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西藏又一地熱發電項目開工

2021-01-19 全球起重機械網

  9月2日,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古露鎮地熱發電項目在古露鎮那卡角村舉行開工儀式,色尼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吳佳出席儀式並宣布項目正式開工,色尼區副區長才旺多傑,古露鎮政府、古露鎮那卡角村相關工作人員參加開工儀式。儀式結束後,項目公司召開現場座談會。

  座談會上,才旺多傑就該項目作了簡單介紹並對項目正式落地表示祝賀。古露鎮地熱發電項目為色尼區招商引資項目,屬自治區重大項目,由中核坤華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16.1億元。他指出,項目推進過程中要按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嚴守生態紅線,培育扶持吸納當地就業能力,培養民族人才。

  會議表示,項目實施過程中,企業要統籌資源,在前期努力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嚴把安全生產,清潔生產兩個底線,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古露鎮政府要強化屬地意識,服務意識,全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並重,在推進生態文明高地的同時,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色尼區人民政府

相關焦點

  • 建言獻策|盼「十四五」西藏出臺地熱發電價格政策
    西藏地區的地熱資源主要用於發電,集中在羊八井和羊易地區。地熱發電在所有可再生能源發電中年利用小時數最高,全年90%以上的時間都可用於發電,非常穩定。以羊八井和羊易地區的地熱發電項目為例,1千瓦的地熱發電裝機一年可發電7884千瓦時以上。可為2023年世界地熱大會在中國召開提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方案。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新聞—科學網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邁出中國地熱發電新步伐 7月5日,記者從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地美特」)獲悉,該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
  • 產業援藏再下一城 中核集團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投資協議籤定
    產業援藏再下一城 中核集團西藏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投資協議籤定 發布時間:2019-12-31 13:00    來源:中核坤能
  • 「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原標題:「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成西藏首個國家工業遺 產 >   圖片來自西藏日報   12月1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羊八井地熱發電試驗設施」被認定為國家工業遺產,這也是西藏自治區首個國家工業遺產。
  • 地熱發電:現實與預期落差為何這麼大
    得益於上述廣闊的發展前景,地熱發電得到《規劃》充分肯定。《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在西藏、川西等高溫地熱資源區建設高溫地熱發電工程,在華北、江蘇、福建、廣東等地區建設若干中低溫地熱發電工程。  據此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間我國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還可帶動地熱資源勘查評價、鑽井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製造產業的發展。
  • 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原因何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我國西藏和雲南地熱帶有高溫地熱資源分布,可用於地熱蒸汽發電,全國中低溫地下熱水的直接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
    陳澤民董事長在項目現場    7月5日,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併網成功,機組併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標誌著該機組正式具備發電能力。
  • 西藏:地熱水先發電再養魚 銷路好的很
    西藏:地熱水先發電再養魚 銷路好的很2010-08-11 08: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重慶晨報        瀏覽量: 4839 次 我要評論   在羊八井的地熱資源開發中,費心費力打好一口井,抽出來的熱水卻因為溫度過低不能用作發電。「這樣的事,在羊八井近30年的地熱資源開發中是常有的事。」柳承志說,在2000年以前,遇到這樣的井基本就扔在一邊廢棄了。西部大開發和青藏高原交通、旅遊業的發展,讓羊八井的電廠工人們看到了商機。
  • 中國公司競得肯亞地熱發電項目
    新華網奈洛比12月21日電(記者歐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日前擊敗國際競爭對手,獲得總額約為2.3億美元的地熱發電項目。  中油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和肯亞發電有限公司19日在奈洛比舉行了合同籤字儀式。根據合同要求,中油長城鑽井有限責任公司將從明年3月為肯方的一個發電站鑽6口井。項目完成後可為肯亞電力網增加70兆瓦的發電量。
  • 地熱發電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
    而回顧歷史,我國在地熱發電方面曾經走在世界前列。1977年,在多吉的帶領下,由國家投資的西藏羊八井地熱電站扛起了我國地熱發電的大旗。   「20世紀70年代,和國際相比,我國的地熱發電技術比較高,在國際上的排名是第13位。40年來,由於『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不可行』的結論,地熱發電被放下,我國與國際上的差距逐漸拉開。人才流失,裝備逐漸落後,產業停滯不前。」多吉說。
  • 專家:中國地熱發電技術並不落後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就投資開發了7個中低溫地熱電站,從技術層面講,中國在地熱發電方面並不落後。  利用率高 開發難度大  中國證券報:地熱發電的利用率相比其他新能源的優劣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鄭克棪:地熱能利用的優點是鑽井得到高溫熱水或蒸汽後,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皆可連續利用。從數據上看,地熱能一年中72%的時間可以利用,而水能、風能和太陽能這一數字分別是42%、21%和14%。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其中,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能資源佔比達95%以上,主要分布在華北、松遼、蘇北、江漢、鄂爾多斯、四川等平原(盆地)以及東南沿海、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等山地丘陵地區,可用於供暖、工業乾燥、旅遊、康養和種植養殖等;高溫水熱型地熱能資源主要分布於西藏南部、雲南西部、四川西部和臺灣省,西南地區高溫水熱型地熱能年可採資源量折合1800萬噸標準煤,發電潛力7120兆瓦,地熱能資源的梯級高效開發利用可滿足四川西部、西藏南部少數民旅地區約
  • 鄭州地美特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實驗發電成功
    7月5日,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一期4MW發電機組的第一臺1MW發電設備在雲南省德宏州瑞麗市進行了首次地熱發電實驗,併網成功,機組併網過程中設備各項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標誌著該機組正式具備發電能力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然而在中國,地熱發電不僅沒有像風電、光伏一樣享有補貼,9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更是對「地熱」開徵了不低的資源稅,這讓地熱發電企業雪上加霜。 「所有地熱發電先進國家都是依靠政策支持和優惠政策才得以順利發展。」
  • 人禍,韓國第二大地震由地熱發電項目引發
    對此,韓國政府今日(20日)公布了調查結果,地震由附近地熱發電站引起,而非天然地震,並將永久停止地熱發電項目,儘快推進當地恢復工作的進行。 據韓聯社3月20日消息,大韓地質學會20日上午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公布了上述調研結論。參與調研團的海外調查委員會對震中附近的兩口地熱鑽井一帶的活動及影響進行了獨立分析。
  •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2020年全球地熱發電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12 11:37:48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龐名立   地熱發電(Geothermal Power)是利用地下蒸汽或熱水等地球內部的熱能資源來發電。
  • ...光熱發電、地熱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項目。所有項目應於2006年及...
    文 / editor2020-11-25 08:41:54來源:FX168 中國財政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審核有關工作的通知:符合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規劃的陸上風電、海上風電、集中式光伏電站、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發電
  • 地熱發電不再高不可攀
    三人圍繞「地熱發電產業新起航」的主題,分享、總結了地美特地熱發電的模式和經驗,解答了關於地美特和地熱發電產業的六大普遍疑問。我們的投資只是他們的二分之一,我們建廠的速度只是他們的十分之一。  把整個地熱發電廠所有的設備、功能,壓縮、集中到一個地熱發電貨櫃裡面,形成了集約化、模塊化、小型化、智能化的新模式。看不見廠房、看不見房子,全是設備的地方電就出來了,地美特瑞麗發電模式我覺得也是新的一種創新和突破。
  • 科普丨利用地熱發電的特點
    目前,利用地熱的方法有發電,供熱及其它綜合利用。地熱發電和傳統的火力發電一樣,就是利用熱能通過機械能的中間轉換產生電能。所不同的是,它不用燃料,更不必造大鍋爐,所需熱能直接來自地熱。因此,它既可以解決能源短缺,又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減少汙染等優點,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現在利用地熱發電有兩種方法:一是「降壓擴容」法,二是「中間介質」法。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地熱能利用包括發電和熱利用兩種方式,其中地熱發電作為最清潔的發電技術之一,有極大潛力成為一種快速商業化並能夠併網發電的可再生能源的優先選項。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適合發電的地熱資源集中在西藏和雲南地區,當地水能資源豐富,地熱發電競爭力不強,近期難以大規模發展。地熱發電發展問題地熱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穩定性、連續性和利用率高,但地熱發電的傳統開發模式主要靠人工勘查,尋找天然存在的地下蒸汽或溫泉區,這使地熱利用受到諸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