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區塊鏈等17項金融業標準立項 加緊研製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央行副行長:區塊鏈等17項金融行業標準已立項,正加緊研製

近年來,金融標準化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金融標準 為民利企」發展理念,金融標準化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金融標準支持金融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金融業健康有序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

金融標準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新型金融標準體系持續完善。在過去的一年中,金融領域國家標準保基礎、行業標準強支撐、團標企標大發展的新型標準體系不斷健全。一是國家標準築牢底線。金融領域新發布金融工具分類、保險術語2項國標,形成了由65項標準構成的金融國標體系,服務經濟金融管理基本需要。二是行業標準設定門檻。金融領域新發布移動金融客戶端、聲紋識別、非銀行支付、證券期貨場外市場交易等近40項行標,形成了由252項標準構成的金融行標體系,支撐金融業健康發展。同時,為規範引導新技術應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17項金融行業標準已經立項,正在加緊研製。三是團體標準蓬勃發展。金融自助設備運維服務、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披露等22項團標相繼發布,較好地滿足了金融團體自律需要。

金融企業標準建設成績顯著。2019年,人民銀行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圍繞自助終端、銷售點終端、條碼支付受理終端、人民幣清分機和銀行營業網點服務、網上銀行服務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創新開展金融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活動,得到行業積極響應和社會廣泛關注,共計1200餘家金融機構和金融機具企業參加,公開2000餘項企業標準,大大提高了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的標準化意識,有效增強了金融產品和服務透明度,改善了金融消費者服務體驗。

金融標準實施成效明顯。在提高金融產品服務質量方面,銀行客戶服務中心、銀行營業網點等標準進一步貫徹落實,改善了客戶服務水平和網點運營環境;不宜流通人民幣相關標準有效淨化了貨幣流通質量,有助於讓老百姓用上「乾淨錢、放心錢」;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標準在貧困地區積極推進,探索「金融標準+扶貧」工作模式,助力金融支持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金融消費者投訴統計標準的實施提高了金融機構規範化工作水平,支持金融管理部門開展數據統計分析,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在助力企業高效發展方面,人民幣現金機具相關標準的深入應用提升了現金機具生產企業研發效率,推動中國好產品走向世界,支持我國現金機具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有效應對了相關人民幣產品的升級活動。

金融標準與金融治理融合發展。在金融風險防控方面,人民銀行組織建立以資產管理產品介紹要素為代表的金融產品標準體系,助力構建跨市場金融產品的全流程、全鏈條統計監測框架,支持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在金融業監管方面,商業銀行擔保物信息描述規範等標準推動銀行間和跨行業擔保物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為全程穿透監管提供基礎性支撐,為信貸領域探索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應用奠定基礎。在金融科技產品治理方面,人民銀行以標準落地實施為手段,推動將嵌入式應用軟體、條碼支付受理終端等11項金融科技產品納入國家統一推行的認證體系,以標準助力金融科技安全與質量管理,切實提升金融科技監管和綜合治理水平。

金融標準支持金融業雙向開放能力明顯增強。一方面,金融標準「引進來」步伐加快。積極履行作為G20、金融穩定理事會成員責任,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部門加大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I)推廣力度,我國持碼機構數量快速增長,從年初1400餘家到目前突破1萬家,金融市場覆蓋率和應用水平大幅提升;認真執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積極推廣應用金融業通用報文方案(ISO 20022)、國際證券識別編碼(ISIN)等國際標準,促進高水平開放。另一方面,金融標準走出去多層次推進。人民銀行與哈薩克斯坦、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標準交流合作逐步深入,支持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等平臺推動我國優秀標準區域性走出去;在國際標準化組織金融服務技術委員會框架下,我國有102名專家加入31個標準工作組,已成為國際標準編寫的主要力量,其中9人次擔任召集人、項目負責人等主要職務,牽頭研製銀行產品服務、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技術、條碼支付等領域8項ISO標準;在綠色金融熱點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中,中國專家擔任ISO可持續金融技術委員會主席顧問組副主席職務,並主導可持續金融術語標準研製。

圖1 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LEI 持碼法人數量(截至2019年11月20日)

正確把握當前金融標準化工作新形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標準引領,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這個重點,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總書記的要求站位高遠、定位精準,為我國經濟和金融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建設路徑。金融標準化要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在推進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繼續深化金融標準供給側改革。高質量的金融發展需要高質量的金融標準。當前,金融標準缺失、部分金融標準老舊問題依然突出。與信息技術標準相比,金融產品、服務和管理標準仍然薄弱,標準內容的適用性仍需加強,金融機構標準工作機制建設有待完善,與滿足金融高質量發展要求尚存在一定距離。提高金融標準供給質量,一方面,要補齊重點領域標準短板,順應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在金融業應用的發展態勢,加強金融領域區塊鏈應用、數據安全、分布式資料庫等標準供給,加快制定精準扶貧、便民金融應用等普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標準;另一方面,要前瞻性地做好標準預研,緊跟數字金融熱點領域和發展趨勢,做好國內標準需求預判研究,強化標準引領。

繼續增強金融標準對金融治理的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引導新技術應用。今年8月28日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也要求「推動構建以標準引領、企業履責、政府監管為基礎的管理體系」。在金融治理相對成熟的領域,金融標準要發揮對治理和監管法規的支撐和補充作用,針對現代科技成果金融應用新特點,將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的要求細化成金融標準,形成量化指標推動執行,支持監管規則落地。在治理規則尚無要求的領域,要視情況歸納總結形成團體標準、行業標準或者國家標準,充分發揮標準的規範引領作用,圍繞基礎通用、產品服務、運營管理、信息技術和行業管理等領域,構建既能培育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又能滿足金融治理需要的標準體系,提升金融標準服務金融治理的能力。

繼續提高金融標準國際化水平。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我國堅持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放寬外資機構準入,支持中資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走出去。金融標準要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促進國內標準與國際接軌,對於已經發布且符合中國國情的國際標準可以直接採用,提高國內外金融基礎設施在標準化上的一致性,便利外資機構來華的營商環境。同時,加快推動我國優秀金融標準在境外推廣,為我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便利,支持完善國際標準體系和治理結構,更好地發揮標準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為金融國際標準建設貢獻中國智慧。

共創金融標準化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金融標準化工作要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指示精神,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標準引領,推動企業履責,支撐政府監管,提升金融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大力推進金融標準供給。金融標準供給要服務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大局。一方面,積極完善金融標準體系各構成要素。堅持「為民利企」發展理念,推進保障人民財產安全的金融強制性國標建設,加快急需領域國標行標編制,鼓勵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規範發展。另一方面,聚焦新興重點領域標準研製。加快制定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金融產品服務標準,重點開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相關標準研製,強化標準引領,助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持續提高金融標準實施效能。標準實施是踐行「金融標準 為民利企」發展理念的最終落腳點。在實施方法上,要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標準實施中的主體作用,鼓勵檢測認證等多種方式保障金融標準落地,做好金融科技產品國推認證實施,切實以標準手段築牢金融科技產品安全底線、引領金融科技產品質量建設。在實施渠道上,要用好各種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全國「質量月」平臺,做好「金融標準 為民利企」主題活動;挖掘標準實施試點效能,總結重慶和浙江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成果,共享標準助力中小銀行經營管理的實施經驗;持續開展金融企業標準「領跑者」活動,引導金融相關企業提高產品服務質量、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建立「有產品必有標準」的治理體系。在實施路徑上,要探索借鑑國際經驗。建設中國金融業通用報文庫,建立結構化的金融報文研發交流工作平臺和治理平臺,支持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與建設規劃,更好地發揮標準在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風險防控中的基礎性作用。

加快提升金融標準國際化水平。伴隨金融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金融標準應形成聯動效應,促進各環節雙向開放。在標準編制環節,鼓勵內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我國金融標準化工作,加快外資企業金融標準制定的進程,提高金融標準制修訂的科學性和透明度;深度參與金融國際標準治理與標準研製,圍繞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熱點領域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在標準實施環節,繼續加大全球法人識別編碼等國際標準在跨境投資和交易場景中的應用,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我國金融標準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應用推廣,支持國際組織基於我國優秀標準制定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求的金融標準。

積極開展金融標準化研究。加強金融標準化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支撐,完善金標委重點研究課題制度,動員全行業聚焦標準引領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深化金融改革、支持金融開放等重點課題,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方法新經驗,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做好金融標準化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推進「十四五」金融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編制,為支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構建現代化金融治理體系發揮更大作用。

抓緊培養新時代金融標準化人才隊伍。加快金融標準化人才建設,推進金融標準化學科教育,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金融標準化高端人才。新時代是在奮鬥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廣大金融標準化工作者要以實幹創造新業績,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共同推進金融標準化取得更大發展。(作者範一飛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原題為《範一飛:標準建設提升金融治理現代化水平》)

相關焦點

  • ...組織研製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17項金融科技標準
    楊富玉在論壇上透露,目前人民銀行正在抓緊組織研製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17項金融科技標準。他還透露,人民銀行在組織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CFCA等單位爭取在中國基於LEI的數字身份識別項目試點,希望商業銀行積極支持並參與。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在制定8項關鍵區塊鏈標準
    2017年下半年以來,ISO/TC 307加快推動基礎類、智能合約、安全隱私、身份認證、互操作等方向的重點標準研製工作。目前,術語和概念、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等8項國際標準已完成立項,進入研製階段(見表1)。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支付寶上線「時間銀行」 存公益...
    央行:區塊鏈等17項金融行業標準正加緊研究制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20日表示,為規範引導新技術應用,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17項金融行業標準已經立項,正在加緊研究制定。目前,我國已形成國家金融標準65項、金融行業標準252項。國家標準委成立區塊鏈技術標準委員會國家標準委(SAC)宣布成立一批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其中包括區塊鏈技術委員會,旨在推進經濟發展和滿足社會治理中產生的標準化工作需求。
  • 不一定要靠區塊鏈,不同於電子支付,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
    8月10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透露,2014年至今,央行對數字貨幣已經研究了
  • 【英國央行官員談及實施負利率】英國央行副行長拉姆斯登:隨著有效...
    文 / 星晴2020-10-21 20:17:55來源:FX168 【英國央行官員談及實施負利率】英國央行副行長拉姆斯登:隨著有效性評估的變化,負利率肯定會出現在未來可能使用的工具箱中。
  • ...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出席會議並講話。範一飛指出...
    【央行:金融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信息共享平臺初步建成】近期,金融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信息共享平臺初步建成。2020年12月3日,人民銀行組織召開觀摩會,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範一飛出席會議並講話。範一飛指出,金融業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應共建共贏。
  • 央行透露,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體系是這樣的
    2019年下半年,央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 年)》文件,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  回眸2019年,科技創新正在急速改變著金融行業。
  • 「自鏈財經」今日區塊鏈新聞頭條(9月9日)
    央行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到2021年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三年發展目標: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比特幣最小單位被收錄至牛津英語詞典
    從名單中,包括迅雷鏈、迅雷鏈開放平臺、華為雲區塊鏈服務、阿里雲區塊鏈服務、趣鏈飛洛印等知名區塊鏈項目都有披露。雲南省財政廳聯合支付寶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票據支付寶聯合雲南省財政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票據,為區塊鏈技術再添新場景。
  • 數字貨幣 區塊鏈最新消息!
    但區塊鏈所倡導的分散的、社區驅動的經濟模式,可以幫助創建一種更高效、更普惠的全球經濟。8.約翰尼斯堡大學教授:區塊鏈與AI結合有助於提供更智能的區塊鏈約翰尼斯堡大學Tshilidzi Marwala和Bo Xing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區塊鏈與AI的結合有助於提供更智能的區塊鏈,他們稱之為「區塊鏈2.0」。
  •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金融科技重新定義數據價值
    巧合的是,同樣在昨天,央行在其公眾號上發布了一篇副行長範一飛參加第二屆成方金融科技論壇的演講。裡面總結了金融科技發展的成績、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趨勢。作為來自重要監管部門的表態,這番演講內容值得細細研讀。今天摘錄了部分內容,圍繞金融科技的「新挑戰」和「新舉措」,看看範行長提到了哪些要點。
  • 黃奇帆:區塊鏈技術就像更先進的「基因改造技術」
    摘要 【黃奇帆:區塊鏈技術就像更先進的「基因改造技術」】10月28日,在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等機構共同推出的首屆外灘金融峰會上,cf40學術顧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區塊鏈技術,就像更先進的「基因改造技術」,從基礎層面大幅度的提升大腦反應速度
  • eToro在臺灣被認定違法;蘇州相城區設10億區塊鏈引導基金
    巴哈馬央行在報告中稱,一些銀行和自動取款機已經連續數月處於離線狀態。相比之下,手機信號的覆蓋率大多在多利安颶風后的幾天內就恢復了。巴哈馬央行相信,通過將CBDC功能內置到手機中,可以加快未來的復甦。央行預計,這將幫助簡化關鍵的災後恢復工具,例如接收保險索賠。
  • 央行行長: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
    中新社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4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視頻演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要堅持市場主導,監管當局應減少對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限制,順其自然。
  • 衝破男權政治藩籬,拉加德成為歐洲首位女性央行行長|稜鏡
    她的下一站是歐洲央行行長,而且是首位登頂歐洲金融業之巔的女性。2019年9月12日,拉加德宣布正式卸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總裁,作別8年華盛頓生涯。當拉加德結束IMF的旅程,即將掌管歐洲央行之際,質疑聲再度傳來——這位並非經濟學科班出身的法國女人能否領導歐元區的貨幣政策?與默克爾的鬥爭與配合「歐央行行長的職責是圍繞歐洲的財政政策塑造貨幣政策,以點燃需求、實現增長,並保持穩定。」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央行數字貨幣首個應用場景將以交通...
    據獲得的相關文件顯示,蘇州市相城區要求區屬行政單位員工在4月份安裝數字錢包,5月將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此外,據悉支付寶參與了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技術和硬體研發、發行和支付通道技術。
  • 央行「數位人民幣」出現雛形:不保證用區塊鏈,主要用於替代現金
    中國人民銀行的支付結算副司長穆長春日前表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已經呼之欲出,該系統將會採「雙層營運體系」,主要用於取代現金,同時不會影響目前商業銀行。他也強調不一定會使用區塊鏈,但一定是中心化管理。8月10日,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PBoC)支付結算司的副司長穆長春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DG)、數字支付(Electronic payment, EP)的研究已經「呼之欲出」。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 可能採取雙層營運體系,而非人民銀行直接向大眾發行數字貨幣的單層營運體系。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三星Galaxy S20將繼續支持加密貨幣...
    央行:積極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積極穩妥探索區塊鏈等新技術據央行網站消息,《關於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2月14日正式發布。《意見》從積極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點產業。支持金融機構和大型科技企業在區內依法設立金融科技公司,積極穩妥探索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重視金融科技人才培養。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6期:阿里發布鏈上公益計劃 用區塊鏈管好...
    報告指出,近年來,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各國政府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積極發力。2016 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首次將區塊鏈納入新技術範疇並作前沿布局,標誌著我國開始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