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樹:全民收藏已偏離文化軌道

2021-01-09 藝術中國

「現在中國的收藏市場,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上周末,在省古陶瓷研究會舉辦的一次收藏論壇上,當有「收藏界深喉」之稱的文化學者吳樹拋出這一觀點時,臺下數百名藏家並沒有顯得很驚訝。或許,他們都認為自己屬於那幸運的「5%」。

拍賣公司知假賣假、利益集團聯手做局、天價拍品層出不窮……2004年起,吳樹連續多年暗訪國內文物市場,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先後寫出了《誰在收藏中國》、《誰在拍賣中國》和《誰在忽悠中國》等「文物黑皮書」系列,直指行業內幕。在談到當前收藏市場亂象時,他痛心地對記者說,「中國文物市場的亂象,遠不止『金縷玉衣』、『漢代玉凳』等幾件天價假文物案那麼簡單。在投機衝動的異化下,國人好古藏古的文化志趣被『銅臭氣』嚴重侵蝕。當前的全民收藏,已偏離文化軌道,變成一場不談藝術、只談價格的金錢遊戲。所謂的收藏,自始至終都建立在追求暴利的幻想之上,以至於在近億人的收藏市場,幾乎只有上家與下家,找不著幾個真正的藏家。」

那麼,在這場金錢遊戲中,到底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吳樹對記者說,盜賣文物者、制假者、鑑定專家,都能從中獲利,但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擁有足夠金融資本的文物藝術品投機商和權力集團。他們掌控了藝術品拍賣的解釋權、定價權和話語權,藏品無論真假,經過他們的二次包裝——不可交易的出土文物打上火漆就成了可以進入市場的「海歸文物」,贗品附上鑑定證書和假檔案,搖身一變成了傳承有序的「真文物」,堂而皇之地走上市場。他舉例說,我們以一件成交價100萬人民幣的高仿拍品為例,看看這塊「骯髒的蛋糕」是怎麼分的。出廠價4萬,由制假者獲利。各項鑑定費用3萬,由鑑定專家獲利。拍賣公司佣金和國家稅收20萬左右,但這項經常被偷漏掉。上拍贗品實際所有者,獲利73萬元。這個實際所有者,就是背後的利益集團。至於受害者,當然是廣大藏家。目前的現實就是,95%的人抱著投機心理,掉進了資本操縱的金錢圈套,盲目地跟在後面傳接力棒,結果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無奈地成了最後一棒。

收藏市場如此之亂,根源在哪裡?吳樹分析說,一是鑑定體制的不完善。當前,我國缺少一套完整的文物鑑定體系,在鑑定機構、鑑定機制、鑑定標準上都有缺失。有些「全能專家」鑑瓷鑑畫又鑑玉,結果只能是「像霧像雨又像風」。再加上體制內和體制外的鑑定專家各說各話,更讓普通藏家無所適從。此外,現行文物藝術品市場的遊戲規則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比如《拍賣法》「61條」就被稱為「免責條款」,容惡性很強。按照這一規定,只要事先聲明不保真,那買到假的就算藏家活該,拍賣機構不會受到法律追究。這就在客觀上起到了縱容不法商人制假賣假、拍賣行知假賣假的行為。對藝術品市場缺乏有效監管也是個大問題。為什麼「假拍」現象屢見不鮮,就在於偷漏稅太容易了。如果稅務部門嚴格按照拍賣公司的成交額去收稅,作假的就會少很多。

釐清亂象,如何正本清源?吳樹建議說,治理文物市場亂象的根本出路在修法建制。所謂「修法」,就是要對「61條」這樣的不良條款進行清理,不能任其充當不法行為的保護傘。「歐美一些國家沒有拍賣法,但賣贗品後照樣被罰。一些國家甚至將製作、販賣贗品和造假鈔同等入罪。有一位義大利藝術家把自己早期的作品改為晚期作品保護,被判入獄兩年。」此外,還能通過《消費者權益法》等法律法規對專家虛假鑑定、知假賣假等行為進行約束。有些國外經驗可以借鑑,比如韓國就要求凡是新制的高仿品,上面必須要有製作者的記號,否則就按制假處理。

建制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吳樹說,可以分級建立鑑定委員會,並對民間開放。這裡的關鍵就是要將鑑定真假和利益剝離開來,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管約束機制,嚴厲懲處違規行為,把那些故意「看錯」的專家清理出去,甚至可以採取終身禁入制。只要有了真正權威的專家,各級鑑定機構就可以效仿勞動仲裁委員會的運作模式,對交易市場出現的糾紛案件進行分級仲裁。與此同時,還要最大限度地將各種科技手段引入鑑定機制,各個科研單位要資源共享,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資料庫。「只有在修法建制雙重力量下,我們的收藏市場才會少點陰暗,多點陽光。」吳樹說。

相關焦點

  • 天天鑑寶發起」全民收藏獎」評選,誰能問鼎「文玩武道會」?
    當傳承已久的奇珍殊寶線上PK,會創造多少津津樂道的話題?  誰將問鼎天天鑑寶·神工獎首屆 」全民收藏獎」?  答案盡在天天鑑寶2020「文玩武道會」!  天天鑑寶面向所有玩家召開天下「文玩武道會」,是寶玉石行業大獎神工獎首次開放非專業獎項:全民收藏獎,旨在邀請全網玩家將自己的文玩玉石珍藏參與評選,無論是文玩老炮,還是入圈新手都可以帶上你的心頭好走上擂臺。在「文玩武道會」上將分別由全網寶友和組委會專家投票選出「最佳人氣獎」和「最佳藏品獎」,呈現一場文玩玉石收藏盛宴。
  • 石景山區探索新型文化空間 打造有活力的全民閱讀樣本
    在全民暢讀(特鋼店),專家們一邊聽著工作人員介紹,一邊像探寶一樣發現著一個個新奇的閱讀小空間。原來,這個由老廠房改造成的空間,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實驗」。全民暢讀創始人趙傑說,我們在創造一個城市文化生活空間,這裡出售的是文化生活體驗。「特鋼店每天的毛收入餐飲佔60%,圖書佔10%,將來圖書銷售比例要控制在10%以下,書賣得越多,投入成本就越高。
  • 南懷瑾的告誡:保證學佛不偏離正確的軌道,這三者缺一不可
    佛教文化源遠流長,自從魏晉時期從印度傳過來後,已在中國發展了兩千多年,其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佛學愛好者也如過江之鯽,踴躍不絕。但是人一多,旁門左道也就多了起來,因為佛門典籍中一些隱晦難懂的句子,許多人理解會出現偏差,使佛門正法中非有識之人不能分辨。
  • 科學家:知名「毀神星」已偏離掠過地球軌道 撞擊地球可能性發生變化
    (源自網絡)科學家觀測毀神星時發現,受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影響,它正以每年170米的速度偏離自己的軌道。亞爾科夫斯基效應,指小行星會因溫度日升夜降的星球表面發出的熱輻射而受到微弱的反推力。在發現此效應之前,科學家認為,毀神星2029年不可能與地球相撞,但現在則需要進一步觀察,以確定撞擊的可能性。
  • 因紐特人向美國宇航局和全世界發出警告,地球軌道正在偏離
    我們的地球已經在逐漸發生軌道偏離,長老們表示他們已經連續觀測了太陽很多天了,發現它每次升起的方位差異都非常明顯。太陽已經不再和以往一樣在規定的軌道中運轉了最後長老們還說:因為這些莫名其妙的問題,讓本身就是天氣預報的紐特人都感覺難以預測天氣溫度了,這對他們來說是不敢相信的,所以他們才會說太陽和地球正在漸漸偏離原來的軌道。
  • 俄1枚運載火箭偏離軌道在大氣層中爆炸(圖)
    火箭在升至距地面161米處時偏離軌道,其第三級發動機出現故障,最終導致「質子-M」號運載火箭在大氣層中爆炸。  該發言人稱:「火箭的一些小碎片可能會墜落到地球上,具體墜落區域還未能確定。」  也有消息稱,「質子-M」運載火箭與「快車-AM4R」碎片衛星可能落在俄阿爾泰地區或太平洋水域。(實習編譯:沙悅 審稿:翟潞曼)
  • 飛天特斯拉偏離既定軌道 馬斯克曾稱「想要死在火星上」
    按照原計劃,「星俠」將乘坐特斯拉在太空裡行駛4億公裡後進入火星軌道,但是由於「獵鷹重型」火箭的一個助推器燃燒時間過長,導致其以每小時3.94萬公裡的速度偏離既定軌道駛向小行星帶。據悉,中央助推器上三個引擎只有一個起了作用,導致助推器以480公裡/小時的速度落入水中,偏離既定著陸目標。其他兩個側面助推器在距離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航天發射場不遠處同步著陸。
  •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
    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地球偏離運行軌道?力應該怎麼計算?力的作用需要滿足兩個要素,即力的強度、作用時間,即便是足以轟碎地球的力作用時間若短到無限趨近於零,可能也不足以對地球運行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即便力很小,但是影響的時間足夠長遠,地球的軌道也會逐漸改變。
  • 西班牙首個觀測衛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西班牙當地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運載火箭Vega VV17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全民閱讀成為深圳重要的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 2020-07-13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陽系有股神秘力量,使彗星偏離軌道,誰在默默保護人類?
    太陽系有股神秘力量,使彗星偏離軌道,誰在默默保護人類?宇宙中的地球宛如天上的星星一樣,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太陽系有股神秘力量,使彗星偏離軌道,誰在默默保護人類?科學家發現正在靠近太陽系的彗星曾經在2019年,科學家發現一顆彗星,與其他彗星皆有明顯的區分,後來通過研究,預測在2020年5月份會抵達近日點。
  • 如果月球被隕石撞的偏離軌道,或者直接毀滅,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首先是月球被巨大的隕石撞擊,在軌道上直接發生爆炸並毀滅,月球變成無數個頭較小的巖石,這些巖石往四面八方的宇宙空間中運動。由於地球距離月球的距離很近,肯定有無數的隕石衝向地球並被地球的引力俘獲,從而撞向地區。
  • 歐洲傳來一聲巨響,僅8分鐘偏離軌道,網友:航天還是看中國
    除此之外,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先進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特地指出,嫦娥五號月球發射返回火箭進入預定軌道的方式,中國的方式比美蘇複雜的多。嫦娥五號從月球上返回,先在月球上發射返回火箭進入月球軌道,然後在月軌上自動操縱兩個裝置進行對接,在美俄看來,這是極具風險的技術,但中國人信心十足。與此同時,美國強烈要求我們分享探月數據,這是為什麼?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歐洲火箭計劃宣告失敗,兩顆衛星一同丟失
    據法新社報導,織女星運載火箭在發射8分鐘的時候就偏離軌道,攜帶的兩顆衛星一同丟失,隨之歐洲火箭計劃也宣告了失敗。 據報導,織女星火箭原本是計劃要將西班牙首顆衛星送入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是西班牙和法國共同研製,用於觀測氣候引發的自然災害的,打造衛星過程中共耗資24.5億元,也就是說該事故,令
  • 貴州武林精英賽|「開打」 已成為全民健身的主力選項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應騰 付磊 李楨 實習生 龍儀妃)在眾多體育運動中,什麼運動是貴州近年來「全民健身」的主力選項?武術!「從人群基數上看,練習中國傳統武術的人數是最多的,而且遍布各個年齡層。」在第二屆貴州武林精英賽上,貴陽市武術協會協會主席、大賽總裁判長鍾明英告訴記者,從近五年來貴州武術發展變化上看,習武不再是中老年人群的「專屬運動」,還帶動了青少年群體加入其中,成為全民健身的主力選項。
  • 點火8分鐘偏離軌道,「一箭雙星」失敗
    據環球網報導,歐洲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搭載的兩顆衛星均未能送上預定軌道,歐洲的「一箭雙星」發射計劃慘遭失敗。
  • 全民航海時代 清水灣遊艇小鎮再樹海洋文化新標杆
    11月30日,「2018雅航盛世—海洋休閒生活博覽會」在雅居樂清水灣遊艇會盛大開幕,連續舉辦四年的「雅航盛世」已成為世界海洋文化交流的平臺。本屆雅航盛世具有歷史性意義,雅居樂清水灣作為國際遊艇特色小鎮,向行業領袖、百家世界知名參展商及來自世界各地的5000餘位到訪嘉賓展示海南乃至中國的海洋文化,並以「全民航海時代」為主題,讓賓客共同參與、體驗海洋休閒生活的無限魅力。
  • 歐洲「一箭雙星」在發射8分鐘後偏離軌道 兩顆衛星至今不知去向
    央視網訊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點火8分鐘後偏離軌道,24.5億全打水漂
    環球網消息,歐洲境內傳出一聲巨響,阿麗亞娜公司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在點火8分鐘之後偏離軌道,上面搭載的兩顆衛星也不知所蹤,歐洲「一箭雙星」計劃宣告失敗。更有意思的是,這並不是「織女星」運載火星第一次發射失敗,其曾在發射阿聯軍用遙感衛星時就發生了相同的悲劇。更奇怪的是,火箭發射之後,數據顯示正常,但從8分鐘開始,變故突生,這一火箭並未將兩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法國航天發射場傳來壞消息,火箭第四級偏離軌道,外媒:兩年內第二次失敗
    根據法新社報導的消息顯示,11月17日上午9點,阿麗亞娜公司正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進行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的發射,此次發射任務中搭載有兩顆衛星分別來自西班牙的地球觀測衛星和法國衛星,不過此次發射卻再一次出現了意外,起初火箭的點火和升空都表現的非常正常,然而在發射進行到第8分鐘時,第4級火箭的點火出現了意外事故,這也導致火箭直接偏離了軌道,其搭載的兩顆衛星是無法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的,按照外媒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