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住戶暖氣不熱,物業加裝循環泵;循環泵太吵,低層住戶不樂意
設計有缺陷 暖氣「上白班」
編者按
在凜冽北風的吹拂下,剛剛過去的周末讓人感覺格外寒冷。在寒冷的冬夜,闔家歡聚、暖暖和和地過個雙休日,本不是一種奢望,可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人的期望落了空。
昨天,朝陽區成壽寺路136號院中海城小區1號樓的居民電話反映,最近一周以來,每到晚上9點,家裡就停暖了;第二天8點,再恢復供暖。這種不合常理的供暖方式,讓大家感受到室內強烈的溫差變化,不少老人、孩子被凍得感冒。為什麼這樣給居民供暖?昨天筆者來到中海城小區一探究竟。
暖氣晚上停白天來
昨天下午,在中海城小區1號樓3單元業主劉女士家中看到,她的寶寶已經被凍感冒。劉女士說,近一周以來,小區1號樓的4個單元都遭遇了這種「任性」的供暖方式。每晚9點開始,暖氣溫度持續走低,到了午夜,暖氣基本是冰涼的,直到第二天早上8點,暖氣才能恢復。
劉女士住在11層,屬於中高層住戶。她說,三年前入住中海城小區時,室溫還能超過18攝氏度。但是,1號樓頂層住戶的暖氣幾乎冰冷。近期,為改善這種情況,小區開發商在1號樓地下室安裝了循環泵,為頂層住戶加壓供暖。不料,循環泵卻成了夜間停暖的原因。
循環泵引發業主間矛盾
1號樓3單元一層的住戶告訴筆者,夜間停暖是因為循環泵產生的巨大噪音。因為循環泵安裝在地下室裡,一旦啟動,「嗚嗚」的噪音就持續不斷,吵得人整宿睡不著覺。而且開發商在安裝循環泵之前,並未徵求業主們的意見,甚至連小區供熱站的工作人員都不知情。現在,有的業主要求拆除循環泵,但物業人員的做法是,在夜間將泵關閉,白天再打開。「這不是業主之間的矛盾。」她強調,低層住戶是最慘的,因為「泵關了,噪音是沒了,可暖氣也跟著停了。白天供暖時,我們則要忍受噪音。」
另據7單元住戶楊先生介紹,1號樓共有7個單元,一共安裝了4個循環泵。「其中,除6單元有獨立泵之外,1、2,3、5,7、8,兩個相鄰的單元門,都會共用一個泵。」現在,3、7兩個單元低層都反映噪音問題,於是3、5、7、8四個單元的暖氣都被停掉了,涉及業主一百多戶。而1、2、6三個單元的低層住戶,大多不是常住戶,無人反映噪音問題,這些單元就可以正常供暖。
昨天下午,筆者在3單元地下室看到,在原有的供暖管線上,開發商加出一個綠色的循環泵,上面有單獨的截門。有業主詢問,如果對循環泵加設隔音設施,是否就能化解矛盾呢?
供熱管線規劃不合理
對此,小區內的市熱力集團供熱站工作人員解釋,循環泵機器工作時,並不產生噪音,但給管道加壓後,管道則會產生噪音。這位工作人員說,1號樓供暖矛盾的癥結在於,供熱管線規劃不夠合理,沒有區分供熱「高低區」。中海城小區其他和1號樓高度相仿的住宅,都做了供暖「高低區」的劃分,因此供熱都是正常的。單就1號樓本身來說,樓裡的24小時熱水、中水等管道都分了「高低區」,就是不知為何,只有供暖管道沒有區分。
筆者從側面了解到,1號樓供暖問題暴露後,小區開發商曾找到建築設計單位,詢問1號樓供暖管道規劃問題。設計院回覆說,設計之初,綜合考量供暖面積、管徑、流量等數值,測算結果顯示,1號樓不用區分「高低區」。但現在,供暖環境發生改變,「造成理論計算和實際使用情況不符」。如果開發商為1號樓重新設置供暖「高低區」,不是一個小工程。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還要在1號樓內外重新「走線」,今年供暖季裡無論如何完成不了。
物業說自己也挺為難
昨天,中海城物業許先生向筆者證實,安裝循環泵的初衷,是想讓1號樓頂層業主家裡暖和些。但在安裝前,確實沒考慮到循環泵的噪音擾民問題。從目前的效果來看,1號樓的整體採暖情況有所改善。如果拆除循環泵,1號樓頂層業主家就會冰冷如初。「說實話,物業挺難協調的,如果業主統一要求關泵,我們就關。業主說開,我們就開。」許先生為難地說。
張驍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