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現實面前多可笑,當面對大災害的時候,我們只有跑跑跑

2020-12-06 養老運營高廣銀

託馬斯·弗裡德曼在他的《謝謝你遲到》中認為,我們人類會遇到三大類問題,經濟全球化、摩爾定律以及氣候變化,前兩項我們人類是能夠解決的,可是面對大自然的,我們似乎無能為力。地球已經有四十多億年的歷史了,在這麼漫長的歷史中,大自然承受了各種各樣的衝擊、氣候變化和意外事件,而我們人類只承受了其中很少一部分。

逃出生天的克羅馬農人

在人類距今3萬年前,有一批智人進入了歐洲,現在考古學家給他們命名為克羅馬農人,這群人遇到了尼安德特人,克羅馬農人和尼安德特人相貌差距非常大,尼安德特人四肢粗壯,身材不高但是非常強壯,這是他們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區演化出來的特徵。

同樣體重的生物,表面積越小,散熱能力就越差。因此在北方,相同質量下,更加接近於球形,這樣表面積相對來說就會小一些,也就能夠更容易保存體溫。

《瘋狂原始人》尼安德特人

南方的克羅馬農人相對來說,身材修長,力量適中,按道理來說,更難適應北方的寒冷,那麼他們如何勝出的呢?

現在德國的洛登山谷裡和臨近的山谷裡分布著大量的洞穴,這些洞穴出土了很多原始人的物品,從物品的分析看,當時的克羅馬農人跟尼安德特人是長期混居的,看來他們並沒有互相廝殺。

《瘋狂原始人》克羅馬農人

在相距40裡的不同山谷當中發現了克羅馬農人製造的手工藝品,這些手工藝品無論是從款式還是工藝的細節上,和尼安德特人的都非常相似。這肯定是一定頻率上的有效溝通,才能達到的效果。

那麼這些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絕的呢?這些尼安德特人,在2萬7千年前,最後滅絕時,聚集點是非洲和歐洲分界處,直布羅陀海峽。

這個海峽現在非常寬,有30多公裡,當年在冰期的時候,是一片低矮的陸地。最後這些尼安德特人的遺骨都是從直布羅陀海峽海底撈上來的。

當然滅絕的因素有很多,是不是被克羅馬農人幹掉的,或者說食物短缺等等,都有可能導致他們的滅絕。現在學者普遍認為是被凍死的,因為這一時期迎來了冰期,尼安德特人死於他們跑慢了。

地球的冰期與暖氣

地球自從出現生命之後一共出現了5次大的冰期,這些都是在大跨度下看到的,每一次冰期最少也有幾千萬年,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是第四紀冰期。

如果我們把時間再細化,在第四紀冰期還有7個小冰期,以及7個間冰期,也就是暖紀。

離現在最近的一個叫玉木冰期,從12萬年前到距今1萬年前,這中間再能分為3個亞冰期,而尼安德特人就是有可能遇到了24000年的這個冰期中的第二個。

這一次冰期大部分的智人祖先都沒有能夠逃過去,只有少數在南部歐洲洞穴中的克羅馬農人才躲過一劫。他們在漫天飛雪的日子裡,在壁畫上畫了很多畫,直到現在很多藝術家還能從這些壁畫當中獲得靈感。

在距今5400年蘇美爾文明時期,記錄了神告訴人類,大洪水要來了,要造一艘大船。同一時期,古巴比倫也描述了這次洪水,船上每隔幾天就要放出一隻鳥,直到鳥不再回到船上,就預示著接近陸地了。

古埃及、古希臘認為洪水是月亮神對人類的懲罰;古印度對洪水的描述和諾亞方舟十分相似,一艘大船拯救了很多動植物;中國的文字記錄則是,堯舜禹的治水。

難道這是偶然嗎?雖然每個文明對洪水的描述不同,但是都是在玉木冰期中的間冰期,也就是比較暖和的這一時期,全世界都出現了洪水泛濫的情況。

這一時期,氣候變暖,在歐洲針葉林代替了苔原,落葉樹木取代了常青植物,全球氣候比今天還要暖和。

小冰期與間暖期

隨著鐵器時代的到來,小冰期隨之而來,全球變冷,中東變得更加乾旱,西臺帝國滅亡了,邁錫尼衰落了,黑暗時代來到中東,黑暗時代從公元前1000年起一直持續了兩個多世紀。

公元前2世紀,全球變冷的冰期也來到中國,在此之前,華北地區氣候溫暖而又溼潤。可是在周幽王、周平王時期,乾旱與饑荒經常發生。國內不斷出現的暴亂,讓周幽王應接不暇,削弱了周王朝的實力,當外族入侵的時候,周平王只能放棄了西安,東遷洛陽,開啟了東周王朝。

隨後氣候從寒冷乾燥轉向溫暖,羅馬的地中海地區出現了小氣候最適期,希臘城邦逐漸繁榮起來。羅馬在公元前753年建立,在這一最適宜期,日耳曼農民在北歐建立自己的家園。

公元前1世紀,時間又交替到冰期,凱撒時代的瑞士人被迫因為歉收和饑荒大遷移,之後氣候進一步惡化,引起更大範圍的饑荒。一個又一個日耳曼部落離開他們德國北部的家園,向南遷徙。凱撒渡過盧比孔河被賦予了各種歷史意義,如果讓凱撒活過來,他會說,我是餓瘋了。

春秋戰國時期,又迎來了小氣候最適期,所以我們在孔子的《春秋》中發現,當時山東、河南、河北等寒冷乾旱的地區,甚至都可以種植稻穀了。讓大家成為謙謙君子的不是什麼禮法,而是大家吃飽了。秦朝也得益於這次的暖和與溼潤,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地帶能夠種植農作物。

王莽時期,漢朝迎來了寒冷與乾旱,隨之引起的大面積饑荒,讓這個歷史穿越者,即使再有能力,也不能阻止農民起義。在東漢王朝期間,氣候的惡化,導致很少有繁榮的時期。

公元281-290年晉王朝迎來了十年的乾旱,公元309年到達乾旱頂峰,「江、漢、河、洛」都乾枯了,人們徒步都可以穿過黃河,這或許是永嘉南渡的真實原因,面對自然環境,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公元6世紀末隋唐時期,迎來了暖期,中國再次統一,這是一段難得的繁榮時期,但是沒有達到稻田回到黃河流域的溫度。長江流域還會經常發生暴雪,莊家歉收,有人凍死的記載。

在公元10世紀這個暖期,寧夏建立的偉大的西夏王國,現在已是一片沙漠。沙漠的綠洲化為亞洲北部遊牧民族的強大提供了經濟基礎。西夏、遼和金都在軍事上戰勝過宋朝。突厥人在11世紀西遷,並在安納託利亞半島東部定居。最後,蒙古的人口急劇增長,為成吉思汗的徵服提供了人力。

公元15世紀至19世紀中葉迎來了小冰期,這段時間明朝的最後兩位皇帝,天啟和崇禎面臨了兩次的八年大旱。河南地區曾經3年時間沒有下過一滴雨,飢餓的農民發動了起義。在東北的努爾哈赤也吃不飽飯,南下討生活,不但要到了糧食,而且還要到了土地。

我們能選擇的只有遷移

民族大遷移並不少見,歷史學家大都認為是戰爭所導致的,其實大都是因為氣候變化原因,大面積的饑荒,人們吃不飽肚子,才導致大規模的遷移。

在希臘-羅馬時期,那時候德國氣候暖和,農業經濟興旺發達,但是到公元前氣候開始惡化,耕種季節變得越來越短,收穫也越來越少,經濟壓力誘發許多日耳曼人參加僱傭軍。因此人們離開家園來到南方找到可耕種的土地,這也是公元4世紀匈奴人滅西晉的主要原因,他們要離開北部寒冷的家園。

歷史上我們一直指責匈奴人、蒙古人、突厥人,認為是野蠻民族,進犯中原地區,其實都是因為飢餓,才導致他們大規模向南遷移。如果我們聯繫到中國北部和中部的乾旱歷史,這時候只有遷移到溫暖的南方,他們才能生存下來,此時他們的家鄉已經顆粒無收了。

不僅僅是古代,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面對大自然,能選擇的依然只有遷移。2008年5月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受到突如其來的Nargis龍捲風的襲擊,嚴重影響了240萬人口,並導致了80萬人遷移。來自牛津大學Myers教授,他在1997年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2億人因為環境原因而遷移。

近些年來,我們迎來了氣候的暖期,氣候的變化,讓海平面不斷上升。2012年著名的颶風「桑迪」就席捲了新澤西州,大量海水湧入,淹沒了房屋街道,居民流離失所。

災後,當地政府承諾要重建城市,可是建好之後,沒過多久又會有新的洪水。面對不斷惡化的氣候,人們發現,只有離開家園,才是最好的選擇。美國氣候學家認為,新澤西州到了2050年,海平面會上升0.5米。

《自然》雜誌發布預警,如果南極冰蓋發生坍塌,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3米,試想一下,會不會是下一個「諾亞方舟」時代。面對全球氣候迎來暖期,人類只能選擇後撤,沒有人喜歡後撤,但是這不是關乎人類尊嚴的問題,而是地球的大周期。

科學家們計算,發現人們如果真想「洞察」複雜性難以想像的地球,需要至少花費300京美元,也就是300億億美元。創造這筆財富,全人類需要不吃不喝,奮鬥3.7萬年。地球系統,用其給洞察力帶來的「複雜度災難」,教育人類不能狂妄自大。

以目前我們的科技水平,面對地球周期性的變化,我們似乎沒有任何迎難而上的辦法,所以留給我們的選項,其實和人類智人祖先克羅馬農人一樣,那就是遷移,所謂的人定勝天,在自然周期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相關焦點

  • 人定勝天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大家一直都理解錯了
    有人說這就是「人定勝天」,但真的是這樣嗎?公元前3500年的大洪水,完全毀滅性的災難,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只有少部分逃到高山的倖存者。人類戰勝了自然嗎?沒有,是洪水消退了。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印度死丘事件,還有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我們對此有無數的猜想,卻始終不知道真相,即使再次發生也無法避免。
  • 「人定勝天」的意思,原來這麼多年,這麼多人,我們都理解錯了
    「人定勝天」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經常會在很多人的口中聽到。也經常可以在他人的社交軟體上的籤名上看到,包括前段時間非常紅的動畫電影《哪吒》上小哪吒也說了類似的話「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非常的霸氣,充滿了勇氣和魄力。
  • 每天分享一句話「人定勝天」
    「人定勝天」相信這句話已經深深地烙在了所有中國人的心裡了。其實這句話在毛主席那個年代說得最多。那時新中國百廢待興人們的思想也比較單純【不像現在的人這樣煩躁】就認準一個理「擼起袖子加油幹」他們認為只要敢就能成功。「人定勝天」。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也走了不少彎路。
  • 《移動迷宮3》:青春非要「跑跑跑」才過癮
    對他們來說,石門是唯一的出口,但只有當上「跑男」的少年才有資格進入。因為門的背後,有快速移動的迷宮和兇殘的鬼火獸,可以輕易吞噬生命。這是《移動迷宮》系列第一部的開篇。影片於2014年上映,別致的設定在同類電影中十分亮眼。
  • 人定勝天到底對不對?
    人定勝天是個笑話。為什麼這麼講?首先要弄明白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定勝天」裡的「人」是誰?另一個則是「天」又是誰?就說第一個問題,人定勝天中的「人」,到底是一個人呢,還是一個人組成的團體,組織,國家,還是整個人類。
  •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神鷹的注視下遊玩跑哪個圖 任務地圖介紹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神鷹的注視下遊玩跑什麼圖?
  • 《緊急救援》沒有十惡不赦的反派,只有「人定勝天」的國人信念
    這部由林超賢導演,彭于晏、王彥霖、辛芷蕾領銜主演的全新頂級視聽動作電影,上映之初就連續一個多星期取得了單日票房第一名的好成績。我知道很多影迷都是奔著大製作大場面去看電影的,但其實《緊急救援》並不僅僅是一部炸裂大片,它有很多被影迷忽視的細節,值得細細品味。所以,今天想從情節上和大家聊一聊,《緊急救援》的用心和突破。
  •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面對》——地質災害科教紀錄片 2020-07-13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8-04 06:38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一起來看看吧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紐約街頭狂飆的同時搜尋寶藏跑什麼圖?
  • 跑跑卡丁車:新跑圖為啥值四顆星?歐神:我要自閉了啊!太難了!
    手遊跑跑卡丁車的小夥伴們都應該聽說過P1職業聯賽吧!最近P1職業聯賽的常規賽也已經結束了,因此選手們都紛紛回歸到直播中,最近官方不僅推出了國王的新車,而且還附帶了一張新跑圖"聖誕的秘密空間"!而這張新跑圖也佔據了歐神大多時間,甚至不惜在直播中苦練!
  • 《跑跑卡丁車》手遊在浪漫都市的角落搜尋寶藏攻略 完成方法分享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寶箱搜尋位置大全是全部挑戰任務寶箱地點,玩家們需要找到他們喔,那麼跑跑卡丁車手遊寶箱搜尋位置在哪裡
  • 「人定勝天」,其實我們只做對了一半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站起來了,開始「人定勝天」。「改革開放」後,更是突飛猛進,一躍千裡。結果,環境遭到極大破壞,無視西方的前車之鑑。現在我們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開始了恢復自然環境的人工之路。其實「人定勝天」並沒有錯,而只是做對了一半。近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的誕生,應該說,就是「人定勝天」的一次飛躍。人們常說,人類近幾十年的發明創造,比之前歷史上的總和還多。
  • 韓跑跑覺醒模式一挑三,小小的身體隱藏著大力量,不要小看蘿莉!
    韓跑跑也是體驗了一把覺醒模式,他用鑽石抽到了安琪拉。因為這是第一次玩覺醒模式下的安琪拉,所以韓跑跑對於她的招式到底是怎麼樣子也是挺好奇的。就算覺醒模式在未上線時候,流露出許多英雄技能,雖然覺得他們很厲害,但是自己不親手體驗一下也很難感受到該英雄的強大。
  • 面對地震災害,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把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用烈度表示。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嚴重,烈度最高。從震中向四周擴散,烈度逐漸減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烈度區。地震的短期預報不可能,並不代表人們就完全無法掌握地震的發生規律。在地震發生的各種規律中,由地球板塊運動造成的「構造地震」(佔了所有地震的大多數)總是發生在有活動斷層的地方,這就是一條鐵律。
  • [跑跑卡丁車]相對論E=2mc(x+a)
    :(時間急有些寫的不到位~希望諒解~大家好~呵呵~玩跑跑已經半年了~也多少有寫經驗可寫.~本人也不是什麼高手~只是寫自的想法~只供大家參考.不是為好看~我看來是:有時下一彎角度比較大,而且與這個彎距離比較遠,但這一彎票都~就差那麼一點就滿了~這時在這飄那票的就出來了!!!
  • 在天才面前偽神童有多可笑
    文/木頭嘎嘎和棉花球導語:這兩天我們看了太多的神童,看了這些孩子的簡歷和科研成果真是了不起,他們都是葫蘆娃轉世嗎?一出生就會打妖精嗎?當然不是!可在這些神童的背後,他們的父母是不是有多度消費孩子的嫌疑,處於什麼理由刻意的把自己的孩子包裝成神童呢?
  • 人定勝天,勝天半子!
    瀑布希麼叫做人定勝天?這句話,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吧。我說一下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首先這個天,是指的天氣變化,再不同的天氣,我們選擇不同的對應方式來應對。這就叫做人定勝天。比如,事先知道了今天氣溫下降了,那麼今天出行就多加一件衣服。事先知道了,今天氣溫回升,就正常穿戴。事先知道了,今天下雨,就帶一把雨傘。事先知道了今天風大,那麼就穿一件風衣外套。
  • 輿論面前領導幹部切忌「鴕鳥心態」
    「鴕鳥心態」其實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明知問題即將發生也不去想對策,結果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更難處理。 出現「河道非法採砂」的輿論事件,身為河務局局長楊必領本應該第一時間「現身說法」,這不僅是河務局局長的職責所在,也是一位領導幹部應有的勇氣和擔當。
  • 人定勝天是對的嗎
    人定勝天,如果認為那種反抗,打砸,鬧出一個新黎明的那種的話,不好意思不可能。人都是有福報業障承負的。越是善道不彰顯,福報越弱。一般來說,打完了砸完了最後一看,還不如以前就是這個原因。那麼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說人定勝天呢?什麼意思?其實就是多行善積德,放生,孝順父母,改變命運。
  • 與大自然較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 出路何在?
    但是這個結論並沒有終結民間對三峽地質災害的疑惑,體量如此巨大的一座工程,這些年來,給山川河流都帶來了怎樣的改變呢?這才讓我們又問三峽,面對地質災害,出路何在。鳳凰衛視6月9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曉楠:2008年的一場汶川大地震,人們至今記憶猶新,而災難過去之後也有人開始提問,我們舉國之力修建的這座三峽水庫究竟是不是為自己平白增加了一處巨大的地質隱患。三峽大壩和汶川地震到底有沒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