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巴比特
相關關鍵詞當前,全球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國際標準化工作也正加快推進。區塊鏈作為一種跨行業、跨領域、基礎性的創新應用模式,廣泛的應用範圍在體現價值創造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尤其是各行業需要標準來引導和支持技術研發和應用。2016年9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技術委員會(ISO/TC 307),主要工作範圍是制定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領域的國際標準,以及與其他國際性組織合作研究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領域的標準化相關問題。
目前,國際上有三大標準化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分局(ITU-T)。其中ISO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主要負責組織開展全球絕大多數領域的標準化工作,促進國際物資交流和服務,並擴大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的合作。IEC主要從事電氣、電子工程領域的標準化工作,ITU-T則專注於通信領域的國際標準化。
2017年以來,ISO/TC 307召開了兩次全體會議,確定了國際標準化的工作思路。截至2018年4月,ISO/TC 307已有32個積極成員(P成員),14個觀察成員(O成員),成立了3個工作組(基礎工作組,安全、隱私和身份認證工作組,智能合約及其應用工作組)和3個研究組(用例研究組,治理研究組和互操作研究組)。
2017年下半年以來,ISO/TC 307加快推動基礎類、智能合約、安全隱私、身份認證、互操作等方向的重點標準研製工作。目前,術語和概念、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等8項國際標準已完成立項,進入研製階段(見表1)。其中,術語和參考架構等基礎類標準主要回答區塊鏈是什麼和怎麼用的問題,同時建立標準語言並指導其他標準的研發;安全隱私、身份識別、智能合約等相關標準則主要回答如何在保證安全性、隱私保護和合規性的前提下設計、開發、維護和使用區塊鏈系統。8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將有助於統一認識,打通技術屏障和防範應用風險,為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表1 ISO/TC 307現階段標準研製情況
序號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
1
ISO/AWI 22739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Terminology and concepts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術語和概念
2
ISO/NP TR 23244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Overview of privacy and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protection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隱私和個人可識別信息(PII)保護概述
3
ISO/NP TR 23245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Security risks and vulnerabilities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安全風險和漏洞
4
ISO/NP TR 23246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Overview of identity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身份概覽
5
ISO/AWI 23257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Reference architecture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參考架構
6
ISO/AWI TS 23258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Taxonomy and Ontology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分類和本體
7
ISO/AWI TS 23259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Legally binding smart contracts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合規性智能合約
8
ISO/NP TR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 Overview of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smart contracts i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systems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系統中智能合約的交互概述
已立項的8項國際標準中,中國分別承擔了分類和本體(Taxonomy and Ontology)的編輯以及參考架構(Reference architecture)的聯合編輯職務。
2017年3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承擔ISO/TC 307國內技術對口單位。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的指導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萬向、微眾、螞蟻金服、平安集團、海航、三一等區塊鏈領域的重點企業和相關專家深度參與ISO/TC 307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在一些關鍵性成果上貢獻了中國的技術力量,尤其是主導和實質性參與兩項基礎性國際標準,為我國相關企業參與區塊鏈領域的國際競爭奠定重要基礎。
國內的區塊鏈標準化工作早在2016年就開始布局,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指導下,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組織國內區塊鏈領域的優勢企業,於2016年10月成立了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論壇下設標準工作組,積極開展區塊鏈和分布式記帳技術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先後研製並發布了《區塊鏈 參考架構》和《區塊鏈 數據格式規範》2項團體標準,並在團體標準研製成果基礎上積極推動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立項工作。2017年12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研製的國內首個區塊鏈領域的國家標準《信息技術 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 參考架構》(計劃編號:20173824-T-469)正式立項,也標誌著我國進一步加快了區塊鏈標準化的步伐。
未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將繼續發揮ISO/TC 307的國內對口單位的作用,持續跟蹤區塊鏈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相關動態,加快參考架構、分類和本體等已立項國際標準的研製,推進互操作、治理等其他方向的國際標準預研和立項工作,推動我國區塊鏈領域的先進技術成果向國際標準轉化,不斷提升我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