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2020-07-25 健康界

很多大學的附屬醫院,將 SCI 論文數量與所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作為評價醫療工作者科研能力與職業水平的重要標準。發表 SCI 文章,也是醫生職稱晉升的重要門檻之一。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美國科學情報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 為了文獻檢索而出版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其能夠全面覆蓋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它不僅作為一個索引工具,也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科學研究水平的代表性工具。而一個科研工作者是否能夠得到科研認同,是否能夠聞名於世,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的著作是否是SCI。

在當下的醫療環境中,SCI論文發表數關乎臨床醫生的晉升,甚至足以改變一個醫生的命運。這或許存在不合理之處,但是以影響因子來評估其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有合理的一面。

醫生必須要發表 SCI 論文嗎?

這個問題也是近年來熱議的話題。自從南京大學率先將 SCI 論文引入教授學者評價體系後,國內高校也紛紛效仿,對教師的科研成果發表 SCI 論文提出了要求。醫學院和大學附屬醫院同樣具有科研機構屬性,作為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實際上也承擔了醫學生的臨床教師,從而與高校其他學者一樣,將SCI作為晉升的硬體指標要求。

當時許多醫生極力反對這樣的要求,甚至我們許多衛生主管部門的領導對此要求也持反對意見。反對者認為,醫生只要看好病,發表論文與看病沒有關係,發表 SCI 論文解決不了疾病

這個問題與醫生要不要做科學研究一樣,如果明確醫生要做科研,那麼他們的成果必然要總結、必然要發表。如果研究成果不發表,研究的意義何在?

可漸漸地,SCI論文成為醫生科研能力的評價標準這件事「變了味兒」。

據2014年的一項權威統計顯示,我國發表的論文數量已高居世界第五,但被引用率僅佔全世界的第九位。正如中國科學院韓濟生院士所說:「雖然發表的文章很多,但引用的不多,這個落差充分說明我們的很多文章要麼是趕出來的,水分大;要麼是花錢買來的,含金量不夠。」

數年前,SCI 的創建者尤金·加菲爾德博士與中國公眾的首次見面會上,人們不斷把問題拋給這位 84 歲的「SCI 之父」:你認為中國對 SCI 這樣的使用是合理的嗎?為什麼到中國,SCI 就變了味兒?

但是他的回答出乎大家意料:用 SCI 作為標準,來衡量科研的成果,這也許的確不太合理,但這種現象並不是今天才出現的。40 年前的美國、30 年前的義大利在評審職稱時管理者們發現,備受推崇的「同行評議」評價方法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於是SCI 就成了替代的評估方法。

他堅持,中國目前關於 SCI 的規定,有一些是有意義的。在美國,碩士、博士研究生發表論文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即使對於一半的博士畢業生,畢業後的工作可能與科學研究無關,但如果作為一所「追求很高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質量的大學」,那麼對發表 SCI 論文的要求是很正常的。作為一名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應當是推動我國醫學發展和推進與國際學術交流的主體。

「SCI論文至上」現象正在改變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提出:「SCI論文不能作為臨床醫生職稱考評中一票否決的指標。」他的提案重點圍繞臨床醫生評價制度、醫生職稱考評評估改革。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張澍表示:年輕醫生是中國醫學的未來和希望。而當前問題更嚴重的是,為了發表SCI論文「毀掉」了一批年輕醫生。為什麼呢?一是把過多的精力集中在發表SCI論文上,不好好學臨床;二是有些人寫假文章或是買文章,一旦被發現後,科研學術生涯就毀了。所以現有的晉升職稱需要有SCI論文的制度必須改革,否則就帶來醫生培養的問題。

他說,百姓最關心誰是合格的臨床醫生,誰是優秀的臨床醫生,而不是看哪個醫生發表SCI論文數量多就去找誰看病。為了職稱晉升不得不找人代筆寫論文,我們能說這個醫生道德品質壞到什麼地步嗎?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搜索SCI論文,緊隨其後的搜索項居然是「一篇多少錢」

這一現象正在被改變。

今年2月,人社部發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專業技術人才工作指南。該工作指南中,堅決破除「唯論文」傾向一項提到,對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專業技術人才評審職稱時予以傾斜,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開闢綠色通道,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三級醫院職稱晉升

是否應該以SCI一票否決?

三級醫院職稱晉升,是否應該以SCI一票否決呢?職稱晉升時,能不能先明確不同工作崗位的職責,通過考核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果,來作為職稱晉升的評價指標呢?

7月22日晚,健康界峰會力邀多位大咖,針對這個議題展開了一場「和平辯論」。

正方命題

SCI論文三甲醫院醫生晉升的「必選項」

正方辯手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 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河北衡水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王金榮

反方命題

SCI論文不是三甲醫院醫生晉升的「必選項」

反方辯手

西南醫院皮膚科 主任醫師 楊希川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副主任藥師 金銳

主要論點

你相信有不會寫SCI論文,其他都很優秀的醫生嗎?

寫不出SCI論文,最大的問題是沒時間?

目前,部分三甲醫院對醫生晉升要求SCI+課題,對此怎麼看?

對醫生的科研能力進行考核,是否有其它更合理的方式?

歡迎下載健康界APP收看辯論現場↓↓↓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以下為部分辯論內容:

楊希川:

不是應該所有人都這麼做,三甲醫院尤其如此。

小部分人去做科研,這樣也能使資源集中,而不是目前所有人都要做,最後搞得大家都沒興趣。

我們中國的醫生真的是「吃苦耐勞」。不爭的事實是,現在的很多科研基本都是用下班時間來做的。

……

我認為很多醫生很可惜。他們臨床能力很強,但是因為不做科研就被淘汰掉了。他們本來可以在醫生發揮重要的作用。

王金榮:

本身SCI是無辜的,不要再對它進行鞭打了。這和高考類似,它終究是一個標準,總比沒有標準要好。

你成績特別好,但是不考試怎麼知道你成績好呢?考試成績是證明你成績好的一個評價方式。

……

金銳:

也許有些觀點認為,SCI論文指標不是最合適的,但總比沒有指標好。實際上,這只是不會做飯的人用來定快餐的藉口罷了。什麼是快餐?直接拿一些指標,卡幾個人就好了。至於是否合適,沒那麼多講究了。那什麼是做飯呢?就是根據目標,認真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職稱晉升是關係到每一個人、關係到行業發展的大事,難道不應該認真對待嗎?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思考和設計一些職稱評定體系和評定方法呢?很多時候,職稱評定還不如中成藥重複用藥評定來的複雜。所以,只要認真思考和設計,一定能夠形成適合中國臨床醫生的職稱評定體系。這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

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站哪邊?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來源:健康界

整理:暗子

相關焦點

  • 醫生寫論文沒錯,錯在動機不純
    這幾天,醫學論文撤稿事件鬧得滿城風雨。知名學術出版商施普格林自然旗下雜誌《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作者的文章,稱這些文章的發表者偽造同行評審。此事牽涉不少著名三甲醫院,讓中國醫生把臉丟出了國門。面對網上的冷嘲熱諷,很多醫生感到委屈。
  • 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
    醫生晉升正高認可論文,而公開發表論文要選擇期刊。期刊分為多個等級,包括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國內核心期刊、sci等,期刊不同導致發表的論文,參評正高有了合不合適之分。那麼,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當然合適。sci期刊是國際期刊,在醫學界享有的盛譽非常高。
  • 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與國際學術交流,證明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水準,很多人把目光放在了發表sci論文上。sci論文發表是有難度上,若你寫的論文達不到一定的水準,或者滿足不了發文的規定,哪怕是投稿也是被拒稿。那麼,發表sci論文有哪些規定?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是領域內級別比較高的期刊,能夠成功發表sci論文,代表了個人學術水平非常高,其認可度,要比國內的一些核心論文還要高,在發表難度上肯定低不了,否則無法保證發表論文的質量。總之,sci論文的發表難度非常大。
  • 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
    發表sci論文,要匹配合適的sci期刊。而sci期刊目錄中,英文期刊最多,即我國學者發表sci論文,往往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這需要作者掌握一些比較好的翻譯方法。對於我國學者來說,sci論文比較好的翻譯方法是增(減)譯法、正(反)譯法、轉換法。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首先,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Cover Letter, 即投稿信,是論文投遞時,與論文一起發送給編輯的信件,其目的是讓編輯在閱讀你的論文之前,簡單了解你文章的基本情況。Cover letter是編輯對論文的第一印象,是初步評判你論文是否可以被期刊接收的重要依據。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
    寫sci論文,少不了要用圖片來展現相應內容,就無法避免會遇到上傳圖片的問題。為解決上傳圖片問題,避免因圖片上傳出錯誤,被退回反覆修改,我們需要了解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1、要注意sci論文圖片上傳的方法發表sci論文的期刊不同,對圖片上傳的要求和格式有差異。可能所有圖片單獨放在一個word文檔中上傳,可能是一個圖片一個文檔,也可能是以圖片格式單獨上傳,系統自動把圖片生成在pdf文件中。每個作者應該根據所投期刊的要求完成圖片上傳。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近日,浙江某三甲醫院的徐醫生為評副主任醫師發論文苦惱不已,現在平均每天要做 2 到 3 臺手術,忙的時候要做 4 臺手術,一天站六七個小時是常有的事情,根本沒有精力再搞科研,更別說要在醫學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
    Sci論文查重是sci論文發表前必須的一個環節,主要是為了確保論文的原創性、新穎性是否達到刊登標準,同時也是為了防止有抄襲的行為出現。那sci期刊哪個階段查重呢?下面學術顧問給大家介紹介紹。sci期刊查重都是在作者將sci論文提交給雜誌社後,雜誌社會對sci論文進行三審,三個審分為:初審、覆審和終審。Sci論文查重是在初審階段進行的,往往是將sci查重放在初審的第一位。只有sci論文查重率符合投稿要求後,才會進行接下來的審稿流程。
  • sci論文發表流程
    發表sci論文,不知道流程是不行的,否則完成sci論文發表,要經過幾個步驟,每個步驟做什麼,要滿足什麼要求,準備什麼資料等,都無法理清思路,成為sci論文成功發表的阻礙。那麼,sci論文發表流程是什麼?
  •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
    sci論文online就認可嗎?這個說不準,關鍵是本單位認不認。單位不同,認可sci論文的標準不同,有的online就認可,有的見刊後才認可,還有的檢索後才認可。Online步驟在sci論文見刊和檢索之前完成,是指sci論文線上發表,也是sci論文發表中的一個重要的步驟。sci論文online後,會有相應的DOI號,說明該篇論文成功發表,因為只是線上發表,尚未印刷出版,尚未在web of science檢索到。再加上單位不同,可以採用不同的認可標準,對於sci論文online認不認可上,有了不同的答案。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碩博畢業生等發表sci論文,往往會面對語言的難題,不知道每年有多少篇論文因為英文使用和表達不規範,而被sci期刊拒稿。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許多作者選擇找專業人翻譯,就是不知道收費高不高。那麼,sci論文翻譯怎麼收費?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英輯學術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論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sci論文簡單說可以算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論文,它可以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因此sci論文對於很多作者來說是對自身學術水平的最高認可,國內的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和博士生都是非常重視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
    發表一篇論文,哪怕是一篇普刊,對於選題的創新性也是有要求的,更別說檔次很高的sci一區論文。所以,在定sci一區論文選題或者日常閱讀研究領域發展狀態文獻時,免不了要搜索sci一區論文。那麼,如何搜索sci一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