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寫論文沒錯,錯在動機不純

2021-01-20 環球網

這幾天,醫學論文撤稿事件鬧得滿城風雨。知名學術出版商施普格林自然旗下雜誌《腫瘤生物學》撤銷107篇中國作者的文章,稱這些文章的發表者偽造同行評審。此事牽涉不少著名三甲醫院,讓中國醫生把臉丟出了國門。

面對網上的冷嘲熱諷,很多醫生感到委屈。有人吐槽,白天做一天手術累得半死,晚上還要點燈熬油寫論文,實屬被逼無奈。因為在現行的職稱制度下,一個醫生要想晉升職稱,手裡拿不出幾篇像樣的國際期刊論文,連門都進不去。所以,如果不改革職稱評審制度,論文造假永遠難除。也有人提出,臨床醫生只要看病就行,不應該搞科研,也不應該寫論文。

聽了這一席話,健康哥也是醉了。其實,醫生寫論文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寫論文的動機不純。一個人為了評職稱,寫不出論文就去造假,就如同餓了就去偷麵包、沒錢就去搶銀行,被警察抓住了還覺得委屈。假如今後醫生都不寫論文,評職稱也不看論文,自然人人輕鬆,皆大歡喜,但是醫學能進步嗎?我們不能因為有人論文造假,就否定寫論文的意義。

臨床醫學包含醫療、教學、科研三個方面,彼此密不可分、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現代醫學是一個標準化體系,不允許有太多個性化發揮,真正拉開醫生差距的不是技術,而是科研能力和人文素養。一般來說,醫生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醫匠」。這樣的人有一定的臨床經驗積累,能看病,會做手術,但永遠在做簡單的重複勞動;第二個層次是「醫帥」,也就是醫學科學家。這樣的人兼具臨床和科研能力,可以在病例積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用創新思維和方法解決問題,因而成為醫學創新的引領者。科研是一名醫生從「醫匠」邁向「醫帥」的基石,科研能力決定醫生層次。如果只重臨床不重科研,醫學很難有突破性進展。

好醫生的標準是什麼?健康哥認為,一個好醫生,首先必須會看病,其次還要會搞科研。既能看病又能搞科研,才是醫生中的「戰鬥機」。打個比喻,一個好廚師,首先要會做菜,其次才是會寫菜譜。如果既會做菜又能寫菜譜,那肯定是「超級廚神」。作為好醫生,會看病是基本要求,會寫論文是更高要求,二者缺一不可。醫生以臨床為中心沒有錯,但如果一味滿足於簡單重複勞動,醫學的創新能力就會衰退。

當然,醫生搞科研,必須立足臨床、服務臨床,而不能脫離臨床。凡是對臨床有用的,就去研究;凡是對臨床無用的,就不去研究。醫生搞科研、寫論文,一定是出於對科學的探索、對臨床的熱愛,而不是出於對名利的追逐。醫生做科研的目的是讓病人受益,而非為自己撈取功名利祿。目前,很多醫生做科研、寫論文的動機不純,懷著一顆功利心,怎能做好人命關天的事?有一家著名醫學雜誌上曾發表文章,介紹了一種不切斷十二指腸的胃空腸吻合術,作者說效果很好。結果,有的醫生照此操作,病人術後反覆嘔吐數年,苦不堪言。這樣的論文不僅是學術垃圾,而且是「殺人的屠刀」。因此,醫生搞科研、寫論文,一定要心術端正,絕不能搞假科研、寫假論文,否則遺害無窮。

在一個葡萄園,採摘葡萄的工人固然可敬,但是如果一個工人在採摘中悟出了釀造葡萄酒的技術,提煉出美味的瓊漿,豈不是更令人膜拜?我們離不開採摘葡萄的工人,更離不開讓葡萄身價百倍的釀酒師。在醫學領域,我們需要專心看病的「醫匠」,更需要具有科研創新能力的「醫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工作室白劍峰)

相關焦點

  • 不寫SCI論文的三甲醫生,活路在哪裡?
    反對者認為,醫生只要看好病,發表論文與看病沒有關係,發表 SCI 論文解決不了疾病。這個問題與醫生要不要做科學研究一樣,如果明確醫生要做科研,那麼他們的成果必然要總結、必然要發表。如果研究成果不發表,研究的意義何在?可漸漸地,SCI論文成為醫生科研能力的評價標準這件事「變了味兒」。
  • 春城晚報:質疑抄襲怎麼就成了動機不純
    因為這個緣故,他們無懼槍林彈雨,卻不敢朝著穢物衝殺。荷蘭殖民軍和他們作戰時,就把屎撅子劈面擲去,使他們望風而逃。王小波講這個故事的語境是,他發現自己在和別人探討純粹的學術問題時,經常遭遇道德方面的非難,這種指責就像飛來的糞便那樣讓他膽寒。筆者之所以想起這個故事,並不是說現在的學術領域已經變成了一個屎撅紛飛的場所,但其中的確有令人膽寒的味道。
  • 學術論文要怎麼寫?
    撰寫學術論文是求學生涯、職業晉升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發表論文或者撰寫職稱論文。那學術論文要怎麼寫呢?我們按部分來進行講解。一、論文主旨:1. 撰寫論文貫穿於整個研究工作,論文工作與研究工作相對應2.
  • 寫論文「四戒」!切記!
    雜,指的是雜亂無章,語無倫次,這類論文最難修改。國人寫文章愛說大話空話,也許是「文革」遺風吧!不知怎地,傳到了年青一代。不少論文喜歡大談自己的研究工作的意義,偏偏文字功夫有限,翻來覆去是那幾句話,惹人生厭。研究意義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一筆帶過就行了。另一個毛病是文章結構雜亂,信手寫來,毫無章法。
  • 如何寫論文的「引言」部分?
    寫這部分是因為每次為新生改寫論文時,都要花些時間為他們講解這個問題。現在寫在這裡,可以給他們提前看看,或者我自己在講解前也預習一下,因為記憶力下降,有時說著說著就斷了思路,不知講哪裡了。常常改寫論文或審稿時,都會發現一些研究生不會寫論文的「引言」(Introduction)。過去,國內中文期刊也不重視這個問題,寫法千奇百怪。多數問題是,寫得很短,或只寫了課題背景。大多數不知道要對參考文獻進行評述,而是隨意將參考文獻引到某幾句話裡。
  • 醫生發論文惹的禍
    於是林誠花了2.4萬元,林誠把自己的論文交給了第三方,對方不僅把論文潤色得「更像外國人寫的了」,還承諾可以幫助發表。           林誠告訴記者,在第三方的價目表上,不同類型的期刊價格不同,「影響因子高的雜誌收費更高」。           「幸運」的是,林誠交給第三方的那篇論文,成功發表在《腫瘤生物學》上。
  • 論文摘要這麼寫,為什麼錯了?
    學術論文的摘要通常只有一段,但核心要點有兩個,一是簡潔,二是全面。二者並不矛盾,簡潔是要求摘要不寫無關緊要的內容;而全面則是要求摘要儘量把與論文的核心論證和相關結論寫明。 摘要的主要內容應採取以「問題—結論」為主導的寫法。
  • 如何寫論文中的引言部分?
    對,沒錯,就是文章最開始的部分!它的英文簡稱是intro,這期咱們聊聊intro那些事!,這有啥,不是很簡單的麼,好像也不重要?就隨便找找文獻,然後抄抄摘要,最後引言不就寫好了麼,但當時按照這個思路做了之後,第一版,被導師噴的不要不要的,遂端正態度,好好撰寫,第二版的時候導師稍微滿意了一下,於是就問:「導師,這個intro這麼重要嗎?」然後導師的回答簡直是出乎我的想像,只見她說:「那必須啊,intro是整個論文最難寫的部分!」(當時內心os:嘿,顛覆三觀了哈!竟然是最難寫的部分?
  • 醫生論文評職稱調查: 制度性的逼良為娼
    王醫生告訴丁香園,現在業界有個現象,醫術厲害的人不寫文章,而寫論文的人往往不看病。有人將此編成一個順口溜,「教授不拿手術刀,學術會議到處跑,著名醫生不坐診,講課費用收腰包。」如此畸形的醫療界現象已然成為常規,醫生正在一步步偏離醫者看病救人的本質。
  • 在職金融研究生怎樣寫論文?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在職金融研究生如何寫論文1.如何選題選題是論文寫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選題不好對於以後的論文寫作工作將會造成很大困難。選題可以從以下一個方向著手:相關專業領域的熱點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純理論問題研究。一般商科類的學生論文可以在前兩個方向選擇,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資料收集比較容易一些。選題必須符合專業方向,能結合目前本專業的熱點問題最佳。
  • 這樣的 SCI 論文不要再寫了!
    據 SCI 資料庫最新檢索結果顯示(至少包含一位中國作者的論文),去年中國科研人員發表 SCI 論文的總數已累計 39 萬餘篇,較 2017 年(33 萬餘篇)約增長 18.2%,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各高校在 JCR 一區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超過 51000 篇,較 2017 年(43000 餘篇)增長約 18.6%。
  • 寫好醫學論文的方法和技巧
    題記一場疫情讓人們更多地了解了醫生和護士這個群體,同樣是疫情讓我對90後的從事醫生和護士職業的人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她們在和病毒鬥爭,以舍小家顧大家的行動,感動了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她們無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 遠程教育本科畢業論文如何寫?
    自考論文的選題可以自己擬定,也可以從指導老師指定的幾個選題中選取,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儘量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 有些同學在選題的時候喜歡標新立異,往往會選擇一些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課題,結果這就導致了後期撰寫論文的時候根本無從下手!
  • 畢業論文的致謝結尾怎麼寫 臨沂的同學這樣寫準沒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論文答辯是畢業前的最後一次考核,所以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畢業論文的致謝結尾怎麼寫。   首先寫致謝詞要明確致謝的目標,主次要分明。   我們都知道,在論文創作的過程中,給我們指導意見最多的就是我們的指導老師,其次是我們的師哥師姐、同學之類的。   還有我們參考的文獻,甚至是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人都給與了我們很多的幫助。所以,致謝詞中要明確致謝的目標,不要籠統帶過。
  • 本科生不寫畢業論文,行嗎?
    摘要 中青快評 回答本科生能不能不寫論文的問題,先要問高校是否做好準備。 最近,「如何評價中山大學新規『本科生畢業論文不能寫綜述類論文』」的話題引發網絡熱議。
  • 論文的引言與摘要有啥區別,應該怎麼寫?
    引言不要插圖、列表,不進行公式的推導與證明。3、引言的字數一般不會太多,一般不超過500字。4、引言不應與摘要雷同,也不是摘要的解釋。引言常常與結論首尾呼應,引言中提到的問題,結論中應該有所解答。一、意思不同1、前言:寫在書前或文章前面類似序言或導言的短文;引言。2、摘要:摘錄要點。二、側重點不同1、前言:前言是論文正文的第一部分,用於介紹問題的背景,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不足(簡要的文獻綜述),以引出自己的研究動機和本論文的意義所在。
  • 為什麼大學生畢業一定要寫「畢業論文」,可以不寫嗎?
    在畢業倒數的幾個月裡,畢業論文成了很多人心裡的痛。看著題目卻不知從何入手,論文字數東拼西湊也達不到要求,文獻的查找,研究方法的學習不禁讓人頭疼。在為論文而苦惱的同時也偶爾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畢業不可以以期末考試的形式進行嗎,為什麼非要寫論文才能拿到畢業證書,順利畢業?不寫不行嗎?
  • 臨床醫生發論文的首選,比 Meta 還容易!
    昨天中午吃飯時遇到了跟我一起進醫院的趙醫生,聊天時得知他去年發了 3 篇 SCI,今年就有機會晉升副主任了,震驚之餘趕緊問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支支吾吾半天才告訴我,他發表的都是回顧性研究的文章,這類文章寫起來簡單,也能得到很多期刊的認可。
  • 科學論文寫作如何寫引言?
    在「引言」部分,說明你的論文中所提出的工作動機,並給讀者交代論文的結構。引言包含四個組成部分,大概(但不一定)分四段:背景、需要、任務和目標。首先,提供一些背景,為那些不太熟悉你的主題的讀者提供引導,並確立你的工作的重要性。第二,說明需求,即指出科學界目前所擁有的進展和人們所期望的進展之間有何差異。這個需求也指明了工作的必要性。
  • 一篇合格的畢業論文長成什麼樣?畢業論文怎樣寫
    支招怎麼寫論文可以有­  但是讓別人幫你寫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學術論文還是學位論文都是在實驗性、理論性和預測性上具有的新的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都該是作者本人或者學術團隊共同完成實驗­  而作者本人要個人進行創作的哦­  寫論文這事兒,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