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量子力學基礎研究

2020-12-03 同花順財經

原標題: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量子力學基礎研究

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許金時等人與合作者最近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研究量子力學基礎問題,首次實驗實現了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多重非經典關聯的同時分類。這一成果發表在11月6日出版的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發表了著名的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文章,後來被稱為EPR佯謬。隨著薛丁格和貝爾等眾多科學家對EPR佯謬的深入研究,人們逐漸理解愛因斯坦所指的「幽靈般的超距作用」來源於量子世界的非定域關聯,並且它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量子糾纏、量子導引、貝爾非定域性等層次。另一方面,隨著量子信息研究的興起,各種不同的量子關聯已經成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關鍵資源,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等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李傳鋒、許金時等人將機器學習技術應用於非經典關聯的區分,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在光學系統中製備出一簇參數可調的兩比特量子態。通過只輸入量子態的部分信息(兩個可觀測量的值),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對455個量子態的非經典關聯屬性進行學習,成功實現了多重非經典關聯分類器。實驗結果表明,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分類器能以大於90%的高匹配度同時識別量子糾纏、量子導引和貝爾非定域性等不同的量子關聯屬性,且無論在資源消耗還是時間複雜度上都遠小於傳統判據所依賴的量子態層析方法。

這項工作在實驗上將機器學習算法應用於多重非經典關聯的同時區分,推動了人工智慧與量子信息技術的深度交叉。未來,機器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分析工具,將有助於解決更多量子科學難題。

來源: 安徽日報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學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
    在剛出版的《 自然通訊 》上,發表了一篇科技論文,題為:「將機器學習和量子化學與分子波函數的深度神經網絡統一起來」,科學家們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在當代醫學和工業應用中的新型專用分子的化學計算設計過程中,需要求解一些方程。
  • 「機器學習 + 量子力學」 ,助力探索新材料
    其化學的複雜性意味著,從數學上講,要使用量子力學預測由四元素構成的鉀冰晶石結構在理論上的所有可行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 機器學習助力統計分析依靠現代人工智慧技術,伯爾尼大學化學系 Anatole von Lilienfeld 教授組的博士生 Felix Faber 現在已經成功地解決了這種材料的設計問題。首先,他利用量子力學生成了數千種隨機化學成分構成的冰晶石晶體的預測。
  • 量子機器學習``量子數據''
    機器學習可用於量子數據(與經典數據相反),克服了這些應用程式所存在的顯著速度下降,並為「開發量子系統的計算見解提供了沃土」。已經開發出量子算法來增強一系列不同的計算任務;最近,它已經包括量子增強的機器學習。量子機器學習部分是由Skoltech駐地量子信息處理實驗室首創的,該實驗室由本文的研究者Jacob Biamonte領導。他說:「機器學習技術已經成為查找數據模式的強大工具。量子系統產生的非典型模式被認為無法有效地產生於經典系統,因此在計算機學習任務上量子計算機的性能要優於傳統計算機也就不足為奇了。」
  • 為什麼量子力學被科學家封神?
    1961年,物理學家Eugene Wigner提出了一個實驗——把量子力學應用到一個自己正在被觀察的觀察者身上時會發生什麼?"在上個世紀中期,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斯圖爾特·貝爾教授曾經也像愛因斯坦一樣,對「非定域性」的物理現象不遵從相對論的理論而感到一時不解;但是一直到現代時期,我們的物理學家們並沒有就此放棄過對量子力學的理論研究,這部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曾經受住了來自全世界所有的科學家們量子物理實驗的檢驗和驗證。
  • 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實現了全面的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類主觀意識裡玄妙的第六感和特異功能之外,量子理論作為數字時代的基石,已在電網領域得到實際應用,量子技術亦正在悄無聲息的改變客觀世界。 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方面。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和經典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定理和不可克隆原理所保障,具有經典通信無法比擬的無條件安全性及對竊聽的可檢測性。
  • 量子科技:從基礎到應用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模型 新華社發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  要加快基礎研究突破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量子科技發展取決於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顛覆性技術的形成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 《量子力學在有機化學上的應用》電子書中文版正式上線啦!
    星際旅行、時空穿越、瞬間移動……這些並不是文學創作者們腦洞大開的隨意想像,創作者們都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Quantum
  • 量子力學和量子機器學習緊密相連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看書看學術文章的,從量子神經元到量子力學,再到量子機器學習我也把量子計算機學習梳理了一下。個人覺得比較新穎的地方有:量子力學和量子機器學習緊密相連(以量子神經元為例)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態存儲怎麼計算出來的量子力學之間的關係量子機器學習的模型建立量子物理問題的求解到底是什麼,引起強烈關注以及超過通訊技術的量子力學對量子計算機的影響最重要的,量子技術的革命性,其實在1970s開始就在研究與量子力學相關,也就是電子論量子計算,後來才在物理學中有,比如量子力學標準場論量子材料,從量子力學到量子信息學
  • 「網紅」科學家說的量子力學,已經在電網全面應用
    12月30日,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發起的「『新年悟理』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在京舉行,主講人是被網友戲稱為「專治各種不明白」的「網紅」科學家曹則賢。01、量子技術正在改變世界量子理論的研究和技術應用是全球前沿領域,目前主要有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方面。量子通信是量子力學和經典通信相結合的產物,其安全性由海森堡測不準定理和不可克隆原理所保障,具有經典通信無法比擬的無條件安全性及對竊聽的可檢測性。
  • 量子信息科學基礎量子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量子信息技術是量子物理與信息科學相結合而開發的一門綜合應用學科。「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結果」這一理念是在90年代末才逐漸實現的。「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結果」,意味著量子信息技術始終秉承著發展量子力學的目標,以及擴展其它科學技術的重要使命。
  • 量子機器學習入門科普:解讀量子力學和機器學習的共生關係
    原作:Reena Shaw安妮 編譯自 KDnuggets量子位 出品 |量子機器學習(Quantum ML)是量子力學和機器學習的一門交叉學科。兩者間像一種共生關係,我們可以利用量子計算的力量生成機器學習算法的量子版本,並應用經典機器學習算法分析量子系統。
  • 中國信通院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我國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具備良好的研究與應用實踐基礎,三大領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未來有望進一步取得更多技術研究與應用探索的新成果。針對三大領域的不同發展階段、技術成熟度和應用前景,以分領域和分階段方式,對前沿研究、應用探索、創業轉化、產業推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布局和長期滾動投入也是各國在量子信息領域布局規劃的通行做法。我國對量子信息技術的基礎研究、科學實驗、示範應用、網絡建設和產業培育一直高度重視。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是一門令人感到深奧、違反直覺的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與不可思議。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 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量子力學的能帶理論是電晶體運行的物理基礎,電晶體是各種各樣晶片的基本單元。光的量子輻射理論是雷射誕生的基本原理,而正是該技術的發展才產生當下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然而,電晶體和雷射器卻是經典器件,因為它們遵從經典物理的運行規律。因此,現在的信息技術本質上是源於量子力學的經典技術。
  • 力學所在乾酪根結構的機器學習研究中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力學所在乾酪根結構的機器學習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1-01-06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傳統構建方法通過大量實驗和試錯探索合理構型,效率較低,限制了乾酪根化學-力學性質的進一步研究。  近日,趙亞溥團隊採用機器學習結合實驗數據的方法預測乾酪根組分及其結構特徵。在課題組前期分子結構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結合深部頁巖乾酪根實驗數據,構建了超過10萬組可靠樣本庫,為通過機器學習方法智能化構建乾酪根模型提供了數據保障。
  • 編碼量子力學定律,幾毫秒內模擬分子運動!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佛羅裡達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工神經網絡可以被訓練成編碼量子力學定律來描述分子的運動,這可能會在大範圍的領域進行超級模擬。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理論部門的物理學家、大都會研究員賈斯汀·史密斯(Justin Smith)說:這意味著我們現在可以比傳統量子方法更快地對材料和分子動力學進行建模,同時保持同樣的精確度。了解分子如何運動對於開發藥物、蛋白質模擬和反應化學等潛在價值至關重要,量子力學和實驗(經驗)方法都可以應用到模擬中。
  • 濟南發力量子信息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這意味著,濟南未來不僅要進行量子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還將致力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技術標準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2019年1月5日,由12位院士組成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對該規划進行了討論研究,後經修改完善形成了規劃的徵求意見稿。經先後徵求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等省市有關部門意見,形成了《規劃》正式稿。
  • 機器學習加快了量子化學計算的速度
    量子化學是對量子性質的化學性質和過程的研究,它為現代化學的研究和發現開闢了許多途徑。化學家無需操縱燒杯或試管,就可以通過研究給定原子或分子的電子結構,電子如何在軌道上排列以及它們如何與電子相互作用,來預測給定原子或分子的性質以及它將如何發生化學反應。其他化合物或原子的那些。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量子計算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應用分析
    在此背景下,各大科技巨頭、初創公司、科研機構和不同領域的行業需求者紛紛開展量子計算相關的研究與應用布局,產業生態得到不斷培育、發展態勢良好。2 量子計算技術發展現狀量子計算技術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關鍵技術包含量子處理器的物理實現、量子編碼、量子算法、量子軟體、外圍保障和上層應用等多個環節(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