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母親產下溶血男孩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保護母子平安

2020-11-27 鳳凰黑龍江站

近日,哈醫大一院產科病房收治了一名「熊貓血」的A型Rh(ccdee)稀有血型的產婦,她冒著風險剖宮產下了一名正常血型A型Rh(CcDee)的男嬰,卻因為產婦有2種特殊的血清抗體,導致新出生的寶寶出現新生兒溶血,醫院輸血科、產科、新生兒聯合協作,通過聯繫血站備血、換血治療、藍光照射等半個多月的治療,成功挽救了這對稀有血型母子的生命和健康。

9月24日,輸血科值班人員楊爽收到一份產科的備血申請,發現產婦不但是RhD陰性稀有血型,而且其血清中還存在兩種意外抗體,必須輸注與其匹配的血液,否則就會出現溶血性輸血反應,而危及生命。楊爽立即按照危急值報告程序,將檢測結果報告給產科主管醫生,提醒醫生新生兒存在高危溶血病風險,在分娩時留取胎兒臍帶血並進行新生兒溶血病相關檢測,且嚴密關注新生兒臨床表現及各項溶血指標的變化並緊急聯繫哈爾濱市血液中心,啟動應急預案,發動社會各界人士愛心獻血,在第二天上午調配到與產婦血型相同紅細胞4u,確保產婦生產順利。

9月27日,產婦在我院產科醫護人員精心的準備下,進行了剖宮產手術,安全的產下一名男嬰,產科醫生將新生兒臍帶血標本送到輸血科,值班醫生趙琳琳在新生兒溶血病檢測時發現孩子的血型是A型,與母親相同,但是Rh血型有2種抗原與母親不同,並且來自母親的抗體已經破壞新生兒的紅細胞,導致新生兒溶血病,血清顏色黃疸,溶血較重,趙琳琳刻不容緩的將危急值通知臨床醫生,並提示對該男嬰儘快進行換血治療,若神經毒性膽紅素入腦,將會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嚴重者可發生腦癱。

果然,剛出生幾個小時的男嬰,開始出現周身黃染並進行性加重,化驗結果顯示發生了新生兒溶血病,並進行性加重,男嬰被緊急轉入新生兒病房進行治療,新生兒科主管醫生根據患兒狀況決定當晚立即換血,輸血科夜班醫生齊喆也提前到達科室,哈醫大一院人已悄然打響一場與死神賽跑,搶救患兒生命的保衛戰。力爭為搶救患兒贏得寶貴時間,齊喆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業務能力當機立斷指導趙琳琳採用為產婦準備但沒輸注的血液,用嬰兒的放散液和母親的血清,使用特殊配血方法進行了輸血前相容性檢測,配血成功後,立即使用A型Rhccdee 紅細胞4u 及同型新鮮冰凍血漿200ml,對新生兒進行換血治療。第二天,患兒黃疸雖然有減退,但是黃疸指數仍然偏高,新生兒科醫生決定再為孩子換一次血。輸血科再次聯繫哈爾濱市血液中心尋找血源,當天便找到配血相合的紅細胞4u,進行換血,經過2次換血之後,新生兒黃疸症狀開始逐漸減輕,貧血狀態逐漸改善,在藍光照射、綜合治療後的第10天,孩子的各項指標已經正常,終於可以回到母親的身邊,於10月8日康復出院。

哈醫大一院是黑龍江省最大的危急重症產婦和新生兒治療中心,不僅在產科、新生兒科擁有雄厚的診治和急救能力,在輸血、檢驗、重症監護等多各方面,也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了專業的醫療保障。此次多學科協作治療,在最短的時間裡及時診斷、發現,並逆轉病情,不僅保障了產婦和新生兒的順利生產,也為他們迎來了新的生命和健康幸福的明天。

輸血科主任劉風華介紹,Rh血型系統溶血病是由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胎兒從父方遺傳所獲得的血型抗原為母親缺乏,分娩過程中胎兒的紅細胞進入母體,使母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當母親再次妊娠時,該抗體就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使胎兒在宮內或出生後發生大量紅細胞破壞,進而溶血。該病進展快、症狀重,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引起膽紅素腦病,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甚至導致新生兒死亡。該高齡產婦孕三產一,其新生兒所檢出的抗體正是來源於其母,而且是罕見Rh血型系統抗-D、抗-C聯合抗體引起的溶血。(解廣瑩、徐旭)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關震:兒子說最好的生日禮物是爸爸平安回來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1月27日23時14分,哈醫大一院首批醫療隊順利抵達武漢。1月28日,接到支援協和醫院西院的任務,經短暫休息調整後,1月28日醫療隊開始崗前專業培訓。作為普通護理組二組組長,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卒中病房的男護士關震跟隨帶隊領導和其他組長到醫院熟悉環境,進行病區交接,物資準備,保證後續各項救治工作有序開展。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六名護士主動請纓赴湖北戰疫情
    受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指派,哈醫大一院在2月13日凌晨,僅用了一個小時迅速集結了120名護士、40名醫生組成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於當晚出徵武漢!眼科醫院此次派出了6名護士參加支援,她們臨危受命,勇敢逆行,用實際行動向大家展示了哈醫大一院眼科人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團結抗疫的職業風採!
  • 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做好準備應對國慶期間驗光高峰
    (徐旭)國慶七天小長假即將到來,在充滿喜迎佳節的祥和氣氛中,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已經做好準備,應對國慶節兒童青少年驗光小高峰。今年以來,哈醫大一院大力實施「看病不求人」方案,旨在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的根本問題。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大會表彰了167名「全國自強模範」、100個「全國助殘先進集體」、100名「全國助殘先進個人」、100個「殘疾人之家」和33名「全國殘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據悉,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每五年舉辦一次,是中國給予殘疾人事業戰線突出貢獻者及集體的最高褒獎。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巔峰實戰 中歐專家線上分享頂尖技術 哈醫大一院 北京安貞...
    本報訊(徐旭王定宇)8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柳景華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和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城市醫院Simon J.李悅教授團隊在進行手術演示和交流與會專家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吳錚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喬樹賓教授、吳永健教授、錢傑教授,哈醫大一院李為民教授、周立君教授、楊樹森教授和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江西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和空軍醫科大學唐都醫院等數十位國內
  • 哈醫大一院舉辦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
    (徐旭)6月4日,由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主辦、黑龍江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協辦的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市成功舉辦。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黑龍江省眼庫主任張紅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 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關潔獲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演講比賽一等獎
    哈醫大一院檢驗科主任關秀茹教授在會上舉辦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學檢驗論壇。檢驗科關潔榮獲2020年《戰「疫」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邢銀婷獲《青年學術成長》演講比賽三等獎。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學檢驗論壇由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關秀茹教授主辦並擔任論壇主席。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
  • @瀋陽人:醫大一院渾南院區31日起試運行!
    小編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醫大一院渾南院區即將開診啦!,醫院綜合排名全國第12名,連續八年位居東北地區第一名;在區域排行中,醫院以絕對優勢名列東北區第一,有 16 個學科排名東北第一。醫大一院門診部主任羅鋼建議,外地患者使用微信、支付寶、醫大一院APP等手機端或電話預約掛號成功後再來就診,避免來了才發現無號可掛,導致無法就醫的情況發生。
  • 12釐米鐵絲甩進男子眼眶 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提醒:眼睛受傷要趕緊...
    近日,哈醫大一院眼科五病房來了一位眼睛內串進去一根鐵絲的患者。張先生家中養了近20頭牛,幾天前早上,張先生在趕牛時,不慎將抽牛的鞭子抽斷了,用鐵絲擰制而成的鞭子突然崩出一根鐵絲瞬間扎進下眼皮。「我當時感覺眼睛突然疼的不行,以為扎進沒多深,就用手向外拽了拽,沒拽動。」張先生到哈醫大一院就診時向醫生描述。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單位。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張弘獲選黑龍江省眼科臨床醫學研究分中心主任。 來源:哈醫大一院
  • 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做 有時需要「私人訂製」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視光中心獲悉,不少考生在高考後扎堆做近視手術。「很多家長在高考前半年就開始考慮視力和專業的問題,有的學生高考一結束,9號就過來做術前檢查了。」哈醫大一院眼科視光中心副主任李雪介紹,每年暑假都是考生們做近視眼手術的熱潮,人多的時候每天有近百人來做檢查。
  • 哈醫大一院開展寒假眼科義診 免費進行青少年醫學驗光等
    人民網哈爾濱1月8日電 1月9日-2月2日,為緩解寒假診療高峰期間眼科看病難的情況,關愛老年人、青少年和兒童視力健康,改善低視力人群生活質量,由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主辦的寒假眼科大型惠民義診月活動,為中小學生、老人等群體,開展免費的眼科義診、科普宣教等活動,並為眼病患者提供轉診服務。
  • 黑龍江省醫促會召開眼科分會成立大會 哈醫大一院張紅教授任首屆...
    東北網8月19日訊(關韻 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日前,由黑龍江省醫促會、哈醫大一院主辦的黑龍江省醫促會眼科分會成立大會在哈爾濱融創萬達嘉華酒店舉行,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胡志仁、副秘書長張旗濤及黑龍江省眼科同道90餘人出席會議。
  • 新生寶寶嚴重溶血變「小黃人」,揚州醫護奮戰多日「全身換血」
    入院後第一時間,醫生給患兒進行強藍光照射退黃、白蛋白阻斷膽紅素腦病治療的同時,立刻檢查膽紅素、血型鑑定及溶血試驗,結果顯示總膽紅素已達313.4umol/L。   「找出了出現黃疸的原因,孩子出現了新生兒溶血!」吳新萍說,該患兒的媽媽房女士血型為A型RHDCCee,極為罕見,屬於比「Rh陰性熊貓血」還稀有的血型,高度提示患兒為極為罕見的稀有血型溶血。
  • 因血型比「熊貓血」還罕見,河南女子7次懷孕6次流產,孕子過程歷經...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通訊員 何劍爍您知道熊貓血嗎?因為少有和罕見,RH陰性血被比作國寶大熊貓,也被人們稱為熊貓血。熊貓血是稀有血型,可河南新鄉女子小雨(化名)卻有著比熊貓血還罕見的血型,也因為這個血型,她懷了7次孕,最後只有1胎成活,而這一次,她也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 全球最先進分子影像學檢查設備PET/MR將落戶哈醫大一院頂尖技術...
    去年10月,在國家衛健委《2019年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名單中,哈醫大一院作為黑龍江省區域醫療龍頭單位,獲得全國28家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配置許可單位之一,也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標誌著哈醫大一院核醫學專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