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純種馬身世頗具神秘色彩
阿拉伯純種馬身世頗具神秘色彩
阿拉伯純種馬身世頗具神秘色彩
多哈亞運會上阿拉伯騎士
環球在線消息:在多哈亞運會開幕式上,阿拉伯騎士騎著一匹駿馬衝上陡峭的高臺,點燃了象徵太陽的觀星儀。事後,不少媒體都用大篇幅報導了這匹「阿拉伯馬」的英俊與神勇。不過,據內部人士透露,那匹馬並不是阿拉伯純種馬。由於阿拉伯馬難以馴服,亞運會主辦方最終放棄了使用阿拉伯馬的計劃,改用蒙古馬。這反而給這種名馬平添了一絲神秘。
街頭看不到阿拉伯馬
世界上大約有300多個馬種,其中最著名的三個品系是汗血馬、純血馬和阿拉伯馬。為保留優等基因,依照世界阿拉伯馬組織的規定,世界所有培育阿拉伯純種馬的國家都有血統登記簿。買一匹阿拉伯純種馬至少需要幾十萬美金,有的甚至要百萬美金。
在多哈,阿拉伯純種馬是很難在街頭見到的,普通人家絕對養不起這種馬。我們在多哈見到一家馬術俱樂部。從外表看,俱樂部和足球、網球俱樂部沒什麼不同,標準的阿拉伯風格建築,不同的是多了許多單獨的小房間,整齊排列著,這是馬廄。據阿拉伯記者介紹:「俱樂部是有皇室背景的,光是每年的維護費就高達上億美元。一個中等規模的俱樂部有100匹左右賽馬。」
記者的同行、埃及朋友迪亞布告訴我,阿拉伯人歷史上對外徵戰主要靠騎兵,所以馬得到格外的重視。在阿拉伯人眼裡,馬象徵力量、勇敢和勝利。古時,人們還給馬編「家譜」,編好的馬譜由部落首領保存。
阿拉伯純種馬以「美貌」著稱:全身光滑無雜毛,脖子長,尾巴高高聳起。據說,阿拉伯馬之所以漂亮,是因為它有獨特的骨骼比例,其他品種的馬一般由18根肋骨、6根腰骨、18根尾椎骨構成,即「18—6—18」的比例,而阿拉伯馬是「17—5—16」的結構,這種比例大體相當於馬類身材的「黃金分割」。阿拉伯純種馬具有極強的耐力,能長途奔跑而不吃不喝,受傷時傷口會很快癒合。阿拉伯馬的生殖能力強,老齡馬還能生育。
馬廄裝有空調
現在阿拉伯馬主要集中在阿曼、沙特、阿聯等海灣國家。阿曼蘇丹(即國王)卡布斯有3個大的皇家馴馬場,裡面有堪稱世界上最漂亮的馬廄。記者在阿曼工作期間因結識國王典禮局的工作人員,所以有機會參觀其中的一座。馴馬場位於一個農場裡,那裡有上千匹馬,其中大多數是阿拉伯馬。這些馬集體活動的場所非常大,它們都享受單間待遇。由於每天都有專人清掃兩次,馬廄裡非常乾淨,也沒有一點異味兒。馬廄裡還裝著空調,保持著舒適的溫度。
工作人員的分工很細,有營養師、馴馬師、保潔員、獸醫,還有專門的馬蹄匠。有專人負責每天給馬匹洗澡,並負責鍛鍊馬匹的肌肉和呼吸功能等。
據介紹,這些馴馬師都經過專業培養,獲得了國際專業資格證書。他們根據馬的不同習慣和特點,將馬分成不同的組別,有的放矢地進行不同的訓練。從這裡出來的馬,都是馬中的佼佼者。
價值昂貴的禮物
普通百姓要欣賞阿拉伯馬只能寄希望於參加阿拉伯國家一些重要的慶典活動。阿曼每年舉行國慶慶祝活動時,總要進行馬隊表演。這一天,馬兒穿戴整齊,披掛得花花綠綠,鼻子和眼睛周圍都抹上凡士林油,這使其臉部顯得更加輪廓分明。
在賽馬比賽上想看到阿拉伯馬也不容易。筆者一位埃及朋友一次觀賞賽馬後,經過馬廄時,看到的都是埃及當地馬,而後突然看到了一匹與眾不同的馬,一打聽才知道是阿拉伯馬,因為沙特一位富商要運送馬匹到別國參加比賽,在埃及中轉,才讓他第一次看到阿拉伯馬。
對很多國家的政要、皇室來說,擁有純種阿拉伯馬是件值得炫耀的事,並以贈送名馬為極高的禮節。據說薩達姆在位時,擁有70多匹純種阿拉伯馬。前幾年,阿聯前總統扎耶德向奧地利總統克萊斯蒂爾贈送了4匹阿拉伯馬。克萊斯蒂爾在驚喜之餘,也費了不少精力和財力來侍候這些馬,他說:「算上飼料、馬匹的皮毛修剪、聘請馬夫以及建造馬舍等,我每個月平均要在一匹馬身上花費500歐元,壓力很大。」
純種阿拉伯馬甚至成了聲譽和品牌的象徵。衣索比亞哈拉爾是著名的咖啡產地,那裡裝咖啡的麻袋上都印有阿拉伯馬圖案,寓意那裡的咖啡是世間最好的。
(作者:林周 黃培昭 石清風 編輯:王晶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