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造成知識斷層,《大學》中「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2021-01-12 考古新紀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思想,正是因為各種思想的存在,形成了戰亂紛爭,諸侯割據的局面。秦始皇為了從思想文化上統一民眾,鞏固統治的需要,不讓其他各種不利於統治的思想存在,所以就通過焚書坑儒來淨化思想,達到統一思想文化的目的,從而維護自己的統治。

秦始皇這一焚書坑儒的舉動對儒家學說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僅僅是影響了儒學在秦朝和漢初的發展,還使得先秦的大批文獻古籍、儒家經典書籍被付之一炬,給中國文化造成重大損失。

有關於儒家學說的框架、主張和方法,在《大學》一書中有系統地闡述。其中最根本的是「格物致知」四個字,這一句,是解開儒家終極理想和目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鑰匙。那麼要怎樣去理解「格物致知」這四個字的意思呢?下面看一下這些教育名家們是怎樣來解讀的

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格物是推究事物的道理的意思。對於致知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漢鄭玄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兇之所終始";宋朱熹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明王守仁則認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

丁肇中曾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查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個名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在適當也沒有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地探察,就是我們所謂的實驗。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歌舞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地步,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說的是什麼意思?有一句話叫做「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蓋房子的時候,選地址不能選在斷層地帶,至於說無後人,就是說如果這麼做的話,後果會很嚴重,倒不是真的說就是無後人。這一點我們很好理解,因為斷層是怎麼出現的?
  • 「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句農村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蓋房子歷來非常受到人們的重視,有著諸多的講究和忌諱,也有著許多的相關俗語老話。其中「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這句話說的就是蓋房子之前選址的重要性。大意是說,蓋房子不能蓋在斷層的位置,否則會對後代非常不利,誇張點來說,就是「落斷層無後人」。斷層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斷層應該就是地層結構之間形成的斷裂。
  • A12,四字書法欣賞:格物致知(共六幅)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從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出自:《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
  •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而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句關於農村建房方面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我們都知道,農民是非常辛苦的,而他們勞苦一輩子就是希望能夠建自己的房子,因為那對他們來說就是有了自己的家,但是這建房子在農村是非常講究的,需要看風水看日子挑選吉日,而這句「作物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從表面上看就是說的這斷層上不能蓋房子,蓋在斷層上會不利於後人。
  • 日學者發現火星地表有斷層 可能由地殼運動造成
    東方網3月13日消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丸山茂德13日說,他和同事分析美國「機遇」號火星車發回的火星表面照片後發現,火星地表存在斷層。丸山茂德說,根據斷層的規模推測,火星地表歷史上可能有類似地球的板塊結構,板塊移動導致頻繁的地殼變動,也就是說火星過去可能和地球更加相似。這一研究成果,15日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召開的月球與行星科學會議上發表。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怎樣識別斷層?
    比如這句「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猛一讀,會覺得無從下手,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需要我們去研究一下。當然,表面上,大家都能猜 得到,這可能與房子的選址有關係,實際上也確實是這個意思。從網上也能查得到,很多解釋說蓋房子不能建在地質斷層上,特別是地殼運動的高發地帶,因為在這些地方建房子,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對一個家庭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一家三代可能從些就不在這世上了。
  •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知不是知識,而是真心:這個「知」不是一般的知識,一般的知識是指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但儒家思想中的知並不是這個意思。儒家思想中所說的知,是指心的本體。它是超越能知(意識)和所知(概念)的。孟子說這個「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都是本善的。意識一動,就生出或善或惡的念頭來了。
  • 什麼是活動斷層
    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是由地球深處地殼運動能量的突然釋放造成的。
  • 農村老人常說,「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是什麼意思?
    那麼農村老人總是說「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這句話有什麼講究呢?看看老人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這主要講的也是農村的建房,「做屋不落斷層」是指選建房的地方時不能選在斷層之處,因為斷層處很容易發生自然災害,這樣很容易導致家毀人亡,這也正應了俗語的後半句「落斷層無後人」。
  • 疫情導致「斷層」現象,「斷層」是什麼?
    我在公園扎了張吊床,躺在上面發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條抖音短視頻,在60秒的時間裡,我說,疫情發生後,經濟、市場、企業出現了斷層,不管你是誰,都要關注這一點,要小心這一點,這裡面充滿了機會,也充滿了風險。今天,我們接著「斷層」這個話題。 斷層,地質專有名詞,地殼受力發生斷裂,兩邊破裂面的巖塊發生相對位移,從而形成斷層。
  • 2020年終總結——格物致知,悟道之路
    來源:雪球2020年就這麼結束了,在股市的人聲鼎沸中、在北京的疫情復發中、在眾人的無限感慨中,結束了。年初,疫情嚴重肆虐,全國人民一片恐慌;年末,疫情零星復發,但我們卻已可以完美應對。經過這魔幻的一年,所有的人都會慶幸、都會感恩、都會成長,我也不例外。我會慶幸我的家人、朋友都安然無恙,並沒有被可怕的病毒侵襲。
  • 秦始皇為什麼焚書坑儒?原因和尋找長生不老藥有關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實際上是極殘酷的文化專制政策,這焚書坑儒只是對民間,秦朝統治階級依然可以談論儒家文化,只是民間不讓談論了。秦始皇34年,儒生淳于越此時公然上書廢除郡縣制,力行王道,恢復分封制,給皇家子弟封侯裂土的請求。
  • 老農說:「斷層不建屋,建屋後輩哭」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聊到了建房的話題上,老農說:農村建房選址也很有講究,尤其是不能選擇在斷層上建房,如果將房屋建在斷層上,就有可能導致不測的事件發生。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斷層不建屋,建屋後輩哭」呢!「什麼是『斷層』?在『斷層』上『建屋』後輩為啥要哭呢?」
  •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和985大學有什麼區別?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985一定是211,但211不一定是985。「985」和「211」是什麼意思?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實985是指1998年5月提出的選擇39所大學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211是面向21世紀國際水平大學建設的112所大學。
  • 斷層的致命誘惑,全世界前20大城市中的10個,都處在危險的斷層線 | 文茜的世界周報
    而 UC Davis 大學教授藍道在 2019 年 6 月的一次採訪時也說道:美國西岸的斷層有天一定會再活動,雖然我們並不知道確切時間,但當那天來臨,會在西北海岸沿線造成重大損害,海嘯會是地震帶來的主要風險,位於比較南邊的加州會有不同風險,西北部國土是海嘯,南邊則會有更多劇烈搖晃造成災難,我們必須密切關注。
  • 古董審美情趣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文人雅客古董藝術品的最初印象還是運用於生活,從宋人文化開始,歷朝歷代對於古董藝術品收藏從未間斷過,而古董最高級的審美也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古雲有言:審美情趣,紮根到了生活中,就演變出了人們對於居室的營造,對文化的更深層次探究
  • 美國3大斷層平靜100年了,大地震已經停止?0.3%的可能性
    在科學中,地震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強的自然災難,在環太平地震帶上幾乎每天都有大小地震發生,而對於一些超級地震板塊或斷層帶區域上,也一直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終點,根據「 地震研究快報 」最新科學研究表明,位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區域就有這樣一個現象,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該區域匯聚了全球最強的斷層帶,三條主要斷層線 - 聖安德烈亞斯,海沃德和聖哈辛託是發生過歷史性的強震的
  • 聖安地列斯斷層地震遲遲不發 專家估計或會造成過千人死亡
    由於聖安地列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遲遲未發大型地震,地震學家表示家住該斷層附近,尤其是南加州的居民應做好準備
  • 古董藝術品的最高審美 就是格物致知
    答案還是內心已經有了,不會的,那麼這裡就清晰了,我們來寺廟並非是拜和尚,我們也並非是拜那些供著的銅木人物,我們信仰的人這些像背後的信仰與文化那麼這裡對於像的問題就比較清晰了,金剛經教義有一句聖言說的非常透徹了,若見所相非相,既見如來,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你所見到的一切相如果不是局限於相,而是能透過相見過相背後的文化,那麼你就等於見到如來了,佛家常說一目障葉,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的相,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嘛
  • 農村俗語「落屋不看斷層,生意不走親戚」,背後的道理你知道嗎?
    這些都是人們常常可見並且熟知的,還有一些人們不常聽到但是也有很深的教育意義的說法,就比如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一句話,「落屋不看斷層,生意不走親戚」,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和俏皮話,正是因為語言的形象描述和韻律,才成為了有教育意義和生活經驗繼續流傳下去的承載體。就像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句話,涉及到了房屋、親戚等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