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地美特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實驗發電成功

2021-01-19 國際能源網

 

7月5日,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併網成功,機組併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標誌著該機組正式具備發電能力。

據悉,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在2016年成立的全新公司,目的是整合地熱發電產業鏈的全行業資源,為我國的地熱利用探索新方法。去年以來,他帶領技術團隊對地熱發電核心技術進行攻關,採用系統化、集成化、模塊化的頂層設計思路,開創了分布式貨櫃地熱發電的新模式。

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地美特貨櫃地熱發電機組是具有實時監控、測量分析、自動控制和保護、數據傳輸等組合功能的智能化電力設備,發電效率高、操作簡單方便、建設周期短、佔地面積少、維護維修快捷便宜,是中國在地熱發電新型技術裝備應用和地熱能源開發利用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陳澤民說:「該項目的試驗發電成功,將推動中國地熱發電產業站上新的起點,開啟了中國地熱發電產業的復興之路,將對雲南乃至全國地熱資源的深層次綜合利用產生重要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新聞—科學網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邁出中國地熱發電新步伐 7月5日,記者從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地美特」)獲悉,該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
    陳澤民董事長在項目現場    7月5日,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併網成功,機組併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標誌著該機組正式具備發電能力。
  • 地熱發電不再高不可攀
    1月12日,全國首個貨櫃式地熱發電站在雲南瑞麗獲重大突破,淨髮電量達到1.2MW,地熱發電的「地美特模式」成為了中國地熱發電產業發展新的裡程碑。  當天,《老楊會客廳》也在瑞麗新年首秀,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主持人楊建國對話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三人圍繞「地熱發電產業新起航」的主題,分享、總結了地美特地熱發電的模式和經驗,解答了關於地美特和地熱發電產業的六大普遍疑問。
  • 地熱發電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
    1月12日上午,在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站,白色的蒸汽飄向蔚藍的天空,發電設備正在將地熱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目前,地美特瑞麗地熱10兆瓦發電站的淨髮電量已達到1.2兆瓦,該電站仍在擴建之中。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日前在蘇州召開的「挪寶集團·2020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分析多國成功經驗後呼籲,中國當務之急是制定實施《地熱法》,對地熱發電上網電價進行補貼,這樣才有底氣說出「中國地熱直接利用世界第一」的話。
  • 中國公司競得肯亞地熱發電項目
    新華網奈洛比12月21日電(記者歐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日前擊敗國際競爭對手,獲得總額約為2.3億美元的地熱發電項目。  中油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和肯亞發電有限公司19日在奈洛比舉行了合同籤字儀式。根據合同要求,中油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將從明年3月為肯方的一個發電站鑽6口井。項目完成後可為肯亞電力網增加70兆瓦的發電量。
  • ...光熱發電、地熱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項目。所有項目應於2006年及...
    文 / editor2020-11-25 08:41:54來源:FX168 中國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符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規劃的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
  • 地熱發電:現實與預期落差為何這麼大
    僅完成規劃目標的3.6%  地熱能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  記者了解到,相比風能、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地熱發電不僅利用效率高,且不受天氣、晝夜、季節影響,可連續穩定地輸出電能。從國際經驗看,平均年可利用可達6300小時,先進機組可達8000小時。
  • 中國再出新型發電裝置「地熱發電」,乾淨、無汙染,不遜於三峽!
    因為科學家們地努力鑽研,電力成功的來到了人們的生活中,電力的到來讓人們在夜晚也能夠享受光明,如今對人們來說離不開的就是電力,不論做什麼我們都會用到電,電力成為生活必需的能源之一。而大家日常使用的電是通過燃燒熱轉換為電能再輸送到每家每戶的,但是我們能夠燃燒的能源是有限的,並不是毫無止境的,肯定會有用完的那天,到時候人們的夜晚又是一片黑暗。
  • 人禍,韓國第二大地震由地熱發電項目引發
    對此,韓國政府今日(20日)公布了調查結果,地震由附近地熱發電站引起,而非天然地震,並將永久停止地熱發電項目,儘快推進當地恢復工作的進行。 據韓聯社3月20日消息,大韓地質學會20日上午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公布了上述調研結論。參與調研團的海外調查委員會對震中附近的兩口地熱鑽井一帶的活動及影響進行了獨立分析。
  • 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原因何在?
    記者了解到,相比風能、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地熱發電不僅利用效率高,且不受天氣、晝夜、季節影響,可連續穩定地輸出電能。從國際經驗看,平均年可利用可達6300小時,先進機組可達8000小時。得益於上述廣闊的發展前景,地熱發電得到《規劃》充分肯定。《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
  • 西藏又一地熱發電項目開工
    9月2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古露鎮地熱發電項目在古露鎮那卡角村舉行開工儀式,色尼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吳佳出席儀式並宣布項目正式開工,色尼區副區長才旺多傑,古露鎮政府、古露鎮那卡角村相關工作人員參加開工儀式。儀式結束後,項目公司召開現場座談會。
  •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12 11:37:4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龐名立   地熱發電(Geothermal Power)是利用地下蒸汽或熱水等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來發電。
  • 新編世界上下五千年,地熱發電,防震玻璃
    不到100年以前,電爐在美國由w·來福·巴爾頓博士首創。巴爾頓的電爐灶像一張矮桌子,下面有短鐵腿,可惜有一個缺點,這樣的電爐看起來很不舒適。C"R-貝林先生是第一個試著使電爐像真正的爐火的人。他的電爐裡有一個紅燈發出淡淡的紅光,有一個坐水壺的三角架,爐內有一個烤箱。後來他又開始製造帶假煤塊或假木柴的電爐。現代仿他的製品的電爐常常非常通真,很難說和室外生的火堆有什麼兩樣。
  • 專家:中國地熱發電技術並不落後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投資開發了7個中低溫地熱電站,從技術層面講,中國在地熱發電方面並不落後。但地熱能的開發需要鑽井、開採、發電等多項技術配套,因此開發難度更大。  中國證券報:目前國際上成功開發地熱能的經驗是什麼?  鄭克棪:國際地熱能開發在1970年前後出現第一個高潮。因為上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第一次石油危機,石油漲價推動各國政府尋找新能源,地熱能作為新能源而被開發利用起來。  一般說來,0-200米的深度叫淺層地熱能,主要用於供暖和製冷。
  • 地熱發電的原理技術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
  • 利用中原油田廢物油水井和深層鹽礦構造,開採鹽腔進行地熱發電
    來源:創業邦濮陽洪峰地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中低溫地熱資源開採和應用的民營企業,對改造廢棄井發電形成了系統的地下、地面技術方案,確定了利用停採油水井開採地熱的技術模式,形成了以鹽層溶腔地熱發電系統、蜂窩式發電技術,地熱有機工質發電系統為核心的洪峰地熱發電技術路線
  • 白城市10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在規劃建設的光熱電站項目中,塔式技術所佔的比例已經超出了槽式技術。綜合判斷,未來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將會是光熱發電的主要技術流派,塔式光熱發電市場前景必將廣闊。》正式下發,明確組織建設一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
  • 地熱能儲量巨大 日本地熱發電有喜有憂
    日本如今有18處地熱發電站,地熱發電能力只有53萬千瓦。龐大的地熱能源深眠著,等待人們去開發。  隨著民眾反核呼聲漸高,日本電力企業紛紛將目光轉向地熱發電,但地熱發電的總量過小,地熱發電僅佔日本發電總量的0.2%,對日本能源的貢獻有限。  所謂地熱發電,通常是指利用從地下2000至3000米處湧出的熱水、蒸汽進行發電的方式。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鑑於乾熱巖型地熱能勘查開發難度和技術發展趨勢,埋深在5500m以淺的乾熱巖型地熱能將是未來15-30年中國地熱能勘查開發研究的重點領域。  中國地熱能產業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起步階段(1971-2003年)  1971年北京氧氣廠第一眼水熱井的成功鑽探和當年2月份河北懷來縣後郝窯地熱發電試驗的開展,拉開了我國地熱能規模開發利用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