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人體 為生命按下「暫停鍵」--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1-01-14 中國科學技術館

  冬眠是動物的一種極端生存技巧。研究發現,人類偶爾也會冬眠,這有助於避免或減輕危及生命的傷害。

  想像一下,受傷嚴重的你被匆匆送進急診室,醫生還來不及幫你修復傷口,此時你血管裡的血液正從破裂的傷口處悄悄流失,失血讓身體器官得不到至關重要的營養與氧氣供應,你即將進入心臟驟停狀態。但你的生命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你的身體開始連上了各種管子,機器呼呼響著,冰冷的液體流過你的靜脈,你的體溫降到冰點以下。最終,你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你的肺不再呼氣吐氣,你的生命似乎也凍結在了靜止的時間裡。此時的你游離在生與死的邊緣,你既不是完全活著,也並非徹底死亡。

  如果一切順利,未來有一天你將會甦醒過來,並繼續活下去。

  歷史上的人類冬眠與低溫倖存故事

  假死,是一種人的生命過程暫停的現象。20世紀50年代的太空競賽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對這一研究領域的興趣,美國宇航局(NASA)也投入了大量資金研究人類是否能進入「人工冬眠」狀態。人們希望,這種狀態下的太空人可以避免遭受太空飛行中強大宇宙射線帶來的危害,同時因為冬眠時無需進食與呼吸,能減少食物、水和氧氣的攜帶量,便於太空人度過漫長的太空旅途。

  當時,一位年輕的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用倉鼠進行了冷凍實驗。他的實驗方法是將倉鼠冷卻到身體變得僵硬,檢測不到心跳後,再將一個熱茶匙放在它們胸部,讓其體溫慢慢升溫,同時用無線電配件做的微波槍將倉鼠慢慢「復活」。但這些早期實驗一直沒有超出動物研究階段,並未觸及人類。人類在冬眠中進行太空旅行的夢想仍然停留在科幻小說的範疇內。隨著太空競賽的終結,美國宇航局對這方面的研究興趣大減,但人體冷凍研究的種子已然在洛夫洛克和他的同事們的心中播下,並發芽生長起來。

  1900年,《英國醫學雜誌》刊登了一位俄羅斯農民的故事,稱他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無獨有偶,傳聞普斯科夫東北部地區的居民,在第一場雪即將到來之前,就會蜷縮在屋裡,圍坐在火爐邊,陷入一種被當地人稱為「lotska」的深度沉睡狀態中:每天醒來一次,就著水吃一些硬麵包,家人輪流看著火,直到春天到來時他們才會完全醒來。但這只是傳聞,會冬眠的普斯科夫人從來沒有在世人面前出現過。

  一個世紀後,一位名叫安娜·巴吉霍爾姆的瑞典放射學家,在挪威滑雪度假時,一頭栽進了一條冰凍的溪流中,然後被困在了冰中。當救援人員趕到時,她已在冰中被困了80分鐘,心跳和呼吸都停止。醫生測量她的體溫僅為13.7攝氏度,這是歷年意外事故受害者中體溫最低的,所有的跡象都表明她已經死了。

  然而,在重症監護室裡經過醫護人員10天小心翼翼地復溫搶救,安娜奇蹟般地醒了過來。正常情況下,人類被困水下幾分鐘便會溺亡,而安娜被困水下一個多小時卻活了下來,恰恰是冷凍保住了她的生機。

  早在拿破崙時代,就有醫生提出了冷凍對於修復人體創傷的好處。有醫生發現,留在寒冷室外的受傷士兵比在帳篷裡靠近火堆的受傷士兵的存活率更高。如今低溫治療在醫院裡已很普遍,多用於輕各種緊急情況對患者的傷害,諸如各種術後恢復及幫助難產嬰兒出生後的恢復等。

  動物如何進入低體溫冬眠

  降低體溫可減緩身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溫度每下降1攝氏度,身體活動量就會減少5 %~7%,同時身體消耗氮氣等基本營養素的速度也會相應降低,由於失血或心臟驟停導致缺氧的身體組織由此得到一定的保護。從理論講,如果體溫一直下降,最終生物過程會完全停止,人體開始進入一種假死狀態。此時的人體,就像暫時停止走動的時鐘,身體完全沒有問題,所有的內部「組件」仍然完好無損,只是暫時處於靜止狀態,只要稍許加熱,就能重新動起來。

  當然,這只是理論,實踐起來並不簡單。低體溫本身就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人體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人類終其一生體溫都維持在一個相當恆定的溫度——37攝氏度左右。維持體溫可不輕鬆,身體必須持續不斷地調整,讓產熱與散熱保持平衡。如果體溫下降過度,身體皮膚處的血液就會湧向軀幹中心,此時你會不自覺地顫抖著縮成一團;當體溫降至約33攝氏度時——僅低於正常體溫4攝氏度——心臟開始顫動;低於25攝氏度時,心臟就有完全停止跳動的風險。即使躲過體溫過低風險的倖存者,在身體漸漸恢復溫暖後,也有可能留下腎臟損傷等後遺症。

  但是,某些動物卻能夠承受更低的溫度。北極有一種地松鼠,通常情況下保持與人類相似的體溫,但進入冬眠後,可在身體中心溫度低至零下3攝氏度時生存,而且體液不被凍成固體。那同樣的低溫為何會導致人類死亡?希望解開人類假死秘密的研究人員可謂傾注了心血。

  在20世紀90年代,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UMCG)的亨寧與他的團隊就開始了人類冬眠實驗,並於 6 年前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模仿動物冬眠有許多實際用途,比如失血是造成患者手術過程中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在低溫狀態下,冬眠動物受傷後倖存下來的機率要比正常體溫狀態下高得多,因為較低的代謝率可更好地起到保護身體組織的作用,低溫狀態下的心臟泵血量也比正常體溫狀態下少得多。

  許多動物能放慢新陳代謝的速度,包括昆蟲、兩棲動物、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等動物,都可以進入長期休眠的低能耗狀態,即所謂的冬眠。一些小動物,如老鼠、倉鼠和蝙蝠則可以通過節省能量消耗,安然度過饑寒交迫的冬天。

  雖然表面看起來,冬眠就像是睡了一個很長的懶覺,但實際上冬眠並不簡單。為忍受長期的低體溫、飢餓和易感性的痛苦,冬眠動物體內會發生保護大腦和身體的一系列適應性變化。

  進入冬眠之前,動物會吃得非常胖。但與人類不同的是,肥胖並不會導致它們的動脈壁增厚而引發心臟病。一些物種會在冬眠前兩到三個星期前停止進食,在保持日常活動的同時,承受著忍飢挨餓的痛苦。

  人類躺上一個星期,肌肉會開始萎縮,形成血栓,冬眠動物卻能忍受幾個月的不食不動。冬眠期間,生活在動物體內的腸道微生物也同時要忍受寒冷和突然的食物匱乏,冬眠動物的肺會變得像哮喘患者那樣,覆蓋上厚厚的粘液和膠原質,它們的大腦也會呈現出與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相類似的變化,有些物種還會在冬眠中失去記憶。最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動物在漫長的冬眠後,居然會表現出一些睡眠剝奪的症狀。但是,冬眠動物們能夠很好地應對所有這些問題,待到春天到來時,它們又會重新恢復生龍活虎的狀態,通常不會產生任何長期不良影響。

  動物冬眠沒有血栓的秘密

  在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UMCG)的動物實驗室裡,亨寧的博士生愛德溫·德弗裡伊和他的同事正在照顧一隻躺在冰床上的老鼠。一臺呼吸機為被麻醉的老鼠提供穩定的呼吸。十幾根細管子和電線為老鼠提供維持生命的液體,同時獲取寶貴的數據。一臺機器中緩緩吐出的列印數據顯示,老鼠的心率從每分鐘300次一直下降到了每分鐘60次,身體內部溫度從20多攝氏度下降到了15攝氏度。作為和我們人類一樣的非冬眠的動物,沒有輔助醫療手段,老鼠無法在深度低體溫狀態下存活下來。這主要是由於隨著體溫的下降,它的神經脈衝活動會放慢,肌肉變得僵硬,呼吸也會變得困難。

  除了在數周時間內,逐步調控室內溫度模擬冬季漸漸來臨,誘導倉鼠進入冬眠狀態之外,UMCG團隊還進行了強制性快速降低體溫,令血小板(圖中粉紅色)具有重要的凝血作用,對於動物冬眠中的生存也起著重要作用。

  老鼠迅速進入新陳代謝暫停狀態的實驗。

  冬眠動物不活動,卻能避免出現血栓,主要是它們進入低體溫狀態後,血液中的血小板會消失。血小板去哪兒了?沒有人知道,但在溫度恢復後它們又會突然出現。因此德弗裡伊確信,它們一定是保存在身體裡的某個地方,而不是被吸收掉了。

  不同的冬眠動物都存在這種現象,意味著它們很可能從共同的祖先身上繼承了這種應對寒冷、飢餓和窒息的保護機制,並最終形成一種綜合性的低代謝功能。甚至有跡象表明,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某些相似的能力。2004年,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馬達加斯加的狐猴也會進入短期冬眠狀態。狐猴與人類有98%的基因是相同的,冬眠的奧秘也許就在這2%的差異裡面。

  了解冬眠動物如何控制血液中血小板的變化,對人類健康有著直接和深遠的益處,例如提高由於低體溫和寒冷導致假死的生存能力,方便冷凍運輸移植器官,以及延長血庫中血液的保存期等。

  在一次偶然事件中,UMCG團隊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一個學生將倉鼠細胞培養液放進冰箱,一個星期後發現倉鼠細胞還活著,並且散發出一股臭雞蛋味。用於低溫保存的一些化合物中有一種被稱為胱硫醚β合成酶的酶(CBS),會刺激生產硫化氫分子,從而產生這種特殊的臭雞蛋味。給倉鼠注射抑制CBS的化學物質,它們就不會進入冬眠狀態。如果此時還要強制其進入低溫狀態,就像人類進入低溫狀態時一樣導致腎臟受損。

  受此啟發,亨寧的團隊發現了幾種可為細胞樣本提供長期冷凍保護的化合物。團隊已為其中一種化合物 Rokepie 申請了專利,它可以使通常需要在37攝氏度下維持生存的細胞,比如人類或老鼠的細胞,安全地儲存在冰箱裡。

  低溫保存爭取「黃金一小時」

  在緊張忙碌的急診病房裡,出血不止導致失血過多的傷者隨時都可能會心臟驟停,外科醫生必須先為傷者止血;有些傷者送來時就已經奄奄一息,醫生要做的就是儘快止血,同時找到出血原因加以醫治。醫生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山姆·蒂什曼教授想要為醫生爭取到更多搶救生命的時間。他認為,通過誘導傷者進入低體溫狀態,就可以幫助外科醫生爭取到寶貴的「黃金一小時」,為此他努力研究探索如何讓人類耐受遠超出正常的低體溫,他畢生的目標是「拯救那些心臟和大腦還很年輕的瀕死患者」。

  為此,蒂什曼教授進行了低溫保存和復甦的開創性研究。他的研究得到了美國陸軍遠程醫療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的支持,他們為他的研究課題提供研究資金。蒂什曼手下的外科醫生已經掌握了嫻熟的低溫保存技術,在一些需要零血液流動的手術中,心臟外科醫生甚至可將患者的體溫降至約15攝氏度,在這個溫度下,心臟會暫時停止跳動。

  蒂什曼的計劃是,將患者體溫降至更低,讓身體進入假死狀態,此時患者將沒有心跳,沒有呼吸,也沒有明顯的腦部活動。事實上,他們的血液也將被抽乾,代之以冰冷的生理鹽水,這是目前快速降低人體溫度以避免機體組織損傷的唯一辦法。蒂什曼將這種狀態稱為「低溫保存」。蒂什曼的計劃在實驗室裡獲得了成功,他們將進入冷凍狀態長達三小時的狗成功復甦,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後,麻省綜合醫院還對外科醫生和麻醉師等進行了這種開創性手術的培訓。

  在未來,緊急保存和復甦技術可極大延長心臟病和中毒處理手術等的急救時間。「冷凍是抑制代謝最有效的辦法。如果研究人員可以減少機體組織的需求,或提高機體組織的輸氧能力,那就沒問題了。」蒂什曼說道。

  雖然實驗室動物可在進入假死狀態三小時後「復活」,但臨床實驗中的人類患者進入深度冬眠狀態的時間最多只能維持一個小時。不過,蒂什曼說:「一個小時應該足夠醫生進行止血處理了,冷凍並不一定要覆蓋整個手術過程。」但遺憾的是,對於那些要進軍遙遠星球的太空人來說,所需要的冬眠時間遠非目前的人體冷凍技術所能企及的。「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讓人類在足夠長的時間裡生命暫停的冷凍技術。」蒂什曼笑著說道。

相關焦點

  • 《科學養生》 - 生命彈力--中國數字科技館
    但是,我們也發現,不同的生命其彈力是不同的。就拿人的生命來說吧,勾踐歷經磨難臥薪嘗膽終成功,曼德拉牢底坐穿譜寫生命的凱歌。但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經歷同樣的考驗,有的生命凋謝了。這說明即使是同一類的生命也存在差別。橡皮筋從靜止到繃斷,這就是它的彈力區間。不同的生命體的彈力區間是不同的。
  • 中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在濟南完成 科技真能給死亡按下暫停鍵嗎?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濟南臺記者馬藝 陳振國)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49歲的桂軍民是濟南一所體校的足球老師,去年,他的愛人展文蓮被查出患有肺癌。今年5月8日,展女士在病床上停止了心跳和呼吸,醫生宣布其臨床死亡,但是這一次,卻不能說她「永遠離開了」桂先生。
  • 從外星生命角度看地球演化史--中國數字科技館
    從外星生命角度看地球演化史2020-10-29 21:35:00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熱成像儀怎麼瞬間測到人體溫度變化--中國數字科技館
    70多年來,雜誌秉承「科學大眾化、大眾科學化」的宗旨,矢志不渝地為提高中華民族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 熱成像儀怎麼瞬間測到人體溫度變化2020-11-29 16:01:00
  • 一氧化氮與諾貝爾獎--中國數字科技館
    諾貝爾利用 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獎勵那些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諾貝爾一生有很多發明創造,為科學技術 做出了舉世矚目的貢獻,給人類帶來巨大財富。其中,有一個具有戲劇性的發明與一氧化氮有關。   肺 通過吸入一氧化氮氣體可以治療肺重症患者,並且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例如:人們通過使用一氧化氮可以降低高危新生兒肺動脈壓,但由於高濃度一氧化氮可能有毒性,所以劑量是至關重要的。
  • 劇烈運動後怎樣降溫--中國數字科技館
    人體在大量出汗時發生的失水、失鹽現象,主要是失水,在醫學上稱為「高滲性失水」。此時,人體迫切需要補充的是水而不是鹽,也就是說,出汗越多,越需要補充淡水,而不是鹽分。  還可以舉一個例子:海船在遠航前,必須儲備足夠的淡水。
  • 100個行星狀星雲--中國數字科技館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為 2-352!官方淘寶店:http://aitianwen.taobao.com,也可隨時購買!歡迎訂閱!若把畫面的寬度對應到天空中,其佔據的天區大小約為500角秒。    行星狀星雲是像我們太陽這樣的恆星快要走到生命盡頭時爆發產生的,星雲的中心擁有一顆溫度很高的恆星,中心恆星強烈的紫外輻射照亮了拋出的外層氣體,晚些產生的快速恆星風會追趕上一開始吹出的慢速星風,相互作用形成美麗的氣殼,使得星雲呈現出獨特的形態。
  • 如果你按下了時間暫停鍵,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答案是:除了你之外都可以凍結,但生活不會像你所期望的那樣進行下去,而你無法入睡也無法搶劫銀行,即使無人可以阻止你同樣不能在考試中作弊相反的,反而你會失明失去聽覺也無法移動任何肌肉,為什麼時間靜止會出現這麼大問題呢?
  • 生物鐘紊亂會致命麼--中國數字科技館
    生物鐘紊亂不僅給人們帶來睡眠問題,還有可能引發一些疾病,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據《中國網民熬夜報告》顯示,00後已經超過90後、60後,成為熬夜主力軍,其中熬夜人群佔比高達45.7%。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報導,一些年輕人因連續熬夜打遊戲,或通宵加班暴斃而亡,這些猝死案例多與生物鐘嚴重紊亂有關。
  • 十佳優質蛋白食物,你愛吃哪個--中國數字科技館
    雞肉 雞肉蛋白質含量為20%左右,雞胸肉是許多健身增肌人群喜歡的蛋白質來源,其脂肪含量低,還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亞油酸。其含有多種利於人體消化的胺基酸,同時也是銅、鐵、鋅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此外,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磷脂類,對人體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鴨肉 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
  • 武漢周大福中心按下「暫停鍵」
    文|樓市政國策武漢重啟之際,有人卻按下了「暫停鍵」!4月26日,繼降低高度之後,武漢周大福中心的一紙暫停通知書,行業一片譁然,並招致各種熱議揣測。希望周大福中心按下「暫停鍵」,只是正常的節奏調整,而不是改弦易轍。我們也清楚,現在的武漢,巨頭雲集,能量巨大,每個決策背後,可能都有著我們難以想像的理由。但還是希望,為了城市的整體利益,所有人都能說到做到,而不要為了商業競爭去輕易承諾。
  • 北鬥發射僅剩數小時,火箭突然出現問題,中國航天按下暫停鍵
    據新華社報導,近期,我國的北鬥衛星發射僅剩數小時之際,火箭突然出現問題,中國航天按下了暫停鍵。這已不是長徵三號乙第一次出現問題了,今年中國的衛生失敗任務一共2次,均是由長徵三號乙火箭承載。正是因為其重要性,我們的航天部門才果斷按下暫停鍵,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會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經過調整
  • 「長生不老」的動植物--中國數字科技館
    70多年來,雜誌秉承「科學大眾化、大眾科學化」的宗旨,矢志不渝地為提高中華民族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 支付寶按下暫停鍵,螞蟻花唄額度暴降!
    支付寶按下暫停鍵,螞蟻花唄額度暴降!在支付寶推出了螞蟻花唄和借唄功能以後,支付寶很快就受到了眾多年輕用戶的青睞,憑藉這兩項業務也讓支付寶穩坐中國第一大行動支付軟體的寶座。    不過,支付寶過分利用ABS槓桿,用30億的本金,放出了3000億的借貸,這自然也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所以螞蟻金服的上市才會被緊急按下暫停鍵,如今支付寶想要上市的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補齊預存金,另一條則是剝離自己的借貸業務
  • 國談藥品落地按下暫停鍵?
    國談藥品落地按下暫停鍵?來源:藥智網|Felix Yao2019年是中國醫保的標誌年,中國醫保制度變革深化,醫保目錄全面、深入調整。為了藥品能進醫保目錄,企業摩拳擦掌,期望短平快,立竿見影,看到結果。國談品種是共贏的標誌國家、企業、患者都對國談品種寄予厚望:國家期望第一批國談品種作為試點,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醫保準入模式,騰籠換鳥,節約醫保基金,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益,促進基金用於重大疾病、特殊疾病,為患者真正成為受益者,體現制度優越性。
  • 導電的奧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學生數理化》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一貫堅持以為素質教育服務、幫助中學生打好數理化基礎為宗旨
  • 例析烴的燃燒規律--中國數字科技館
    《中學生數理化》開博時間:2016-07-01 14:43:00 一貫堅持以為素質教育服務、幫助中學生打好數理化基礎為宗旨
  • 粉紅噪音--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