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公司沒人懂古董 卻做鑑寶生意騙50餘藏家

2020-12-06 騰訊網

共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

誘導你相信自己手裡的東西是「真寶貝」,可以賣個好價錢。不少古董藏家被反覆騙取鑑定費、拍賣費、服務費等。全國共有50多餘古玩藏家被騙了300萬元。

昨天,杭州濱江區法院以詐騙罪對陸某等1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諷刺的是,陸某自己也承認,從成立公司到案發,只成交了一件藏品。

因為有15個被告人,庭審持續了一整天,沒有當庭宣判。

套路很深

半年時間

騙了52人300多萬元

根據起訴書,2015年4月,陸某在杭州濱江區成立杭州品泰古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並僱用了2名總監、4名經理、9名業務員,還有網站管理員、財務人員。套路是這樣的:

電話推銷:業務員各種打電話,將公司介紹為香港九龍國際拍賣公司(陸某在香港註冊的空殼公司)的唯一徵集點,並在網站上宣傳大量虛假的藏品拍賣成交記錄。

高額估價:等有買家上鉤,由總監和網站管理人員等人扮演的「鑑定師」就出場了,對藏品給出高額估價。

假扮買家:陸某假扮買家或者找託,一般給出高價但要求鑑定。

各種收費:經理等人夥同業務員與藏家洽談,誘騙他們籤合同,對藏品進行拍賣或鑑定。然後以收取「鑑定費」、「拍賣費」、「過境費」等名義騙錢。

放棄拍賣:最終,又以藏品流拍或藏品不到年代等理由,迫使藏家放棄拍賣。

老闆很裝

在法庭上侃侃而談

稱搞過兩次大活動

這家公司的老總陸某33歲,江蘇人,本科學歷,以前是搞銷售的。法庭上,陸某戴了一副黑框眼鏡,侃侃而談,對公訴人的大多數指控表示有異議。

他說:「香港的拍賣公司是我註冊的,不是空殼,有一個專門的接待員呢。還有網頁上的拍賣紀錄,是別的機構現場統計的,不存在虛假。假冒賣家舉牌也不對,那是我的一個香港企業家朋友。偽造鑑定書更沒有了,我公司檢測有三個地方,一個是故宮(微博)博物院專家,一個是香港中文大學,一個是上海的檢測實驗室。」

陸某成立公司到案發大半年時間,搞過兩次蠻「風光」的活動。

一次是鑑寶會。

陸某打出廣告說,有3個神秘的老外買家要來現場,非常有實力。藏家們都翹首以盼。但是等大家砸了鑑定費、服務費各種費後,結果是無一成交。

另一場是在香港某高檔酒店開的拍賣會。

據陸某說,當時拉了80多件藏品過去,現場來了100多號人。他之前認識的一個香港企業家帶了七八個超級有錢的買家來坐鎮。最後舉牌看中的有幾十件,十分紅火。但陸某說,最後成交的只有一件,價值10萬港幣。「因為按照規則,看中的藏品要拿去檢測,結果都沒有到特定年代,只有一件成交。」

不少藏家被騙的鑑定費等有十幾萬元。大半年時間,一共騙取了至少52人300餘萬元。

真相很虐

買家實力看穿著

公司沒人懂古董

在公訴人的詢問下,陸某一點點露餡了。

既然香港公司在交稅,一年交多少呢?「恩,五六千港幣吧。」

網站上的拍賣紀錄那麼多,一年只交五六千稅?

「嗯,那些都不是最終成交。」

藏品你具體拿到哪些機構去鑑定?「去一家香港的鑑定實驗室比較多。」

是否有檢測資質呢?

「我感覺這個機構很正規,穿了實驗服裝,有檢驗機器。」

兩次大型活動,同樣水很深。

公訴人問:「你憑什麼相信這些老外是有實力的買家。」陸某遲疑了一下:「是上海一個朋友主動打來電話,我看過那些人,感覺衣著得體,看上去很富貴的樣子。「

公訴人質問,根據陸某和那個上海人的社交軟體聊天記錄,陸某說過,「鑑寶會上,讓3個外國人過來配合一下」。其中一個外國人因為護照的問題過不來杭州,他要求「第二天再調一個外國人來。」陸某把頭埋進去,稱不記得了。

對於香港的那次活動,公訴人問:「你開辦公司大半年,只有這一筆佣金收入,怎麼養那麼多員工呢?」

陸某急忙說:「是啊,我開公司,自己虧了140萬元。」

公訴人:「那還開什麼公司?」

陸某:「我覺得佣金市場很大。」

公訴人:「那你和員工中,有沒有懂古董知識的?」

陸某說,一個都沒有。

相關焦點

  • 一女子拿家中供奉菩薩鑑寶,關燈後,專家說:無需鑑定了
    現如今我們的社會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善,而且人們的生活也都有了普遍的提升,人們再也不用像古人們那樣每天去愁吃穿住行,現在人們都過得比較的幸福,而且也都過得比較的充足,因此人們在閒暇之餘便去追逐自己的興趣愛好。
  • 山西一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日漸提高,很多人開始追求自身精神方面的需求,其中不乏以古董為樂的愛好者,他們被古董本身沉積的無可替代的歷史深深吸引,將古董收藏、欣賞,因為古董自身也可以作為一種玩物,所以也被大多數人稱為「古玩」。
  • 婦女拿「家傳菩薩」鑑寶,關燈後手電燈一照,專家:不想鑑定了
    ——杜甫《贈花卿》常言道:「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收藏古董。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鑑寶節目也橫空出世。一時間,無數奇珍異寶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在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出現時,也有很多贗品混入其中,搞亂人們對於古董的真實認知。然而,隨著古董、文物的不斷出現,我們所見識到的古董世界也是極其混亂。與此同時,古董界出現了幾類人,一是真心熱愛古董,將收藏當做畢生的事業,另外一種是以謀取利益為中心,希望通過倒賣古董來獲取巨大的利潤。
  • 洛陽青銅器仿製村調查:假貨翻模上鏽化身真古董(組圖)
    身材消瘦的方興慶,是煙澗村的「青銅器之父」,是仿古青銅器的創始人,村民們說,是這個當年倒賣古董的人,無意間改變了煙澗村的命運。  方興慶最早從仿造古銅鏡起家,進而引來全村三分之一的農戶效仿。煙澗村距洛陽市區約70公裡,村民3700多人,近1000戶。鼎盛時期,村裡有300多家仿古作坊,能做1000多種青銅器。  作坊主們相繼蓋起了小樓,開上了轎車。
  • 男子花了5萬買的「蚱蜢」帶去鑑寶,專家:稀有品種
    當然只有權貴之家才會有很多古董之類的,這些古董是很值錢的。達官貴人都會拿去拍賣或者交易。在70年代到80年代左右,很多人都去選擇了去鄉下收那些古董,鄉下很多人都是達官貴人的後代。因為他們有祖傳的的寶貝。然後轉手一賣賣了好幾十萬,很多人就這樣發家致富了。再加上這幾年鑑寶節目日漸興盛了起來,很多人都開始玩起了古董。正好也滿足了大眾娛樂的需求。
  • 分不清的真真假假:他被古董毀掉半個人生
    時間一長,經常來擺攤的外地古玩販子也都認識了他。搞價時死纏爛打是章哥的另一個特點。按照古玩行不成文的規矩:買家拿在手裡的東西不往攤上放,別人是不能出價的。章哥就經常拿著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撒手,而他出的價格比別人的都低,往往經過一番拉鋸戰,最後攤主為了趕快打發他做別人的生意,才低價把東西賣給他。所以「每集必到」和「買東西不出高價」是他身上最明顯的標誌。
  • 男子吃米線用「民國銀圓」抵帳 騙店主2萬餘元
    男子吃米線用「民國銀圓」抵帳 騙店主2萬餘元 2016-10-17,從一名顧客手裡買下300多枚「民國銀圓」,本想一轉手淨賺幾萬元,不料卻陷入了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被騙走2萬餘元現金。
  • 男子800萬收了塊石頭,帶著錘子去鑑寶,表示不值800萬就當場砸掉
    ,所以很多收藏家往往收藏的是贗品,被人騙還不自知。曾有一位男子便帶來了自己收藏的寶貝景觀雞血石前去鑑寶,大叔很是霸氣,據他說這塊石頭還是他的一位還債者拿來抵帳的,因為無力償還欠下的800萬,於是想到了用此即雞血石抵帳。但是大叔並不知道此物的真假性,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外行,啥也不懂,因為無奈才收下了此東西,想到電視臺播的鑑寶節目,於是才前去鑑定。
  • 年騙百億!香港亮碧思傳銷:一門嗜血的人頭生意
    亮碧思有一套成熟的拉人方法,即ABP聯誼:A是高層,B是拉人者,P是客戶、受害人。首先由B籠絡P,比方吃飯、喝茶、逛街,在此過程中了解P的境況,再針對性地帶A和P聊,對P進行洗腦。「前同事說她在香港做生意,現在積累了很多客戶資源,準備自己獨立,要我過去跟她幹,每月有1.4萬元工資,還給我看了她4萬的支票收入。」深圳的小雨就是一位曾經的「P仔」。
  •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鍾愛亭的藏館一角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
  • 男子帶一對青銅器來鑑寶,專家確定為真品,估價卻讓男子感到意外
    男子帶一對青銅器來鑑寶,專家確定為真品,估價卻讓男子感到意外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我們也逐漸意識到我們中國的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光靠漢字是沒有辦法完全推測我國之前的人文的,因此現在古董也是成為了我國考古學家研究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 美女帶家裡供奉的菩薩來鑑寶,關燈後專家用手電筒一照:不用看了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極大的提高,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娛樂活動,與以前相比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滿足物質上的需求之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特別是一些有經濟條件的人,喜歡上了古董收藏,除了因為他們被那股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吸引之外,也把此看成是一種投資的手段,
  • 她用房子換了一隻「螃蟹」,房價漲到8百萬後,專家:螃蟹沒換錯
    換句話說,一般人都會先買房子,等生活安定了再去進行收藏活動。不過梁女士卻是例外:她寧願把自己居住價值100萬的房子不要了,然後把賣掉房子的錢僅換了1隻金螃蟹。但後來她換出去的房子價值又漲到了800萬,那麼金螃蟹怎麼樣了呢?專家表示:螃蟹沒換錯。梁女士年輕時就十分愛好收藏,平時工作之餘就會去古董市場看下,偶爾買幾件心儀的古玩。
  • 男子做生意遭騙幫人走私犀牛角 鹹陽機場被查獲
    昨日,西安中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走私珍貴動物製品案,涉案犀牛角價值達634萬餘元。經鑑定,白某走私進境的疑似犀牛角製品為非洲犀,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犀牛角淨重25.373千克,經濟價值634萬餘元。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白某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珍貴動物製品,應當以走私珍貴動物製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自稱做生意被騙答應帶貨 掙多少報酬要看賣的情況  昨日上午,此案在西安中院開庭審理。對於指控,白某並無異議。
  • 老兵放棄服裝生意不做,騙妻子1000萬與豬「作伴」,一年賺800萬
    但是倖存者偏差會讓許多人誤以為創業的成功率很高,恰恰相反,創業的失敗率高得驚人,一旦開始創業,就會面臨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挑戰,只有生存下來的才可能成功。中國有句俗話叫「光看賊吃肉,沒看賊挨打」,這句俗話就彰顯了一個最樸素的中國人的智慧,就是不要只看表面現象。
  • 50後儒商朱清雲:即便當知青 我們還不忘做生意
    50位知青盡顯溫州人本色  位於嘉興南湖的浙江建設兵團3師11團10連總有210名知青,由溫州、舟山、杭州等省內各地的人組成。其中溫州人有50位,他們的經商頭腦、勤勞、團結等特質特別突出。  「那時候在農場沒日沒夜的幹活,我們這群人就特別踏實,勤勞,不叫苦。大家都一致誇我們溫州人厲害。」
  • 萬能保安帶銅鏡來鑑寶,聲稱妻子跟網友跑了,專家:你眼光可真行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不斷提高,人民生活也是水漲船高,很多人都開始不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來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用自己的閒錢來去收藏古物,這讓古玩市場越來越火,但也有些不良商販在裡面渾水摸魚,去欺騙那些收藏初學者,這也讓很多古董收藏者非常害怕,隨後鑑寶節目也開始大火了起來。
  • 文化達人傾其所有收藏古董 家藏百萬古董鍾(圖)
    傾其所有收藏古董 家藏百萬古董鍾  鍾,除實用價值外,還有造型豐富、裝飾華美、機械奇巧等諸多特點,備受廣大收藏愛好者喜歡,尤其是古董鍾,它們與其他古玩一樣具有文物和欣賞價值,現今,收藏鐘錶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記者日前在順德大良採訪到一位收藏古董鐘的「文化達人」胡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