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回到神秘事務局
我是分享奇怪知識的狼叔
今天,我們接著聊一聊
我們在之前提到過,月球作為太陽系中最與眾不同的一顆衛星,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神秘色彩。月球的存在打破了人類對天文學的認知,它並不像是太陽系中應該存在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有數以萬計數不勝數的大大小小的隕石坑。
但奇怪的是,月球上的隕石坑都非常淺。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如果有一顆直徑16公裡的小行星,以每小時5萬公裡的速度撞到地球上,會撞出一個直徑四到五倍深的大坑,也就是說這個隕石坑的深度不會小於80公裡。
但不管小行星天體有多大,如果是撞到了月球上,都只能撞出一個6公裡深的坑。也就是說,6公裡是小行星撞到月球上的深度極限。
這個隕石坑是目前在月球上發現的最大的隕石坑,它的直徑大概有300公裡,這個直徑是非常大的,相當於從上海到南京的距離。
如果地球和月球都是巖石類的類地行星的話,那麼隕石坑直徑和深度的比大概是1比5。也就是說,如果隕石坑直徑是5公裡,那麼隕石坑的深度應該在1公裡左右。
所以按理說,直徑300公裡的一個巨型隕石坑,應該能產生60公裡的深度,但奇怪的是,這個隕石坑的深度也只有區區6公裡。
阿波羅登月計劃,從1969年一直到1972年,一共進行了六次登月任務,把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這12名太空人回來都報告說,他們在採集月球巖石標本的過程中,用鑽頭最多只能探到月球的2.9米深,再深就已經鑽不下去了。
所以問題來了,隕石坑沒法撞進月球,人類的鑽頭也鑽不進去。這也就側面反映出,月球的外殼非常非常堅硬,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硬度非常高的金屬殼。
如果月球真的是自然形成的,有如此堅硬的外殼,那麼月球內部應該更硬才對。
月球的密度是地球的60.6%,重力是地球的16.5%,都比地球要小得多。現在人類已知所有的自然形成的天體,內部核心都是他們密度最大,最硬的地方,表面反而會松一些。
但月球剛好相反。
月球表面非常硬,內部卻好像是空落落的。
月球上有沒有水?
月球早晚平均溫差非常大,可以達到300℃左右的溫差,又幾乎沒有大氣層,而且月球重力又小,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以人類現有的物理學知識來看,其實是不應該有水的。
但是當年美國的阿波羅15號探測的那個地方,卻發現了一個100平方英裡的水汽團正在蒸發水蒸氣。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這些水蒸氣來自於月球內部。
阿波羅11號,在第一次登月的時候,太空人將一個測地震的儀器放到了月球上一個叫「靜海」的地方。
阿波羅12號登月的時候,又放了帶來一個同樣的的儀器。放在了一個叫「風暴洋」的地方。
1969年11月20號4點15分,在阿波羅12號準備離開月球的時候,他用他登月艙撞擊了月球,這是為了測量月球的震動情況,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為製造月震。
如果月球像地球一樣是實心的。那麼這樣的一次撞擊後,整個震動的持續時間,一般會在3到5分鐘。但是月球從初震到最大振幅用了8分鐘,之後震動逐漸減小,整個震動持續了55分鐘之久。有一種餘音嫋嫋,經久未絕的感覺。
這個實驗可以證明一件事,那就是,月球並不是實心的,它的外面是一層金屬,並且裡面有一些水,它是個空心球!
其實在阿波羅12號以後,人類一直都有做類似的月震實驗。但每一次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震動持續時間非常長。最長的一次是阿波羅13號的實驗,它在離開月球時撞擊了一下月球,當時的月震整整持續了3個小時。
經歷了這麼多次的實驗和觀察之後,我們沒有辦法不相信月球外面是一層金屬殼,裡面有一些水,它是空心的。天體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就不可能是這樣的結構。
那麼只有一種解釋,月球不是自然形成的!我們也就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月球是人造的!
那麼問題又來了,月球究竟是怎麼來的?
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也有地球上稀缺的資源,有著很硬的外殼,內部有水,是空心的,永遠只有一面朝著地球,距離和大小的比例使得月球看起來剛好跟太陽一樣大。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巧合?而且這麼大一個星球守在地球旁邊,就好像它在時時刻刻監視著人類的發展。如果月球是人造的東西,那麼它是誰造的呢?它又為什麼來這兒呢?
其實同樣的疑問,古人也有。
大約1000年前,宋朝的時候,蘇軾曾寫過一首很著名的詞,《水調歌頭》。蘇軾在這首詞裡面,他就問過明月幾時有(月亮是什麼時候有的?),把酒問青天(說不清楚,那就舉起酒杯問問老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不知道月球上現在是哪一年?)。
其實,關於蘇軾的疑問,在中國古代普遍存在。因為像月球這麼大的一個星球擺在天上,人類文明不可能不去記載這樣的東西,因為他還會發生日食、月食等古人解釋不了的天文現象。那如果古人在很遠古的時候就觀測到月球,那麼一定會把它記載下來。
但是中國古代有大量關於太陽、金星、甚至包括火星的一些記載。可月球在傍晚看起來要比上述的星球大太多太多了,但是關於月球的記載卻非常非常晚。
晚到什麼時候呢?山海經裡面有一篇叫大荒西經裡面才有記載。
大荒西經裡面說「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沐之。」
直白點的翻譯過來就是: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
帝俊,其實就是中國古代神話裡商朝很有名的一個人物。那常羲呢,其實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嫦娥。很顯然,它結合了嫦娥的神話,嫦娥大約是公元前兩千四百年左右的人物,距離現在大概有5000年左右。
其實不光是中國記錄月球晚,世界上的所有古文明,關於月球的記載都比較晚。最早的也在差不多5000年前。
如果神話故事都是咱們的祖先真正發生過的。但是現在現代人們看來呢都是不可思議的。那如果這些東西他真實存在呢,我們就可以大膽推測什麼呢?
因為人類文明其實存在很久了,包括有文字記錄也很久了。如果古時全世界的人們能記錄太陽,但就偏偏不願意記錄月亮,那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而且當時並沒有什麼科技,可以讓大家串通起來一起不去記錄月亮。
所以整個世界對於月亮的記載都要比較晚,而且出現的時間點也都差不多,那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月亮是從有記錄的時候才突然出現的,大概5000年前左右。
科學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所謂的宗教、神學、包括一些神話,之前人類古文明記載下來的那些關於亞當夏娃、大洪水、關於諾亞方舟、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等等的這些,可能都是真的,只不過以現代人現代文明的視角來看,感覺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它們有可能都是真的。
所以我們就大膽推測,如果月亮真的就是5000年前突然出現,那它來到地球旁邊這一瞬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其實月亮的出現和世界上各個文明都出現的一個故事接上了。因為從古印度、古埃及、中國、瑪雅、舊約聖經、蘇美爾文化裡面,全部都提到了一件事,就是大洪水。
這些神話故事都是說,突然有一天地球發了大洪水。這個時間點和人類記錄月球的時間剛好吻合。洪水從天而降,為什麼會從天而降?因為月球從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