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先生工作安排需要到成都 ,於是乎我也成了 成都 的老遊客。隔三差五的就飛一趟,也成了常事兒。待的時間多點了,也就有了對這個城市的了解。總體講這個城市有些文藝、有些時尚、有少許些瘋狂、還有些飲食文化的深韻,來到這裡你不因為是一個外地人而感到生疏和被排異,來到這裡,就感覺很輕鬆並很快融入其中。這個城市很大,但不感覺點與點之間的遙遠;人很多,但沒有被簇擁包圍的重壓;飲食多元選擇,盡享天堂之美味;時尚潮兒們多多,讓人有欣賞之心滿滿。成都 ,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 四川 省省會,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 大城 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 位於 四川 盆地西部, 成都 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我國第四大航空樞紐,內陸地區領事機構最多的地區。
成都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 中國 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 成都 」,故名 成都 ;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漢為全國五大都會之一;唐為 中國 最發達的工商業城市之一,史稱「揚一益二」;北宋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會,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擁有 都江堰 、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蹟,是 中國 最佳旅遊城市。成都 我都去了哪裡?都是怎麼去的呢?簡單介紹,主要還是看大片,每次是大片拍的都很賞心悅目,每每重新翻閱腦海裡都浮出現場的場景。城市內遊玩的地方無非網絡上推介的幾個地方,但是 成都 有個好的地方就是,市內的景點之間都有直通大巴,可以買通票,也可以買單獨點的票,包括交通和景點票,去到景點非常簡單。就是相對市內較遠點的熊貓基地,都有直通車去回。所以來 成都 遊玩要放鬆的玩,邊玩邊看邊吃邊享受就對啦。大熊貓育殖基地,來這個地方的時候正好是11月底,北方已經感覺有寒意,而 成都 這裡還是穿個薄外罩就可以了,按說熊貓寶寶也是喜歡的季節,當天去時確沒能見到幾隻國寶寶寶,特別是小寶寶的產房處並沒有小寶的身影,第一次來沒有經驗,都說早來能看到熊貓的機會多,因為到了中午和下午,這些寶寶們就懶懶地回房睡覺了。
所以買了早上7點的簡圖直通車票,去寬窄巷子坐車,早上六點就起來騎個單車跟著導航找乘車的地點,很像夜遊, 成都 亮的晚,一路上沒幾個人和車,一個人飛馳電掣般的騎行單車,路過天府廣場時,那裡已經有特警在巡邏了,這個廣場貌似是該城市的重點保護中心,總是有特警和警務人員巡視。
終於在預定時間到達乘車站點,驚奇的是,這一班車加上司機和導遊只有4個人,就是說只有兩個乘客,簡圖就是這樣,這樣的訂單不管幾個人,也會按時發車,導遊只負責帶旅客到達遊覽場地,講解好相關事項,旅客就自由活動了,到規定的點回到車上,按時再返回乘車點。養殖基地的路線也比較簡單,分幾塊地方,路標清晰,根據導遊講解的路線走,進去找到相應的地方也很簡單,裡面還有小熊貓(另外一種)的豢養地。
早上熊貓懶得很,也不願意出來,所以走走找找,下次再來最好在9-11點之間時間來會好些,供參考。快了2個小時能遊玩,慢的4個小時足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時間安排遊程。
寬窄巷子, 成都 標誌性的遊覽場景之一。從熊貓基地回到乘坐大巴的站點便是寬窄巷子,正直中午,陽光好好,不很曬人,街上遊人們已經形成人流,儘管我去的時間不是公共假日,也不是周末,但街上依然人流不斷。
寬窄巷子位於 成都 市青羊區 長順 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裡也是 成都 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 成都 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搜狗百科] 雖然經歷從康熙到民國,以及現代這麼長的歷史長河,由於保護的好,寬窄巷子的原始建築風格、文化氛圍從古氣息、街道裡面商業經營模式都有其歷史保留和延續的特色。
徜徉在幾天條巷子裡,沒有累的感覺,欣賞和放鬆的心情持久不斷。文化氣息也很濃,川劇的變臉,川菜與美食,處處能看到,非單獨的商業運營和喧鬧,使人心曠神怡。在寬窄巷子找了幾種小吃,吃得飽飽的,然後找輛單車,按導航的引導來到文殊院。文殊院的規模也不小,特別是文殊院坐落的那條街,街口很大的牌坊,沿街走進去,一路的宗教文化氣息,始建於隋大業年間的文殊院,康熙三十六年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 中國 長江上下遊四大禪林之首,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於一體的佛教聖地。文殊院現存建築乃典型 川西 平原古建風格,全木質建築,六重正殿依次正對山門的中軸線上,氣勢恢宏、巍峨壯觀。
走近寺前,只見古樸厚重的黃色圍牆盤繞在古剎四周,正門上嵌著「文殊院」三個大字,與圍牆上「南無阿彌陀佛」、「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世界 和平 、人類幸福」相映襯,使文殊院顯得十分莊嚴、肅穆。都江堰 與 青城山到了 成都 ,這兩個地方是必去的景點,可以在當地找個一日遊,很方便的,有個導遊和交通大巴,一天遊下來挺好。兩個景點相比較 青城山 更有看頭,其實 青城山 可以買個簡圖巴士往返票,在 青城山 多待長點時間也是不錯的,整個 青城山 被大霧包圍,空氣溼潤,道教的教場。盤走於 青城山 的山道上,貌似進入仙境。
裡面的寺院-上青宮、老君宮香火也非常旺。走到山上後,有個月城湖,也是個妙處,在山腰上會出現個不曉得湖泊,有人需要乘船到對岸才能乘纜車到山頂,真是個神 仙居 住的地方。乘船行於濃霧中如仙境般。都江堰 是歷史上留下來的一個宏峻的水利工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坐落在 成都 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 成都 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餘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 中國 古代勞動人 民勤 勞、勇敢、智慧的結晶。都江堰 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 都江堰 水利工程等。景點中的廟宇、水口等銜接比較近,步行觀看遊覽大約2個小時足矣,二王廟建設的很氣派,建在很陡峭的 臨江 懸臂上,可見當時的工匠很厲害。都是些絕筆之作。杜甫草堂是 中國 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 成都 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 中國 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85年更名為 成都 杜甫草堂博物館。園林非常棒,是個閒遊的地方。慢慢參觀,從南門進,到北門出,大約用了2個多小時。在杜甫草堂的南門周邊有個浣 花溪 公園到是個巨大的綠化公園,老人孩子們在此觀花看水的好地方,有時間建議去看看。北門處有簡圖大巴可直接去武侯祠,同時可以買到武侯祠的門票,特別方便,於是在門口吃個中飯,買了去武侯祠的交通和門票,大巴車一刻鐘一班,來到武侯祠。武侯祠成都 武侯祠博物館佔地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200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武侯祠是西晉末年為紀念諸葛亮而建;初與蜀國先主劉備的昭烈廟相鄰;明初,武侯祠並於昭烈廟,故大門橫額書「漢昭烈廟」;後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併入漢昭烈廟;1984年,成立 成都 武侯祠博物館;2008年,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它是 中國 唯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蹟博物館。享有「三國聖地」之美譽。園子也很大,都走過來也需要2個小時,走走停停,到了下午4點左右走出來,緊鄰錦裡。這是一條「無中生有」的歷史街區。錦裡的妙處在於它將三國文化的影響力凝固成活生生的民俗市井,與武侯祠互為表裡,交相輝映。
錦裡的存在是一種 成功 的嫁接,有了它,凝重的歷史突然顯得生動,肅穆的丞相祠堂裡流淌著鮮活的時代氣息。錦裡,一條錦上添花之裡。(搜狗百科)確切的講是個當地人文、飲食、現代娛樂場所集聚地,集吃玩、了解當地人文的濃縮小世界。春熙路和太古裡應該是時尚人士或喜歡購物的你的天堂。在其他地方實體店都匆匆關門,沒有顧客光顧的情景頻頻出現,而這裡卻讓人大吃一驚,春熙路周邊的店鋪和街道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拎著大包小包的採購景象真讓人驚奇,來到春熙路上就更別提了,年輕的媽媽們甚至用綁帶背著小寶寶,成群的來採購,滿大街的都是人,實體店都熱火朝天的招呼著客人們。再往前走來到太古裡,奢侈品品牌店的集聚地,人量也沒見少呢。漂亮的姑娘們著裝時尚,俊朗的boy們也不遜色,使該地名副其實的成為奢侈之地。峨眉山 & 樂山 大佛峨眉山 風景區,屹立在 四川 盆地西南部,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 中國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廟約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廟,佛事頻繁。受四海信士的敬仰,是 四川 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 樂山 大佛作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成都 到 峨眉山 會有一日遊和倆日遊。時間允許的話建議選擇兩天遊,這樣既能看到 樂山 大佛還能登 峨眉山 金頂,時間較充裕。 樂山 大佛加 峨眉山 兩日遊,是寬窄巷子上車,先到 樂山 大佛景點,路途150公裡,約1.5-2個小時,根絕高速的交通情況而定,直接到景點停車場,停車場到景點門口約3公裡的距離,可以選擇乘當地公交車、共享單車、旅遊景點的三輪車或步行,沿途能看到 三江 交匯的地方,岷江、青衣江和 大渡河 三江 匯流處,與 樂山 城隔江相望。
水域寬闊但看著不深,也有供遊人們乘坐的船隻,人們除了在大佛坐落地觀賞大佛,也可以乘船在對面的江上看莊嚴的大佛。這次正趕上清明小長假,人多的沒法形容,坐了一輛腳蹬三輪車到了景點門口,80塊一位的導遊找了一位,跟著進了景點大門。走了東門這邊,路程緩些不太陡,走走停停到了大佛觀景臺,由於人太多,根本沒辦法從棧道上走下去到大佛的腳下,排隊的人群已經有幾千人,估計走下去再走上來,也需要一天的時間。
只好在觀景臺上遠遠地看看大佛的上半身雕像了。值得看的一個地方,找時間還得去看看,一定走下棧道到下面去看看大佛的全貌。景區內還有個蘇園,綠化很好,走在裡面空氣潮溼,淺淺水池裡碩大的錦鯉在裡面遊來遊去,供遊人們欣賞,他們也享受著人們帶給他們的美食,戀人們相依而圍坐在水池邊的大石頭上,撐著一把太陽傘,看過去也是幅風景畫,感覺很舒適。轉到中午,太陽也高高的當空照著,有些熱和乏了,便慢慢的往外走,東門出來一條街都是吃飯和商店鋪子,當時的選擇自然是找地吃飯,是飯點啦。
吃個當地的美食是每次旅遊必須做的一個項目。這裡需要提一下,這邊的飯館都推薦當地的江裡的魚,做的非常不好吃還齁貴,要是你去還是免了吃魚吧。慢悠悠地吃完中飯,大約在2點多點,找了一輛單車狂騎回上大巴的存車場,要是走的話確實還是遠點。下午3點大巴繼續開往 峨眉山 景點乘車處的 樂山 市。由於部分人是一日遊,所以下午他們已經成另外一輛大巴回 成都 。這輛去 樂山 市的大巴上僅有幾個人而已,大約高速又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到了 樂山 市區內。我們買的是一個兩日遊的旅程,包括一晚的住宿,給我們定的酒店離乘坐去 峨眉山 的大巴車站非常近,步行5分鐘內就到,很方便。周圍還有幾個可以去的景點—報國寺、虎伏寺等。峨眉山 位於 四川 樂山 市下轄 峨眉山 市,是 中國 佛教名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千百年來,儒、釋、道三家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演變,形成了以佛禪、武術、茶為核心的 峨眉山 文化。佛禪文化和峨眉武術享譽國內外,是一座有1400多年歷史的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盛譽。到達 樂山 市的下午已經近5點,天氣還是挺熱的,入住的賓館不太大,但是離著去 峨眉山 的大巴站步行僅5分鐘的路,非常方便。 峨眉山 必須乘坐規定的大巴,不能有私家車上山的,所以車費是90元/人,車程約2個小時。由於下午5點我們還要返回 成都 ,就選擇早上第一班去 峨眉山 金頂的車,早上6點出發。公共假期有人很多,交通公司於是把他們公司的大巴小車都派上用場,我們正好趕上一輛7人座的商務車,很舒適,但是途中司機困得要死閉著眼開了一段路,嚇得人要命啊!一程都是山路,早上出發是還天黑著,到了半途天才蒙蒙亮。金頂海拔3079米,以高達48米的四面十方普賢金像為中心,由金殿(普賢殿)、銀殿(臥雲庵)、銅殿(大雄寶殿)、朝聖大道和四大觀景平臺(捨身崖、金剛嘴、睹光臺、修心臺)組成,整個建築群氣勢恢宏、典雅莊重。登臨此處,可觀"金頂四奇"——日出、雲海、佛光、聖燈。金頂的壯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佛像、大殿還有站在頂端遠眺與下看都有一種超脫凡間那種感覺。依靠在金頂大殿的立柱旁,讓明媚的陽光普照著,暖暖的仿佛在仙境。下山還是需要將近2個小時的,所以要是想還去另外一個觀景區,必須早點離開,因為下山的車輛在下午三點就停了,所以要計劃好時間才行。來 成都 幾次後,發現自己很享受每次的在此的時光,這個比較文藝的城市,下次何時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