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現在網上這麼多調漂的視頻,應該大家都對調漂什麼的沒有疑惑了,但沒想到還是會有不少釣友對調漂有疑問。不是說不會調漂,調漂的這些環節基本也都熟悉,但是就是有些細節沒做好,最後以為自己調好了漂但實際上沒調好,釣了半天一條魚都沒釣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上魚。那麼這篇文章路人甲不想重複一遍調漂的流程,但想給新手分享一些經驗,希望能讓新手釣友能快速判斷是否自己的調漂出了問題。
浮漂站立後,漂尾露出的目數到了釣目以後還會上來一點
比如說你打算釣2目,但浮漂站立了之後慢慢變成了3目甚至4目,但是又不像是有魚在吃餌,試著提竿了很多次都是空竿。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拋了滿竿,讓浮漂到鉛墜的距離並不是垂直的,餌料入水後餌料慢慢的霧化或者被水流衝刷等情況又讓鉛墜和浮漂變成垂直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直線的距離是最短的,那麼多出來的這段距離就會反映在浮漂上。這時候才是你真正的釣目,比如說你以為你釣的是2目,其實是4目,有時候出不來魚口也很正常。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經常看遊釣中國的釣友都知道,大毛老師每次拋竿之後都有一個向後拖的動作,每次拖動的距離大約在50釐米左右,等浮漂站立了再將魚竿往前送出現,這樣就不會出現線組傾斜的狀態了,浮漂反應出來的目數也就是你真正的釣目。
浮漂沒動作但提竿卻中魚
很多新手釣友都把這種現象歸結為「運氣好」,從某種程度來說這確實是運氣好,這個小概率的事情也被你碰到了。但這也是魚兒在提醒你,釣得太鈍了,如果再不釣靈一點我就會讓你空軍。比如說你原來是釣跑鉛,釣鈍,這時候就要剪鉛皮或者下拉浮漂來讓子線不那麼彎曲。尤其是有些釣友在調漂的時候浮漂的吃鉛量和鉤餌的比重不匹配,哪怕是簡單的調平水釣2目,也會出現子線完全躺底的現象。比如說昨天有個釣友就在用吃鉛量2.5克的浮漂,搭配0.3的新關東,一直往上推浮漂但是漂目一點變化都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別看你是調平水釣2目或者調1目釣2目,其實也是處於很鈍的狀態,出不來魚口太正常了。
浮漂站立後到了設定釣目以後緩慢下沉然後不動了
見到最多的就是水底有淤泥層,餌料觸底後慢慢陷入淤泥層裡,比如說原來是釣2目,但是浮漂站立後慢慢從2目變成1目再變成平水。因為餌料比重比淤泥大,陷入淤泥層後把餌料繼續往下拖了一段距離,漂尾就變成平水了。這時候魚兒想吃你的餌料也比較難,反而會圍著窩子裡亂拱,經常出現蹭線,提竿就錨魚,最後驚窩。出現這種情況,修剪鉛皮釣離底3-5釐米即可。
最後:當浮漂本身出現異常的時候也會出現漂目發生變化的現象,比如說提竿時漂尾經常和魚竿發生碰撞,時間久了之後就容易讓浮漂出現細小的裂痕。尤其是在用蘆葦漂,巴爾杉,孔雀羽這些材質的浮漂的時候,會出現浮漂的浮力發生變化,這時候最好是重新換一支浮漂重新調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