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藝術品的最高審美 就是格物致知

2021-01-12 古玉文化圈

聖人云「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所有的古董藝術品的認知皆發自於內心對於文化與歷史認知的深度,所有內心深度的喜悅皆來自於靈魂深處對於古物的理解程度,認知的高度決定了喜悅的深度

首先,收藏古董藝術品要明白為什麼收藏,源祖來說,藝術品收藏盛行於宋,宋人喜歡古董藝術品的主要作用為用於居室的營造,所以從古至今文人雅士對於古物共同的認知便是,審美的情趣還是要紮根進生活當中去,慢慢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了人們對於居室的營造,對於文化歷史的探索,對於器用的致知,宋代文人提倡的格物,便來自於此,以物養情養性,以物悟道,達到精神層次的升華

儒家思想的格物悟道與佛家頓悟是相同的,而代表儒家思想的古董藝術品與代表佛家思想的佛造像在我看來皆是表象,很多人附庸風雅,只看到表面的那一層,為金錢計疲於奔命,可笑至極,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愚昧至極,古董藝術品與佛像的最初目的並非用於盈利,而是幫助有慧根的人開悟,那麼從理學的角度來說古董藝術品與佛像都是道具,幫助人升華內心精神世界的契子

為何說古董藝術品與佛像皆是契子,為什麼說初見皆是相,首先我們去寺廟拜佛,我們看見穿著袈裟的和尚會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問題是,我們尊敬的剔著光頭的人嘛?還是穿著袈裟的光頭?袈裟乃是布所制,分解來說我們會對布發自內心的尊敬嘛?從本源的角度來說,我們會去仰慕走在路上穿著五顏六色的剔著光頭的人嘛?我想這個答案內心已經有了,不會的,那麼換個角度來說,我們並非尊敬的是穿著五顏六色的光頭,有人說,我們來寺廟拜的是佛

很多會說,我不是崇拜與仰慕穿著五顏六色衣服的光頭,我來寺廟拜的是供著的佛,那麼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佛是木頭或銅做的,作為一個正常人會去崇拜與祈求家裡的銅與路邊的樹木嘛?或者在樹上刻一個人,你會跪著去祈禱嘛?答案還是內心已經有了,不會的,那麼這裡就清晰了,我們來寺廟並非是拜和尚,我們也並非是拜那些供著的銅木人物,我們信仰的人這些像背後的信仰與文化

那麼這裡對於像的問題就比較清晰了,金剛經教義有一句聖言說的非常透徹了,若見所相非相,既見如來,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你所見到的一切相如果不是局限於相,而是能透過相見過相背後的文化,那麼你就等於見到如來了,佛家常說一目障葉,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相,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嘛?那麼換言之,很多人收藏藝術品只為金錢計,不去學習與探索背後的文化,那是否也著了相了呢?

作為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們去跪拜佛像,是否是祈求內心的平靜?那麼佛像也只是佛教文化的道具,引領人向善的道具,因為一個相信佛教文化的人我不相信他會在佛像面前說一些惡毒的話或做一些殺生以及卑劣的事情,那麼說到這裡相是什麼?相是文化的載體與濃縮的契子,我相信所有有慧根的人都是認同的,我們跪拜著佛像,那麼我們內心必然就引發了向善的種子,初期我們需要相來引導,中期我們就會去行善,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沒有跪拜佛像也沒有在寺廟裡,我們依然做著我們跪拜佛像時應該做的事,那換個角度思考,施捨的人在接受救助的眼裡是否也是活佛呢?在那一瞬間接受救助的人也會感受到人間的炙熱的愛意,我相信作為一個有道德底線的人,感受過世界溫暖的人必然會把這份善傳遞下去,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久而久之我們的靈魂與道德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的靈魂與道德底線也不允許我們去做不符合道德的事情,如此方為脫相而成為相,如此你便是佛,所謂活佛在世,我想也便是如此罷

那麼儒家的文化與佛家的文化又有什麼關聯呢?儒家講究一日三省吾身,每天晚上睡覺前點上一炷香,手盤一塊美玉,正危端坐,氣血渾身運轉,鼻腔吸入淡淡香味,讓思想與身體安靜的舒展開來,去反省自己一日來是否有說了過頭的話,是否有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如果有我們要發個訊息與對方說聲抱歉,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古人云知恥近乎勇,這句話也就是說能感悟到自己今日所做所為內心有所恥辱感的,那麼你便是你自己的勇士,能感悟到說明思想境界就有上升了一個層次,認識到了所有你所遇見的人,這個世上的人不管好壞,哪怕刻薄的,欺辱你的人,那都是你的逆行菩薩,他們用自造業障來幫助你開悟,所有要學會感謝所有遇見,他的出現是督促你的修行,佛教講究坐佛,觀佛,吾亦喜觀佛,佛堂前端坐,心無所求,抬頭從佛像的底部雙眼慢慢向上觀,最後把雙眼與佛像雙眼對視,夜深人靜時,讓佛看看我的內心,自觀內心是否有所畏懼,膽怯,是否今日做了羞愧的事,一個人騙的了別人騙不了自己,如若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就要去發個訊息祈求別人的原諒,並以此為戒,不斷完善內心的品德高度,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自己的氣質與待人接物,而儒學中也有一句話,吾一路走來從未遇見敵人,所見皆是良師益友,這都需要看透相脫離相,古董藝術品是相,佛堂是相,有時候人也是相,所以古董藝術品我覺得他只是一枚至高無上的道具,他的最高審美是格物致知,幫助人提高道德的修養,文化的修養與不斷升華

最後簡言-如若你的居室內擺著一尊佛像,你還會在居室佛前作惡嘛?如若你收藏的一件古董藝術品價值很高,你是否會選擇輕拿輕放?是否性情在潛移默化中變的溫順?所有物皆是相,若有所悟皆是格物致知的最高級別的契子,望諸君有所悟,2021-1-9日-寒冬-夜

相關焦點

  • 古董審美情趣 格物致知
    很多人談到古董的審美,審美這是一個抽象與百家齊鳴的概念詞,每個人都對審美有不同的解讀,這基於個人的文化水平不同,閱歷的不同,對於人生感悟與經歷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不同,那麼答案與結論也必然是不相同
  • 古董藝術品市場上沒有人買的時候,才是買進的好時侯
    所以什麼時候買進,什麼時候賣出是藝術品收藏的關鍵,馬未都、王世襄就是在大家不要的時候買進了那麼多明清器物。機會永遠留給有遠見的人。收藏首先要弄清楚藝術史,至少要知道在世界藝術史上,有哪些藝術門類是皇冠上的明珠,哪些是在藝術史上沒有地位的工藝品。現在有許多人根本不明白藝術品與工藝品的地位是天差地別,因為工藝品和藝術品是有質的區別。
  •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
    原標題: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代表的亞洲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之一。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所拍出的價格屢屢打破中國文物價格紀錄。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
  • A12,四字書法欣賞:格物致知(共六幅)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從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 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英國銀器收藏
    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英國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收藏部分欣賞。(圖二)英國古董銀器 (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亞瑟·吉爾伯特爵士(Sir Arthur Gilbert)在英格蘭出生和長大,1949年移民到洛杉磯,成為房地產投資商。
  • 「焚書坑儒」造成知識斷層,《大學》中「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其中最根本的是「格物致知」四個字,這一句,是解開儒家終極理想和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鑰匙。那麼要怎樣去理解「格物致知」這四個字的意思呢?下面看一下這些教育名家們是怎樣來解讀的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是推究事物的道理的意思。對於致知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漢鄭玄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兇之所終始";宋朱熹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
  • 香港浸會大學新創雷射鑑定技術 可斷定古董真偽
    香港浸會大學新創雷射鑑定技術 可斷定古董真偽 2015-12-18 11:21:20圖自香港《大公報》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浸會大學新創雷射鑑定技術,利用雷射誘導不同原子發光,可斷定古董及遺囑真偽,或可用於醫療及鑽石鑑定。研究團隊介紹,新技術比傳統技術精準度高100至1000倍,對古董的損壞為全球最低。團隊初創的公司即將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合作,未來或應用於香港的博物館及私人收藏。
  • 人物丨「中國古董教父」安思遠,這個洋人說I am Chinese!
    該私人珍藏拍賣會將透過六場現場拍賣以及一系列網上拍賣推出超過1400 件珍寶,這在以往佳士得的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中是非常少見的。中國古董教父I am Chinese安思遠:我就是安思遠!中國人(掉下巴狀):我還以為他是個華僑! 安思遠,一聽就是中國人啊!而且這名字,多富有深意啊!那,到底是誰給他取了這麼個好名字?
  • 繆斯的抵押權:藝術品的定價、交易與金融
    當天赫斯特的抽象圖畫作品和動物櫥窗藝術總共拍出了1.27億前所未有的高價,兩天的拍賣會總金額達到了2.01億美元,四分之一的單品成交價在百萬美元之上,四分之三的拍賣品最終價格超過了事前估算的最高價,拍賣會上的三分之一買家是蘇富比拍賣行的新客戶,來自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俄羅斯、中東和亞洲——像是對這場在狂風暴雨的大海上頭等艙裡燈火通明的盛宴的諷刺,拍出最高價格的兩件作品分別名叫「金牛犢」和「王國」。
  • 1.47億元百達翡麗古董表刷新紀錄
    原標題:工藝也是藝術:1.47億元百達翡麗古董表刷新紀錄 今年11月,蘇富比「珍貴名表」專場在日內瓦舉行。一塊由亨利·格雷福斯在1925年委託、百達翡麗1932年製成並在1933年完成交付的超複雜功能表,以23,237,000瑞士法郎成交,約合人民幣1.47億元,一舉刷新世界鐘錶拍賣紀錄。
  • 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將於3月在荷蘭舉行
    2011年3月 18日—27日,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和古董博覽會馬斯垂克TEFAF(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將在荷蘭南部的馬斯垂克會展中心(Maastricht Exhibition and Congress Centre,簡稱MECC)舉行,屆時將展出一系列非凡的傑作。
  • 頂級作品齊聚馬斯垂克 史上最快藝術品亮相
    亨利·摩爾的《母與子坐像》傑夫·昆斯設計的寶馬藝術車希臘神像  頂級作品齊聚馬斯垂克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  2011年3月18日~27日,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和古董博覽會馬斯垂克TEFAF(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將在荷蘭南部的馬斯垂克會展中心舉行,屆時將展出3萬多件藝術作品。
  • 簡析形式符號層在藝術品層次結構中的作用。
    【正確答案】當讀者或觀眾面對一件藝術品時,首先是藉助於形式符號層來進入作品的意象世界層,進而形成現實的審美對象,經受審美體驗的。形式符號層, 在藝術品的結構中,有時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形式符號層的更重要的作用在於它直接指示、負載著藝術的意象世界, 在藝術品的整體結構中,形式符號層指示、負載意象的功能遠大於其獨立的審美價值。
  • 回眸2018·中國藝術品市場:不平凡的一年
    在全球經濟疲軟、國內經濟下滑壓力、中美貿易大戰、市場資金偏緊的環境大勢下,仍然取得了不錯的佳績,總體成交平穩,雖相比2017年略有減少,但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各門類藝術品都不乏天價出現,實屬難能可貴。從這些書畫、瓷器、珍玩、油畫、古籍碑拓等藝術品拍出的天價中,可以清晰看出當今的市場熱點,相信2018年的藝術品市場走勢,能為2019年的行情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 庫恩國際2019藝術品拍賣會1月23日即將啟幕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庫恩先生熱衷於藝術,喜愛收集藝術品,在藝術品鑑賞領域成就極高。自成立以來,每一年舉行的以特定品類的藝術品為主題的拍賣會是庫恩的一大特色,吸引了眾多藝術品愛好者的參加。法國庫恩拍賣行多年來堅持交易公平公正,其「服務使品質完美,專業使藝術無暇」的經營理念得到了各界的肯定。
  • 古董陶瓷作偽造假手段層出不窮?知道如何造假,方能百戰不殆
    我們做古董藝術品司法鑑定14年了,都是科學和眼學要認可,民間收藏可能對科學的人認可遲點,但在古董藝術品鑑定上面,說大一點對法律上,關係到公證、嚴明,國家形象;小點的關係到一個罪犯是不是得到懲罰,好人會不會蒙冤?即使在民間,是不是也關係到每一個藏友的經濟財富呢?
  • 九鼎經典拍賣:讓藝術品走進大眾生活,淘盡好物
    本網11月06日訊 藝術品收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但是人們更多的理解是從現代藝術品收藏開始,特別是當藝術品成為人類審美開始的室內軟裝飾品時,藝術品收藏成為人類審美精神產物的地位便確立了。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更加重視環境帶來的氛圍,公共場所的大環境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是家裡的小環境你可以控制,上了一天班回家感覺家裡死氣沉沉的沒有活力怎麼辦,想要給房間充滿動感,選擇具有動作的藝術品,比如奔跑的馬,或者抽象的具有衝擊力的線條,這類藝術品可以令人精神振奮。早上起床打不起精神,在試衣間懸掛舞者的藝術品可以給人準備好迎接新的一天的感覺,活力滿滿。
  • 走進世界中國古藝術品最重要收藏家:王公子分享賽克勒吉金
    Sackler)作為上個世紀國際收藏界的傳奇人物,擁有醫學才華和商業頭腦的他,在醫學界獲得了極大成功並積累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對藝術品收藏十分熱愛,興趣涵蓋了亞洲、美洲、歐洲等各地區的多種文化。賽克勒對中國藝術品的興趣源自他1950年偶然見到的一張中國明式小桌,他寫道:「在1950年的一個美好日子」,「我偶然在某個家具店裡看到一些中國明代的家具,生活自此便不同了。
  • 黃文叡:藝術品定價的秘密
    其實這種高低定價的策略,就是拍賣的估價手法,每件拍品都有最低和最高預估價,但拍賣在無委託競拍價(absentee bid)的情況下,一般會從低於最低預估價的價格起拍,如果拍品沒設底價(reserve price),就有可能以低於最低預估價的價格得標。
  • 古代藝術品的高傲,就是我們最堅挺的財富!
    原創2018-03-22陳輝首先祝賀中國藝術節基金會古代藝術品專項基金-古代藝術品研究院正式掛牌,感謝中國藝術節基金會崔鵬飛副秘書長、古代藝術品專項基金管委會主任龐向榮先生親自授牌並頒發研究院名譽院長、院長、副院長和雅風古韻編輯部名譽總編、總編、副總編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