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酪根成熟度演化動力學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乾酪根作為頁巖油氣生成的主要母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有機碳形式。乾酪根成熟度反映有機質所處地質階段,其演化過程伴隨著油氣生成、吸附、聚集和運移,是評價烴源巖的重要指標。因此,研究乾酪根成熟度的演化規律,探索其時間-溫度-成熟度關係,一直是頁巖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研究方向。
-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鹽湖資源化學實驗室溶液結構課題組與日本福岡大學Yamaguchi研究組合作,採用X射線散射法研究了廣泛濃度範圍內偏硼酸鈉溶液中硼酸根離子的水合及締合作用。 論文連結 Advance In Engineering評論連結 青海鹽湖所在硼酸鹽溶液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
廣州地化所發現生油窗內I型乾酪根分子模型與化學結構躍變
根據有機質來源及沉積環境差異及其物質組成,可將乾酪根大致劃分為I型、II型和III型。典型的I型乾酪根主要母質來源為湖相藻類,該型乾酪根具有高H/C原子比(>1.5),生油潛力最大。已有文獻中對II、III型乾酪根的結構變化及乾酪根分子模型建立有較多研究,但針對I型乾酪根的相關研究較少。
-
變分自回歸神經網絡求解統計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變分自回歸神經網絡求解統計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2019-03-06 理論物理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從更廣角度看,統計物理的基本問題和機器學習中的非監督學習具有天然的聯繫:統計物理中的玻爾茲曼分布對應於貝葉斯推斷的後驗概率;最小化自由能原理等價於變分推斷;尋找統計物理系統的基態等價於最大似然學習等。那麼一個自然的想法是,可不可以用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深度學習方法來推動統計物理的核心問題的進展?
-
力學所在異構金屬動態力學行為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微觀異構(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ing)是提升金屬結構材料協同強韌化水平的新途徑,典型異構包括:非均勻/異質層片、跨尺度晶粒微結構等。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先進材料力學行為研究團隊在異構動態力學行為和極端環境下使役行為等方面取得進展。
-
力學所在基於梯度缺陷的薄壁圓筒吸能主動控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力學所在基於梯度缺陷的薄壁圓筒吸能主動控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6-07-26 力學研究所 面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流固耦合系統力學重點實驗室衝擊與耦合效應課題組提出了基於梯度缺陷的主動控制方法來調控壓潰歷程,並通過賦予不同的梯度參數獲取不同趨勢的壓潰力演化特徵。
-
力學所等在非晶合金低溫比熱波色峰研究中取得進展
力學所等在非晶合金低溫比熱波色峰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1-10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作為玻璃本徵特徵之一,波色峰為理解玻璃複雜的結構本質以及豐富的動力學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口。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德國明斯特大學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合作研究並取得進展。 研究以一系列非晶合金(金屬玻璃)及其對應的晶化產物為模型體系,開展了系統的低溫(1.9-100K)比熱測量。通過細緻分析低溫比熱的聲子和電子貢獻,精確分辨出各拓撲無序態非晶合金的波色峰位置和強度。
-
微電子所在阻變存儲器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納米加工與新器件集成技術研究室在阻變存儲器(RRAM)的傳輸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RRAM是重要的下一代新型存儲器,具有結構簡單、高速、低功耗和易於3D集成等優點。如何精確的測試導電通路內部的載流子傳輸機制是目前RRAM器件研究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微電子所劉明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RRAM的阻變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繼用實驗手段直接觀測到RRAM器件中導電通路的動態生長過程(Adv. Mater.
-
物理所在三維納米結構的加工與應用研究中取得進展
為獲得性能優異的三維納米結構與器件,國內外展開了多種三維納米加工技術研究,主要包括自組裝生長、納米印刷、飛秒雷射加工以及載能粒子束加工技術等,但如何實現三維空間的可控加工和三維納米結構的功能化,仍是具有極大挑戰性的課題。
-
福建物構所在過渡金屬界面催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目前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都制定了相應的氫能發展規劃,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將來有望成為氫能技術應用領域的先鋒。氫氣通常需要通過其它能源途徑製取;電解水作為一種零汙染的制氫方法,具有極高的應用潛力。當前,電解水制氫的最大問題在於電極材料催化活性差,過電位高,造成過多的電能消耗,而國內外學者在電極材料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成分、宏觀結構調控等方面。
-
助力頁巖氣高效開採,納米尺度下有機質的力學性質研究應獲更多關注
王曉蕾等人於2020年《科技導報》第12期刊發了《頁巖有機質納米力學性質研究進展》一文,基於近年國內外關於頁巖有機質納米力學性質表徵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進展,總結了目前常用的表徵技術、力學性質主要特徵及主控因素,並提出了「多尺度」「多技術」「多角度」「多學科」等工作設想與建議。
-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力學所等在多級結構高強高韌金屬動態變形機理研究中獲進展 2018-03-09 力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9-1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字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張忠、劉璐琪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多層範德華材料的彎曲》(Bending of Multilayer van der Waals Materials)為題,於9月9日作為封面論文、主編推薦論文,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地球環境所在陸相129I初始值研究中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地球環境所在陸相129I初始值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8-06-21 地球環境研究所 雖然目前國際上已確立了海洋系統的初始值,且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鮮有對陸相沉積的系統研究,已有的個別報導也是各不相同,暗示了陸地系統的複雜性。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周衛健團隊對黃土高原西峰和洛川兩個經典剖面對碘同位素進行了分析,獲得了約70 m的碘同位素深度分布特徵。
-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家族中的一小部分成員具有破缺的骨架結構,被稱為開環甾體 (secosteroids),其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尚未引起充分關注。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家族中的一小部分成員具有破缺的骨架結構,被稱為開環甾體 (secosteroids),其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尚未引起充分關注。2015年,筑波大學的Kigoshi研究組報導了從海兔Aplysia kurodai中分離的開環甾醇aplysiasecosterol A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7073)。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分離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維慎團隊在二維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氣體分離膜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703959)上。
-
ACS Catalysis 山西煤化所在CO2加氫轉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902課題組針對CO2加氫的研究現狀,重點開展了CO2加氫制甲醇、芳烴、異構烷烴及高品質汽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ChemCatChem等期刊上
-
力學所在納米材料彈性理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鑑於以上原因,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仿生材料與固體的微尺度力學科技組在連續介質力學框架下,基於表面能密度發展了一種描述納米材料表面效應的理論模型,併合理表徵多種典型納米材料的實驗力學行為。考慮納米材料表面的影響,體內平衡方程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只是邊界條件中額外增加了表面引起的面力項。在已有理論中,表面引起的面力與表面應力相關,而表面應力與表面應變符合表面彈性本構關係。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如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由於工作溫度高達一千度以上,金屬基底上往往要沉積或塗覆上一層幾百微米厚的耐高溫的陶瓷塗層以保護內部部件,而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則關係到相關結構和部件的可靠性與服役壽命。一旦塗層與基底之間界面開裂,塗層剝落,暴露在高溫下的金屬基底將很快失效。因此研究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提高二者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一直是工業應用的迫切需求。
-
力學所在多晶材料內耗峰值的尺寸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振動的琴弦可持續很長時間,而某些材料在沒有外部激勵時會很快停止振動,兩者的差異通常由材料內部的微觀結構以及微觀結構的耗散導致,物理上稱之為「內耗」,即固體振動過程中的能量耗散,表徵材料的阻尼性能。作為多晶材料重要的內耗源,晶界力學弛豫會引起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