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很多水還是一直乾渴?你被自身免疫系統攻擊了!

2021-01-14 基層檢驗網

秋冬季節,很多人會覺得有點乾燥。有些乾燥的感覺可以通過補水的方式解決——多塗潤膚乳、多喝湯羹、滴點眼藥水等。


但是當你一直覺得眼睛幹、嘴幹……身體很多地方都幹,而且用補水的方法緩解不了乾燥感,可能就不是簡單的缺水,而要考慮自身免疫系統是否出問題了。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口乾眼乾為突出表現的風溼免疫性疾病。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重點攻擊唾液腺和淚液腺,導致唾液和淚液的分泌減少,所以你喝了很多水卻一直乾渴。這種疾病是一種真實的煎熬。


乾燥症候群(SS)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乾、眼乾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症狀。其血清中則有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乾燥症候群屬全球性疾病,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為0.3%~0.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20。發病年齡多在40歲~50歲。也見於兒童。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多隱匿,臨床表現多樣。

1.局部表現

(1)口乾燥症 因唾液腺病變,使唾液黏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見症狀:①多數患者訴有口乾,嚴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齒和舌發黏,以致在講話時需頻頻飲水,進固體食物時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②猖獗性齲齒是本病的特徵之一。約50的患者出現多個難以控制發展的齲齒,表現為牙齒逐漸變黑,繼而小片脫落,最終只留殘根。③成人腮腺炎,50患者表現有間歇性交替性腮腺腫痛,累及單側或雙側。大部分在10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時持續性腫大。少數有頜下腺腫大,舌下腺腫大較少。④舌部表現為舌痛,舌面幹、裂,舌乳頭萎縮而光滑。⑤口腔黏膜出現潰瘍或繼發感染。

(2)乾燥性角結膜炎 此因淚腺分泌的黏蛋白減少而出現眼乾澀、異物感、淚少等症狀,嚴重者痛哭無淚。部分患者有眼瞼緣反覆化膿性感染、結膜炎、角膜炎等。

(3)其他 淺表部位如鼻、硬顎、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陰道黏膜的外分泌腺體均可受累,使其分泌較少而出現相應症狀。


2.系統表現

除口、眼乾燥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全身症狀,如乏力、低熱等。約有2/3患者出現系統損害。

(1)皮膚 可出現過敏性紫癜樣皮疹,多見於下肢,為米粒大小邊界清楚的紅丘疹,壓之不褪色,分批出現。每批持續時間約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遺有褐色色素沉著。

(2)關節 關節痛較為常見,多不出現關節結構的破壞。

(3)腎 約半數患者有腎損害,主要累及遠端腎小管,可出現腎小管酸中毒。小部分患者出現較明顯的腎小球損害,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腎功能不全。

(4)肺 大部分患者無呼吸道症狀。輕度受累者出現乾咳,重者出現氣短。肺部的主要病理為間質性病變,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現肺動脈高壓。有肺纖維化及重度肺動脈高壓者預後不佳。

(5)消化系統 可出現萎縮性胃炎、胃酸減少、消化不良等非特異性症狀,患者可有肝臟損害。

(6)神經 少數累及神經系統。以周圍神經損害為多見。

(7)血液系統 本病可出現白細胞計數減少或(和)血小板減少,血小板低下嚴重者可出現出血現象。本病淋巴腫瘤的發生率遠遠高於正常人群。


乾燥症候群的危害有哪些?

大部分乾燥症候群患者的病情進展緩和,並不危及生命。


但由於難以緩解的口眼乾燥症狀、疲憊感及肢體疼痛,乾燥症候群往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部分患者存在重要的臟器損害,或者合併有其它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則需要積極治療,否則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乾燥症候群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人們在關注該病治療的同時,也應該重視該病的日常護理。


1.乾燥症候群患者注意心態

保持心情愉快,聽從醫囑,定期複查。


2.乾燥症候群患者注意飲食

多吃滋陰清熱生津的食物,包括絲瓜、芹菜、黃花菜、藕和山藥等,避免吃辛辣、油炸、過鹹和過酸的食物,平時的營養品不能限制太嚴。


3.乾燥症候群患者注意儘可能避免使用的藥物

能使外分泌腺體分泌減少引起口乾的藥物包括:

抗膽鹼類藥;抗高血壓藥:α-阻滯劑(可樂定)、β-阻滯劑(心得安,複合型β-阻滯劑);利尿劑;抗抑鬱藥: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等;肌痙攣藥:胺苯環庚烯、美索巴莫;泌尿系用藥:烏拉膽礆、羥丁寧;心臟藥:磷酸雙異苯吡胺;帕金森用藥: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減充血劑:撲而敏,左旋麻黃礆等。


4.乾燥症候群患者注意口腔衛生

口乾、唾液少、齲齒和舌皸裂者要注意口腔衛生,防止口腔細菌增殖,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選用軟毛牙刷為宜,飯後漱口,忌菸酒,減少物理因素的刺激,繼發口腔感染者可用多貝爾液漱口,有齲齒者要及時修補,平日用麥冬、沙參和甘草等中藥泡水代茶飲保持口腔溼潤,口腔念珠菌感染者可用制黴菌素。


適當飲水或用人工唾液,經常用無糖口香糖(木糖醇)咀嚼,目前有一種「百奧素」系列產品對維護口腔衛生有較好的療效。


5.乾燥症候群患者注意保護眼睛

眼淚少使眼乾澀,防禦功能下降,異物感,可引起角膜損傷,易發生細菌感染、視力下降及其它眼病,應注意防止眼乾燥,可用人工淚液如1%甲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聚乙烯醇眼液點眼,但作用時間短,而緩釋人工淚液或0.1%透明質酸眼液[國內有潤溼舒點眼液(透明質酸+氯黴素)]療效較好,病情嚴重者用0.5%-2.0%的可的松眼藥水點眼,能較快緩解症狀,但停藥後易復發,不能長期使用,以免角膜變薄穿孔。


有眼刺激症者用2%乙醯半胱氨酸眼液,3-4次/日,可使病理性粘液條分解。夜間戴潛水鏡防止淚液蒸發,睡前塗眼膏,保護角膜。另外1%環孢素眼液滴眼,2-3次/d,可顯著增加淚液分泌。對於有角膜上皮缺損者可用貝復舒點眼液(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修復和再生,每次l~2滴,每天4~6次,時間不宜超過2周。對於伴發眼瞼炎、細菌性結膜炎、角膜潰瘍等可用抗菌素眼液,如四環素眼膏等。另外,還可進行淚點封閉,減少淚液排出,其方式有用膠原蛋白栓做暫時封閉或雷射永久性封閉。


6.低鉀性腎小管酸中毒者

注意長期補充20%枸櫞酸鉀和小蘇打,調整水和電解質平衡。


7.口腔潰瘍者

用金銀花、白菊花或烏梅甘草湯等漱口或代茶飲。


8.鼻腔乾燥者

用生理鹽水滴鼻,不用油性潤滑劑,以免吸入引起類脂性肺炎。


9.陰道乾燥者

可用潤滑劑,保持陰道衛生,勤換內褲。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進入基層檢驗網論壇,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激活自身免疫系統,讓T細胞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對大多數人而言,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保護我們不受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病原體的傷害。但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來說,免疫系統會將體內其他健康細胞和組織視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
  • 自身免疫實驗:訓練T細胞,讓它們從攻擊身體轉變為保護身體
    對大多數人而言,免疫系統的作用是保護我們不受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病原體的傷害。但對於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來說,免疫系統會將體內其他健康細胞和組織視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雖然一些免疫系統疾病,如過敏,有時是可以治療的,但像多發性硬化症(MS)這種自身免疫疾病,仍然無法治癒。
  • 免疫系統與過敏中的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免疫系統與周遭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非常奇特,但這份奇特,你或許無法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過敏,首先需要對免疫系統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在這一部分,將對免疫系統如何運作進行基本介紹,重點強調過敏這一分支。我們經常看到這個概念—過敏原,過敏原指的是一種觸發過敏反應的介質。
  • ...是一種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其周圍神經的罕見病症。-FX168財經網
    也有部分愈後患者被診斷出患有格林-巴利症候群,這是一種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其周圍神經的罕見病症。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自身免疫病: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
    機體對某種抗原的刺激不表現出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無應答性(unresponsiveness)。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一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異常,例如免疫缺陷病(見第二十七章);二是特異性免疫不反應,即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
  • 人類喝地球上的水要過濾,為何其他動物能直接喝?原因你可能不信
    導語: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也就不會有生命。人可以超過七天的時間不吃東西,但是只要三天不喝水就會死亡。所以可見水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多麼的重要,地球上的水資源也很豐富,有70%都是被水覆蓋了。不過現代人卻經常會有一個疑問:人類喝地球上的水要過濾,為何其他動物能直接喝?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覽!
    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免疫系統發生故障並開始攻擊人體。這能夠會導致關節和皮膚問題,並在嚴重的情況下能夠會導致心臟、肺部、大腦和腎臟受損。 這種疾病的初始原因是未知的,不過基因被認為在其中發揮作用。這種疾病在女性中出現的機率比男性多9倍,而且通常在20至49歲之間發生。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喝錯了!喝什麼,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每天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但是,這杯水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晨起這樣喝水,不對!
  • 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可從腸道菌群入手!
    耶魯大學免疫學家 Martin Kriegel 說,最近的研究表明,與病原體一樣,共生微生物也會導致免疫系統與宿主組織發生「交叉反應」 。他說,現在的難點是弄清分子擬態在什麼情況下會導致自身免疫。
  • 你的免疫系統能分清敵我嗎?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病理機制,但大部分疾病都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特別與與免疫系統的區分能力減退有關。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出無害成分和有害成分,對環境中各種無害物質產生嚴重過度的免疫反應,從而出現各種過敏性疾病呢?為什麼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區分自身和異己,對自身成分產生激烈免疫攻擊,產生各種自免疫疾病呢?
  • 人體本身有一套免疫系統,為何卻還是會感染病毒?
    人和動物經過漫長的進化歷程,自身形成了很多複雜的系統,如負責攝取能量的消化系統、負責輸送物質的循環系統、以及控制各系統運作的神經系統,每個生物個體,可以看成一座獨立運作的城池。但一座城池不能沒有防衛機制,為防止外來微生物的攻擊,生物體自身還形成了一套免疫系統。
  • F·巴特曼博士《水這樣喝可以治病(水是最好的藥Ⅱ)》後又一轟動...
    >  F·巴特曼博士繼《水是最好的藥》、《水這樣喝可以治病(水是最好的藥Ⅱ)》後又一轟動全球的力作。  7·水可以大幅度提高骨髓免疫系統的效率,而免疫系統及其功能,都是在骨髓申形成和鞏固的。水也可以提高身體防癌的效率。  8·水是所有食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溶劑。
  • 為什麼人類喝的水需要過濾,而其他動物可以直接喝江河湖海的水?
    然而我們發現人類喝的水中,大多都需要經過處理才能飲用,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卻能直接喝泥潭、小河裡的水?可能是我們在城市生活了太長時間,已經感受不到不過濾水所帶來的危害了。二是研究表明現代人類的平均體溫一直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工業化以來,城市生活的人類平均體溫比農耕時代低了將近1℃以上。這表明,現代的人類不再需要較高的體溫去調動自己的免疫系統工作,以便能更好的抵抗病菌。
  • 喝好水,一個延長生命的革命性新發現……
    在《水是最好的藥》中,一個新的醫學發現,體內擁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早衰和所有感觀系統的過早退化。僅僅依賴乾渴的感覺做出判斷,等到口渴才開始喝水,只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等待口渴,意味著忍受疼痛和提前死亡。作者巴特曼博士認為:我們飲水是為了滿足細胞的功能需求,飲水量的減少會影響細胞的活力。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免疫系統大家都不陌生,我們的免疫系統以非常複雜的方式保護我們的健康,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健康的免疫系統可以幫助我們成功的消滅外來入侵者甚至癌症。當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恰當地攻擊身體的健康組織時,就會產生自身免疫;而當免疫系統錯誤地對不構成威脅的東西(比如食物)做出反應時,那就是過敏。
  • 到底喝礦物質水還是純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境問題的加劇,人們對乾淨的空氣,乾淨的水越來越重視。近些年來空氣淨化器和淨水器成為大行其道的健康風潮。但是對喝水的問題,遠不如空氣問題來得透明。最常見的爭論就是,喝水到底喝礦物質水還是純水?關於兩種水的爭論在不同的商家嘴裡,回答是不一樣的。
  • 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前者由於病毒引起,可以通過檢測B肝或者C肝病毒來確診,後者是免疫性損傷導致,可通過檢測相應的抗體以及免疫球蛋白(IgG)來區別,如抗核抗體(ANA)、抗平滑肌抗體(ASMA)和抗線粒體抗體(AMA)等,可現實很複雜,如果「B肝攜帶者」得了免疫性肝炎,或者免疫性肝炎出現肝炎活動,那如何來鑑別,是抗病毒還是免疫抑制?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AID)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產生自身抗體和(或)自身反應性淋巴細胞攻擊相應的自身正常細胞和組織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自身抗體概念:是指抗自身細胞內、細胞表面和細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是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特徵之一,很多自身免疫病都伴有特徵性的自身抗體(譜),根據自身疾病的不同也分為臟器特異性自身抗體和臟器非特異性自身抗體。特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標誌。
  • 晨起第一杯水,很多人都喝錯了!怎么喝,喝多少,都有講究!
    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堅持每天早起一杯水,但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看看下面這幾種錯誤的喝法你有嗎?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研究人員發現,壓力的出現會引起腸道細菌的變化,進而刺激免疫細胞的活動,增加其攻擊自身的可能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種機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和系統的疾病,其背後的因素很難確定,部分原因是這些疾病的嚴重程度和表現形式各不相同。它們包括多發性硬化症、狼瘡、類風溼關節炎、青少年糖尿病、硬皮病和肺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