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仿生腿幫助殘疾人重新行走

2020-12-05 生物谷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6日報導,5年前的一場車禍使機械師海登·艾倫的脊髓受到損傷,醫生表示他再也不能走路了。但近日由紐西蘭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革命性產品幫助他解決了這個問題,艾倫因此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類似機器人外置骨骼「雷克斯」的人。

「雷克斯」是一種輔助殘疾人走路的仿生腿。它不僅能幫助殘疾人站立和行走,還能讓他們上下樓梯和山坡。艾倫說:「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使用「雷克斯」讓我能再次走路時的感覺,別人告訴我走路要看著前面,但我就是不停地看著我運動著的雙腿。」

使用者在離開輪椅並安裝好仿生腿後,只需用一個操縱杆和鍵盤就能控制它的動作。這套裝備僅重28千克,根據使用者量身定做,並由一種輕質和具有超長壽命的充電電池提供動力,電力足以維持一天的運動量。一臺「雷克斯」的售價估計為15萬美元(約102萬人民幣)。(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發高能機械腿 助殘疾人保持平衡
    義肢能夠幫助失去腿的人重新站立起來,但它無法讓人保持平衡,很容易被絆倒。卡耐基梅隆大學正在研發一種機械腿,可模仿人類控制腿的方式,讓人保持平衡。     Geyer說,電動假肢可以幫助彌補腿部肌肉的缺失,但如果截肢者害怕摔倒,他們不會使用它。現在的假肢嘗試模仿自然的腿部運動,即使它們還無法像一個健康的人的腿一樣,對跌倒或被推作出回應。我們做這項工作就是出於這個的思考,如果我們能了解人類如何控制它們的四肢,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原理來控制機器人的四肢。該原理將不僅僅運用在機械腿上,足式機器人也可以。
  • Indego機器腿:助殘疾人重新行走
    網易科技訊 11月1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Parker Hannifin公司在進軍醫療設備領域,打造了一套機動化機器設備來幫助無法獨立行走的人重新行走,不過它還需要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和保險公司的支持。
  • 英國科學家給殘疾貓裝上仿生機械腿(圖)
    環球網實習記者王欣報導,一名英國科學家成功給一隻殘疾貓裝上了一對仿生機械腿,使其可以正常行走。該技術有望在未來應用於人體。據英國《太陽報》6月25日報導,這隻殘疾的小黑貓名叫奧斯卡,它在田間玩耍時不慎被捲入收割機切掉了後爪。
  • 英報:「動力體外骨骼」可助殘疾人行走
    「可穿戴機器人」能幫助殘疾人恢復行走能力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42歲的麥可·戈爾11年前因一起嚴重工作事故導致脊柱受損,喪失了行走能力。然而,如今他可以離開輪椅,站起身子,並在房間裡走動。
  • 外骨骼、人造皮膚、行走助力器 日本新技術助殘疾人行走
    不能忽視的是,科技的快速發展是殘疾人在運動領域不斷向前的堅實基礎。在日本,外骨骼等新技術不斷出現。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發出過一種叫做機器服混合輔助肢體的新技術,它是模仿著人體工學的設計,看上去很像人體的外骨骼,穿戴以後就可以探測肌肉的著力點,強化人體的肌肉力量,輔助人體完成它的肢體動作。
  • 河南截肢漢子自製假肢獲國家專利 幫200多名殘友重新「行走」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曉冬 9年前,因為一場車禍,他失去了雙腿,為了像常人一樣站起來,他開始自己研製假肢,讓自己重新行走。同時,他還先後幫助了200多名殘疾人朋友,穿上他研製的假肢重新站了起來。在妻子的鼓勵下,他戰勝了消極,從沉悶的陰影中走出來,開始自己動手研製假肢,他憑藉堅韌的毅力,查閱大量資料,經過一次次失敗,克服一道道難關,經過6年的時間,他終於成功製造出了能讓自己站起來且能安全行走的假肢。為此,他所研製的仿生雙液壓膝關節還獲得國家專利。程保軍站起來了,但他並沒有停下腳步。
  • 圖文盤點:移植前沿十大仿生機械技術
    近幾年科學技術的任性發展,包括3D列印技術和生物/機械通信,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們開始製造人類器官,「印刷」腫瘤用以評估化療的療效,設計思維可控制的假肢等等。這些科技的進步,顯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這裡,我們盤點移植仿生假肢/體10個尖端進展。1.機器人外骨骼
  • ...人人都是「再生俠」-仿生,裝置,假肢,人腦控制,機械,手臂...
    仿生學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通過模擬動物的構造、傳感系統、計算結構等來構造仿生裝置。裝上仿生裝置的殘疾人,如同迎來了身體的重生。用人腦控制的機械手臂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研製出的機械手臂無疑是一個傳奇。儘管為了完成這項研究,美國不惜耗時數年,斥資上億美金。
  • 科技賦能,公益助殘 讓殘疾人圓「行走」夢
    人民網上海6月23日電 中國目前有超過8500萬的殘疾人,佔總人口的6.3%。滿足殘疾人康復治療需求,輔助器具能最大程度地幫助殘疾人補償以及改善肢體功能,從而提高生活質量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積極的康復訓練將最大限度地利用肢體所有殘存的功能,儘可能地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脊髓損傷者重新開始自理的生活,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重拾信心。智能科技改變著世界,如何讓智能產品走進殘障人生活?針對這個話題,圓桌論壇上,各方代表展開討論。
  • 世界首例四隻仿生爪貓咪 正學習用假肢行走
    圖片上的小貓正在學習用四個假肢下樓行走、下樓梯。一月,流浪貓被嚴重凍傷,不得不截掉四肢,他的新主人帶它來到一家專門植入假肢的寵物診所診治並按上了仿生貓爪。該診所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斷層掃描和3D建模技術為它安裝了四隻仿生爪。手術取得良好效果,Ryzhik沒有試圖移除假肢,而是學習用假肢行走。
  • 假肢免費裝配 寶雞百名肢體殘疾人重新有了「腿」
    最近這兩天,家住寶雞市眉縣金渠鎮的陳浩和父親陳海平格外高興,因為時隔多年,父親陳海平終於通過我市、、殘聯的假肢免費裝配項目,重新擁有了一雙「腿」,能夠再次站了起來。 而在陳海平父子的身旁,和他們一樣高興的還有來自鳳翔縣城關鎮三裡河村的肢體殘疾人石拉熊,和陳浩的父親陳海平一樣,20多年前,石拉熊也是因為一場意外事故導致大腿受傷。這麼多年,為了讓自己的行動更加方便,他曾經嘗試著自己裝過假肢,但高昂的費用讓他和家人不堪重負。
  • 機械外骨骼幫助人類更好的運動
    機械外骨骼是很多人類的夢想,可以讓你變得更加強大和有力,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現在,很多機械外骨骼開始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每一步的踏出都在消耗身體的能量,但是,現有的很多機械外骨骼並不完美,甚至使得穿戴者更加疲勞。
  • 仿生機器人——方興未艾的「機械戰士」
    像魚一樣遊動在海水中執行偵察任務,像騾子一樣行走在崎嶇地面實施戰場補給去年6月,韓國國防部披露了研發軍用仿生機器人的消息,並預計2024年開始裝備軍隊。今年以來,世界多國相繼發布消息,加快仿生機器人的研究進度。世界上第一個仿生機器人是單臂仿生機器人。後來,其同系列的單臂仿生機器人被應用於空間站實驗。第一個用於執行軍事任務的仿生機器人是仿生機械蟹「Ariel」,被用於執行清除水雷等任務。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文/圖  對於廣大因病或意外造成截癱的殘疾人來說,從床上、從輪椅上重新站起來,是他們的渴望。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好強大的仿生機械,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仿生機械,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控制原理設計製造出的功能更集中
  • 什麼是機械共生,機械仿生手臂真的能代替原手臂嗎?
    其次通過機械工程技術,通過機械算法捕捉神經信號,讓機械手可以握住物體進行穩固的抓握。機械手已經做出了反應這種場景在很多科幻大片裡都出現過,像比較經典的機械公敵下面貼一張機械公敵的截圖,裡面男主的另一隻手就是一隻仿生機械手,在關鍵的時候救了他一命
  • 看完才知道,機械仿生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
    仿生機械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態、結構和控制原理設計製造出的功能更集中、效率更高並具有生物特徵的機械。研究仿生機械的學科稱為仿生機械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由生物學、生物力學、醫學、機械工程、控制論和電子技術等學科相互滲透、結合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
  • 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研發商「健行仿生」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通過假肢搭載的傳感器,實時感知用戶意圖和環境變化,控制電機輸出合適的力矩和速度,提供動力幫助用戶更好更輕鬆地行走。BionicM旗下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創始人兼CEO孫小軍博士9歲不幸截肢,15年拐杖生活。從華中科技大學到東京大學博士畢業,自強不息孜孜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