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達人傾其所有收藏古董 家藏百萬古董鍾(圖)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傾其所有收藏古董 家藏百萬古董鍾

  鍾,除實用價值外,還有造型豐富、裝飾華美、機械奇巧等諸多特點,備受廣大收藏愛好者喜歡,尤其是古董鍾,它們與其他古玩一樣具有文物和欣賞價值,現今,收藏鐘錶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記者日前在順德大良採訪到一位收藏古董鐘的「文化達人」胡志剛。他收藏的7個古董鍾每一個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從座鐘、壁爐鍾到掛鍾,種類齊全。難得的是,這些鍾今天還能夠運轉,「這類鐘的壽命都在200年左右。」

  策劃:劉亦凡

  撰文:劉豔

  圖片:顧展旭

  最特別 廣州製造

  胡志剛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究和收藏古董,1996年開始收藏古董鍾。他收藏的鐘除一個是「廣造鐘」外,其他全部是法國產。胡志剛介紹說:「英、法、德的古董鍾都很著名,並且各有特色,德國鍾多採用紅木製作,英國鍾則兼具木材與鎏金,而法國鍾是最奢華的,不僅是樣式華麗,外觀採用琺瑯彩的居多,帶有濃厚的歐洲宮廷味道。」而「廣造鐘」的風格就是從法國鍾學來的。

  胡志剛收藏的第一個古董鍾是鹹豐年間廣州製造的鑲琺瑯人物樓式座鐘。所謂樓式座鐘是指鐘的頂端造型有庭、有角,很像中國古典建築中亭臺樓閣的設計。樓式座鐘基本都來源於清朝皇宮,是西洋鐘錶中頗有代表性的中國宮廷式座鐘。

  更特別的是這個100多年前的樓式座鐘是「廣州製造」。胡志剛介紹說,清代的廣州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港口,也是我國最早接觸西方自鳴鐘的地方。在西方舶來鐘錶的影響下,廣州的工匠開始仿照歐洲鐘錶的機械裝置,並結合中國民間工藝傳統,製造出具有濃鬱民族風格的鐘表,成為我國生產自鳴鐘的重要基地。

  這個有100多年歷史的鑲琺瑯人物樓式座鐘至今仍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每次上弦都可以奏出清脆悅耳的《春花調》。「鹹豐前的西洋鍾一般和這台鐘一樣採用走琴聲,而光緒以後的鐘基本都是打簧的。」

  最中意 法國壁爐鍾

  胡志剛最喜歡的古董鍾是19世紀法國大理石鎏金鑲人物雕塑自鳴鐘。鐘的主體是義大利白色大理石,鐘的兩側和頂端是兩個小天使和一個女人鑄銅雕塑。收藏此鐘的證明上寫著該鐘的設計曾在1889年法國「JOVEN」大賽中獲得銀獎。「這台鐘是最具西方特色的壁爐鍾,匯聚了當時歐洲工藝的精華元素:義大利的白色大理石、歐洲古典主義雕塑和歐洲宮廷御用。」

  這個獲得法國國家級大獎的壁爐鍾如何而來,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種設計一定是針對皇家御藏的奢侈品。「這個壁爐鍾早些年收來的時候花了45萬元,現在估計要130萬元以上了。」

  最昂貴 瓷胎畫琺瑯座鐘

  說到興起,胡志剛神秘地從樓上抱下他最昂貴的古董鍾收藏,一個設計精巧,工藝極為講究的「小天使」瓷胎畫琺瑯座鐘。「此鍾產於1852年,是我收藏最老的一個,也是最貴的一個,好多年前就花了50萬才攬入懷中。」

  「此鍾貴在造型,當時進口歐洲鐘錶的造型,多以反映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題材為主,如牧羊、郊遊和跳舞場面,以及古希臘、古羅馬的神話故事等。在御用『廣造鐘』中,則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比如佛塔、寶葫蘆、蝙蝠,仙鹿、大象。」胡志剛特別介紹說,羊和情人鳥是典型的歐洲宮廷御用的裝飾,這部最貴最老的「小天使」座鐘就有一對情人鳥,增色不少。

  還有一個特別的瓷胎畫琺瑯掛鍾,「今年5月才收來,瓷胎畫琺瑯鍾雖然不如銅胎成本高,但工藝更講究,燒制瓷器的難度比鑄銅高。」據介紹,古董鐘的貴賤高低不是以大小、重量來決定的,而是以工藝、設計來定優劣。「這個掛鍾本是一對,除了鍾,還有一個溼度計,我正在找尋它的下落,爭取讓這對『姊妹』團圓。」

  收藏故事

  第一次「遭遇」古董鍾

  提起第一次收藏古董鐘的經歷,胡志剛說1996年,他去南京出差,當地的博物館館長張浦生帶他去民間收來的。「鍾在過去並不是簡單的計時作用,而是一種奢侈品,集多種工藝於一身。尤其在中國古代宮廷中,鍾還是一種吉祥物,擺在什麼地方是講風水的。」出於這樣的理解,胡志剛開始收藏古董鍾。「那時,這台鐘才花1000多元錢收來,現在至少要幾十萬了。」

  鐘擺還講究搭配

  在胡志剛收藏的7個古董鍾中,還有另外一件琺瑯彩樓式座鐘。這臺是法國原產,「這台鐘是從清朝鑲黃旗後人手中收來的,據說當年是在上海訂貨,下單到香港再到法國製造的,因此在裝飾上更為奢華一些。」在鐘盤四周鑲嵌著晶瑩閃亮的一顆顆水鑽,鐘盤下方是水銀擺舵。自鳴鐘還有一種常見的銅擺樣式,選用水銀擺還是銅擺,主要取決於鐘的整體樣式,如果是鑲琺瑯彩的中國宮廷式風格往往搭配水銀擺。而如果是鎏金西式風格,則往往搭配銅擺,「從色調上保持統一。」記者看到,胡志剛有一個全西式的鎏金古董座鐘搭配的就是銅擺,樣子精美小巧,「這種設計適合放在女孩子的房間裡。」

  知多D

  清宮曾有自鳴鐘4000多個

  說起那些名貴的西洋鍾是如何流入中國的,頗有些故事。明代中葉後,外國傳教士最早將自鳴鐘帶進廣州。而這第一批外國傳教士,就是靠用「自鳴鐘」賄賂當時的地方官員,才得以登陸中國。1580年,義大利人羅明堅跟隨葡萄牙商人來廣州,向兩廣總督陳文峰獻上包括自鳴鐘在內的貴重禮物,請求能留居中國。陳文峰貪圖這些西洋禮物,不顧當時海禁,同意他在暹羅驛館居住了3個月。羅明堅在寄回國的信件中稱:「有一位武官和我特別親近,並且他極願意領我到朝廷去。我們認識的原因是我送給他的鐘表。」為了投中國人所好,羅明堅還親自調試「自鳴鐘」,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把歐洲一日24小時改為中國獨有的一日12個時辰,把阿拉伯數字改成中文。

  有數字記載,清宮內的高檔自鳴鐘少說有4000多個,每到整點的時候,紫禁城內便到處縈繞著曼妙悠揚的報時聲,為陰森嚴肅的大內宮廷增添了一絲美妙浪漫的生活情調。而到晚清,這些奢侈品被搬出紫禁城,流入民間。

  「廣造鐘」接近歐洲制鐘水平

  「廣造鐘」能成為皇家御藏的奢侈品絕非偶然,在清代的多次海禁中,廣州一直是唯一的海外貿易地,因此廣州工匠所受影響也最大。「廣造鐘」中還有一種特別創意——水法,也就是在鐘錶上製造出小噴泉,由水法裝置及旋轉方式不同,會出現上噴水、下噴水、平流水等效果。自康熙後期至清末,在長達200年的時間裡,形成「預製鍾」、「廣造鐘」和「蘇造鐘」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的「廣造鐘」製造技藝已接近了當時歐洲制鐘的水平。

相關焦點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而其市場價位同動輒上億計的古代書畫、瓷器相比,更顯低調。青銅器的收藏,究竟是藝術品市場最後的、唯一的「大漏」,還是一個危機重重的雷區?記者為此展開調查。  文、圖 記者 金葉  現狀:海外市場交易暗流洶湧   儘管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但實際上青銅器的交易從未真正停止過。
  • 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英國銀器收藏
    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英國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收藏部分欣賞。(圖一)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讓人羨慕的一對夫妻,男的風度翩翩,女的氣場強大。羅莎琳德(Rosalinde)是英國亞瑟·吉爾伯特爵士(Sir Arthur Gilbert)前妻。兩夫妻是國際頂尖的為數不多的收藏大拿,其收藏品常年借給博物館做公眾展覽。
  • 古董審美情趣 格物致知
    很多人談到古董的審美,審美這是一個抽象與百家齊鳴的概念詞,每個人都對審美有不同的解讀,這基於個人的文化水平不同,閱歷的不同,對於人生感悟與經歷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那麼答案與結論也必然是不相同
  • 臺灣辣王比賽冠軍送百萬古董車(圖)
    宜蘭縣南澳鄉辣椒博物園12日要在臺北世貿一館舉辦吃辣椒競賽,辣王獎品是百萬古董積架轎車,採現場報名,參賽者得立切結書,沒有實力千萬別挑戰。葉武訓表示,首屆的臺灣辣王競賽,比的就是吃世界最辣的辣椒,他用高溫施壓法培植,逼出毒蠍魔鬼椒的辣素腺,每顆的辣度都控制在150萬度,不過要先吃下一個100萬度的生印度魔鬼椒才能進入總決賽,最後看誰吃下最多的毒蠍魔鬼椒,就能把他收藏的百萬古董積架車開回家
  • 「泉幣達人」魯迅之古錢收藏二三事
    或許,其中相當一部分買了古董吧。藏泉遺稿,實為筆記北京八道灣魯迅故居中門1912年,魯迅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到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任部員,同年隨教育部遷到北京,任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長。魯迅在北京前後共住了十五年,那時的北京,遺老遺少一堆堆賣家當強撐度日,是收藏家浪裡淘金的黃金時代。
  • 浙江一公司沒人懂古董 卻做鑑寶生意騙50餘藏家
    不少古董藏家被反覆騙取鑑定費、拍賣費、服務費等。全國共有50多餘古玩藏家被騙了300萬元。昨天,杭州濱江區法院以詐騙罪對陸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諷刺的是,陸某自己也承認,從成立公司到案發,只成交了一件藏品。因為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沒有當庭宣判。
  •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鍾愛亭的藏館一角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 藝術品收藏火爆但是為何藏品出手困難?行內人揭秘內幕!
    古董收藏常常用於人們的愛好去把玩、去交流。從古至今,中國不缺收藏家,高至社會名流高官,低至平民老百姓。無聊之餘、聊聊古董收藏、聊聊歷史、消磨時間之餘、結識朋友。談古今之變化、數家常之樂趣。
  • 人物丨「中國古董教父」安思遠,這個洋人說I am Chinese!
    不少人將他誤認為華僑,甚至在書本《中國歷代外流的雕塑及其藝術》(林樹中著),筆者出現了「堂而皇之」的錯誤:「『武士』浮雕……持有者是華裔愛國人士安思遠先生,當他得知實情後,當即將其無償歸贈北京……」 他被認作「愛國華僑」,無疑與他的「善舉」有關,甚至他還被中國授予「榮譽市民」稱號。那他做過哪些好事,使中國同胞對這位美國古董商抱有如此深厚情懷呢?
  • 賣掉收藏救活企業!香港船王趙從衍的收藏人生!
    而後趙從衍轉行做了貿易,先是與人合作銷售進口香菸,到1945年,趙從衍看到國內物資短缺,敏銳地感覺到航運業大有可為,即傾其所有,買下一艘二手貨輪「維多利亞之星」,成功賺得人生「第一桶金」。他說:「要做執業律師,就必須註冊登記。我不想捲入政治旋渦,因此決定改行做生意,戰後船務蓬勃,我就購置了一艘大貨船『維多利亞之星』,兼營起船務生意來。」
  • 古董藝術品的最高審美 就是格物致知
    聖人云「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所有的古董藝術品的認知皆發自於內心對於文化與歷史認知的深度,所有內心深度的喜悅皆來自於靈魂深處對於古物的理解程度,認知的高度決定了喜悅的深度首先,收藏古董藝術品要明白為什麼收藏,源祖來說,藝術品收藏盛行於宋,宋人喜歡古董藝術品的主要作用為用於居室的營造
  • 腕錶收藏家們注意:這種二戰古董表居然帶有輻射!
    許多表迷喜愛收藏古董表,欣賞的理由可能不是來自其夜光,而是機芯或是古樸外觀。▲兩隻生產於二戰期間的古董懷表至於目前大部分腕錶中看到的夜光物料為Super-Luminova,來自日本Nemoto & Co., Ltd.與瑞士RC Tritec Ltd.合資組成的LumiNova AG Switzerland公司,並由日本公司授權,瑞士生產,其無輻射又環保的特性
  • 郫縣6旬老人捐出200年前家廟地契 家裡藏上千老地圖(圖)
    郫縣6旬老人捐出200年前家廟地契 家裡藏上千老地圖(圖)   經專家鑑定,郫縣六旬老人收藏的這份地契有一定研究價值  杜長明展示他收藏的書籍  昨日,68歲的杜長明致電成都檔案館說,他收藏了一份清乾隆五十八年的家廟地契,希望得到檔案專家的鑑定
  • 吳樹:全民收藏已偏離文化軌道
    「現在中國的收藏市場,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上周末,在省古陶瓷研究會舉辦的一次收藏論壇上,當有「收藏界深喉」之稱的文化學者吳樹拋出這一觀點時,臺下數百名藏家並沒有顯得很驚訝。或許,他們都認為自己屬於那幸運的「5%」。
  • 珍貴收藏之英國貝爾希斯曼鋼琴
    鋼琴收藏愛好者,皮特.瓊斯先生,將120架古董鋼琴藏於私人府邸,優雅地靜立在私人府邸博物館老館中  皮特.瓊斯先生如數家珍地介紹著這些"寶貝鋼琴"。"這臺英國的Bellhessman(貝爾希斯曼鋼琴)得來不易,它的主人為了把它放進房子中,先放置好了鋼琴,然後才蓋的房子,其珍愛程度可見一斑。這次為了取出它,不得不拆開了那間房子的整個屋頂,才得以將鋼琴完好無損地運出來。"
  • 重陽紀念酒拍出24萬,青花郎引領老酒投資「買新藏老」新模式
    如果說,七八十年代的老酒拍出「天價」,源於歷史的沉澱賦予了其時間的價值,那麼2019年產的青花郎高價成交,便得益於其無與倫比的收藏價值與溢價能力。1991-1998年郎牌郎酒(1組9瓶)、青花郎·二零一九·九九重陽紀念版(1組120瓶)、開元封藏紀念酒(1壇)等12組經典拍品,引發在場數百位投資及收藏界愛好者的搶奪熱情。
  • 分不清的真真假假:他被古董毀掉半個人生
    二第二年春天,和章哥一起下崗的二林子從北京回來,跟著一位北京老闆,包了幾天章哥的車,開始下縣收古董。尤其去一些偏遠山村,這在古玩行叫」鏟地皮」。九十年代我們這裡對於收藏還沒什麼概念,最多玩玩郵票錢幣,對於真正的古董,沒人認也沒人買。
  • 臺北古董市場「一瞥」
    臺灣旅遊,自然惦記這一方的古董市場,然行色匆匆,無暇做深入考察,只能是「一瞥」而已。最先觸到臺灣「古董市場」的話題,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與一位在陶瓷館工作的朋友聊起市場瓷器的價格,他搖頭輕嘆:「今天的臺灣市場,已經找不到像樣的東西,除了有熟人帶領到賣家看貨,價錢也高不可攀。」承他熱心指點,我先到了臺北「大路貨」集中的八德路。
  • 玩物適情,雜中取趣——不可或缺的古董之美!
    與本品相同品類可見,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元代緙絲《東方朔偷桃圖》,收錄於《故宮經典:故宮珍寶》,該件緙絲作品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代緙絲作品中工藝水平最高的一件珍貴文物。此件《緙絲東方朔偷桃》原為「戴萍英基金會」收藏。「戴萍英基金會」是戴張萍英女士在紐約創辦,以競慈善事業。
  • 收藏大佬楊子這麼多天珠,現在能賣多少錢?
    先上圖:由於天珠內蘊含有特殊物質,確實對人體健康能帶來益處,佩帶天珠就是佩帶了幸福。天的價格也是一路水漲船高。但由於天珠的價值高,易獲利,於是大量造假也應運而生。大量的造假對真實的天珠傷害是最大的,大眾信奉天珠,但卻盲目選擇。天珠收藏大家楊子,即星女郎黃聖依的老公曾這樣說過:市面上想幾萬,甚至幾千塊就能買到天珠是不可能的。不要相信有漏可以撿。一般來說,輕則數十萬,貴的甚至上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