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專家製成最小超導量子幹涉儀

2021-01-17 央視網

荷蘭專家製成最小超導量子幹涉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1日 12:49 來源:新華網


    倫敦6月20日電(記者葛秋芳)據英國媒體報導,荷蘭研究人員最近製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超導量子幹涉儀,可以用來提高未來量子幹涉儀顯微鏡的分辨能力。

    超導量子幹涉儀是應用超導量子化原理製成的超高靈敏度磁傳感器,可檢測出非常微弱的磁場。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絡版20日報導,荷蘭特文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說,他們研製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超導量子幹涉儀,直徑只有約180納米。這種儀器由金屬鈮製成,鈮冷卻到零下263.85攝氏度時就能顯示超導性。

    報導說,先前的納米超導量子幹涉儀只能「記錄」約一平方微米麵積內的磁通量,而荷蘭研究人員製造的超導量子幹涉儀可用來檢測幾百分之一平方微米麵積內的磁通量。

    負責這項研究的艾格·特羅曼說,這對將來研製超導量子幹涉儀顯微鏡非常重要。超導量子幹涉儀顯微鏡是通過一個小型超導量子幹涉儀檢測取樣,量子幹涉儀越精密,顯微鏡的性能就會越出色。

責編:張鵬飛

相關焦點

  • 可在室溫下工作的量子幹涉儀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會網近日報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日前製造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量子幹涉儀,能廣泛應用於醫療、勘測、考古等多個領域。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 量子幹涉儀是應用量子力學原理製成的超高靈敏度磁傳感器,可檢測出非常微弱的磁場。
  • 荷蘭萊頓大學發明3D列印超導裝置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約瑟夫森結是超導電子學的基石,在精密計量和量子計算方面有著良好的應用。製造約瑟夫森結是一個資源密集型的多步驟過程,涉及光刻和溼法處理,這與許多應用不兼容。因此,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在幾分鐘內三維列印應用約瑟夫森結效應的超導設備的方法。約瑟夫森結(Josephson junction),或稱為超導隧道結。
  • 新技術——三維列印超導儀器
    超導量子幹涉儀(SQUIDS,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ometry Device)是靈敏度極高的磁力計,可用於探測極小的磁場。
  • 石墨烯|世界最小磁雷達:僅10納米高,超導量子正悄然改寫時代
    這位麻省理工的博士生,曾輕輕讓兩層平行石墨烯,扭堆1.1°的微妙角度,就造就了不可思議的超導效應……也引發了大家對於石墨烯、超導量子技術、納米材料等世界最尖端的基礎科學的研究,有無窮的暢想。很多人會認為,超導納米量子技術,真真正正應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還會有很漫長的路!
  • 石墨烯|世界最小磁雷達:僅10納米高,超導量子正悄然改寫時代
    量子技術、納米材料等世界最尖端的基礎科學的研究,有無窮的暢想。很多人會認為,超導納米量子技術,真真正正應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還會有很漫長的路!可最近一項發表在《納米快報 Nano Letters》學術研究成果的披露,再一次顛覆了人們的想像與認知,原來,超導量子已經離我們這麼近了。
  • 超導量子晶片具有哪些優勢?
    開發與現代半導體工藝兼容的電控量子晶片是量子計算機研製的重要方向之一,半導體量子點和超導量子電路技術被視為最有可能實現大規模集成量子信息處理器的物理方案超導量子晶片具有如下優勢: 一是操作數大,超導量子比特相干時間長,操作速度快,保真度高,總體能夠實現上千次操作。 二是工藝成熟,相對其他固態量子晶片體系,超導量子比特受材料缺陷的影響更小,利用成熟的納米加工技術,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 三是可擴展性好,超導量子比特結構簡單,調控方便,極易擴展。
  • 一項令人震撼的發明,超導量子幹涉儀!
    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紹最近的一項令人震撼的發明,叫做超導量子幹涉儀,它的首字母縮寫,剛好就是「魷魚」squid這個英文單詞。當然,我估計200年前也不可能有人會朝這個方向去想,但事實上,超導量子幹涉儀發明的起點還真的就是從液化氣體開始的,下面我就來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發明的脈絡。200多年前,法拉利在製作一些玻璃器皿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不小心留在一支加壓玻璃管中的氣體,變成了液體。
  • 阿里雲IBM的超導量子計算,到底是什麼個原理?
    那麼經常提起的超導量子計算到底是怎麼運作的?超導量子計算被視為最有可能實現普世量子計算機的體系,在近十幾年內迅猛發展。2011 年加拿大的D-wave公司推出第一個商用的基於超導體系的量子退火計算機。超導磁通量子比特射頻超導量子幹涉器件(RF SQUID)是實現超導量子比特最簡單的電路,它是包含一個隧道結的超導環,如圖3(a)所示。當有外部磁通 Φe穿過超導環時,會在環中產生超流,調節 Φe可以控制環中超流的大小。
  • 壓力山大更超導|超導「小時代」
    本文主要從實驗探索和理論研究兩方面回顧了超導歷史,並對如今研究手段進行了簡要介紹。撰文 | 李濤(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一 超導現象及其量子本質超導是荷蘭萊頓大學的K. Onnes於1911年發現的一種神奇現象。發現之初,人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現象與十餘年後發生的量子革命居然存在著深刻的聯繫。
  • 科學家: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量子感測領域涉及量子源(例如糾纏)和量子測量的設計與工程,這些量子源在許多技術應用中均能超越任何經典方法的性能,通過光子系統或固態系統來完成。量子傳感器是對刺激做出反應的量子設備。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以進一步理解量子材料的隱藏秘密,因為需要只有能夠運行量子原理的工具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的。美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正在專注開發這些工具。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量子傳感和量子材料中心匯集了來自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專家。
  • 英特爾計劃用矽材料開發量子計算機:比超導材料可靠性更好
    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有的硬體材料去開發量子計算機
  • 量子世界中,粒子是如何穿「牆」而過的?
    這種超導「庫伯電子對」的集體隧穿,稱之為超導隧道效應。利用該效應製備出的一種高大上的儀器叫做「超導量子幹涉儀」,這種幹涉儀具有極高的靈敏度。由於幹涉效應的存在,隨著外磁場變化,超導量子幹涉儀裡面的電流會出現強度震蕩。哪怕是穿過環間的一根磁通線發生了變化,通過幹涉儀的電流強度就會出現響應。
  • 美媒稱中國利用量子雷達反潛,靠譜嗎?
    光量子是光的最小單位,本質就是光。光的傳輸是不會轉彎的,量子雷達發射的兩束光量子束有多大呢?能覆蓋多大範圍?我國新型超靈敏磁力傳感器是利用超導量子幹涉儀相關的新技術和新算法,採用液氮冷卻計算機晶片,是一種新型超級靈敏的磁力傳感器,其量子幹涉儀與量子雷達和量子通信的技術沒有任何關係。
  • 既然超導這麼好,為什麼不用起來?
    這種技術的優點在於,頻率標準是可以像時間標準一樣非常精確的,頻率的標準就決定了電壓的標準,現在電壓標準變得很高,就是因為國際上已經用Josephson超導隧道結電壓基準取代了化學電池電壓基準。  弱電•超導量子幹涉儀  超導的另一個應用是精密的電磁測量,其中最搶眼的就是超導量子幹涉儀(SQUID),以及以此為基礎生產的電子設備。
  • 幹涉儀原理
    導讀:幹涉這一物理現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本文主要介紹的幹涉儀的原理,幹涉儀其實就是利用的幹涉的原理而製成的儀器,感興趣的盆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
  • 新型非線性幹涉儀將在量子光譜學、成像等領域發光發熱
    研究者首次在五晶體的級聯中證明了基於晶體超晶格的非線性光學幹涉儀。量子幹涉引發的靈敏度增強使其成為傳感、成像和光譜學的有前途的工具。在幾百萬分子和原子中探測到低至幾十個的低濃度粒子是一項令人著迷的研究目標。
  • 要聞 | 超越「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成功構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根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攝影:馬瀟漢,梁競,鄧宇皓)近年來,潘建偉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通過自主研製的同時具備高效率、高全同性、極高亮度和大規模擴展能力的量子光源,同時滿足相位穩定、全連通隨機矩陣、波包重合度優於99.5%、通過率優於98%的100模式幹涉線路,相對光程10的-9次方以內的鎖相精度,高效率100通道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成功構建了
  • 超導材料的顯著特點是什麼?主要應用在哪?
    導體在溫度下降到某一值時,電阻會突然消失,即零電阻,這一現象稱為「超導現象」,將具有超導性的物質,稱為超導體,超導體如鈦、鋅、鉈、鉛、汞等,在超導狀態,當溫度降至溫度(超導轉變溫度)時,皆顯現出某些共同特徵。 電阻為零。一個超導體環移去電源之後,還能保持原有的電流。
  • 量子物理有答案
    如果下一時刻,粒子跑到了山那邊,就意味著它發生了「量子隧穿」。不過,對於微觀粒子而言,穿越雖非幻想,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行的。即使面對蹦躂一下就能夠得著的「高山」,粒子穿越的概率也一般小於百分之一;如果這座「山」再寬十倍變成厚牆,這個概率立馬會下降到十億分之一甚至更小。如果要讓一大波不同粒子群體同時穿越,可能性基本上是零,這正是宏觀的人類無法穿牆的原因。
  • 本源量子加速推出工程化超導量子計算機
    近日,本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基於真實量子計算設備的量子計算服務。本源量子云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超導物理體系的量子計算機憑藉量子比特集成度與保真度良好、現有工藝成熟的優點,成為目前國際主流的技術流派。IBM、谷歌等都將超導量子計算機作為主要研發方向,並在近年來連續取得突破性成果。 2019年1月,IBM推出商用化的超導量子計算設備IBM Q SYSTEM ONE;同年9月,谷歌宣布使用53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證明了量子計算機在特定問題上全面超越經典計算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