構成了最具敵意的屏障。這讓作者不禁發問,管控難民的行動究竟能帶來什麼利益?冷酷地對待難民的國家,是否有一日也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國民?

《奧斯曼奧德賽:失落帝國之旅》/ 阿勒夫·斯科特

Ottoman Odyssey: Travels Through a Lost Empire/ Alev Scott

《奧斯曼奧德賽》是女作家阿勒夫·斯科特繼《土耳其覺醒》之後的第二本書。她講述了一場發生在土耳其國境線之外的奧斯曼帝國遺產追蹤之旅,所到之處從科索沃到希臘,從黎巴嫩到巴勒斯坦,總計包含12個國家。

阿勒夫·斯科特尋訪的重點,與其說是奧斯曼帝國留下的物質文化遺產,倒不如說是社會遺產來得更為貼切。作為一個以寬容和融合著稱的國度,奧斯曼雖然信奉伊斯蘭教,卻接納了基督教、猶太教等各種宗教和流派,雖然也曾經發動過無數次的對外戰爭,卻又成功維持著領土之內的和平與繁榮。借著這次旅行,阿勒夫·斯科特分享了她對於前帝國版圖下文明、宗教、種族多元共存的現狀的新體認。

《萊茵河溯源,從阿姆斯特丹走向阿爾卑斯山》/ 本·科茨

The Rhine: Following Europe’s Greatest River from Amsterdam to the Alps/ Ben Coates

本·科茨的上一本書《為什麼荷蘭人與眾不同》,選擇從荷蘭人喜歡的牛奶、啤酒入手,探討這個國家的隱秘歷史以及近當代社會形態的變化,讀來頗有趣味性。時隔三年,他的新書《萊茵河溯源,從阿姆斯特丹走向阿爾卑斯山》同樣選擇以輕巧的現代視角解讀歐洲文化、歷史及生活方式,只不過把發力點落在了西歐第一大河萊茵河上。

本·科茨從荷蘭境內的萊因河支流出發,抱著城市漫遊者特有的悠哉心態,品嘗著沿途葡萄園和牧場出產的美酒芝士,一會兒划著船,一會兒踩動自行車踏板,一會兒則是坐在奶牛背上翻過山丘,幾乎不費力氣地找到了1300公裡外阿爾卑斯山間的源頭。在記錄沿河旅行體驗之餘,作者用歡脫的語言,繪聲繪影的轉述著不同土地的歷史掌故和神話傳說。這條河流幾乎為它所經過的所有地方帶來巨大財富,也為無數政治家、勇士、藝術家和作家捎去勇氣與靈感,從約翰·勒卡雷到華格納、拜倫和貝多芬。如果沒有萊茵河,也就不會有世界大戰、歐盟、黃金時代、宗教改革、荷蘭繪畫和德國汽車工業。作者的觀點聽起來不怎麼靠譜,卻也讓人無法反駁。

《不可估量的世界:沙漠之旅》/ 威廉·阿特金斯

The Immeasurable World: Journeys in Desert Places/ William Atkins

大英圖書館埃克勒斯獎得主威廉·阿特金斯花了三年時間遊歷於澳大利亞的大維多利亞沙漠、中國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哈薩克斯坦的阿拉爾庫姆沙漠,埃及東部沙漠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索諾蘭沙漠等代表性沙海。在這本新書中,他以獨到的視角和幽默的語言,還原了枯燥與樂趣並存的沙漠行走體驗,同時也用充滿詩意的語言,將地理、歷史、民俗、傳說,以及T.E. 勞倫斯、威福瑞·塞西格、格特魯德·貝爾等探險先驅們的經歷融匯在一起,探討著這片佔據地球陸地表面三分之一的可怕空白,它們之於旅行者的象徵意義。

「對那些跑到極度乾燥的中東去流汗、撒尿、發臭、做夢的旅行者來說,沙漠為他們提供了避難所,讓他們遠離花園般的英格蘭,逃出自己的身體,騰出那麼一段空白,忘記我們身體的繁殖力與不潔汙穢的糾纏……」

「儘管沙漠有著夢幻般的美麗,但在這裡旅行並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被遺忘,而是為了不斷地磨礪自己,直到一無所有。這是渴望成為沙的條件。」他在書中做出這樣的總結。

《停留在此:吉普賽式英國之旅》/ 達米安·勒·巴斯

The Stopping Places: Journeys Through Gypsy Britain/ Damian Le Bas

當達米安·勒·巴斯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他常常聽曾祖母講起她的少女時代,那是一段與馬車、摺疊帳篷、採花和篝火為伴的吉普賽時光。曾祖母的敘述裡有一個讓他印象很深的時間和地點,1939年,漢普郡的送信人牧場,祖母曾說起過,牧場邊緣處有條清澈的小溪,立面有一片永遠生長著毛茛的土地,一個可以在舊木板上跳踢踏舞的「阿欽坦」。

吉普賽人總是稱路邊的野地為「阿欽坦」(Atchin Tans),意思是過夜的地方。勒·巴斯寫道,它們是「像碎片一樣點綴在道路和田野、公路和鄉村之間的秘密地點」。而一個英國吉普賽家庭的家族史就是由成千上萬個「阿欽坦」組成的。

抱著尋根的企圖心,同時也為了更好地了解英國吉普賽人的歷史和他們如今的生活,勒·巴斯開著改造完畢的福特麵包車,帶上睡袋和有限的炊具出發,前往那些祖輩們曾經騎著小馬、開著拖拉機和卡車經過的地方。從馬匹市場到吉普賽人的教堂,從霓燈閃爍的公路邊到長滿蕨類植物的河岸,他用大膽而充滿活力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失落已久的生活方式,留待我們思考在路上的意義。

作家達米安·勒·巴斯近照。Linda Nylind 圖

相關焦點

  •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 地圖與攝影圖集裡的旅行啟示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 地圖與攝影圖集裡的旅行啟示 Melissa 2019-02-14 20:25 來源:澎湃新聞
  •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 喜歡冒險的你不能錯過
    冒險旅行寫作回到了人類旅行的開端和本源。在這樣的旅行中,你無法瀟灑地一呼而過,停下來時在名勝留影,曬個照片。你得藉助簡陋的交通工具(有時就是你的雙腿),耐心地、緩慢地、不無風險地和大地本身,以及其上棲息的植物、動物、人類打交道。但也許也再沒有哪一種旅行方式,能讓你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所在的這方土地。今年的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便選取了幾本這樣的作品。
  • 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 | 六冊兒童旅行書,你中意哪本
    從2015年開始,「斯坦福·杜曼旅行文學獎」開始大規模擴容。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今年的提名囊括虛構和非虛構寫作,涉及旅行文學、旅遊指南、童書、視覺書、美食書甚至旅遊博客,無疑是獎項創設以來類型最豐富的一次。
  • 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揭曉 臺灣影人首度入圍
    昨晚,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提名名單揭曉。臺灣女星劉若英以《後來的我們》入圍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編劇等2項個人大獎,臺灣剪輯大師廖慶松以《小狗奶瓶》與吳方同時入圍最佳剪輯獎。 對此,臺灣《中時電子報》指出,這也是大陸官方去年公布惠臺31條政策之後,首次有臺灣影人及合拍作品報名及入圍,創下紀錄。
  • 2018 WISE 入圍名單揭曉,全球有哪些教育創新項目入選?
    2018 WISE 入圍名單揭曉,全球有哪些教育創新項目入選?發布時間: 2018-04-12 10:00 2018 WISE 入圍名單揭曉
  • 諾貝爾文學獎10月10日揭曉 作家餘華再次入圍提名
    都市快報(記者 潘卓盈)每年十月的「諾獎季」,是文學愛好者特別關心的一件大事,大家競相猜測,誰將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諾貝爾獎官網顯示,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今年最大的看點,是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與2019年獲獎作家,也就是一次發兩個獎。
  • 2019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品牌入圍名單揭曉 在線投票開啟
    無錫2019年9月17日 /美通社/ -- 近日,由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組委會主辦的「2019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品牌評選」入圍名單揭曉。2019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品牌入圍名單揭曉、在線投票開啟 本次評選活動共設「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組件品牌」、「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逆變器品牌」、「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系統品牌」、「中國十大分布式光伏運維品牌」四大獎項,入圍品牌後續將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和客戶打分最終產生獲獎名單,評選結果將於今年11月7-9日在無錫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
  • 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 12位中國作家入圍最初名單
    原標題:諾貝爾文學獎10日揭曉,今年將公布兩年的獲得者[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邢曉婧]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在瑞典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揭曉。因評審機構瑞典文學院的醜聞導致2018年該獎項「輪空」,故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成為本屆諾貝爾獎的最大看點。由此也引發外界對於獎項花落誰家的熱烈猜測。法國國際廣播電臺6日報導稱,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稱,此次重視兩名獲獎者的「協調性」,比如「避免相同領域的文學,或者選出一男一女等」。
  • 白玉蘭獎名單揭曉,中國紀錄片《熱流》獲最佳紀錄片獎
    白玉蘭獎名單揭曉,中國紀錄片《熱流》獲最佳紀錄片獎 2020-08-08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藝術家》《生命之樹》等入圍美國電影攝影獎
    新華網洛杉磯1月11日電(記者 王軍)第26屆美國電影攝影工作者協會獎提名名單於
  • 五名華裔入圍美國布拉瓦尼克國家青年科學家獎
    National Awards for Young Scientists)入圍名單,31名入圍者中有五名華裔;化學、生命科學和物理科學與工程三大領域都有華裔科學家入圍。主辦方表示,2020年共有來自全美41個州、161個學術和研究機構提名的305名候選人,通過專業評審,最終31人入圍最終候選名單。
  • 2019科學儀器優秀新品入圍名單 共計196臺
    日前,本次亦即2019年度科學儀器優秀新產品評選活動已經完成第四季度入圍儀器評審環節。截至目前,經儀器信息網編輯初審、中國科學儀器行業「優秀新產品」網絡評審團初評,本屆「科學儀器優秀新產品」的各季度入圍名單均已公布,共計196臺。
  • 金掃帚獎入圍名單公布,黃景瑜鄧倫榜上有名,李現入選是認真的?
    而目前第十二屆金掃帚獎的評選活動已經開啟了,入圍的名單也終於公布,其中有不少大家熟悉的電影和演員都入榜了,名單讓觀眾們大跌眼鏡,今年這一屆金掃帚獎的看點可真不少呢。入圍演員陣容公布首先在最令人失望的電影金掃帚獎方面,入圍的知名電影有很多,可能許多觀眾都看過,大家心中自然有自己的評價。
  • 布克獎長名單公布:身份多元是否意味著文學的多樣?
    2020年布克獎長名單在英國當地時間昨日公布。同時,布克獎長名單的評選也依舊保持著對「反烏託邦世界」的想像。去年的布克獎由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非裔作家伯納丁·埃瓦裡斯託共同分享,似乎正體現了這兩種閱讀趣味的融合。因此,今年的布克獎長名單雖然推出了許多新作家,但根據小說的內容題材來看,依然以這兩種類別為主。
  • 2020 LensCulture曝光獎名單公布 一名中國攝影師入圍
    2020年2月11日,海外攝影網站LensCulture公布了2020年LensCulture Exposure Awards(曝光獎)的獲獎及入圍名單,中國攝影師何博入選了本年度lensculture曝光獎「評委選擇獎」的名單。
  • 第23屆上視節入圍名單公布 歡樂頌八項提名領跑
    電視劇《小別離》、《歡樂頌》、《雞毛飛上天》  騰訊娛樂訊 5月24日,備受關注的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正式公布。12部曾在螢屏熱播的中國電視劇,獲得了「白玉蘭獎」各大獎項角逐的資格。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二人均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2日,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因在「用於改進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方面作出的貢獻獲獎,他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二人均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
  • 2020年「微笑世界」國際攝影大賽最終輪入圍名單揭曉
    大揚影像club 舉報     2020年「微笑世界」國際攝影大賽最終輪入圍名單近日揭曉
  • 中國數學會揭曉華羅庚獎、陳省身獎、鍾家慶獎:8人獲獎
    中國數學會今天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其中,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及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龍以明榮獲華羅庚數學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戴彧虹、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朱小華榮獲陳省身數學獎。今年獲得鍾家慶數學獎的分別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樊玉偉、首都師範大學的張蕊、西南財經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周嶺、浙江大學的周青龍等4名博士生。
  • 金掃帚獎入圍名單公布,肖戰楊紫鹿晗全入圍,粉絲怒了:什麼破獎
    10月8日,是假期結束的第一天,也是金掃帚獎公布被提名名單的一天。昨天,金掃帚獎公布了今年被提名的各項名單,其中大家最關注的就是最令人失望的男女演員獎。說到金掃帚獎,我們這裡需要多說兩句。金掃帚獎是由雜誌《青春電影手冊》舉辦的,有網友和獨立影評人參與評選,而提名,責是有編輯部的編輯們提名。該獎項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鞭策中國電影。此外,因為這個獎項非常有意思,所以在成立之初,就受到了大家關注,很多人也表示應該有這樣的一個獎項,讓那些拍爛片的演員和導演知道自己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