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高發!經常口乾眼乾,可能是免疫系統出了大問題,五種危險不得不防

2021-01-09 騰訊網

天氣漸涼,秋燥來襲,很多人都會出現口渴、皮膚乾燥起皮、眼睛乾澀發癢等現象。但如果你喝再多水也不能緩解,甚至開始有牙齒鬆動、關節疼痛等身體異常症狀時,就得當心了……

案例

李女士今年40多歲,身體硬朗,唯獨牙口不好。早在20多年前,她的牙齒就出現鬆動並接連掉落的情況,去醫院檢查也沒什麼問題,只能換了一副假牙。

而近日,李女士出現手部、肩部關節疼痛的現象,以為自己是有風溼關節炎了,便去了風溼免疫科就診,而這一查意外找到了當年牙齒脫落的原因——乾燥症候群

專家表示,乾燥症候群並不是常人所理解的「身體缺水」,而是一種免疫疾病。它常以口乾為首發症狀,因而容易被忽視,造成病情延誤。

1

乾燥症候群

不只是「幹」那麼簡單

乾燥症候群是全身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時,會破壞人體外分泌腺,最終造成全身各個地方的病變

1

欲哭無淚

乾燥症候群的眼睛乾澀不同於乾眼症。乾眼症是局部刺激引起的,像長期盯著手機、電腦屏幕看,陽光直射較多,環境乾燥等使得眼睛幹;

乾燥症候群是淚腺分泌功能有問題眼睛乾澀、刺痛、磨砂感、少淚,部分人還會出現眼瞼腫脹、角膜潰瘍等。

2

猖獗齒

乾燥症候群的患者多數是無舌苔的,也缺乏唾液分泌,唾液黏蛋白缺少,牙齒失去保護,酸性鹼性的食物、細菌、牙齦上的慢病毒都會破壞牙釉質或牙髓,腐蝕牙齒,導致牙齒一片一片斷裂式地往下掉。

3

皮膚表現

可出現過敏性紫癜樣皮疹,多見於下肢,為米粒大小邊界清楚的紅丘疹,壓之不褪色,分批出現。

每批持續時間約為10天,可自行消退而留有褐色色素沉著。

4

關節疼痛

70%的乾燥症候群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疼痛發生的常見部位主要是手關節、腕關節、肩關節、踝關節等,還會伴隨全身乏力、疲倦感

5

臟器損害

可以累及全身多個臟器,甚至累及神經系統等,出現淋巴瘤、肺纖維化、肝損傷等複雜病症。

腎臟受累的患者常因腎小管性酸中毒而引起周期性低血鉀性肌肉麻痺,出現肌肉無力甚至導致肢體暫時性癱瘓的情況;呼吸系統受累的患者可出現乾咳、活動後氣短等症狀。

如果眼乾和(或)口乾持續,並伴有上述的不適症狀,建議到風溼免疫科就診,並及時治療。

小貼士:自測乾燥症候群

眼乾測試:把試紙放在下眼瞼上5分鐘,刺激淚腺分泌,閉上眼,正常人分泌應該在1公分左右。如果出現分泌異常,要及時進行進一步檢查。(乾燥症候群患者淚液分泌會減少。)

吃餅乾測試兩分鐘吃四塊餅乾,中途不能飲水,如果吃不完或一塊兒都吃不了,那可能存在乾燥症候群。(乾燥症候群患者往往唾液分泌數量不足,較幹的食物會難以下咽。)

舌診測試:正常的舌頭,舌體大小適中、舌苔光潤;乾燥症候群患者的舌體會出現很多裂紋,且舌苔也會逐漸消失了,又稱為裂紋舌。

2

如何應對乾燥幹症候群?

1

無法根治,只能緩解+阻止病情

乾燥症候群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主要還是緩解不適症狀,阻止病情發展。一拖再拖,不配合治療的,則會出現臟器損害,危及性命!

局部治療

如口乾可適當飲水或用人工唾液;眼乾比較明顯,建議使用人工淚液;皮膚幹建議使用潤膚劑或保溼劑

全身治療

如患者出現關節疼痛、肌肉酸痛,可適當用些非甾體的抗炎藥;如患者出現內臟受損,會選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療程根據病情程度決定。

2

平衡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紊亂是身體中的免疫細胞,如B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等異常活躍,使得分泌出的抗體、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等增多,對病原體及自身組織進行無差別攻擊,從而造成自身細胞大量損傷

當免疫力過低時,我們可以通過補充免疫細胞來調節免疫平衡;免疫力過強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幹細胞的幫助了。

幹細胞能上調一些抑制免疫過激的因子下調一些促進免疫過激的因子,從而恢復免疫力的準確。而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證實,幹細胞要發揮正常的功能需要各種維生素的幫助

像維生素D能夠增加造血幹細胞的數量;維生素C可提高多能幹細胞轉化效率。因而足量的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能幫助平衡免疫系統,均衡膳食尤為重要。

3

中醫預防三步走

乾燥綜合症屬中醫燥痺範疇,與陰虛津枯、內外燥邪侵體有關,而想要預防或者緩解不適症狀,主要分為三步:

1

滋陰生津

中醫認為,乾燥症候群的性質屬虛,以腎、肝、肺之陰虛為主,——陰血虧虛,津液枯燥,清竅、關節等失其濡養,以至於出現口鼻乾燥,眼乾及澀痛、異物感等。

因而滋陰生津能有效防止乾燥。

玉石百合湯

【配方】

鮮百合、玉竹、石斛,三種食材各10-20克,反覆煮水飲用。

百合能補肺胃之陰,玉竹既能補陰又能補氣,而石斛能補腎陰、胃陰、肝陰。這三種藥材搭配使用,補陰效果極強,能夠改善陰虛不足的症狀,增加身體抵抗力。

2

健脾養胃

脾胃主運化升清,在水液代謝輸布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脾胃虧虛、脾氣不足也容易表現為乾燥的現象。

下面這款代茶飲,既能補脾胃,又能補氣血

補脾代茶飲

【材料】

仙鶴草6克——平性,入肺肝脾經;

白朮6克——健脾和胃;

甘草各6克——健脾補虛。

【方法】開水衝泡10分鐘左右,煮10分鐘的話效果更好。

3

填精固腎

腎精能夠化成氣血津液,若腎精不足虛衰,百脈枯槁,不僅會表現出體內精氣神不足,津虧也是其中一個表現。

補腎豆漿

【材料】

核桃30克——補腎填精;

芡實15克——補腎固精;

茯苓30克——健脾化溼;

黑豆適量——補腎利水;

黃豆適量——調味。

【做法】

芡實、茯苓、黃豆和黑豆都先浸泡一段時間;

然後所有材料一起放入豆漿機中打磨成豆漿。

專家告訴我們,這個補腎豆漿一般人都可以喝,而對於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容易脫髮、鬚髮易白的人則更適合。

相關焦點

  • 經常口乾眼乾,警惕這種病!可導致多臟器損傷,還會影響生育?
    一天喝很多水好像也沒啥用口乾飲不止欲哭眼無淚很多人都覺得秋冬天氣乾燥嘛容易「上火」是正常的所以也不太引起大家的關注但是醫生提醒乾燥症候群是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這種免疫性炎症反應常見的部位如唾液腺、淚腺等,相對應的症狀就是口乾、眼乾、腮腺腫大等。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系統的疾病,除口眼乾燥外,還可累及其他重要器官如肺、肝、腎臟、血液系統等。
  • 喝水不少還是經常口乾?要警惕這幾種疾病
    要警惕這幾種疾病炎炎夏日是不是特別容易口乾舌燥?口乾時,大家下意識會覺得是水喝少了真的只是因為這樣嗎?為什麼有的人一天8杯水下去還是經常覺得口乾舌燥今天就請醫生解析一下口乾那些事吧!口乾是一種口腔乾燥的主觀表現,跟人的忍受程度有關。
  • 防過敏防靜電 秋冬保養通風系統很關鍵
    「如何做好秋冬季節裡汽車的維護工作」已經成了不少愛車一族的主要困惑。秋冬季節汽車保養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一、嚴防靜電一般來講,汽車靜電來源於纖維織物的摩擦,特別是化纖產品,更易摩擦起電,因此在選擇座套、坐墊及腳墊等用品時,最好使用真皮、毛料或純棉製品。我們都知道,車蠟具有防靜電作用,當然不同種類的車蠟防靜電能力不同,可以使用專門防靜電的車蠟。
  • 冬天經常口乾眼乾,警惕這種病!
    臟器損害的系統治療對合併有神經系統、腎小球腎炎、肺間質性病變、肝臟損害、血細胞減少尤其是血小板減低、肌炎等情況下;應用包括:糖皮質激素、羥氯喹、免疫抑制劑(來氟米特,甲氨蝶呤,硫唑嘌呤,黴酚酸酯,環磷醯胺等)、免疫球蛋白、生物製劑(利妥昔單抗、貝利木單抗),其中生物製劑主要用於難治性、重症等。乾燥症候群如何診斷?
  • 乾燥症候群不只是口乾眼乾 還會累及全身多個系統
    最近,不只是口乾現象,還出現眼乾、關節痛等症狀。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乾燥症候群」。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醫師李光韜介紹,乾燥症候群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主要是損傷身體的外分泌腺。口乾、眼乾是最常見的症狀,還會出現嚴重的齲齒、大便乾燥、反覆的腮腺腫脹等。
  • 經常感覺口乾,是衰老表現,還是疾病徵兆?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口乾,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問題,短暫的口乾,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而緩解;但是,部分人會出現持續且頑固的口乾,對生活質量帶來影響。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經常口乾是不是代謝異常或者衰老的表現?口乾是疾病的徵兆嗎?咱們現在就來解釋這些疑問。
  • 長沙六旬老太天天刷牙還是滿口「爛牙」,戴上假牙後頻頻感到口乾...
    多次到家附近的醫院口腔科進行治療,問題也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無奈之下張阿姨將滿口「爛牙」換成了假牙。然而換成假牙後,惱人的口腔問題依然困擾著張阿姨:口腔潰瘍反覆發作,並且伴有明顯的口乾症狀,吃東西時一定要用水送服才吞得下去。張阿姨不知如何是好。一次偶然的機會,張阿姨在參加社區組織的義診活動時,向長沙市第三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肖智說起了自己的口腔煩惱。
  • 姑娘20歲牙齒就幾乎掉光,20多年後才找到罪魁禍首……入秋時高發!
    因為患有關節炎,經常要吃藥,她以為是藥物腐蝕引起的,就只吃了些消炎藥。沒想到牙齒脫落的情況卻越發嚴重,不到三年時間,方女士的牙齒幾乎全部掉光了。從此,她就只能吃軟爛的食物,連青菜都要炒爛了才能吃。因此,乾燥症候群影響不同的外分泌腺上引起的症狀是不一樣的,看似屬於不同的人體器官或系統,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像比如唾液腺受損功能下降,會出現口乾;淚腺受損,就會出現眼乾等。
  • 飯後無法刷牙清潔口腔,只需1招,可以清口腔、防口乾、抗衰老
    若有確實分泌唾液,口腔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可說是效果相當出色。 唾液中主要有五種作用,與洗淨作用相互配合。 1、洗淨作用 在健康的狀態之下,人一天會分泌1.5公升的唾液,將口中的食物殘渣衝洗至胃中。確實分泌唾液,就如同經常用緩慢的水流衝洗口中一樣。
  • 秋冬脂溢性皮炎高發 注意和這 4 種疾病區分
    秋冬季氣候乾燥,空氣中水分減少,也會使皮膚乾燥,使皮炎嚴重,是脂溢性皮炎的高發季節。脂溢性皮炎本質上是一種輕度慢性溼疹,主要表現為在皮膚紅斑的基礎上黏附一些油膩的皮屑,那麼,如何正確防治呢?
  • 你被自身免疫系統攻擊了!
    秋冬季節,很多人會覺得有點乾燥。有些乾燥的感覺可以通過補水的方式解決——多塗潤膚乳、多喝湯羹、滴點眼藥水等。但是當你一直覺得眼睛幹、嘴幹……身體很多地方都幹,而且用補水的方法緩解不了乾燥感,可能就不是簡單的缺水,而要考慮自身免疫系統是否出問題了。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口乾眼乾為突出表現的風溼免疫性疾病。
  • 秋冬必看!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
    秋冬必看!團霧高發期來臨,如何安全行車?團霧具有突發性、濃度大等特點。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能見度很低。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非常容易影響駕駛人視線。開車遇到團霧,到底有多可怕?↓↓↓
  • 口乾是怎麼回事 口乾是多種疾病的信號
    通常口乾的原因很明確,要麼是喝水少了,要麼是鹹的食物吃多了,還有可能是工作過於勞累。然而,如果你的口腔變成像撒哈拉沙漠那樣乾涸,也有可能意味著健康隱患。那麼口乾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跟小編來看一下吧。口乾是怎麼回事1.外感風熱證候:口乾而飲水稍多,伴發熱惡風,脈浮,多見於外感溫熱病得初期,津液損傷較輕。主方:銀翹散加減。
  • 經常嘴巴幹?你可能是生病了!
    許多甲狀腺疾病患者同時存在乾燥症候群,表現為口乾,提示兩種疾病可能存在相似發病機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 ▍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是唾液分泌不足導致口乾的代表性疾病。
  • 【注意】口乾口渴,喝大量水也不管用?當心是這些病發出的預警!
    以上幾種情況屬於生理性口渴, 通過增加飲水量, 就能起到緩解作用。 否則,就要警惕病理性口渴了。 長期服食降血壓等易引起口乾的藥物。長期焦慮、抑鬱、失眠引起口乾口渴。
  • 感冒高發季,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方法就這 5 種,其他真的不靠譜
    秋冬季節,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正是流感病毒高發的季節。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成了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孩子總是感冒發燒,是不是免疫力差? 孩子一換季就感冒,怎麼才能快速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 人老了,這6件事不得不怕,不得不防
    人總是這樣,年紀越大,心裡越害怕。尤其是60歲以後,有6件事不得不怕,不得不防!最怕跌倒臥床對年輕人來說,摔個跟頭不算大事。可是,老人如果摔一跤,就是大事,很有可能從此臥床不起,甚至不幸辭世。因此,從醫生到老百姓有個普遍的共識——老人經不起一摔。
  •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
    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這兩天的早上杭州、嘉興和紹興等地區被仙霧繚繞一大早就上演了一出「霧裡看景」不少朋友納悶:這是霧還是霾>不過,秋冬季也是霧和霾的高發季。從氣象角度看,秋冬季節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大氣上下流動少,比較穩定,這樣有利於霧形成的氣象條件日數較其他季節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