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習慣晨起喝杯水,認為既能補充睡眠時機體代謝所失去的水分,促進排便、清醒大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減少心梗、血栓等的發病率。因此,很多人都會在每天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水。
但是,這杯水如果沒喝對,反而可能傷身——
晨起這樣喝水,不對!
■喝太多、喝太猛
早上起床後,人易處於缺水狀態,有些人還特別容易口渴,就喜歡「咕嚕咕嚕」一頓猛喝。但這樣的喝法,其實並不好。更建議小口少量多次飲用。因為人的腎臟每小時能排水800-1000毫升左右,若在短時間內突然大量飲水,易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症,進而損害心臟和腎臟功能。
■水太涼或者太燙
關於喝冰水還是常溫水,要根據自身習慣和生理健康狀態而定。一些從小就有喝涼水習慣的年輕健康人,身體已經適應了攝入冰水。但是,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因為從小被教育喝熱水有益健康,一直有攝入溫水的習慣,所以,太涼的水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急劇收縮,造成腸胃不適,甚至有些人喝完冰水就嘔吐腹瀉,為避免「自己找罪受」,還是喝熱水或常溫水為好。
■偏愛蜂蜜水、淡鹽水、檸檬水……
比起白開水,很多人更喜歡在裡面加點料,認為蜂蜜水能通便,檸檬水美白……但其實,「加料水」可能沒你想的那麼好,或者並不適合:
蜂蜜中雖然含有很多有益健康的成分,但果糖含量很高,而果糖進入人體後需要代謝轉化成葡萄糖,再被人體吸收利用,這樣一來,對高血糖人群來說並不適合,反而加大血糖波動幅度。
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期,淡鹽水喝多了可能會使血壓更高。尤其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腎功異常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大部分人的日常飲食中,鹽分已經爆表了,就不要再額外增加了。
檸檬水中的維生素對於胃酸過多的人來說,空腹喝更容易刺激胃,產生反酸、噯氣等症狀。
早上一杯水,這樣喝才正確
少量多次慢慢喝,早上第一杯水最好喝100毫升左右。如果口渴,也最好過十分鐘再喝一小杯。一小時喝水不要超過1000毫升。
一般來說,水溫以25℃-37℃左右為宜,避免喝下過燙或過涼的水而突然給胃腸強烈刺激,引發不適。
白開水作為最沒有負擔的水,水分子最能及時滲透到機體各臟器細胞裡,幫助機體快速完成新一輪的新陳代謝,是早上第一杯水的最佳選擇。
喝什麼水?不必太過糾結
■隔夜水,喝不得?
網傳隔夜水不能喝是因為其中有亞硝酸鹽,食用過後會出現食物中毒?
但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即便是隔夜水,亞硝酸鹽的含量也是在健康的範圍之內的,並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威脅。
水能不能喝,跟是否隔夜關係不大,主要看水的放置時間和保存環境。水燒開後,蓋好蓋子或者放入暖水壺中保存,在兩天內喝完一般也是安全的。
■冷熱水兌著喝會不舒服?
這種的做法會不會導致不舒服其實分情況:一種情況是加入的冷水是安全衛生的水資源,像純淨水、礦泉水、涼白開等,並不會引起任何不適。
另一種情況,你加的是自來水、井水等生水,這類水的衛生本來就沒有保障,雜質較多,也可能存在有害物質,進而可能會造成身體不適。
■礦泉水、純淨水、蘇打水哪個好?
有人覺得礦泉水好,是因為其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鈣、鉀、鎂、鈉等。而覺得純淨水更好的,則是覺得長期飲用礦泉水,所含有的礦物質鹽會增加腎臟和膀胱的負擔,對身體不好。至於蘇打水,因為它是鹼性的,有些人覺得常喝能夠調節人體酸鹼平衡,保持健康……
對此專家表示,喝水真的沒那麼複雜。礦泉水中雖然有礦物質,量卻很少,既滿足不了日常所需,也並不會對人體器官造成負擔;而人體的酸鹼度是絕不可能通過食物亦或是喝水改變的,需要依靠完整的體液調節系統。
一般只要水質合格都可以放心飲用,不必過分糾結到底是哪種水。補足水量,往往比選擇哪種水重要得多。
每天還有幾個喝水黃金時段
除了早上起床後,其實一天當中,還有幾個時間點也需要補充水分:
飯前半小時
飯前半小時胃是空的,胃酸濃度較高,又沒有「消化任務」,飢餓感比較強,喝一杯水能稀釋胃酸,輔助緩解飢餓感,也可以讓腸道為食物消化做好準備。
有些人擔心喝水會稀釋胃液,反而導致消化不良。其實不是邊吃飯邊喝水或是飯前飲用過多,一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午睡後
午睡時人體體溫升高,導致一部分水分變成汗液蒸發,再加上腸胃消化午餐也消耗了水分,容易感到口渴,此時補充200毫升的水剛剛好。
下午三四點
這個時候已經工作或者學習較久,人體會出現一定的疲憊感,此時喝水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還能促進體內代謝產物的排出,減少贅肉的產生。
晚上睡前1小時
睡覺時人體內的水分會通過呼吸和汗液蒸發而不斷流失,血液粘稠度也會進入高峰,因而有必要在睡前1小時的時候補充200毫升左右的溫水。
這個量不用擔心晚上要起夜上廁所,也不用擔心第二天會水腫,同時有助於稀釋血液,對身體好。
起夜時
不少人有起夜的習慣,特別是中老年人,有時會有夜尿頻繁的症狀。起夜之後可以補充一杯100毫升毫升的水,能降低高血壓、夜間糖尿病發作的風險。
洗澡前後
洗澡前先喝水,可防止因洗浴時出汗較多、血黏稠、血壓升高所致的意外發生;洗完澡後喝水則是補充丟失的水分。
特殊時期
感冒發燒時,喝水能衝走呼吸道上的黏液,利於疾病康復。嘔吐腹瀉時,能夠避免脫水。便秘時,多喝水能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運動期間
出汗多,需要及時補水保持體液平衡:運動前半小時,先喝300-500毫升水;運動中最好每隔15分鐘就補充200毫升水;運動後應該持續每15分鐘喝水100-200毫升,一直到尿液不再是特別黃為止。
【來源:上海熱線儂好上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