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一甲子,每一次華麗轉身,巨化集團都站在時代潮頭

2021-01-13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晶晶 本報通訊員 張紫微

浙西衢州,爛柯山下,巨化集團有限公司坐落於此。

這家創建於1958年的老牌國企,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家自主設計、製造、施工安裝、安全投產的大型化工企業。

(森林環保的巨化廠區)

熟悉巨化的人都知道,巨化人經歷過三次創業的洗禮。

1958年,巨化人摸著石頭過河,在衢州千塘畈的荒地上建起了巨化前身衢州化工廠,填補了浙江省化學工業的空白。

上世紀90年代開始,巨化人先後以氟化工、電子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高端產業為目標,開始了第二、第三次創業。

巨化的每一次華麗轉身,都站在時代的潮頭。

創業一個甲子年,巨化至今未嘗虧損敗績。

2018年,巨化實現營業收入312.72億元,同比增長17.75%,創歷史新高;利潤14.04億元,同比增長92.07%。與1988年相比,近三十年巨化的營業收入增長了70多倍。

實現這些,巨化靠的是什麼?近日,錢江晚報記者走進這座「十裡化工城」。

巨化速度——

只用了5年,一座當時全國最大化工城拔地而起

走進巨化,和我們印象中傳統化工企業不同,儼然是一個森林環抱的花園。

生活區有南北花園,整個廠區被一大片森林環抱,北片區還有一塊人工溼地。整個廠區滿眼綠意。

(巨化北區生態溼地 趙振華攝)

也許你根本想不到,眼前這座巨大化工城的前身是一片荒蕪的「千塘畈」。

從無到有,建設一座化工新城,相當於在一張白紙上畫畫。當時,畫筆就在巨化的第一代創業者手中。

上世紀50年代,為了填補浙江省化肥生產的空白,全國各地的青年才俊從五湖四海匯聚而來支援衢化(巨化前身)建設。

原衢化副廠長、今年98歲的張惠勝就是其中之一。從1958年到2003年,他一共在巨化工作生活了45年,親眼見證了這座化工城的崛起。

張惠勝家中至今還保留了好幾本當年珍藏著的相冊,撫摸著泛黃的照片,在他的敘述裡,往事一幕幕映入我們的眼帘。

衢化的建設高潮是在1960年左右。各個項目全面鋪開,施工最多時有上萬人。

為了保證項目進度和安全,工作到深夜那是常有的事。大家經常是白天幹了一天的活兒,晚上再集中開會商討問題,累了困了休息幾個小時再繼續。

就是憑著這麼一股子拼勁,當時巨化人創造了許多奇蹟:47小時砌築出一座31米高的煙囪;300人用推鉸磨、填道木的方法,硬是把92噸重、28米高的水泥塔吊裝到位。

只用了5年時間,浙西7.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當時全國最大的化工城拔地而起。

產品創新升級——

一張膜,能讓室外的太陽能電池板數十年不變色

從一個傳統老廠,到產業鏈延伸不斷拓展,巨化一直在不斷優化自己,推進集團轉型。

千萬別以為化工企業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成品就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格力空調的製冷劑,雙匯、金鑼等火腿腸的腸衣,還有PVDC保鮮膜,這些老百姓家中的尋常物,很多都打上了「巨化製造」的烙印。

浙江歌瑞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巨化集團2010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家公司的主打「拳頭」產品就是一張25微米厚度的「含氟膜」。

在歌瑞公司,你可以隨處可見這張膜的存在。公司的會客廳裡,滿牆壁都是貼有含氟的功能裝飾膜。食堂裡的地面上有,就連停車場的頂棚上也有。

這張「膜」有什麼優點?

歌瑞公司總經理徐誠現場就給記者演示起來。他拿出一隻油性記號筆,在一塊鋪有含氟膜的白板上和另外一塊普通白板上各隨意畫了幾筆。

同樣用蘸有清洗劑的抹布擦洗,含氟膜白板上隨便一擦,筆跡就不見了。

另外一塊普通白板不管怎麼用力擦,痕跡依舊都在。兩者對比,效果顯而易見。

「易清洗,只是這張膜很小一個優點,它最大的優勢就在於耐候性。」徐總說,2013年歌瑞就開發成功了新產品,把這張膜首次運用到了太陽能電池背板上。

「因為太陽能電池板是安裝在戶外的,這就對材料的耐候性能要求比較高,而敷上我們的這層膜後,背板任憑風吹雨打,暴曬冰凍,數十年都可以實現不變色、不老化,能持久如新。」

現在,歌瑞又把這張膜運用到複合地板、高檔內飾、建築膜材,使其成為新生代的含氟功能性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

歌瑞只是巨化產品轉型升級的一個小小縮影。

從最初只能生產基礎化工產品,到成為全球最大的氟製冷劑生產基地,再到如今為「中國芯」提供配套原料國產化解決方案,61歲的巨化一直舞動著創新的活力。

(巨化氟化工智能製造基地)

工廠智能化——

年逾花甲的巨化練就「最強大腦」,每年可帶來4000萬元直接經濟效益

「智慧工廠,智能製造」,是這幾年製造業發展的「主旋律」。

2012年,巨化就開始實施「一線智能化」試點探索,現在巨化的不少車間裡都擁有自己的「最強大腦」。

6月19日下午1點多,巨化子公司浙江衢化氟化學有限公司二車間,眼前的大屏幕上滾動著車間裡100多個現場監控點的實時情況。

5名操作員面對一排電腦,守著負責年產30萬噸的智能化化工生產裝置的各項參數監控。

這個車間生產的是甲烷氯化物,這是一種生產太陽能電池、空調冰箱製冷劑的重要化工原料。

它是巨化第一個試點一線智能化的車間,率先實施先進控制技術,巨化也由此邁出了智能製造的第一步。

車間實行「四班三倒」,24小時無休。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每套設備每個數據的完美無差。

車間副主任胡曉偉告訴記者,推行智能化之前,如果參數需要調整變動都需要人工幹預。

精餾塔的溫度隨著自然環境變化需要調整、反應器的關鍵參數會隨著系統壓力的變化發生改變……原來一個班次8小時的上班時間,操作員需要手工操作上千次。

胡曉偉說,「人工操作有個問題,調節數值有時候要憑操作員經驗,而且操作精度也難以保證。」

2014年,車間開始實施APC(先進控制系統)項目,工程師們把每套生產設備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生產參數的最優處理值都編入程序,實現了車間的大數據智能化生產管理,練就了化工生產裝置的「最強大腦」。

下午1點半,操作員陸菁縈面前的電腦上傳來滴滴的警報聲。

陸菁縈不急不徐地說,「沒關係,系統會自動優化調整報警參數。」果然,警報隨即自動解除。

陸菁縈是2000年進入這個車間的,她平時的工作就是和各種參數打交道。

她告訴記者,車間智能化之前,操作員8小時的上班節奏異常緊張,幾乎眼不離屏幕,手不離滑鼠。

「有時候碰到大面積停電、停水的異常情況,需要同一時段調整好幾十個參數,忙得沒時間吃飯是很正常的事。」

2015年3月,這套先進控制項目通過驗收,正式投入使用。操作人員由原來的9人/班減少到5人/班。

但是,陸菁縈的工作量並沒有因為人數的減少而增加。相反,工作壓力小了。

因為數值一旦需要調整,哪個先調,哪個後調,每個調整幅度多少,針對這些數值的變化,「最強大腦」都會自動進行最優調整,不再需要人工幹預。

不僅如此,這樣解放操作員雙手的智慧車間,它所帶來的直接效應立杆見影。

裝置自動化率由56%提升為95%以上,一個工段日報警數由2400次降低到200次,員工的操作頻次由1500次/天降低到220次/天。

有了這個項目的經驗積累,從2016年起,巨化的「一線智能化」行動全面鋪開,對所屬12個事業部的裝置實施智能化改造,每年可帶來4000萬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巨化集團總經理周黎暘表示,未來巨化會有更多的一線生產車間擁有「最強大腦」,提高裝置安全性和經濟性,實現減員增效、節能增效、減排增效、降耗增效。

相關焦點

  • 弘揚求真精神 勇立時代潮頭
    本屆G20峰會主題「創新、活力、聯動、包容」八個字是時代元素最好的詮釋,而這八個字恰與浙江精神相得益彰。  浙江精神,是浙江發展的動力,也是浙江地域文化個性和特色的表達。2005年提煉的浙江精神是「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這其中,「求真」是浙江精神的靈魂,也是鐫刻在廣袤之江大地人民骨子裡的特點。  求真精神始終融入我們的血脈,貫穿於行動。
  • 記錄彎柳樹村華麗轉身傳奇《光明的道路》出版發行
    2020年12月,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鄭旺盛的又一部長篇報告文學《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由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正式面向全國出版發行。資料圖片:宋瑞據悉,本書是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新時代中國鄉村題材報告文學創作推薦作品,是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圖書。本書主人公是河南省省派駐村第一書記宋瑞,2018年,宋瑞曾榮獲「全國扶貧攻堅貢獻獎」。宋瑞連續四任選擇堅守河南信陽息縣彎柳樹村扶貧攻堅。
  •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原標題: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12月10日,巨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巨芯專用冷卻液出廠。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 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
  • 2015中國傑出創業女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女性創業就像跑馬拉松一樣,一路上有風景,也有艱辛,會遇到極限挑戰,也會有超越極限後的輕鬆和光榮。如今,女性創業者的環境已不斷改善,包括政策環境、社會環境、性別平等環境都在改善,為女性創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國婦女報作為全國唯一的女性主流媒體,願意用傳播的力量,做創業女性最堅強的輿論後盾。」
  • 浙江巨化錦綸廠環己烷洩漏爆燃 火柱燃燒數小時
    中新網衢州12月26日電  (見習記者 施佳秀)12月26日上午,浙江衢州巨化集團錦綸廠因環己烷洩露發生爆燃,現場火勢較大,20多輛消防車緊急趕往救援,目前暫時無人員傷亡。  據現場救援人員描述,現場火勢非常大,火柱噴了20多米遠,溫度較高,人站在50米外就能感到皮膚發燙。  由於環己烷易燃易揮發,而且容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考慮到環己烷的特性,現場救援人員決定不對明火進行撲滅,任其燃燒。  同時,救援人員不斷對洩漏點周邊罐體出水降溫,防止燃燒溫度過高致其它罐體爆炸。
  • 破舊衣服的變廢為寶華麗轉身 簡單墊子的做法圖解
    破舊衣服的變廢為寶華麗轉身 簡單墊子的做法圖解下面和大家但要一下製作方法吧:我用的原材料是幾年沒穿的擱置的舊T恤,當然還有針和線,一根開頭的皮筋。這兩個墊子我用的是一件一服哦,白色的是衣領呢,沒想到連衣領都沒有浪費呢!如果你家裡也有舊的不穿的衣服,想當垃圾的,幾年沒穿以後也不會去穿的,不防試一試呢!只要你願意,生活真的是處處充滿了驚喜!還做了一個放在地上踩的地墊哦!看到好喜歡好喜歡呢!沒想到垃圾也能來個華麗轉身變成寶貝吧?
  • 巨化「陽光四號」新型製冷劑項目順利竣工投產!
    10月11日上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仲明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專程到氟製冷劑事業部陽光四號項目現場進行指導慰問,向陽光四號項目團隊的全體幹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集團副總經理鄧建明、雷俊參加。
  • 十年積累百日攻關 巨化「巨芯冷卻液」打破國際壟斷
    12月10日,巨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巨芯專用冷卻液出廠。這是巨化傳統氟製冷劑產業的延伸產品,集成了氟製冷領域的先進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大數據中心專用冷卻液的空白。據了解,「巨芯冷卻液」是巨化集團公司在十餘年的冷卻液研發技術積累基礎上,經過近100天連續攻關奮戰,成功開發。隨著5G時代來臨,全球信息產業發展驟然提速,這離不開數量龐大的伺服器支撐。傳統數據中心超過一半的能耗用於伺服器的冷卻設備。據統計,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達1200億至1300億千瓦時,這一數字超過三峽大壩和葛洲壩電廠發電量之和。
  • 「水立方」向「冰立方」華麗轉身,北京冬奧的腳步更近了
    此次峰會由北京冬奧組委等單位指導,北京冬奧會官方服務贊助商北奧集團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共同舉辦。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等領導出席峰會,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文體行業、媒體智庫的代表200餘人參加會議。
  • 《黑狐》見證李曼華麗轉身 從新人走向演技派
    與當年剛出道時飾演宮女蔣蟬的青澀稚嫩相比,《黑狐》中的李曼實現了華麗轉身,不但形象溫婉可人,表演更是極盡搶眼,從青澀的新人走向了成熟的「演技派」。出道以來,李曼由於在《黃金甲》中的表現和身材都非常惹眼,《夢幻天堂》以後虜獲了大批粉絲的芳心。
  • 期待華麗轉身!聚焦內江「四方塊」,帶你看最新進展
    說起「四方塊」地段是不少老內江人的記憶,但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曾經的核心商業街區已跟不上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的步伐,2020年底廣大市民期盼已久的「四方塊」改造工程正式啟動,經過幾個月的拆遷動工,改造的情況如何了呢,一起來看看。
  • 盧湘儀超大冷凍離心機助力全血華麗轉身為成分血
    【中國製藥網 企業新聞】血站專用離心機常用於將紅細胞和血漿進行「分離」,是全血「華麗轉身」變為成分血的重要設備。對此,血液進入血站儲存,血站專用離心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盧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血站專用離心機——DL-8M超大冷凍離心機憑藉高質量為全血轉身為成分血保駕護航。
  • 數位化轉型親歷者講述:鞋王百麗如何轉身
    過去28年間,百麗於改革開放的潮頭成為把握先機者,繼而又在網際網路經濟興盛、購物中心興起的時代沉寂。巔峰市值1500億元的上市公司鞋王百麗,為何會在上市十年後走上私有化之路?毫無疑問,過去28年間,百麗於改革開放的潮頭成為把握先機者,繼而又在網際網路經濟興盛、購物中心興起的時代沉寂。很多集團老人明白,渠道為王的時代,「諸侯分治」成就了百麗曾經的規模與輝煌。但二十多年過去,企業要面對更為複雜的市場挑戰,若任由這艘航母依靠組織慣性深潛下去,調頭將變得更加艱難。
  • 融才融智融科技 創新創業創輝煌 百名博士走進邯鄲肥鄉
    融才融智融科技 創新創業創輝煌新時代呼喚新擔當 新徵程更需新作為百名博士走進邯鄲肥鄉此次活動以「融才融智融科技 創新創業創輝煌」為主題,旨在在新時代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運用科技力量使肥鄉加快轉型突破,更好更快地邁向高質量發展軌道,助推肥鄉實現華麗轉身
  • 智己汽車全球首發 起步就已經站在巨人肩膀上!
    隨著國人對於新能源技術的認可度日漸提高,以及5G技術逐步應用下的人工智慧已經達到新的高度,時刻影響著人們對於未來智能生活的無限追求,眾多的汽車品牌都在準備著應對這塊將來會蓬勃發展的汽車市場。
  • 甘肅清水:人居環境整治 郭川鎮的華麗轉身
    甘肅清水:人居環境整治 郭川鎮的華麗轉身 2020-12-3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每一次成功 都是下一次挑戰和超越的開始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這型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再一次用成功證明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這一次它開啟探月工程三期的一個重要的開始,它要超越自己什麼?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長五B遙一的首飛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的大門,「天問一號」發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高度,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速度。
  • 解讀:深圳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
    原標題:從「文化沙漠」到「文化綠洲」的華麗轉身——文化創新發展的深圳模式   創新是一個國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座城市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過40年的建設發展,深圳經濟崛起舉世矚目,科技創新廣受讚譽,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深圳速度」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
  • 轉身,向哪兒轉?
    班長連聲喊著,很簡單的轉身動作總會在忙亂中出錯,隊列裡那個轉錯的人不是你就是我。剛當兵,我覺得向哪兒轉輕鬆至極,又一次我剛轉過去,新兵班長就用棍子敲了我的手,訓斥道:你這是要飛啊!後來我才意識到,轉身時胳膊要夾緊,腳要跟緊,轉過去要站得穩,要乾淨利索、有節奏。說實話,每一次轉身我似乎轉的都不大漂亮。
  • 藍光楊鏗:勇立潮頭30年,而今揚帆再啟航|新年獻詞
    文/藍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楊鏗各位親愛的藍光人及家屬:歲月更迭,四季輪轉,作別不平凡的2020年,迎來全新的2021年。在此,我謹代表集團董事局向藍光各職能、各產業、各區域和各業務戰線上的藍光員工及家人們,致以新年的問候。祝大家新年吉祥,闔家歡樂,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