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 | 冰讀精選

2020-11-29 冰川思想庫

▲《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美]賈雷德·戴蒙德著,王道還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讀友:阿拉蕾

時間:2017月10月1日

感想:

賈雷德·戴蒙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院的生理學教授。後來有機會去紐幾內亞開展田野調查,做測量當地鳥兒築巢成功率的項目,從而發展出了第二個事業——研究鳥類生態學、演化與生物地理學。

從此,田野生物學和生理學就成了他的兩個平行事業。另外,作者還參與生物保育的工作,做政府的生物保育顧問。

之前看過他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以環境決定論這個獨特的視角演繹了人類歷史的前世今生,否定了種族主義為基礎的人類歷史論。然後就有興趣又買了他的這本《第三種黑猩猩》一讀。

如果我跟你說,其實我們人類是第三種黑猩猩,你會不會不服,然後跳起來反駁我說「我們是人類!比動物高一等的人類!我們會說話,有技術,有思想,有藝術,有文明!黑猩猩跟我們差得遠了!」

好吧,那我再用科學數據告訴你:我們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組有98%是相同的。人類與黑猩猩的遺傳差距甚至比親緣關係非常近的兩種鳥兒還小。

然後,我再問你:當你在動物園的時候看見被關起來供參觀的黑猩猩你會不會覺得羞愧?當動物醫學實驗用黑猩猩作實驗時,你會不會覺得殘忍?

要是把所有的生物——從細菌到人,排成一個長隊,你是否可以分辨出從哪兒「殺」變成了「謀殺」,「進食」變成了「自相殘殺」?

好吧,讓我們就以第三種黑猩猩的立場,去救助另外兩種黑猩猩吧!因為他們的生活處境越來越困難,他們的生命面臨嚴酷的考驗。

▲《你為什麼活著》,王小波著

讀友:周杰

時間:2017年10月1日

今天讀《我是一隻駱駝》,這個計算機碩士,留洋太平洋彼岸的靈魂追求者,想來是如此多情。在李銀河博士面前他就是一個天真的小孩,真實,而且帶有一點我們每個人都羨慕的天真無邪!

他的內心是如此澄澈,周遭一切的苦難、不公,於他來說都是一種痛苦。因為他的赤子情懷總是要求自己為弱者能做點什麼,而且他總是準備著為青年人負最重的擔子。

這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時代,也是有那麼一批像小波先生那樣的時代參與者。北島說: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總有那麼一批人在塵世的不待見中仰望星空,在真實的表述裡感受生活的真實!

那是一個人文思想最開放的時代,上個世界的八九十年代,是一個全面開放接觸的時代,那麼多先行者用自己的智慧和膽略開創著美好的新鮮,新生的事物,新奇的思維,這是瞬間的時刻,也是時代短暫的春天。

在小波先生的信條中,不會有蕪雜的情緒,他非常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擲地有聲,振聾發聵:你知道我在世界上最珍視的東西嗎?那就是我自己的性格,也就是我自己思想的自由!

沒有多少人能堅持到最後,也沒有人能如此澄澈看待這個世界。不需太多話語,讓我們安然裡祭奠一顆美好的心靈!

▲《我與地壇》,史鐵生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讀友:百合

時間:201710月1日

一本書已經在我這裡躺了有一年了,總是沒有想讀的欲望,今天備課突然想到這本書,可以試試讀讀,也許會給我一些靈感。

抓起這本書開始讀,真的讓我不忍放下,有些人有了挫折能夠坦然面對,但是有些人是不願接受上天的不公,一直與命運抗爭。

史鐵生的名字不陌生,聽過看過很多的課堂實錄,如:《合歡樹》《秋天的懷念》,對這個殘疾作家只有粗略了解。

今天我查了他的資料,他的癱瘓是偶然導致的,所以他不願意接受。這場病源於一次下鄉放牛時遇到大雨,後來發高燒,持續很長時間,最後回北京做手術,腿沒有保住。命運多舛,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不能接受。

他回憶的是在地壇見到的人和事,有趣的還有無奈的故事。

真實生動,文筆優美,像在嚶嚶訴說。

▲【日】山下英子 著,吳倩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7月第1次印刷

讀友:清平

時間:2017年10月1日

幾年前朋友推薦並送的書,隨便翻了翻,置於書架上了。

許久以來,一直都關注環境環保問題,有感於人對物品佔有的無止境,導致直接或間接的環境破壞,百思良策而不得。

但是每每提醒自己,做一事或買一物,一定要三思,要考慮其用處,更要思量其害處,否則少做或不做,少買或不買。

這回大長假,用整段時間認真讀讀此書,理清一些關係,儘量過簡潔的生活。

作者建議,每個人都該有一套專屬於當下的自我的斷舍離,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念。如何做到,她給了一整套的機制與方法,讓人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科學家說人是「第三種黑猩猩」,這種說法有什麼依據?
    無論人類對自己的評價有多高,很明顯「人之異於禽獸幾希」。對一些人來說,比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生理學教授、美國文理學院和國家科學院的成員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來說,人類只是第三種黑猩猩。第一種是黑猩猩,第二種是倭黑猩猩。
  • 《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和未來
    賈雷德.戴蒙德在《病菌、槍炮及鋼鐵》一作中,突出展現了人類發展的宏大畫卷,更多側重在地理環境和生物地理分布決定了文明發展這一核心觀點。作者通過長期追蹤並親歷太平洋島上原始人類生活,進行長期比較研究,以及利用考古學、古生物學、語言學、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對全球人類分布及其演化史、遷徙史進行了全景掃描。
  • 黑猩猩的智商堪比人類,看看它們與人類有哪些區別
    在動物世界中,可以與我們人類智商進行比較的也就數黑猩猩了,黑猩猩是猩猩中最小的一種。經過化石發現,黑猩猩與我們的人類祖先生活了很長時間,在五百萬年前,由於黑猩猩的祖先與我們的人類祖先分道揚鑣,他們變成了兩種不同的類型,它們選擇與同伴住在森林,黑猩猩也算是最接近人類智商與我們最親密的動物了,有些人甚至認為人就是第三種黑猩猩。
  • 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
    導語: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與我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野生動物傷人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這也是人和動物不能和諧共處的原因之一,不過凡事沒有絕對,有些動物對我們人類就非常友善。自然界中對人類最友善的三種動物,第二種跟人類很像,第三種愛給人送禮。第一種是狗狗。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早在數千年前人類還處於原始時期,狗就作為夥伴來到的我們的祖先身邊。
  • 愛滋病毒來源於喀麥隆黑猩猩,人類究竟對黑猩猩做了什麼?
    為此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碧亞翠絲 ·漢恩(Beatrice Hahn)博士僱傭了探索者來穿越密林和收集野生黑猩猩的新鮮糞便,科學家們共採取1300多個樣本。並在西非國家喀麥隆南部聚居的一種名叫「泛類人猿」的野生黑猩猩身上找到了SIV病毒,它們體內的SIV病毒株與人類HIV-1型的病毒株極為相似。哈恩科學小組最終證實,人類的愛滋病毒來源於非洲喀麥隆黑猩猩。
  • 一覺醒來變成黑猩猩 讀書
    文/天下網商記者 胡採蘋周末假期連續受到兩次「一覺醒來」的驚嚇,一個是「一覺醒來變成高中生」的電影《夏洛特煩惱》竟然能夠如此好笑,另一個驚嚇則來自一本1991年的老書《第三種黑猩猩》;書中論述看得叫人直冒冷汗,有一種「一覺醒來變成黑猩猩」 的驚悚感。
  • 人類的近親——倭黑猩猩
    直到1929年,人們才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濃密熱帶雨林中,確認發現了倭黑猩猩的蹤跡,遠遠晚於我們發現其他猿類的時間。與其他猿類相比,它們和大猩猩更接近,但是身材更矮小,更苗條。它們的脖頸比較細,雙腿相對修長,在直立行走時,倭黑猩猩的後背比黑猩猩挺得更為筆直,與人類的姿勢極為相似。  目前,野生倭黑猩猩僅在剛果河左岸的叢林中尚存千餘只。
  • 人類在遺傳上,和黑猩猩幾乎沒有區別
    在她看來,這三種猩猩代表著人類行為的底(擇)層(偶)邏(策)輯(略):  剪刀——倭黑猩猩——竊(hua)偶(xin)力 石頭——黑猩猩——忠誠這棵演化樹揭露了人類在遺傳上,和倭黑猩猩及黑猩猩幾乎沒有區別。科學家根據我們基因的突變速率,計算出黑猩猩與人類的共同祖先約活在500萬年前。
  • 人類是第三類黑猩猩?基因只差1.5%,真正的差距究竟在哪?
    有科學家認為,其實人類應該是第三類的黑猩猩,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最早是同一個物種,只不過後來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進化道路,於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我們才與黑猩猩截然不同。因此,少數科學家認為,或許人類仍然是黑猩猩,只不過我們是黑猩猩中高級的物種。說起來,人類和黑猩猩之間真正的區別,只有1.5%,正是因為這1.5%的差異,人類才在進化中學會了直立行走,擁有了複雜的語言系統,發明了科學和藝術……這些人類所特有的東西,因為黑猩猩與我們之間1.5%的不同,所以,我們才劃清了界限。
  • 與人類血緣關係最近的表親,黑猩猩
    黑猩猩:猩猩科中最小的種類,體長70-92.5釐米,站立時高1-1.7米,體重雄性56-80千克,雌性45-68千克;身體被毛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腳灰色並覆以稀疏黑毛;幼猩猩的鼻、耳、手和腳均為肉色;耳朵特大,向兩旁突出,眼窩深凹,眉脊很高、頭頂毛髮向後;手長24釐米
  • 那黑猩猩呢,他以前是人類黑猩猩,把自己當成人類?
    那黑猩猩呢,他以前是人類黑猩猩,把自己當成人類?的故事是關於一隻黑猩猩幼崽在與人類一起長大一起生活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怎麼了?讓我們看看我們一起來。黑猩猩的智商和基因序列與人類非常相似,黑猩猩的智商使他們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即使曾經有過這樣一隻猩猩,他也學會了人類的手語,因此對黑猩猩的研究使一些科學家的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然,還有這樣一個科學家,他將一隻年輕的黑黑猩猩與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作為黑猩猩能否學會人類行為並逐漸與人類同化的實驗。實驗持續了五年,但是在實驗的第一年,科學家立即終止了實驗。
  • 黑猩猩與人類同源,那為什麼黑猩猩沒有進化成人類?
    人類和黑猩猩確實同源哦,黑猩猩也是除開人類以外智商最高的物種之一,要不然《猩球崛起》也不會選擇它們作為未來替代人類的對象!但回到現實,黑猩猩卻僅僅是供人觀賞的動物之一!這是為什麼呢?也許各位對凱撒冷酷無情的眼神記憶猶新,不過這在可以預計的未來不會發生,因為黑猩猩儘管與人類同源,但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和人類分道揚鑣了.....
  • 黑猩猩能變得像人類一樣智慧嗎?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進化過程中發生遺傳變異最多的並非人類,而是黑猩猩。自從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分家」後,黑猩猩的基因組發生了更多有利於自然選擇的有益基因突變。現在的黑猩猩不僅能辨別不同的顏色、發出多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它們的行為還與人類有些相似。聰明的黑猩猩在學習後能夠做一些複雜的事情,比如,拖地飯、掃垃圾、用刀叉等。
  • 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5%,為什麼卻不屬於人類?
    在歷史前期,人類與黑猩猩的祖先經常生活在一起,多少會有些類似,但是人類和黑猩猩的祖先是在約500-600萬年前分道揚鑣的。後來經過時間的推移,它們分別沿著各自的進化方向,最終人類祖先進化出了我們,而黑猩猩的祖先在約300萬年前又分成了兩支,經過演化變成了如今的黑猩猩和矮黑猩猩兩類。
  • 黑猩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5%,為什麼卻不屬於人類?
    由此有的人提出黑猩猩應該和人類歸屬一類,在某一種意義上,人類可以說是第三類黑猩猩。那為什麼黑猩猩不能成為人類呢?決定權就在於那1.5%的差距,你看人類可以研究天體宇宙,科學藝術,而黑猩猩數到數字9就很不錯。人類可以大談思想解放,而黑猩猩卻只能在動物園中任人觀賞。由此可見人類與黑猩猩之間劃出了明顯的界限,那究竟導致兩者之間1.5%的差異具體又是哪些呢?
  • 相近的黑猩猩都有「丁丁骨」,為什麼人類卻沒有;人類虧了嗎?
    有讀者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丁丁骨,先解釋一下;丁丁骨的學名叫作:陰莖骨,一般指長在一些雄性哺乳動物私密處的一根骨頭,它不與動物身體上的其他骨頭相連接;長有丁丁骨的常見動物有黑猩猩、地鼠、豪豬等;遺憾的是現代人類身上並沒有。
  • 人類和黑猩猩不能產生後代?科學家如何知道,推測或是實驗?
    那麼和人類親緣關係比較近的黑猩猩、大猩猩等是否可以產生後代,即使是不可育的也沒有關係。首先來看一下和人類親緣關係較近的這些動物,在生物學分類靈長目下是非常熱鬧的,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目」,就是因為有人類文明的存在。很多人不喜歡把自己放到生物學分類中,給人的感覺比較超脫。
  • 我們只比黑猩猩高明一點點?-新聞頻道-和訊網
    《第三種黑猩猩》賈雷德·戴蒙德著王道還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4月經典王道還根據現代遺傳學研究,我們與另外兩種黑猩猩的基因組我們對人類並不陌生,但是,人類是怎樣演化成今天的模樣的?人之所以為人,又是哪些關鍵因素的傑作?現代遺傳研究,發現人類與非洲大猿(大猩猩、黑猩猩與波諾波猿)非常類似。尤其是兩種黑猩猩(過去波諾波猿叫做「倭黑猩猩」)基因組與人類的差異不過1.6%。因此,人類便是「第三種黑猩猩」。
  • 染色體證實與黑猩猩同源 人類基因序列破譯完成
    袁婷 據法制晚報報導,近日,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宣布,對人類第2號、第4號染色體的詳細破譯工作完成。「這不僅標誌著人類基因組項目的分析、測序工作已全部完成,也是人類基因研究的重大突破。」日前,中國科學院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董偉博士對記者說。
  • 人類與黑猩猩的確是一家人 基因突變原因仍不清楚
    據《法制晚報》報導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近日宣布,對人類第2號、第4號染色體的詳細破譯工作完成。「這不僅標誌著人類基因組項目的分析、測序工作已全部完成,也是人類基因研究的重大突破。」前日,中國科學院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董偉博士告訴記者。