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間只有一個地球,擁有新地球的機會渺茫

2020-12-01 宇宙奇幻解說

都知道,銀河系有幾萬億顆行星,但目前我們只知道銀河系只有地球上具有生命,那麼銀河系有多少顆類地行星呢?

在90年代的時候,人類藉助哈勃望遠鏡首次發現銀河系類地行星已達到3000顆,也有相關人員計算了這些類地行星上有生命的概率甚至不到千分之一,由於每個類地行星距離其母星恆星的距離不同,所有上面的宜居條件也不盡相同。

人類向宇宙中發射了那麼多探測器,至今也沒有發現有生命的行星,旅行者一號已經孤獨的在宇宙中飛行了43年,但至今未曾發現有任何文明出現,甚至旅行者一號至今未飛出太陽系,所以,我們尋找外星文明的旅途還很漫長。

在人類已知的幾千顆類地行星之中,發現文明的可能性也是極小,究其原因,不外乎宇宙真的太大了,我們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到達另一顆與地球極度相似的行星,更別提尋找生命了。就連我們的鄰居,火星,都有著讓人望而生畏的極端天氣,人類在上面根本無法居住或生活。

甚至,有科學家發現在太陽系外,距離地球8.6光年處,有一顆類地行星,但它屬於陰陽星,它的一面永遠朝著其母星恆星,溫度達到1000度。另一面永遠黑暗,溫度更是零下170多度,科學家推測,或許在這陰暗兩面的交界處,可能存在生命,但你忘了,生命還需要水和大氣。

這顆行星太詭異了,它是橫滾著旋轉的,即使在陰陽交界處有那麼一線生機,但其自轉速度更是快得驚人,它自轉一圈僅需要2.4小時,也就是說,它自轉的速度比地球快了10倍。

人類的生命不過幾十年,在無限的宇宙之中,尋找生命還是漫長無限的,更何況,人類走出地球也不過幾十年而已,也許在未來某一天,我們能「有緣一見」吧。

相關焦點

  • 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全新的高度,可惜的是一直停留在地球上,很多人都想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來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奈何宇宙太過浩瀚,即便無數次的進入太空,了解到的只是皮毛而已。
  • 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的資料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節日習俗>正文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的資料 2012-10-22 10:45 來源:高分網
  • 若這宇宙間只有我們,我們又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那怎麼辦?
    當談到外星生命時,我們人類傾向於樂觀地認為宇宙中有豐富的生命形式存在。畢竟,地球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生命不僅在這個星球站住了腳,還進一步進化,繁榮,變得複雜,分化,智力以及科技持續發展。如果相同的成分無處不在,並且是相同的規則在起作用,那麼假設我們是宇宙間唯一的生命,難道不會有太多的空間在被浪費嗎?
  • 很多證據表明地球早期原始生命遍布宇宙,如今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
    原始生命早在地球生命之前遍布宇宙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在地球上,人們認為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地球形成後,生命在地球環境中進化。其中的兩顆星外隕石的發現為生命的起源找到了證據。1.古生物學教授威廉斯科夫的研究成果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學報》介紹稱,發現了一個古老化石微生物。洛杉磯大學古生物學教授威廉斯科夫說:「在34.6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已經多樣化。
  • 地球不是宇宙間生命現象的中心
    地球不是宇宙間生命現象的中心現代天文觀測已可探測刮100億光年以外的天體。由那些天體傳來的光線經歷了上百億車才到達地球。所有的天文觀測都證明宇宙物質構成和運動的規律是統一的,遠在100億光年的類星體裡所發現的也是普通元素,原子所發出的光和地球上處於相同狀態下的原子所發出的光相同。
  • 帶著地球去流浪——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觀後感
    ,開始流浪開始遠離曾經慈祥的太陽逃往危機重重的宇宙遠方轉眼之間,地球就變成了冰雪之淵去遠方流浪,在黑暗的深處只有遠處的星光,如淚眼,依然是生命的家園在茫茫宇宙中,奮勇前進尋找新太陽,尋找落腳點也頃刻間變成了冰冷與黑暗的煉獄然而,這就是我們的地球母親呀身為兒女的我們,絕不能拋棄她
  • 地球以外有生命嗎?地球是宇宙的獨苗……
    這不能怪偉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為我們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前,在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獨苗。 地球是宇宙獨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會忘記,中世紀時候的西方,宗教神學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萬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
  • 宇宙間發現超級大「新地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體,專家給出解釋
    宇宙間發現超級大「新地球」,上面是否存在生命體,專家給出解釋關於地球大家可能最了解的就是它的生態環境了,如今,世界各國的科技都在迅猛發展,但是生態環境卻越來越糟糕,尤其是出現嚴重的大氣汙染,造成全球變暖,想必最近的天氣大家都感受到了吧,當然在客觀評論事實的同時,我們的國家乃至全世界面對如今的生態環境都做出了相應的管理政策
  • 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8大行星,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命
    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綜合,是我們常人無法理解的一種概念,是由各種物質組成,並在在不斷的運動著,其實學習這一點知識並不是僅僅為了升學考試,還能夠拓寬自己的世界觀,過去很多人總是迷信與神靈鬼怪,如果你從宇宙中看地球,你覺得這些迷信還有存在的根據嗎?
  • [微評公益廣告]地球只有一個
    (北京朝陽文明網)    微點評:地球,我們人類的母親,我們生命的搖籃,那樣美麗壯觀,那樣和藹可親。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又是那樣渺小。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地球,我們的家園,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呵護和關懷。(威海市委黨校  高陽)    微點評:茫茫蒼穹,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 偌大的宇宙,人類卻只有地球能棲息,沒了地球,無處可去
    很遺憾,如果地球環境不能讓人類居住了,人類除了進行權貴間的冷凍,像生化危機那樣外,大部分人都會成喪屍,NASA所公布的有可能宜居的星球離地球都遠得離譜,而且這其中還有一個誤區,宜居星球是指:「適合生命誕生的星球,哪怕是單細胞也算!」咱們就先假設成人類也適合吧,就算這樣,先來說說太陽系外的天體吧。
  • 太陽系外真的有「另一個地球」嗎?
    地球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而且符合一定的比例。氧氣含量過高,人會發生「醉氧」,過低則會缺氧。但是,目前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還無法確定系外行星是否擁有大氣層,更難以判斷大氣成分。從太陽系行星的已有經驗分析,土衛六的大氣是氮氣和甲烷,木衛二為稀薄的氧原子,金星大氣主要為二氧化碳。由此推測,多數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主要為氮氣、甲烷、二氧化碳等,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 川普提移民改革通過機會渺茫
    川普提移民改革通過機會渺茫
  •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一、學習目標抓住關鍵句,說出課文主要內容。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護地球」這一結論的。
  • 倘若宇宙中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地球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文/行走天涯倘若宇宙中只有地球有生命,那地球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地球不過是一葉扁舟,可實際上與這比海洋要遼闊的多人類出現在宇宙中真的是一種意外,宇宙哪怕再遼闊,卻也僅僅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
  • 如果宇宙中只有地球存在生命,地球滅亡了後宇宙存在意義是什麼?
    宇宙已經誕生了138億年,地球也有近50億年的壽命了,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早期根本沒有什麼生命,在地球上慢慢形成了地殼 然而,地球上生命的誕生,只是太陽原始星雲變化中的一個偶然產物,由於地球在形成之初就具有生命誕生的宇宙環境和自身環境
  • 《從地球出發》科普課堂:李永樂帶你回顧浩瀚宇宙間的那些小知識
    屆時,一天可能只有6個小時,即白天3小時、晚上3小時,人類的生物鐘系統也將被打亂;最後,月球消失之後,地球穩定的自轉軸就會消失,穩定的生態系統也將一去不復返,四季變化毫無規律可言,許多生物面臨滅頂之災。
  • 地球日︱我們在宇宙面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地球人!
    ——喬治·伽莫夫地球是我們目前所知宇宙中唯一一個存在生命的藍色星球,我們設立地球日4月22號,倡導人們保護自然環境、愛護動物,低碳出行,這一切的根本是我們人類現在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自己是誰!
  • 六年《只有一個地球》,看資深教師手寫筆記,講解全文和課後問題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課題是《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所提出的響亮口號。作者以此為題,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相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並向人類呼籲應該珍惜資源,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 直徑只有一釐米,卻能夠吃掉地球,這就是小黑洞
    黑洞,我們都知道,它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種天體。但黑洞並不是一般的天體,而是最強大、最神秘的天體。黑洞的強大在於其極大的質量和極高的密度,其強大的引力可以將一切物體吞噬。黑洞的神秘則在於,我們永遠無法窺探黑洞的真容。因為黑洞強大的引力使得進入其中的一切物質都無法逃逸而出,就連擁有宇宙間最快速度的光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